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太阴肺经新修稿.ppt
89页1第二章第二章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2.1 2.1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的生理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的生理特性及肺系统联系性及肺系统联系2肺【【学习要点学习要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的生理特性肺的生理特性§肺与形、窍、志、液、时节的关系肺与形、窍、志、液、时节的关系§手太阴肺经循行主治及各腧穴定位主手太阴肺经循行主治及各腧穴定位主治治3一、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气 司呼吸§肺主一身之气,即肺主一身之气,即《《素问素问·五脏生成篇五脏生成篇》》所所说的说的“诸气者,皆属于肺诸气者,皆属于肺”,以及,以及《《素问素问·六节藏象论六节藏象论》》所说的所说的“肺者,气之本肺者,气之本” 肺主气肺主气主呼吸之气主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主一身之气对全身气机的调节对全身气机的调节气的生成(宗气)气的生成(宗气)辅心行血辅心行血4肺的生理——主气,司呼吸主气,司呼吸主呼吸之气5 肺吸入肺吸入的清气的清气 脾胃运化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之水谷精微宗宗气气在肺中在肺中生成生成积于胸中积于胸中肺主管气的生成影响一身影响一身之气的盛之气的盛衰衰上走呼息道以行呼吸中贯心脉而行气血 下行丹田以资先天之气 宗气的功能宗气的功能6肺的生理——主气,司呼吸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宗气宗气7意义:意义:§生理:肺功能正常生理:肺功能正常—宗气充沛宗气充沛—血行正常血行正常§病理:肺气虚弱病理:肺气虚弱—宗气不足宗气不足—血行障碍:血行障碍:胸中憋闷胀痛、咳喘无力、心悸、口唇发胸中憋闷胀痛、咳喘无力、心悸、口唇发绀、舌质青紫绀、舌质青紫§“诸气者,皆属于肺。
《内经》的话句句都是金玉良言,须仔细体悟才行所以,气虚的培补、气逆的顺调、浊气的排放、清气的灌溉,都可以通过调节肺的功能来实现8 2 2、主宣发、肃降、主宣发、肃降 §《《灵柩决气篇灵柩决气篇》》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是通过肺气的升降运动实现的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是通过肺气的升降运动实现的 9肺的生理——主宣发、主肃降主宣发、主肃降主主宣宣发发10肺的生理——主宣发、主肃降主宣发、主肃降主主肃肃降降11⒈⒈宣发宣发:肺气向上、向外运动肺气向上、向外运动特性⒉⒉肃降肃降:肺气向下、向内运动肺气向下、向内运动主宣发、肃降主宣发、肃降①①排出体内浊气;排出体内浊气;②②将津液输布头面诸窍全身将津液输布头面诸窍全身,外达皮毛肌腠;将代谢后的外达皮毛肌腠;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并控并控制、调节其排泄制、调节其排泄.④④将会聚于肺的血液重新输将会聚于肺的血液重新输布到全身布到全身 ③③宣散卫气宣散卫气,以温分肉、充皮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肤、肥腠理、司开阖;①①吸入自然界清气吸入自然界清气,并将吸入并将吸入清气与水谷精微合成宗气向清气与水谷精微合成宗气向下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下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②②将津液向下向内布散于其将津液向下向内布散于其它脏腑以濡润之;将代谢后它脏腑以濡润之;将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及膀胱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及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并控制、成为尿液生成之源,并控制、调节尿液的排泄;调节尿液的排泄; ③③将全身的血液会聚于肺。
