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手术管理的相关培训.ppt

34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91370319
  • 上传时间:2024-09-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12K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手术手术管理管理的相关培训的相关培训 • 急诊手术管理培训 • 重大手术报告审批管理培训• 手术并发症预防培训• 非计划再次手术培训 一、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程序一、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程序•(一)目的:加强急诊手术的管理,确保急诊手术及时顺畅开展• (二)适用范围:全院各科室• (三)各部门人员职责:• 1、医生:决定急诊手术,通知手术室和麻醉科• 2、麻醉科:及时会诊、及时实施麻醉• 3、手术室:及时安排急诊手术•(四)急诊手术是指病情紧迫,经医生评估后认为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手术,否则就有生命危险的手术 一、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程序一、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程序• (五)特急手术是指由于病情危重累及生命而需要进行紧急手术抢救的手术,如危及母子安全的产科急症、严重的肝脾损伤、严重的颅脑损伤、严重的开放性心胸外伤、气管异物、大血管破裂等• (六)工作制度及要求• 1、急诊手术权限:病房急诊手术由病房医疗组组长或科主任决定,急诊室病人由当天值班最高级别医生决定,并遵照《手术分级管理及审批制度》执行 一、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程序一、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程序• 2、急诊手术范围:急诊手术指病情紧迫,需在最短时间内手术,多见于创伤、急腹症、大出血、急性/严重感染、危及母子安全的产科急症等情况。

      • 3、急诊手术流程:• (1)主管医生发现病人需要急诊手术应立即请示医疗组组长或当天值班级别最高医生,必要时应请示科主任• (2)决定手术后,立即通知手术室、麻醉科• (3)尽快完成必要的术前检查、配血、术前准备 一、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程序一、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程序• (4)决定急诊手术后,主刀或第一助手应详细向患者和/或家属说明病情、手术必要性、手术风险、替代治疗等情况,征得患者和/或家属签字同意如患者因特殊原因(如昏迷)又无家属在身边,应报医务部或总值班审批• (5)由手术医师、急诊科护士共同护送病人进手术室 一、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程序一、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程序• 4、手术室急诊手术安排: • (1)保留一间手术室为急诊手术专用,择期手术不得占用• (2)同时有二台以上急诊手术时,对于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手术室应立即以最短的时间安排接台,由手术室护士长全权负责调配安排• (3)非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手术室根据情况安排接台,原则上由本科室接台,病人等待手术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急诊病人所在科室应在手术室安排手术台后半小时内将病人送至手术室。

      一、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程序一、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程序•(七)注意事项:• 1、抢救患者的特急手术,必须争分夺秒• 2、对特急手术患者应立即开通绿色通道• 3、急诊手术应提前通知手术室和麻醉科进行术前准备特殊情况下(如需立即手术),手术室可先接受患者,尽可能缩短抢救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一、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程序一、急诊手术管理制度与程序• 4、是否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的判定,由当日最高级别值班医生负责确定,经治医生在联系手术时应予以说明• 5、对不服从手术室安排,拒不让手术台,造成后果由该主刀医生承担全责• 6、医技科室等相关科室应无条件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1、重大手术如内脏手术、食道手术、甲状腺手术,各种复杂的矫形术及移植术等可能导致病人残废者,应经科主任或院长、业务副院长批准,科主任、主任医师担任术者或负责指导手术•  2、凡危险性较大手术、诊断未确定的探查手术或病情危重又必须手术时,除进行术前讨论外应由有经验的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担任术者,同时报医务部和院长批准。

      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3、实施手术前,必须经患者家属或单位签字、实施手术前,必须经患者家属或单位签字同意紧急手术来不及征求家属或单位同意时,同意紧急手术来不及征求家属或单位同意时,可由主治医师作出处理意见并报科主任、医务部,可由主治医师作出处理意见并报科主任、医务部,经业务副院长批准执行经业务副院长批准执行 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4、手术审批范围、手术审批范围•  (  (1)一、二类手术由总住院医师或分管的主)一、二类手术由总住院医师或分管的主治医师手术治医师手术•  (  (2)三类手术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安排参)三类手术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安排参加手术人员加手术人员•  (  (3)新开展的重大四类手术,由科主任填写)新开展的重大四类手术,由科主任填写手术报告送业务院长审批后执行手术报告送业务院长审批后执行•  (  (4)凡致残性手术,应由科主任填写手术申)凡致残性手术,应由科主任填写手术申请单报医务部登记,业务院长审查批准请单报医务部登记,业务院长审查批准•     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四、审批的注意事项•审批记录一式三份。

      一份科室备案,一份医务科备案,一份随病历保存•五、医务科负责对本制度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列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范围发现违规人员,酌情处理引起医疗纠纷者,将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六、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注:各手术科室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建立科室内相应的重大手术范围同时按照手术审批报告制度要求,认真遵照执行,保证手术安全和质量•重大手术报告审批表•重大手术审批工作流程(试行) 三、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三、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术后并发症的管理,是围术期管理的关键环节,预防和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恢复健康,使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三、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三、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一、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恰当的手术日•1、对疾病的诊断、手术方法、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进行充分的研究探讨,在术前讨论中体现•2、对病人及家属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方式、风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和预后,取得病人信任和配合,并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三、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三、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3、适应手术后变化的锻炼:(1)练习床上大小便;(2)教会病人正确的咳嗽、排痰(深呼吸)的方法;(3)交待病人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证良好的睡眠;(4)戒烟、戒酒。

