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化学经典实验题(含答案)第三期.doc
7页1第三期化学部分 第一题: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定某品牌碳酸饮料中 CO2的含量,并对用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吸收 CO2后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研究.实验一:测定某品牌碳酸饮料中的 CO2的含量.①将 250mL瓶装碳酸饮料放在冰箱中冷冻一段时间(未结冰);②将饮料从冰箱内取出,迅速加入质量分数为50%NaOH溶液 5mL;倒转饮料瓶,轻轻震荡,然后放置恢复至室温,作待测液;③按如图连接实验装置.取 50mL待测液置于装置 B的锥形瓶中,关闭开关 K,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关闭活塞;④打开开关 K,向装置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将 C装置中的物质过滤,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 0.394g.资料:①CO 2与足量 Ba(OH)2反应生成 BaCO3沉淀.②NaHCO 3与盐酸反应生成 CO2.③实验中各种溶液的密度都视为 1g/mL.碱石灰是 CaO与 NaOH的固体混合物.(1)上述实验过程中,C 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 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 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3)步骤①冷冻碳酸饮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④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计算此品牌碳酸饮料中 CO2的含量为__________g/L.(加入的 NaOH溶液的体积可忽略不计)实验二:探究待测液中溶质的成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对待测液中还可能存在其它溶质作出如下猜想:①Na 2CO3 ②NaHCO 3 ③Na 2CO3、NaHCO 3 ④NaOH、Na 2CO3⑤NaOH、NaHCO 3 ⑥NaOH、Na 2CO3、NaHCO 3资料:①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氯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氯化钙溶液与碳酸溶液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Na 2CO3+CaCl2═CaCO 3↓+2NaCl;氯化钙溶液与 NaOH溶液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2NaOH+CaCl 2═Ca(OH)2↓+2NaCl②NaHCO 3溶液呈碱性;碳酸氢钠、碳酸钠分别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物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验证:(1)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2)另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若_______________,则猜想②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题:某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氯气、烧碱、氢气等化工产品(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 2NaOH+H2↑+Cl 2↑),这种工业称为“氯碱工业”。
某研究性 学习小组对该厂生产的烧碱样品进行如下探究 Ⅰ.定性探究 【提出问题】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 【猜 想】猜想一:可能含有 Na2CO3,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猜想二:可能含有 NaCl,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简洁的文字表述) 【设计实验】【交流与讨论】小明同学提出:“上述实验中稀硝酸也可以用稀盐酸代替”你认为他的观点 “正确”或“不正确”) Ⅱ.定量探究【提出问题】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呢?【设计实验】小婉同学设计探究方案后进行实验并测得数据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利用小婉同学测得的数据计算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请列出计算过程) 【交流与反思】小强同学认为小婉同 学设计的探究方案不够严密,其理由是: (1)探究方案中未考虑氢氧化钠的吸水性。
(2)探究方案中因缺少 ______(填操作名称),导致测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第三题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查阅资料:<资料 1>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的化工产品为纯碱和氯化铵.<资料 2>生产原料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MgCl 2和 CaCl2)及不溶性杂质.<资料 3>部分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氯化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NH4Cl═NH 3↑+HCl↑<资料 4>生产原理:NaCl+NH 3+CO2+H2O=NaHCO3↓+NH 4Cl,分离的晶体 A,使其充分受热即可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问题讨论:(1)溶液 A中的溶质为_____,操作Ⅱ的名称为_____.(2)上述流程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_____(填序号).A.CO 2 B.NH 3 C.HCl D.NaOH E.Na 2CO3(4)上述反应(1)中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组成确定:(1)称取一定质量的 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 无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 HNO3,再滴加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_____(写化学式).含量测定:同学们为了测定该纯碱样品的纯度(假定只含一种上述杂质),设计了如下实验.甲组:取 12,0g 纯碱样品,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直至样品中无气泡冒出.将反应后所得溶液小心蒸发,并将所得物质干燥、冷却至室温后称得固体质量为 13.1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必须要有写出计算过程,请在下方写出)乙组:取 12,0g 纯碱样品,利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出反应后装置 C增重了 4.1g(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结束后,发现乙组测定的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组:取 12.0克的纯碱样品,完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待完全沉淀后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固体质量,从而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内同学提出意见,认为如果将氯化钙溶液换成氯化钡溶液则更好,老师认为有道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物理部分(1)电动机不转动时,是纯电阻电路,根据欧姆定律求解线圈电阻;(2)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等于总功率减去内阻消耗的功率;(3)电动机消耗的电能有两部分:机械能和内能(4)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η= ×100%.第一题小明准备参加玩具赛车比赛,她想通过实验挑选一只能量转换效率较高的电动机,实验时她先用手捏住电动机的转轴,使其不转动,然后放手,让电动机正常转动,分别将 2次实验的有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问:电动机的电压/V 电动机工作状态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A0.2 不转动 0.42.0 正常转动 1.0(1)这只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多少?(2)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是多少?(3)当电动机正常工作 1分钟时,电动机消耗的电能是多少?(4)该玩具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三期答案化学部分第一题实验一:(1)有白色沉淀生成;(2)2NaOH+CO 2═Na 2CO3+H2O;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 C装置;(3)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防止二氧化碳逸出;(4)把反应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出,被装置 C吸收;(5)1.76;实验二:(2)无沉淀产生(或无现象);因为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均能生成沉淀,而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第二题Ⅰ.2NaOH+CO 2==Na2CO3+H2O; 氢氧化钠从电解后的溶液中析出时有少量未反应的氯化钠同时析出;不正确; Ⅱ 91.5% ; 洗涤 第三题[查阅资料]<资料 4>2NaHCO 3 Na2CO3+H2O+CO2↑;【问题讨论】(1)①NaCl、NaOH、Na 2CO3;②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除去镁离子;除去钙离子(3)ABCE;(4)MgCl 2+2NaOH=Mg(OH) 2↓+2NaCl;Na 2CO3+CaCl2=CaCO3↓+2NaCl组成确定:NaCl【含量测定】甲组:88.3%;乙组: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被 C中的烧碱完全吸收.丙组:同质量的碳酸钠生成碳酸钡的质量远大于碳酸钙,称量误差小.物理部分(1)0.5Ω;(2)1.5W;(3)120J;(4)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