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凤蝶科(papilionidae).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5896418
  • 上传时间:2018-03-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碧凤蝶碧凤蝶位置: 蝶种资料种名: 碧凤蝶 学名: Achillides bianor (Cramer) 科属: 凤蝶科 Papilionidae 别名: 乌鸦凤蝶 生态描述: 1.雄蝶,翅展约 110mm习性:此蝶种在广东一年可发生多个世代幼虫取食芸香科的楝叶吴茱萸(Evodia meliaefolia)成虫喜欢访花,雄蝶爱吸水,飞行迅速,路线不规则,常活动于林缘开阔地 分布:广州、龙洞、南昆、鼎湖、罗浮、西樵、英德、南岭、阳春、斗门形态:翅展约 116mm翅,体黑色,鳞片金绿色雄蝶前翅中室后方翅脉上有黑色天鹅绒状鳞毛;反面端部色较淡;后翅基半部鳞片蓝色,后半部绿色,蓝色鳞片沿外线组成半月形斑雌蝶前翅中室后方翅脉无黑色绒状鳞片;后翅基半部鳞片白色,外缘半月形橘红色老熟幼虫体浓绿色侧面有淡色条纹;后胸有黑色眼状斑;各节背面有1~2 对具黑环青色斑卵 球形,底面浅凹乳黄色,表面光滑,有强光泽直径与高均约1.3mm幼虫 初龄幼虫头部与身体均呈暗褐色,但末端白色其后随幼虫的成长而色彩渐淡,至 4 龄时全体底色已转为绿色胸部每节各有1 对圆锥形突,初龄时淡褐色;2 龄时呈蓝黑色而有金属光泽;到末龄时中胸的突起变小而后胸的突起变为肉瘤,中央出现淡褐色纹,体上出现 1 条黄色横线与之相连;气门淡褐色;臭角淡黄色。

      即将化蛹时体色为淡绿色半透明蛹 体色依附着场所不同而有绿、褐两型蛹中胸中央有1 前伸的剑状突;背部有纵向棱线,由头顶的剑状突起向后延伸分为3 支,两支向体侧呈弧形到达尾端,另1 支向背中央伸至后胸前缘时又二分,呈弧形走向尾端绿色型蛹的棱线呈黄色,使蛹体似樟树的叶片体长约 33 mm寄主 樟科(Lauraceae)的潺槁木姜子( Litsea glutinosa)、小梗黄木姜子(L. kostermansii)、樟树( Cinnamomum comphora)、沉水樟( C. micranthum)、假肉桂( C. osmophloeum)、天竺桂( C. japonica)、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香楠(M. zuihoensis)、大叶楠( M. japonica)、山胡椒( Lindera glauca)Annonaceae 等植物玉带凤蝶玉带凤蝶玉带凤蝶 Papilio polytes.玉带凤蝶 图(一)别名:白带凤蝶、 黑凤蝶、缟凤蝶分类: 凤蝶科/鳞翅目简简要要介介绍绍在蝴蝶家族之中,凤蝶是当之无愧的最美丽的一个品种,人们不但欣赏它的多采多姿,而且也很感兴趣它独特的生活习性。

      凤蝶(fengdie)无脊椎动物,昆虫纲,鳞翅目,凤蝶科蝶类的总称全世界多达850 余种,中国约有近百种大型昆虫翅2 对,较大,密生各色鳞片,形成多种绚丽有光泽的花斑,后翅臀区外缘波状并具有尾突,善于飞行体被鳞片和短毛口器特化成虹吸式口器,平时呈螺旋状卷曲,吮吸花蜜时可伸直完全变态,1 年繁殖 1~2 代,卵球形,分散在叶片上幼虫芽1 胸节背面有 1 个分叉的臭角,触动时即突然伸出,并能发出臭气,为凤蝶独有的特征幼虫植食性,有很多种幼虫以柑桔、樟等树叶为食常见的为凤蝶属的花椒凤蝶翅展约7 厘米,黄绿色,有黑色的斑纹;为害柑桔类果树的玉带凤蝶( Papilio polytes) ,翅展 9.5~10 厘米,黑色前翅翅缘具有小白斑,后翅翅缘反面有黄白色新月斑6 个,中央有黄白色斑纹 1 列,共 7 个此外,为害樟树的樟凤蝶属的樟凤蝶( Graphium sarpedon) ,黑色,具有 2 条绿斑;为害马兜铃等植物的丝光凤蝶( Sericinustelamon) ,又称马兜铃凤蝶;为害茴香等的金凤蝶(Papiliomachaon) 外外观观特特征征展翅宽 70~90mm雄蝶最大特征为下翅具 1 列白色斑形成的带状斑纹。