将全身的血液会聚于肺肺多气少血!肺多气少血!④④清肃异物清肃异物 肃清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洁净肃清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有利于大肠向下传导糟粕有利于大肠向下传导糟粕.12 生理: 胃 肺气宣发 布散全身,外达皮毛 汗呼气 小肠 脾 肺 大肠 肺主肃降 原尿 肾与膀胱的气化 尿 粪 病理: 肺失宣散 无汗、皮肤水肿 宣肺利水 提壶 揭盖 肺失肃降 小便不利、水肿 降气利水 肺失清肃 影响疏通水道向上向外 向下向内 散精 代谢后 水液不能外达皮毛腠理闭塞 水液不能下输膀胱 湿、痰、饮湿、痰、饮阻滞肺和呼吸道失洁净通畅 可致 治 治 升清133、、 肺主行水肺主行水 通调水道通调水道 ┌ ┌将津液上输头面诸窍,将津液上输头面诸窍, 代谢为代谢为 │ │外达全身皮毛肌腠外达全身皮毛肌腠 ──────┐ ──────┐ ┌─┐┌ ┌─┐┌ 肺气宣发肺气宣发──┤ ──┤ 汗汗 │ │肺肺││ └││ └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 │ │ │ │主主├┤ ├┤ 控制腠理开阖控制腠理开阖 ──────┘ ──────┘ │ │行行││ ││ 调节汗的排泄调节汗的排泄 调控调控 │ │水水││││ └─┘│ ┌ └─┘│ ┌将津液下输其它脏腑将津液下输其它脏腑 └ └ 肺气肃降肺气肃降──┤──┤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 └└浊液下输于肾而化尿浊液下输于肾而化尿──────尿尿 部分水液下输大肠部分水液下输大肠 粪便粪便14肺的生理——通调水道通调水道通通调调疏疏通通调调节节15肺的生理——通调水道通调水道肺肺主主气气气能行津推动水液输布推动水液输布至周身各处至周身各处16肺失宣降肺失宣降失于宣散失于宣散失于肃降失于肃降无汗,皮肤水肿无汗,皮肤水肿胸闷,鼻塞胸闷,鼻塞咳喘气逆,小咳喘气逆,小便不利、面目便不利、面目水肿。
水肿治肺以利水,治肺以利水,“提壶揭盖提壶揭盖”法法17 4、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是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再通过肺的宣降作用,将携带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包括百脉朝肺和肺朝百脉包括百脉朝肺和肺朝百脉 肺气助心行血: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肺气助心行血: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血液运行气机,促进血液运行 肺朝百脉的生理作用是助心行血肺朝百脉的生理作用是助心行血 18中医对肺的称谓相傅之官位居人臣,代君行令位居人臣,代君行令“心者,心者,君主之官,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明出焉;肺者,肺者,相傅之官,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治节出焉” 19肺的生理——朝百脉、主治节朝百脉、主治节朝朝聚汇周身周身血液血液经脉经脉20肺的生理——朝百脉、主治节朝百脉、主治节主治节主治节治治 理理调调 节节呼吸运动呼吸运动血液运行血液运行津液输布津液输布物质运动的节奏21三、肺的生理特性三、肺的生理特性1、、肺为华盖肺为华盖::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称华盖。
