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上语文3古诗两首.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8874139
  • 上传时间:2021-11-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3.5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3 古诗两首教材分析:《山行》通过诗人的所行、所见、所感,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阁,赞美了大自 然旺盛的生命力《枫桥夜泊》写的是一位旅途中的游子,夜泊枫桥时所领略到的一种凄清、 寂寥的景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愁绪学情分析:读这两首诗,就像看两幅画,构阁有远景在近景,颜色有素淡有浓郁《山行》诗 人言在前而意在后,“停车坐爱枫林晚”使诗意陡转下下,恰如翻越了一座山,进入了另一 番境界学习《枫桥夜泊》要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从而明白诗人当时的心境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怡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3、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惜有感怡的朗读课文,背诵课 文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怙设计理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 途径也应是•文实践因此,语文课应设计适合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板块,让学生在听说 读写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从而提高语文整 体素养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山行》,感受山秋宜人的秋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2、 学习生字词,用钢笔写好生字,理解重点词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体 会诗人的感惜3、 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重、难点:想象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怙教学过程:一、进入秋景同学们,前儿天是农历24个节气中的白露,白露过后天渐渐变凉了,秋天己经悄悄地 来到了我们身边你能以秋天为A容,说一句或儿句描写秋天景物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二、 故事导入1、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古诗也是写秋天景物的,(山示)请一位同学把这首诗读 给大家听一听指名两位读,相机点评:读准字音2、 朗读古诗要讲宄节奏和韵味,听我来读一读这首诗配乐范读)一起读简介杜牧)(课件:杜牧)3、 下而让我们走近这首诗的作者一一唐朝诗人,杜牧他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从小 就有报效祖M的远大志向,他刻苦学习,写诗,2 5岁就参加考试,金榜题名杜牧的诗 立意新奇,语言优美他又熟悉兵法,文武双全他对江南美景惜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 篇有一首诗以它幽美清新的风格传诵千古这首诗就是——(出示山行)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2 9 7米长沙市区,最高峰海拔山上有一座亭子名叫爱晚亭,四周全是枫树,每逢 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最妙的地方。

      那年深秋,杜牧就来到了岳麓山,让我们一起 跟随诗人去岳麓山观赏枫叶,好不好?三、 感受情境,理解诗意1、来到岳麓山,我们首先看到了什么?(出示古诗)请同学读第一句诗,把不理解的字词找出来★⑴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寒山:深秋时节带有寒意的山石径:石头小路斜:弯弯曲曲请大家结合词义来说一说第一句诗句的意思我们按现代人说话的习惯把诗句顺序变 一下:寒山石径斜远山(指名说诗意诗句的意思:★⑵沿着山间石头小路行走,我们抬头远望又看到了什么?读第二句白云人家)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白云生处(白云飘浮的地方第二句是什么意思?(在山林深处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儿户人家★⑶嗯,这时候诗人为什么停下来不走了呢?“坐”是什么意思?(因为)“晚”是什么意思?(傍晚)第三句是什么意思?我们也改变一下句子顺序:停车坐爱晚枫林(停下车子不走了,因为喜爱这傍晚的枫树林这一片片火红的枫叶在夕阳的映照下,一一)请大家充分展开想象,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用上这样的句子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亲眼来看一看吧播放枫树林的画而)看着这一幅幅美丽的枫树林画而,你想不想夸夸它呢?(教师点评:对枫林的热爱★⑷难怪大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赞叹:(齐读)“霜叶”是什么意思?(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红于二月花”呢?(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3、同桌互相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再读,边读边想象画而四、 研究古诗,体会诗韵欣赏过了美M的枫树林,现在我们一起来品味诗句1、 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让你非常喜欢呢?我们来研究研宄2、 集体交流:“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石径斜”的“斜”给人以立体的感觉,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山顶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而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使人仿佛看到了……听到了……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爱”五、 指导诵读诗句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带着赞美、热爱的语气朗读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六、 课堂作业 《习字册》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惜地朗读、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3、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重点: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惜地朗读、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教学难点: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I寺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怙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 请学生背诵学过的描绘秋天的古诗,看谁记得多。

      2、 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揭题:枫桥夜泊3、 简介作者:张继,唐朝诗人,湖北安阳人,早年没做过什么官,就南下吴越,写 下了许多诗篇,《枫桥夜泊》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 请学生自学课文提出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字词,想想每句诗的意思2、 检杏自学怙况1) 出示生字卡片:霜、泊、啼、愁、苏、城、寺、钟;指名认读2) 出示课文,指名朗读,引导评议3) 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字词的意思?(泊:停船靠岸;枫桥:姑苏城外的一 座拱形桥;……)你是怎么弄懂这些意思的?(4) 小结:查阅工具书是学古诗的好方法不过,仅仅靠查阅工具书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把字词放在诗里去读懂它三、 阁文对照,理解诗意1、 理解课题教师:枫桥在哪里? “泊”的是哪只船呀?(教师板画“客船”)为 什么说是“客船”呢?这个“夜”点明了什么?(板书“泊”)2、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 学习第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相机板画“月” “霜”“乌”,贴出卡片“霜”和“啼”)“霜满天”是什么意思?有霜的夜晚使人感到怎么样? (寒冷、孤独)把这句诗的意思讲一讲。

      4、 朗读训练5、 学习第二句: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画“江枫” “渔火”)江边的枫树怎么 样?茫茫的江而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孤单、寂寞)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人, 他忧愁得怎么样?(难以入眠)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6、朗读训练7、 学习第三、四句: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画“寒山寺”,贴“寺” “钟”) 寺里还传来了什么?听,钟声怎样?(传得很远,传到了客船上诗人的耳朵里)这就是第 四句诗一一夜半钟声到客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8、 朗读训练9、 齐读全诗四、 总结全诗,体会感悟1、 这幅画在你眼里是这样的美丽,但是,它在诗人的眼里却不是这样的,这和诗人 当时的心惜有关诗人是怎样的心惜呢?诗中的哪个字写山了这种心惜?(贴岀“愁”)2、 让我们成为诗人,坐上小船,回到那个秋夜吧3、 教师描述:在一个月色朦胧秋霜漫天的夜晚,你坐的小船停靠在枫桥边,天气寒 冷,你把外衣滋得紧紧的,江边的片片枫叶和江而上的点点渔火使你感到孤独,使你难以 入眠此时,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你的客船上……4、 请学生交流:张继,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孤身在外,你想到了什么?4. 让我们用满腔的怡,来吟诵这首名传千古的诗吧。

      五、 指导写字1、 请学生说说记住这些生字的方法2、 指导“愁”、“霜”的结构3、 钢笔描红六、 作业1、 填空: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听到的有 ()和(),抒发了诗人()的感情2、 背诵课文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 继续巩固两首古诗,能背诵、默写2、 说说每首诗的意思3、 能正确地完成课堂练习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诗的含义,能完成正确完成练习教学过程:一、背诵、默写古诗1、 指名背诵古诗2、 课堂默写古诗二、 理解古诗1、 指名说说每首古诗的大意2、 重点挑选每首诗中的关键语句加以理解三、 完成练习1、 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山行(xing hang)夜泊(p6 b6 )石径(jin jing)枫林(fn feng)寒山寺(si shi)2、 选字组词 渔 色捕() ()民 ()塘()网 ()类 ()夫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山行》写的是诗人在 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_、_、_、_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 -2、 《枫桥夜泊》写的是诗人 的所见所闻诗人看到了_、_、_、听到了_、_勾画了一幅意境幽美的秋江夜泊阁4、 解释诗句的意思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