      雌蝶有两型,第一型似雄蝶,极稀少;第二型为常见型,前翅外缘无白斑,后翅正反面均具红色弦月斑;中部有 4 个长形斑,斑纹的颜色,多数个体为二白二红,全为白色者甚少,部分个体在中室端尚另有一小斑纹幼虫危害桔橘 生生态态习习性性雌雄成蝶外观差异不大,前翅黑褐色为底上有灰色斑块及白色斑点,后翅为红褐色,同样也有灰色斑块及少数白色斑点其外观近似青斑蝶类,刚接触赏蝶的人,非常容易误判其身份,不过有经验的人却可以从翅上浅色斑纹来分辨,青斑蝶通常为澹青色且呈半透明状,而斑凤蝶为不透明的灰白色 分布全岛的低海拔到中海拔山区,本种一年只有一世代,成虫发 玉带凤蝶 图(二)生期在三到五月,这段期间错过,想再看到翩翩蝴蝶,那只有再等一年了斑凤蝶的寄主植物为多种樟科植物,如红楠、樟树和土肉桂等,成虫出现后不久,大概就可以开始在这些植物上,观察到它的幼虫由于成虫出现的时间,刚好遇到春雨绵绵的三月,接着又遇到四、五的梅雨期,一般这种天气是很少有人从事户外观察活动,所以很多人虽然赏蝶数年,却没看过这种在发生时期不算稀少的蝴蝶如果你是住在北部的话,试着找个好天气,到近郊植被不错的小山头,看到它的机会就很大像阳明山国家公园的菜公坑山,是笔者每年五月必到的地点,坐在山头的反经石旁,就可以看到含斑凤蝶在内的,各种于春季刚羽化的蝴蝶,另外红楠在本区属优势植物,所以想看幼虫也不是什麽难事。

      本种成虫访花吸蜜,雄蝶有吸水习性 物物种种分分布布我国分布于黄河以南;国外分布于印度、马来半岛、日本等地 生生态态环环境境玉带凤蝶为中大型凤蝶,它们的幼虫以桔梗、柑橘类、双面刺、过山香、 花椒、山椒等芸香科植物的叶为食,因此一直也被当作农业生产上所谓的害虫看待不过当你看到它们羽化后在 玉带凤蝶 图(三)花间流连起舞的美丽身影之后不禁赞叹造化之神奇,哪曾想到这些翩跹舞动的可爱生灵幼年时会那样被果农们痛恨玉带凤蝶的活动范围很广,大致自黄河以南一直到台湾岛、海南岛都有分布而在长江以北玉带凤蝶一般年生3-4 代,自福建、广东以南则可年生 5-6 代,中间各地则年生 4-5 代,最末代以蛹在枝干及柑桔叶背等隐蔽处越冬 金金凤凤蝶蝶(Papilio machaon)俗名:燕尾蝶因其体态华贵,花色艳丽而得名有 “能飞的花朵“、“昆虫美术家“的雅号金凤蝶是一种大型 蝶形形态态特特征征金凤蝶又叫 黄凤蝶翅展 73-85mm翅金黄色,有 光泽;前翅基部 1/3 处为黑色,散生黄色 鳞片,中室无黄色纵线; 后翅臀角橙色圆斑较大,中无黑点幼虫危害伞形花科植物如茴香等蝴蝶翅膀震动的次数叫翼振大部分的蝴蝶每分钟振动460~636 次,但金凤蝶每分钟仅振动 300 次,平均每秒钟振动 5 次。

      药药用用价价值值金凤蝶的幼虫取食茴香和胡萝卜等,所以俗名也叫 茴香凤蝶或胡萝卜凤蝶 它的幼虫在 藏医药典中称“茴香虫”,夏季可以在茴香等 伞形科植物上捕捉,以酒醉死, 焙干研成粉,备用,有理气,止痛和止呃等功能,主治胃痛,小肠疝气和膈等每 次用量 2-3 只长尾麝凤蝶长尾麝凤蝶长尾麝凤蝶Byasa.impediens分类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纲:昆虫纲 (Insecta)目:鳞翅目 (Lepidoptera)总科:凤蝶总科 (Papilionoidea)科:凤蝶科 (Papilionidae)属:麝凤蝶属 (Byasa)广布蝶种,是一种取食 有毒植物,体内含有 毒素的蝴蝶 飞行缓慢,雄蝶常围绕大树盘旋飞翔,雌蝶则多在花间飞行本蝶种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部至北部地区一年可发生3 至 4 个世代,从每年的 4 至 10 月均可见其成虫飞翔 长尾麝凤蝶的幼虫长相十分恐怖,刚出生的一龄幼虫全身长有四列小疣,并在小疣上长有坚硬的 毛刺待脱皮进入二龄后,毛刺便消失,而小疣则发展为较长的肉棘,全身散布有明显的红色及白色的 警戒色斑纹 它们以有毒的管花马兜铃 (Aristolochiatubiflora)为寄主,体内含有毒素。