可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高,称华盖可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侵袭的作用2、、肺喜润恶燥肺喜润恶燥3、、肺为娇脏肺为娇脏::肺体娇嫩,与外界直接相通肺体娇嫩,与外界直接相通不耐寒热燥湿不耐寒热燥湿诸气,诸气, 外邪易袭肺;它脏病变,常累及于肺外邪易袭肺;它脏病变,常累及于肺且肺叶娇且肺叶娇嫩,故有嫩,故有“肺为娇脏肺为娇脏”之称外感外感病邪病邪皮毛皮毛口鼻口鼻肺失肺失宣肃宣肃内伤内伤病因病因气血津液气血津液失调失调在体合皮息 道治节失调22中医对肺的称谓肺为华盖心为心为君主君主之官之官23中医对肺的称谓肺为娇脏易于感邪易于感邪24中医对肺的称谓肺为娇脏娇滴滴似深闺一位娇滴滴似深闺一位“娇小姐娇小姐”25§ 肺经上可疏解肝经之郁结,中可运化脘腹之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 即使是咳喘症,也很少由肺经直接引起,多是其他脏波及§ 内科不治喘26内科不治喘§由肝火引起的叫“木火刑金”,祛肝火就好; 由肾虚引起的叫“肾不纳气”,补肾气辄效; 由脾虚引起的叫“痰湿蕴肺”,健脾祛湿最 还有外感咳嗽,多由风寒引起,那就赶走膀胱经之风寒好了27内科不治喘§古时便有“内科不治喘”之说,其实多是因见肺治肺,有痰化痰,宣来降去,不治根本,才成痼疾。
肺本是娇脏,最怕攻伐,所以“调诸脏即是治肺”实乃真知灼见28四、四、肺的系统联系肺的系统联系 体体 皮皮 华华 毛毛 窍窍 鼻鼻肺在肺在 喉为肺之门户喉为肺之门户 液液 涕涕 志志 悲和忧,悲和忧,““悲则气消”” 时时 秋,为阳中之少阴秋,为阳中之少阴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调控体温,辅调控体温,辅 助助 呼呼 吸,吸,感觉功能感觉功能金实不鸣金实不鸣金破不鸣金破不鸣功功能能29 防御外邪防御外邪 调节津液代谢调节津液代谢皮肤的功能皮肤的功能:: 调控体温调控体温 辅助呼吸辅助呼吸 感觉功能感觉功能30§意义:意义:§生理生理::§肺的功能正常肺的功能正常—宣发有力宣发有力—皮毛得养皮毛得养—皮肤致皮肤致密柔韧,毫毛柔润光泽,抗邪力强,触觉灵密柔韧,毫毛柔润光泽,抗邪力强,触觉灵敏。
敏 §病理病理::§肺气虚弱肺气虚弱—卫表不固卫表不固—畏寒、多汗或自汗易感畏寒、多汗或自汗易感冒、皮毛憔悴枯槁、触觉迟钝冒、皮毛憔悴枯槁、触觉迟钝§肺阴虚弱肺阴虚弱—皮毛失养皮毛失养—皮毛干燥,憔悴枯槁,皮毛干燥,憔悴枯槁,瘙痒瘙痒§外邪侵犯皮毛外邪侵犯皮毛—肺气不宣肺气不宣—发热、无汗、气喘发热、无汗、气喘31§意义:意义:§生理:生理:§肺气充沛肺气充沛—肺津充足肺津充足—涕液润泽鼻窍而不外溢涕液润泽鼻窍而不外溢 §病理:病理: 寒邪寒邪—鼻塞,流清涕鼻塞,流清涕§肺受邪时涕分泌异常肺受邪时涕分泌异常 热邪热邪—鼻塞,流黄浊涕鼻塞,流黄浊涕 燥邪燥邪—鼻干鼻干 §肺气虚肺气虚—涕自出涕自出§肺阴虚肺阴虚—鼻干、痒、失嗅鼻干、痒、失嗅32§在志为悲(忧)在志为悲(忧)外界刺激→精气聚积于肺→发生悲忧情感33§意义意义::§生理生理::§肺气调和,则遇事悲忧适度肺气调和,则遇事悲忧适度§病理病理::§肺气不足肺气不足—悲伤情绪悲伤情绪§过度悲伤过度悲伤—耗伤肺气:少气懒言、呼吸气耗伤肺气:少气懒言、呼吸气§ 短、体倦乏力短、体倦乏力§ (悲则气消)(悲则气消)34§与秋气相通应与秋气相通应§ 五行同属于五行同属于金金§ 秋燥易伤肺秋燥易伤肺35 肺与大肠肺与大肠 v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而手阳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而手阳明大肠经则属大肠络肺,肺与大肠明大肠经则属大肠络肺,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通过经脉络属构成表里关系v体现在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体现在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之间的相互为用关系;之间的相互为用关系;36 肺与大肠功能关系示意图 肺气肃降,肺津下润,有助于大肠传化糟粕 大肠传化通畅,有助于肺气的肃降而利呼吸肺大肠病变相互影响病变相互影响:肺气壅塞,失于肃降,气不下行,津不肺气壅塞,失于肃降,气不下行,津不下达,可引起腑气不通,肠燥便秘;下达,可引起腑气不通,肠燥便秘;大肠实热,传导不畅,腑气阻滞,也可大肠实热,传导不畅,腑气阻滞,也可影响到肺的宣降,出现胸满咳喘影响到肺的宣降,出现胸满咳喘37 另外,肺主通调水道与大肠主津之问也有一定的联系另外,肺主通调水道与大肠主津之问也有一定的联系成人咳喘兼有热结便秘,用常法治疗不效时,改用润肺通肠,成人咳喘兼有热结便秘,用常法治疗不效时,改用润肺通肠,可以取效对于肺热壅盛移热大肠而致泄泻之症,应宗丹溪可以取效对于肺热壅盛移热大肠而致泄泻之症,应宗丹溪“当治上焦当治上焦”之论之论 “以润肺之药兼润其肠以润肺之药兼润其肠”之法。
