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以中挪合作西安回民历史街区保护项目为例.doc
5页浅谈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以中挪合作西安回民历史街区保护项目为例高省安高晓基周萍毕文军毛忠安史晓成李红艳(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挪合作回民街区保护研究项目组)西安回民历史街区保护项目概况西安回民历史街区是体现西安古城风貌的地区之一,是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 重要组成部分面积约12公顷,人口约4200人,大多数居民为回民区内除了十座清 真寺,这里还有西安城隍庙(道教建筑),回民区外围居住的又大多是汉族居民,由于 其多元化的文化氛围而具有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近年来,随着西安市旧城改造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值得保护的传统民居已经越来 越少,有特色、成规模的传统居住区更是屈指可数,传统民居不断消失,居民自建房屋 一味地扩大面积,没有使居住生活质量得到相应的提高,并导致了历史街区景观和居住 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保护回民历史街区,已刻不容缓西安回民历史区实施保护的基本政策是: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民办公助, 把实惠给群众对于需要完整保护的院落和民居由政府筹资实施保护,本项目已实施 保 护院落4个街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由西安市政府出资改造其它需要更新的房屋 由住户自行筹资,街区保护项冃管理办公室统一组织专门队伍进行规划设计,免费向住户 提供设计图纸,并协助和指导施工建设,同时最大限度地给居民减免各种稅费和提供办理 产权证等方面的便利。
通过长期努力,希望能达到提高居民居住水平,改善街区环境设施, 延续街区良好的传统风貌的目的城市历史文彳匕遗产保护西安市1995 -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强调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使西安市成为具有 历史风貌和现代城市景观融合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历史文化界区内的建筑物, 其高 度体量、色彩风格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基本保持明清建筑传统,传统街坊内的新 建建筑,应采用低层高密度的院落式布局,灰砖青瓦构成古城的基调以维持历史街区 的传统新型T.业化道路与城市发展模式及途彳圣风貌,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像宗庙、纪念碑之类的某个相对独立的建筑物或物 体上今天,这一概念已越来越一致趋向于对历史、文化、环境等综合保护的方向发展, 凡是那些与遗产本身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尖联的,或遗产本身属于其中一部分的整体,或 遗产所在的自然环境,以及城市中具有典型人文环境特点的区域都成为历史文化遗产管 理和保护的重点,并不亚于遗产本身,甚至即使是一种历史残存,作为历史的证据,也 是很重要的,也应纳人整体保护规划回民历史街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评定必需联系到各个不同的空间层次,其规模大 至 整个社区,小到某个建筑,甚至其建筑材料或构造节点。
为了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进 行综合评定,以便将整体规划按区域和层次规模进行系统分析,划分和细化出重要性等 级,点、线、面结合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保护院落保护院落保护是回民历史街区保护历史文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回民历史街区的四合院 落结构类似一种网格形状,其结构十分稳定,即使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建筑结构的改变, 这些院落仍然保持下来这里的院落都是一种窄长结构,沿街道一边院落宽度一般不大 于10米,向里延伸可达80米中轴线两边对成布局,院内中轴线贯穿堂屋和正房,两 侧是厦房按照其院落结构建筑布置规则,院落被围墙分隔和环绕,建筑一到两层,院 内采光充足,尺度宜人,是良好的秘密空间但近年来的破坏性建设,使许多传统院落 遭到破坏,粗糙简陋的新建筑取而代之,原有的院落已成为不见天日的通道因此围绕 认识和保护历史街区的历史机理,中挪双方专家进行了深人的研究,提出了保护和更新 规划设计指导原则此文以化觉巷125号院落保护工程为例进行阐述化觉巷125号院落保护工程获得 200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获奖评语 中指出:“化觉巷125号院落保护方法和技术考究,为西安鼓楼回民历史街区保护树立 T典范,也为中国传统街区保护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这座清代住宅建筑保护时尽量的采 用了原有建筑构件和材料以及传统建筑技术,同时保护时考虑了不断提高的现代生活和 居住需求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的历史文化,并且成为当地城市传统街区的有机组成部 分,这个 项目保护工程成功的展示了当地技术和设计人员精湛的技艺另外,它还为当 地技术人员和国外咨询专家合作保护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首开先河,树立了形象生动的楷 模选择化觉巷125号民宅作为中■挪科技合作第一个试点保护院落,不仅在于125号 民宅具有尖中民宅典型的布局特色和众多良好的建筑艺术遗产,是尖中民宅中的佼佼者, 而且也因为房主对其这份家产的珍惜和保护据户主安老先生推断,安宅的建设年代大致在清代乾隆年间,建筑艺术质量考究 据安老先生回忆,125号宅院自建成起从未进行过大的维修,小型装修在其兄长结婚时 进行 过一次,但仅限于内装修,所以安家宅院的现状基本上是历史原貌化觉巷1 25号宅院是一个坐东朝西、四合院布局的传统院落南北宽9米,东西长24. 