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高中地理习题高二强化辅导班地理教学案.doc
8页高二强化班地理教学案一、 内容及考纲要求1、内容:湘教版地理必修Ⅰ第三节——地球运动2、考试说明要求:1)、能够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并能在地球自转运动图上标注和识别2)、能够联系所学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解释、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能够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并能在地球公转运动图上标注和识别4)、能够联系所学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解释、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3、课时安排:二、主要知识点:1、地球自转方向是 ,北极俯视为 南极俯视为 请用图示意地球侧视图 北半球图 南半球图2、地球自转周期真正周期是 日,为 时 分 秒;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日,为 时 分 秒3、地球自转速度(1)角速度约为 °/小时,南北极角速度为 ,地表其他各地角速度 ;(2)线速度由 向 递减,南北极线速度为 4、地球公转方向是 , 时针方向。
请用图示意5、地球公转周期真正周期是 年,为 日 时 分 秒;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是 年,为 日 时 分 秒6、地球公转轨道是 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请在第4题图中画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并标注出时间7、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速度较 ,远日点速度较 8、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 现象; (2)产生 时;(3)水平运动物体产生 ,北半球 偏,南半球 偏9、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 、 的球体10、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1)地球是一个 、 的球体;(2)地球的 运动11、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 ,它把经过的纬线分割为 弧和 弧 请用图示意北半球夏至昼夜半球、晨昏线、太阳光线注:太阳光线应始终与晨昏线垂直)12、地转偏向力对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影响(影响河岸的侵蚀,影响大气运动)(1)、较平直河道,北半球顺着河流流向,右岸受侵蚀,左岸可能有沙洲形成。
考虑地基稳固,建房子等应在左岸;考虑水较深利于行船,修码头等应该右岸南半球反之2)、弯道区域,则主要考虑地形对水流的作用,一般是凹岸受侵蚀冲刷,凸岸受堆积13、地方时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自 向 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 边的地点比 边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迟之分 边的地点比 边地点时间要早同一时刻,不同 的地方具有不同的 时经度相差 °,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 ;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 例如:已知甲的经度为123°E,地方时为12:401)、求东经160°的乙地地方时为 ;西经12°的丙地地方时为 (2)、已知丁地地方时为16:20,则丁地的经度为 14、时区的划分与区时的计算(1)、时区的划分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东西12区合为一个时区),每个时区经度跨度为15°(以中央经线为界东西各7、5°,中央经线=时区数×15°)如东八区,中央经线为东经120°,从东经112、5°到东经127、5°的范围就是东八区用经度数÷15°(结果四舍五入)就是时区数,如东经130°就是东九区的范围。
2)、区时的计算A、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减即是相差时间数,时间计算时东加西减例如:东八区为8点,东九区为 点,东二区为 点2)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加即是相差时区数,时间计算时东加西减例如:东八区为20点,西五区为 点15、我国统一采用“ 时间”,即 区的区时,东经 °的地方时美国纽约在 区,英国伦敦在 区16、赤道平面指过 并与 垂直的平面黄道平面指地球 轨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做 ,目前为 请在右图中注出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并注出南北极点、黄赤交角的度数17、黄赤交角的意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请用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轨迹图,注出二分二至及日期请在下图中注出二分二至及日期、地球公转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二分二至如何判断?首先根据地轴的位置与倾向画出赤道平面,再从太阳中心画水平光线,根据太阳直射的纬线判断出冬至或夏至,最后顺时针(南极上空俯视,南极在上)或逆时针(北极上空俯视,北极在上)依次推出春分、秋分等。
没有特别说明都是北极在上,即北极上空的俯视图,地球公转的方向为逆时针 18、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正午太阳高度 ;(2)昼夜长短 ;(3)产生 和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反映太阳辐射强弱)昼夜长短变化(反映日照时间长短)时间上:产生四季空间上:产生五带19、春秋分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注出南北极点、昼夜半球春秋分日:(1)全球昼夜 ;(2)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递减20、夏至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注出南北极点、昼夜半球夏至日:(1)北半球昼 ,夜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 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递减21、冬至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注出南北极点、昼夜半球冬至日:(1)北半球昼 ,夜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 出现极夜,南半球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递减。
2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H=90°-纬度差(所求地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纬度的差值同一半球两者相减;不同半球两者相加如北半球夏至日,求北纬40°、北纬10°与南纬30°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北纬10°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23、5°-10°)=76、5°北纬40°正午太阳高度角= 、南纬40°正午太阳高度角= 、23、天文上的四季夏季是一年内白昼 ,太阳高度 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 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 ,太阳高度 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 的季节;春秋季是过渡季节而我国的传统四季是以 为基础划分的,即 四个节气同学们正在做本试卷时候,中国是 季24、五带的划分(1)、划分的界线是 、 ,分为 五个热量带我们中国大部分处于 带2)、五带的范围与黄赤交角密切相关,如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 ,寒带 温带 。
如黄赤交角变小,则 在右图中填写出五带的名称及界线的纬度并弄清楚不同热量带的特征(从太阳直射与极昼极夜情况考虑)三、 强化训练题1、下列是四幅物体水平运动图,正确表示北半球的是(虚线表示物体原来受力方向,实线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物体运动方向) 图1—1--22.下列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3.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是 A. 一个太阳日 B. 一个恒星日 C. 23小时56分4秒 D. 24小时3分56秒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变化示意图”,回答4-5题:4、当太阳直射A点时,广州的昼夜状况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B.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C.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和C时,对地球的公转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B点比C点处快 B.B点比C点处慢 C.B点和C点处都是最大值 D.B点和C点处都是最小值6、我国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C.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7、.关于地球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不相同 B.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远日点较快C.地球公转产生了地方时 D.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希腊首都雅典当地时间(东二区)2008年3月24日11时44分24秒,阳光(太阳炉)点燃了女祭司手中的火炬。
回答8~9题8.阳光点燃女祭司手中的火炬时,北京时间为A.23日5时44分24秒 B.23日17时44分24秒C.24日5时44分24秒D.24日17时44分24秒9.点燃火炬的时间选择在雅典当地时间12点左右的主要原因是w.w.w.k.s.5 u.c.o.mA.太阳高度角大 B.天气晴朗C.气温最高 D.风力很小小明同学利用暑假赴日本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富士山风景照,照片上显示出的拍照时间为8时15分(北京时间)据此完成第11~13题10、.小明拍摄照片时,东京正值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晚上11.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2.读图,日期相同的太阳光照图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南岸北岸南半球A北半球北岸南岸B南岸北岸南半球C北岸南岸北半球D13.下图中,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