五更泄泻之法五更泄泻也可由肺移热于肠所致,治以润燥清热,肃肺导水也可由肺移热于肠所致,治以润燥清热,肃肺导水张介宾张介宾《《类经类经》》::“大肠与肺为表里,肺大肠与肺为表里,肺主气,而津液由于气化,故凡大肠之或泻主气,而津液由于气化,故凡大肠之或泻或秘,皆津液所生之病,而主在大肠也或秘,皆津液所生之病,而主在大肠也应用:宣肺润肠,治疗便秘;通便豁痰,应用:宣肺润肠,治疗便秘;通便豁痰,治疗喘证;表里经脉并用,治疗风热外治疗喘证;表里经脉并用,治疗风热外感;清肺润肠,治疗座疮感;清肺润肠,治疗座疮肺系38小结§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的主要生理功能ØØ主气司呼吸主气司呼吸ØØ主宣发主宣发 萧降萧降ØØ主行水主行水ØØ朝百脉,主治节朝百脉,主治节§ §肺的生理特性肺的生理特性Ø肺为华盖Ø肺为娇脏Ø主宣发与肃降§ §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Ø在体合皮,其华在毛Ø在窍为鼻Ø在志为忧(悲)Ø在液为涕Ø与秋气相通应§ §“ “肺为水之上源肺为水之上源肺为水之上源肺为水之上源” ”、、、、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39思考题思考题§1、为什么说肺为、为什么说肺为“娇脏娇脏”?? §2、为什么说肺主一身之气?、为什么说肺主一身之气?§3、何谓肺主宣发?何谓肺主肃降?各体现、何谓肺主宣发?何谓肺主肃降?各体现于哪些方面?二者关系如何?于哪些方面?二者关系如何?§4、为什么说肺为水之上源?、为什么说肺为水之上源?§5、何谓肺朝百脉?何谓肺主通调水道?、何谓肺朝百脉?何谓肺主通调水道?40一、经脉循行 体内: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返循胃口,上膈属肺。
体表:从胸前壁外上方,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止于拇指桡侧端支脉从腕后到食指桡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2.2 手太阴肺经41 2.2 手太阴肺经肺手太阴之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下络大肠,还循胃口,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上膈属肺42 循行路线从肺系,横出腋下,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出大指之端43 循行路线其支者:其支者:从腕后,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44循行路线452.2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 胸到拇指为肺经手臂内侧属阴经 呼吸免疫掌控中 缺水敏感鼻不通 体热出汗背有痘干燥痰多下咽痛 感冒发冷体内空46二、主要病候二、主要病候 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喘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证。
47三、主治概要三、主治概要 肺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咳血,胸痛 外经病:肩背痛,肘臂挛痛,手腕痛48四、腧穴四、腧穴 本经共11个腧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重点掌握6穴)49 点 穴50511 1、中府、中府 LU1LU1(肺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肺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定位】在胸前壁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功效】宽胸理气,清热宣肺主治】】(1) 咳嗽,气喘,胸痛,胸中烦满咳嗽,气喘,胸痛,胸中烦满 ((2)肩背痛,咽喉痛,腹痛肩背痛,咽喉痛,腹痛 ((3)呕吐,浮肿呕吐,浮肿 ((4)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操作】按摩;可灸52肺5§ 2 2、云门、云门 ((LU2LU2))§ [ [定位定位] ]正坐或仰卧,在胸壁前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下正中线6寸。