      •4、胃肠道准备:(1)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2)术前排空大便或灌肠;(3)胃肠道手术,术前1~2天始进流质;(4)结肠或直肠手术,术前服用肠道制菌药 三、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三、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5、皮肤准备:(1)术前一日督促或协助病人剪指甲、理发、沐浴、更衣;(2)手术区皮肤准备:剃除或剪去毛发,清除皮肤污垢;备皮时间以术前两小时为宜,皮肤准备时间若超过24小时,应重新准备;•6、术前全面手术风险评估:对于可能影响术后恢复的合并症如肺炎、血糖异常、心脑血管病变、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应全面评估,适当准备,以降低术中、术后风险 三、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三、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二、手术后处理,防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1、在医师的指导下,摆放适宜的术后体位:(1)颅脑手术:取15~30度的头高脚低斜坡卧位;(2)颈胸手术:多采用高半坐卧位,有利于呼吸;(3)腹部手术:多采用低半坐卧位,以降低腹壁切口张力;(4)脊柱或臀部手术:常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2、术者在术后3天内每天亲自查看病人1~2次,麻醉医师术后第2日访视病人,观察病情变化有记录,以预防并发症发生一旦发生并发症应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三、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三、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3、术后连续记录3天病程记录,内容包括病人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治疗方案及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措施• 4、生命体征尚不稳定的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术后患者,应入重症监护病房观察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并发症,直到病情稳定 三、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三、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5、仔细检查伤口,了解切口情况,发现切口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主管医师应亲自换药,一些特殊的切口、复杂的换药应由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亲自处理换药,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6、加强术后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术后根据病情、病原微生物、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危重病人要及时进行实验室监测,避免二重感染 三、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三、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8、术后无特殊情况 ,在全面评估病情的前提下,鼓励病人床上活动或及早下床活动,并逐步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1)卧床活动: 病人麻醉消失,自清醒后开始,可进行深呼吸运动、有效咳痰、翻身、四肢屈伸运动凡不能自行更换体位或截瘫、水肿、低蛋白血症等病人,均应按时协助更换体位,预防褥疮发生•(2)离床活动: 根据手术种类及身体情况,在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后,先坐在床边做深呼吸和咳嗽,再在床旁站立、行走,逐步增加活动范围、次数和时间。

      三、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三、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9、对于非计划重返手术的患者, 严格按照医院《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 医务科、护理部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管,发生术后并发症应当分析原因,明确责任,逐级追究,按照《医疗质量控制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四、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为了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降低医疗风险,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本制度所指的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某位患者原手术的直接或间接并发症导致的再次手术 四、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 2、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手术科室质量管理的重点,手术科室必须加强医疗安全制度的落实,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证、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以杜绝非计划再次手术风险的发生 四、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 3、实行患者病情评佶与术前讨论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手术方案,依据患者病情变化和再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均应记录在病历中• 4、完成患者的手术前评估与术前各项准备后,方可下达择期手术与介入医嘱(急诊抢救手术除外) 四、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 5、加强围手术期各环节管理:①术前环节:开展术前讨论,诊断、手术适应证是否明确,术式选择是否合理,风险评估,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评估、手术持续时间等),手术方案,患者术前准备,针对患者病情术中意外情况处理的方案;与患者沟通并签署《手术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委托书等;术前麻醉医师查房与患者沟通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手术安全核查表》(患者麻醉手术前、皮肤切开之前、患者离手术之前)内容 四、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完整。

      制定患者术后治疗计划和护理计划,并记录病历中②术中环节:按照《手术安全核查表》查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等并签字;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意外处理以及术中术式改变履行告知等;器械敷料查对无误⑧术后环节:观察及时、严密,并发症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时妥善处理;麻醉医师查房等落实术后医疗护理计划并记录手术、麻醉记录书写规范,手术记录在24小时内完成,记录者必须是术者或第一助手(术者审签) 四、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 6、凡同一次住院再次手术,应一律在进行再次手术之前上报医务部,对于紧急手术应当在准备手术的同时上报,由医务部调查确定再次手术是否为非计划再次手术• 7、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管理由医务部牵头,护理部、麻醉科及各手术科室等协作管理,医务部负责再次手术病例的收集、监控,组织对再次手术的调查、干预等工作 四、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8、各手术科室同一病人一次住院期间的再次手术必须主动上报,并填写《非计划再次手术上报表》,不得瞒报和漏报,如发生瞒报和漏报,一经查实,将按医院有关规定对科主任和当事人进行处罚•9、医务部在运行病历管理系统中采用实时监控的方式,随时发现和预警再次手术的发生。

      •非计划再次手术上报表 四、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10、手术科室在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后,应本着客观的态度从疾病的评估、术式的选择、围手术期的管理、并发症的处理及感染控制等各层面进行认真分析讨论,以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整改,从而提高手术质量,减少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11、医院每半年开展一次“非计划再次手术”的讨论分析,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将整改要求反馈给有关科室认真整改 四、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 12、医生要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按照医院手术管理制度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及术后观察工作,尽可能减少非计划再次手术• 13、严格实行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责任到每一位医师,把“非计划再次手术”作为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的条件之一如果发生医源性“非计划再次手术”,延迟半年授权,发生技术事故,则对手术资格降级处理 • 谢谢 谢!!!谢!!!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