      长尾麝凤蝶在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 一年两代,以蛹在灌木或树枝上越冬 ,翌年 4 月中旬羽化.第一代成虫 5 月中下旬为高峰期 ;第二代成虫高峰期在 6 月下旬到 7 月中旬.有世代重叠.雄成虫比雌成虫早羽化 7~10d,飞行能力较强 ,其飞行活动主要受到寻找雌成虫交尾和访花补充营养的影响 ,主要在沟底活动 .雌成虫飞行能力较差 ,主要在出生地附近访花交尾产卵 ,飞行活动主要受到寻找寄主植物和访花补充营养的影响.雌雄性比 1:4.1.雄成虫寿命平均 6.9d,最长 26d;雌成虫寿命平均 7.6d,最长 21d.孕卵量平均为 31.5 粒.成虫主要的访花 蜜源植物有: 合欢 Albizzia julibrissin、粉叶羊蹄甲 Bauhinia glauca、臭牡丹 Clerodendrum bungei、接骨草 Sambucus chinensis.异叶马兜铃的生境选择 ,在本区的分布海拔范围为 900~1680m,最适范围为 1200~1500m.多分布于山坡丛林内郁闭度小于0.7 且林下有灌木分布的林间小路、林窗边缘 .郁闭度大于 0.8 则分布较少 .幼虫分布的范围为 800~1500m.异叶马兜铃的最适生境即长尾麝凤蝶幼虫的最适生境 .影响种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境丧失和退化 .生境的破坏、丧失减少了寄主植物的数量和分布范围 .毁林开荒、人畜践踏、喷洒 除草剂对马兜铃和幼虫生存有重要影响 .种群受到密度制约 ,异常气候条件和 天敌是主要限制因子 .夏季高温干旱、秋季淫雨降低了卵和幼虫的成活率,寄生蜂降低了越冬蛹的成活率 .幼虫期的天敌主要有: 蜘蛛、蠼螋、胡蜂、猎蝽、姬蜂、鸟类,蛹期和成虫期的天敌为鸟类.麝凤蝶麝凤蝶麝凤蝶Byasa alcinous (Klug)鳞翅目→凤蝶总科→凤蝶科雄蝶后翅,4-5 室有白班, 2-4 室外缘及尾突端,有红色斑纹。

      尾突呈弯匙状雌斑纹和雄相似,惟体形较大,前后翅较圆钝幼虫以马兜铃属植物为食翅展:110—130mm分布:昆明、晋宁、玉溪、保山、腾冲、景洪(勐罕)、勐腊、大理、瑞丽;中国南部、中部、(秦岭);锡金、越南、缅甸、泰国、印度青凤蝶青凤蝶树木之患—青凤蝶Graphium sarpedon (Linnaeus)别名 樟青凤蝶,青带樟凤蝶,蓝带青凤蝶, 青带凤蝶成虫 翅展 70~85 mm翅黑色或浅黑色前翅有 1 列青蓝色的方斑,从顶角内侧开始斜向后缘中部,从前缘向后缘逐斑递增,近前缘的1 斑最小,后缘的 1 斑变窄后翅前缘中部到后缘中部有3 个斑,其中近前缘的 1 个斑白色或淡青白色;外缘区有 1 列新月形青蓝色斑纹;外缘波状,无尾突雄蝶后翅有内缘褶,其中密布灰白色的发香鳞前翅反面除色淡外,其余与正面相似后翅反面的基部有1 条红色短线,中后区有数条红色斑纹,其他与正面相似有春、夏型之分,春型稍小,翅面青蓝色斑列稍宽 卵 球形,底面浅凹乳黄色,表面光滑,有强光泽直径与高均约1.3mm幼虫 初龄幼虫头部与身体均呈暗褐色,但末端白色其后随幼虫的成长而色彩渐淡,至 4 龄时全体底色已转为绿色胸部每节各有1 对圆锥形突,初龄时淡褐色;2 龄时呈蓝黑色而有金属光泽;到末龄时中胸的突起变小而后胸的突起变为肉瘤,中央出现淡褐色纹,体上出现 1 条黄色横线与之相连;气门淡褐色;臭角淡黄色。

      即将化蛹时体色为淡绿色半透明蛹 体色依附着场所不同而有绿、褐两型蛹中胸中央有1 前伸的剑状突;背部有纵向棱线,由头顶的剑状突起向后延伸分为3 支,两支向体侧呈弧形到达尾端,另1 支向背中央伸至后胸前缘时又二分,呈弧形走向尾端绿色型蛹的棱线呈黄色,使蛹体似樟树的叶片体长约 33 mm寄主 樟科(Lauraceae)的潺槁木姜子( Litsea glutinosa)、小梗黄木姜子(L. kostermansii)、樟树( Cinnamomum comphora)、沉水樟( C. micranthum)、假肉桂( C. osmophloeum)、天竺桂( C. japonic。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