§ 简易取穴:简易取穴:当手叉腰时在锁骨外端下缘出现一个三角形的凹陷,其中心即是云门§ [ [主治主治] ] §(1) 咳嗽,气喘,胸痛 (2)肩关节内侧痛§ [ [刺灸法刺灸法] ]按摩;可灸§ [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不可向内侧深刺,以免伤及肺脏53肺6§ 3 3、天府、天府 ((LU3LU3))§ [ [定位定位] ]正坐,上臂自然下垂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简易取穴:简易取穴:臂向前平举,俯头鼻尖接触上臂内侧面处是穴§ [ [主治主治] ]§(1)咳嗽,气喘§(2)瘿气§(3)鼻衄§(4)肩及上臂内侧痛§ [ [刺灸法刺灸法] ]按摩;可灸54肺7§ 4 4、侠白、侠白 ((LU4LU4))§ [ [定位定位] ]正坐上臂自然下垂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 简易取穴:简易取穴:肱二头肌桡侧,当天府穴下1寸处是穴。
§ [ [主治主治] ]§(1)咳嗽,气喘§(2)干呕,烦满§(3)上臂内侧痛§ [ [刺灸法刺灸法] ]按摩,可灸555 5 尺泽尺泽 LU5 LU5 (合穴)(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功效】清泻肺热,降逆止咳主治】(1)咳嗽,气喘,咯血,潮热,咽喉肿痛 (2)吐泻,腹痛 (3)小儿急、慢惊风 (4)肘臂挛痛,瘫痪操作】按摩,可灸566 6、孔最、孔最 LU6LU6(郄穴)(郄穴)【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功效】调理肺气,清热止血主治】(1)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失音,热病无汗 (2)急性出血病证(呼吸系统多用)痔疮出血 (3) 肘臂挛痛 【操作】按摩;可灸577 7、列缺、列缺 LU7LU7(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功效】宣肺理气,疏风解表,通经活络主治】(1)外感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四总穴歌”载:“头项寻列缺”)。
(2)口喎,齿痛操作】按摩;可灸58l8 8、经渠、经渠 ((LU8LU8))经穴l [ [定位定位] ]伸臂仰掌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l [ [主治主治] ]l(1)咳嗽,气喘l(2)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l[ [刺灸法刺灸法] ]按摩,可灸599 9、太渊、太渊 LU9 LU9 (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功效】清热宣肺,止咳利咽,疏经通络主治】(1)咳嗽,气喘,咳血,胸中烦满,咽喉肿痛 (2)无脉症 (3)腕臂痛操作】按摩;可灸,禁化脓灸6010、鱼际鱼际* * ((LU10LU10))荥穴 [ [定位定位] ]侧腕掌心相对,自然半握拳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 [主治主治] ](1)咳嗽,咯血,发热.(2)咽干,咽喉肿痛,失音.(3)乳痈,掌中热,小儿疳疾 [ [刺灸法刺灸法] ]按摩;可灸 611111、少商、少商 LU11LU11(井穴)(井穴)【定位】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功效】清肺利咽,开窍苏厥主治】(1 1))急急性性咽咽喉喉肿肿痛痛,,咳咳嗽嗽,,失失音音,气气喘喘,,鼻鼻衄,喉痹衄,喉痹. ((2 2))鼻衄,高热,中暑,呕吐鼻衄,高热,中暑,呕吐. ((3 3))癫狂,中风昏迷,小儿惊风癫狂,中风昏迷,小儿惊风,急救穴之一急救穴之一 ((4 4))指肿、麻木指肿、麻木 【操作】按摩;可灸 62五五.手太阴肺经小结手太阴肺经小结 1、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属肺体表循行于上肢内侧手少阴和手厥阴之前,过鱼际,止于少商支脉从列缺分出,在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联系脏腑、器官有肺、胃、大肠、气管、喉咙 2、本经腧穴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共11穴左右对称 3、本经主要病候以肺系疾病为主,以及上肢内侧病变634、特殊作用、特殊作用 尺泽治胃肠病, 孔最治咯血, 列缺治头项病, 太渊治无脉症, 少商治急症、热病5、取穴要点、取穴要点 肘横纹肱二头肌腱桡侧取尺泽 尺泽与太渊连线上取孔最 桡骨茎突上方取列缺 腕横纹桡动脉搏动处取太渊 拇指桡侧指甲角旁取少商。