5米,总面积220. 5平方米邻南北走向化觉巷门房为三开间木构架双坡灰瓦屋面南 北厢房各为三幵间木构架单坡灰瓦屋面东上房为三开间木构架双坡灰瓦屋面内院纵 墙为木雕花饰格子门窗,沿街纵墙原为灰砖实墙,后为做生意开店铺需要,已改成现代 玻璃木门。
125号宅院未列为历史文物保护工程没有严格地按照文物保护的有矢要求进行 但125号宅院众多的建筑艺术遗产必须妥善地予以保存,又不能脱离文物保护的基本轨 道这就决定了这个保护工程是按照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手法,结合安家宅院的建筑 质量实际,采取了一些灵活的做法进行整修施工的既是保护工程,就必须立足长远,做到质量第一具体采取了如下措施和做法:落架整修;更新损坏的橡子;屋面板全部更新;二门和南北厦房西侧墙砖雕重新进 行了装配加固;整个木门窗全部修配完好,由于年久失修,木门、木窗和木雕花饰隔扇 等破损面比较大本次整修一一进行了修补,整体上已完好如初;恢复房屋平面原貌, 在原位恢复了木梯,恢复和改善了楼层的使用功能;完善了屋面系统,增设了排水天沟, 顺畅了屋面排水;室内外地面、明台、东上房烧炕洞口、自用水井井台、雨罩、渗坑等 都进行了修缮;更新完善室内给排水、卫、浴等基础设施,满足不断增长的居住生活要 求;木构件油漆和色彩在保持原风貌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刷新,使外貌更加统一、协调 和绚丽街道设计和更新改造回民历史街区街道设计目的是使街道得到更新并保持特色,向耐久、简朴、适宜和 可 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设计原则包括:维持街道的尺度,街道宽度、植被、房屋尺度以及眼界建筑的高度和宽度;强调由 于尺度和在街道上进行活动产生的不同特质和街道气氛;使街道的交通功能与街道各自 的特征相适应;增加新的市政设施;改善道路路面;充分利用和适当增加公共活动空间; 增加新的植被和小品基于以上原则,本项目实施了对化觉巷旅游一条街的更新改造,完善了上下水等基 础设施建设,铺砌青石板路面,改造后这条街的旅游购物环境得到大大改善街区控制性删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发展模式及途径冋民历史街区控制性规划是实施冋民历史街区整体保护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规划时特别注重街区布局结构中的潜在因素,例如街道的尺度、建筑物的尺度、街区的大小、 现存的标志性建筑及其周围环境等等下表列入了控制性规划的讨论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规划时保护历史街区布局结构中的基本元素• <4^21 iry 一牛 44t14M f刁、 1 ” 、 | u > | — lj WYO r ■ ■—厂 1 * 1 1 ■ i街区布局结构中的基本要素控制性规划的有尖规定标志性建筑与周边环境之问的 联系,包括规模、比例、变迁 建筑形式等保护标志性建筑与周边相尖的建筑设施(清真寺、花 园),对沿街的企业经营活动和街区内建筑活动进行限 制,对建筑的高度、宽度、色彩等进行限制。
街道、位置、尺度、行为特色(旅 游纪念品街、传统食品街)保持现有街道位置、宽度,通过把一些街道定为步行街 限制机动车通行,限制眼界建筑的高度和宽度街区建筑,密度,高度,院落结 构密度限制,高度限制,院落结构限制公共空间绿化保持公共空间的花木,栽种树木从严格意义上讲,回民历史街区已不能成为连片的历史街区但保护回民历史街区 的 传统建筑,传统的人文人居环境特性确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特点有:街道、街区和清 真寺之间相互矢联的布局;其密度、尺度及许多窄长街巷形式;以及传统的功能和传统 的生 活、生产、社交方式和宗教文化;这些都应得到高度保护,同时还应包括其社会结 构和会民社区的社会活动该区的控制性规划必须以它的现状和变化情况为起点,控制性规划针对两个层面, 分别 对待已列入的保护院落和建筑以及新拟建建筑对于传统院落和建筑,规定必须包 含对现存 的历史建筑以及具有历史价值的遗存,包括建筑形式、材料进行保护的具体规 定对于新拟 建筑和院落,则对其高度、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院落结构等进行规 范,制定管理措施分析结论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除了城墙、钟鼓楼等文物外,西安已经没有成片的历史 文 化街区,著名的历史遗迹也越来越破碎和稀少,在回民历史街区内留下的传统建筑已 经或 多或少在消失。
因此必须加大对西安回民历史街区保护的力度,广泛宣传,多渠道 筹集保护资金,同时严格实施现有控制性规划和技术规定,加强回民街区规划建设管理 以期通 过长期努力,在维持现有生活方式与建筑风格的前提下,努力改善居民的生活居 住环境,满 足他们对现代生活的需求,使回民街区焕发青春,成为西安的历史象征和旅游热点地段参考文献】中挪合作西安回民历史街区保护项冃管理办公室,项冃总结报告,2002年6月Hamid Hoyem等,西安鼓楼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国夕卜城市规划,2002(3) 67期,26・29西安市1995・20】0年城市总体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