
二次函数性质 教学设计(多篇).docx
95页二次函数性质 教学设计(多篇)推荐第1篇: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节课遵循“探索—研究——运用“亦即“观察——思维——迁移”的三个层次要素,侧重学生的“思”、“探”、“究”的自主学习,由旧知识类比得新知识,自主探究二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学生动脑思和究,动手探教师的“诱”要在点上,在精不用多通过本节学习,学生更进一步的掌握二次函数性质及其图象特征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已有二次函数的基础,了解二次函数图象及其相关性质,接受起来较快基于此,教师应在学生原有基础上拓宽知识面,引入新概念,帮助学生加深并提高对二次函数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研究二次函数的一般方法——配方法进一步掌握二次函数y=ax2+bx+c (a )的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方程,单调区间和最值的求法 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图像,能通过图像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3、通过具体例子,在探索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过程中,学会利用配方法将数字系数的二次函数表达式表示成:y=a(x-h)^2+k的形式,从而确定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和对称轴。
4、通过一般式与顶点式的互化过程,了解互化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认识“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5、在经历“观察、猜测、探索、验证、应用”的过程中,渗透从“形”到“数”和从“数”到“形”的转化,培养了学生的转化、迁移能力,实现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二)、情感目标 1、通过主动操作、合作交流、自主评价,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好奇心与求知欲,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猜想与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协同合作的意识、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能力目标 1、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探讨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研究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重要方法——配方法 对于任何一个二次函数,只要通过配方变形为: (x-h)2 + k的形式,就可以知道函数的图象特征和有关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从理论上加深了对函数的理解,也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四、教学过程: (一)、复 习 1、二次函数定义、表达式 2、求二次函数y= a (x-h)2+ k (a0) 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问题,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认知铺垫, 学生思考后回答)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在同一坐标系中做出下列函数图象:y=-3x2 ,y=-2x2 ,y= -x2 , y=3x2 ,y=2x2 ,y= x2 .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 :函数y= ax2 的单调性、奇偶性、最值与图象开口方向、对称性、顶点? 问题二:函数图象随a 值变化,如何变化? 问题三:y= ax2 与 y= -ax2 图象有何关系? (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放映问题答案,展示函数图象随a 值变化的过程,即函数y= ax2 (a )的图象和性质 函数y= ax2 (a )的图象和性质: 1.函数是偶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2.顶点坐标(0,0) 3.当a >0 时,开口向上,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当时,有最小值0 。
4.当a 5.当a >0 时,抛物线在x轴上方,开口随 a增大逐渐减小;当a 教师提问:若将函数的图象进行平移,则函数的哪些性质将不发生变化?哪些将发生变化?(学生讨论回答), 研究一般的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 1、研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 2、研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 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探究: 问题一:指出两个函数的开口方向,并说明哪个函数图象的开口较大? 问题二:分别将二次函数与配方,然后分别求出两个函数的最值以及与x轴交点 问题三:列表画图,分别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 1、推测两个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并给出证明 2、y= a (x-h)2+ k (a )的顶点坐标是________,对称轴是________ 3、分别指出两个函数的单调区间 问题四:将二次函数y=ax2+bx+c (a )配方,并回答下列问题: 1、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对于a>0和a (学生完成以上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启发,并在最后加以总结 二次函数性质如下: 1、图象是一条抛物线,顶点坐标是,对称轴是直线 2、当a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在处取最小值;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3、当a (教师指出配方法是研究二次函数性质的通法,对于二次函数性质的有关结论不必死记硬背,关键在于如何运用配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性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配方法”是研究二次函数的主要方法,熟练的掌握配方法是掌握二次函数的关键,对一个具体的二次函数,通过配方就能知道这个函数的主要性质 应用举例: 例:求函数的最小值和它的图像的对称轴,在哪个区间上是增函数?在哪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例题由学生版演,教师给予纠正让学生充分体验研究二次函数的方法——配方法通过学生版演,可以发现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解:因为: 所以 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它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三)、随堂练习: 1、用配方法,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1)1.根据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确定下列函数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1)y=2x2-12x+13 (2)(2)y=-5x2+80x-319 2、求下列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做出图象: (1)y=2x2-2x-2.5 (2)y=-2x2-4x+8 (学生做完练习后,教师进行及时评价) (四)、归纳小结: 方法:研究二次函数的主要方法——配方法 知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有关结论 (1)抛物线 ,当x=( )时,y有最( )值,是 . (2)当m=( )时,抛物线 开口向下. (3)已知函数 是二次函数,它的图象开口 ( ),当x ( )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4)抛物线的开口 (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它可以看作是由抛物线 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的. (5)函数 ,当x( )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 )时,函数取得最( )值,最( )值y= ( ). (6)抛物线 可由抛物线 向 ( )平移 ( )个单位,再向 平移( )个单位而得到. (7)二次函数 的图象的顶点是 ( ),当x ( )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五)、作业: P22习题27.2 第2题(1)、(3)、(5)及第3题 推荐第2篇: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设计 第二章 二次函数 2.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 一、知识点 1.用描点法画函数 ±±的图象 2.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 ±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利用描点法画函数 的图象,能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 ±的性质. 2.猜想并能作出 ± 的图象,能比较它与 ±的图象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 ±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获得利用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 2.由函数 的图象及性质,对比地学习 的图象及性质,并能比较出它们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类比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 情感与态度: 1.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活动,达到对抛物线自身特点的认识和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理解. 2.在利用图象讨论二次函数的性质时,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合作交流,以便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进而比较准确地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作出函数 ±的图象,并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 ±的性质.难点:由 的图象及性质对比地学习 的图象及性质,并能比较出它们的异同点.、 四、温故知新 (放幻灯片2) 1.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特征,请同学们谈谈它们的图象有哪些特征? 2.画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3.你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 的图象吗? 活动目的:回忆、思考学习过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五、探究新知 1.作函数 ±的图象(放幻灯片 3、4) (1)列表:观察 的表达式,选择适当的x值,填写下表: (2)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 (3)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便得到函数 ±的图象.活动目的: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参与的到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与探索.2.对于二次函数 ±的图象(放幻灯片 5、6) (1)你能描述图象的形状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2)图象与x轴有交点吗?如果有,交点坐标是什么? (3)当0±x时,随着值的增大,的值如何变化?当0±x时呢? (4)当x取什么值时,y的值最小?最小值是什么?你是如何知道的? (5)图象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请找出几对对称点,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活动目的: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得到的结论 ±的图象的性质(放幻灯片7) (1)图像形状是 ,开口方向是 . (2)它的图象有最 点(填高或低),最 点坐标是( ) (3)它是 对称图形,对称轴是 . 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 ; 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 . (4)图象与x轴有交点,这个交点也是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称为抛物线的 ,同时也是图象的最低点,坐标为(0,0). (5)因为图象有最低点,所以函数有最 值(填大或小),即当 时,±最小y.活动目的:学生总结性质,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意识.4.做一做(放幻灯片8~10) 二次函数 图象是什么形状?先想一想,然后作出它的图象.它与二次函数 的图象有什么关系?与同伴进行交流.活动目的:学生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激发学习热情.±函数与的 ±图象的比较.(放幻灯片11) 我们观察函数2xy±与2xy±±的图象,并对图象的性质作系统的研究,现在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它们的图象的异同点.(1)开口方向不同,2xy±开口向上,2xy±±开口向下.(2)函数值随自变量增大的变化趋势不同,在2xy±图象上,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着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 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2xy±±的图象上正好相反.(3)在2xy±中y有最小值,即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