642.3 手太阴肺经的养护65手太阴肺经——中府、云门中府、云门每天早起后、晚睡前,端坐,每天早起后、晚睡前,端坐,以大拇指或食指分别按摩中府穴、以大拇指或食指分别按摩中府穴、云门穴各云门穴各1010分钟左右,分钟左右,然后再由中府穴向上直推至云门穴然后再由中府穴向上直推至云门穴1010分钟,分钟,力度以穴位处有酸麻胀感为宜,力度以穴位处有酸麻胀感为宜,每天每天2 2—3 3次,次,坚持规律按摩,方可收到效果坚持规律按摩,方可收到效果§【【按摩功能按摩功能】】§中府配云门可以治疗咳嗽、哮喘中府配云门可以治疗咳嗽、哮喘66手太阴肺经——保健按摩保健按摩·太渊太渊寅时不寐揉寅时不寐揉“太渊太渊”五脏有疾取之原五脏有疾取之原67按摩手法的补与泻轻者为补,重者为泻轻者为补,重者为泻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往返旋转或垂直点按为平调往返旋转或垂直点按为平调68手太阴肺经——保健按摩保健按摩·鱼际鱼际胃肠有疾揉胃肠有疾揉“鱼际鱼际”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变于色者取之荥肺与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相表里69手太阴肺经——保健按摩保健按摩·鱼际鱼际70手太阴肺经——保健按摩保健按摩·列缺列缺颈椎疼痛按颈椎疼痛按“列缺列缺”71手太阴肺经——保健按摩保健按摩·列缺列缺肚腹三里留,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四总穴歌》》72手太阴肺经——保健按摩保健按摩·列缺列缺弹拨法在按摩时,在按摩时,双手宜轻轻握拳双手宜轻轻握拳拳心向上,拳心向上,轻放于桌上,轻放于桌上,然后如法或按然后如法或按或掐或揉,或掐或揉,按摩时该穴会有酸胀按摩时该穴会有酸胀或疼痛感,或疼痛感,以酸胀感为佳以酸胀感为佳 73手太阴肺经——保健按摩保健按摩·少商少商咳嗽取咳嗽取“少商少商”74手太阴肺经——保健按摩保健按摩疏理肺经调气血疏理肺经调气血75手太阴肺经——保健按摩保健按摩按摩过程中遵循以下的原则:按摩过程中遵循以下的原则: 从远心端向近心端按摩从远心端向近心端按摩 76如何养肺——秋季养肺秋季养肺77如何养肺——秋季养肺秋季养肺 秋三月,此谓秋三月,此谓容平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养收之道也逆之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78如何养肺——起居养肺起居养肺中秋春捂春捂秋冻秋冻天寒须增衣天寒须增衣79如何养肺——情绪内敛情绪内敛80如何养肺——情绪内敛情绪内敛81如何养肺——食疗养肺食疗养肺·秋季进补秋季进补清肺汤:银耳75g、百合100g、排骨500g 桑白皮50g、百合75g、排骨500g润肺粥:豆浆1000g、糯米100g、白糖适量 鸭肉150g、糯米250g、盐少许82如何养肺——食疗养肺食疗养肺·秋季进补秋季进补阴虚:表现为眼睛干涩、干咳无痰、舌苔燥裂无津等可以适当服用如:枸杞、玄参、玉竹、麦门冬、百合、芡实等气虚:表现为乏力、懒言、短气等可以适当服用如: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等玉竹玉竹83如何养肺——食疗养肺食疗养肺·忌寒凉忌寒凉84如何养肺——食疗养肺食疗养肺·忌寒凉忌寒凉 苹果、香蕉、柿子、荸荠、石榴、柑橘、葡萄、龙眼肉等 性性平平微微温温85如何养肺——食疗养肺食疗养肺·润燥气润燥气Ø滋阴润燥的食物: 银耳、甘蔗、 梨、芝麻、 菠菜、豆浆、 蜂蜜、藕、 阿胶等 86如何养肺——适当运动适当运动87如何养肺——适当运动适当运动八 段 锦88谢谢聆听!谢谢聆听!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