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文范文预防picc导管上肢静脉血栓护理干预措施.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5633731
  • 上传时间:2022-0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4.1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预防PICC导管上肢静脉血栓护理干预措戒III预防PTCC导管上肢静脉血栓护理干预措施摘要:0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PTCC导管上肢静脉血栓形成 的有效性方法126例PTCC置管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 果126例PICC置管患者发生静脉血栓1例,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 79% 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关键词:护理干预;PICC导管;上肢静脉血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 PTCC),是将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 (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使导管头到达上腔静脉的 下1/3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处由于PTCC穿刺点在外周静脉, 操作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维护方便,患者可以自由活动,导 管头部位于中心静脉,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浓度,可长期输 入高渗液体及刺激性药物,保护血管不受损害此外,抢救患者时用 药起效快,为患者提供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通路,因此广泛的应 用于临床但随着PICC导管的广泛、长期应用,也会出现一些并发 症和危险,如处理不当会缩短导管使用的时间,影响患者的治疗,增 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严重者会危机患者生命安全。

      其中导管血 栓形成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Dubois [1]等对214例〈18岁儿童在 PTCC后第2、第4、第7、第14、第21和第28 d及之后每个月做1 次超声,直到拔管,发现血栓发生率为9.35%,只有1例有症状袁 玲等[2]对43例PICC拔管后患者全部做B超,发生静脉血栓5例 (11.6%)o有关研究发现:PT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导致肺栓塞的发 生率高达35%,与下肢静脉血栓导致肺栓塞的几率一致,所以如何降 低PTCC相关血栓的发生率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对2011年7月〜2013 年12月,126例PTCC置管患者实施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降低率PTCC 相关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126例PTCC置管患者均为迁西县洒河桥中心 卫生院ICU住院患者,其中男性78例,女性48例,年龄36~78岁, 平均年龄56.6岁,其中晚期肿瘤患者34例,呼吸衰竭26例,术后 胃肠营养22例,M0DS26例,肠梗阻18例,置管时间5-180 d1. 2方法1. 2. 1心理护理PICC置管患者易产生焦虑、自卑、抑郁、烦躁 等心理状态,对治疗产生过分依赖或失去信心,对生活产生悲观情绪, 这些对患者康复治疗极为不利。

      置管前我们要向患者介绍PICC置管 的目的、必要性、优越性及操作方法,避免因情绪紧张引起血管收缩 痉挛而致操作困难,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增加静脉血栓形成机会通 过温馨、和蔼的态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引导患者树立信心,以 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1.2.2置管宣教1. 2. 2. 1置管前宣教向患者详细介绍病情、疾病特点,置入PICC 导管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PICC适用于长期输液的患者,减 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并且因病情变化随时用药PICC穿刺风险小、 创伤小、经济方便不受年龄限制,可以长期留置与接受PICC置 管成功患者进行交流,消除顾虑,主动配合详细介绍发生静脉血栓 发生的风险及后果,尤其对于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等患 者引起患者重视,让患者初步掌握基本知识1. 2. 2. 2置管后宣教置管成功后嘱患者适度功能锻炼,患肢勿 过度弯曲,穿衣时先穿置管侧,脱衣时后脱置管侧,锻炼时置管侧切 勿剧烈运动、过度弯曲、勿提重物等指导患者多饮水、清淡饮食,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1.2.3置管1. 2. 3. 1导管的合理选择 有研究发现PICC相关血栓发生率与导 管直径成反比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直径3Fr以下导管无静脉血栓形 成,4Fr发生率为1%, 5Fr发生率为6. 6%, 6Fr为9. 8%。

      我们根据血 管的情况选择型号相对较小的导管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声明,聚氯乙烯、聚乙烯 材料导管比聚氨酯、硅胶导管发生血栓的危险性高,研究发现应用聚 氯乙烯导管其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为70%,硅胶管为20%1. 2. 3. 2穿刺方法与血管选择由具有较高操作技能和规范操作 技术的护理人员进行,避免反复穿刺PICC置管一•般选择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由于患者血管条件不佳,增加了穿刺难度, 我们采用微插管鞘技术(改良塞丁格技术,MST)并配合血管超声, 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导管留置部位,提高了导管穿刺成功率研究发 现若PICC尖端异位于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或无名静脉,50%确诊有静 脉血栓1. 2. 3. 3导管尖端的位置选择所有置管患者导管尖端的位于下 腔静脉下1/3处在一些前瞻性和对照性研究证实,由于导管位于下 腔静脉下1/3,此处血流量较大,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有研究 发现如PICC导管尖端的位于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或无名静脉,静脉 血栓发生率达50%01.2.4药物的合理输注 研究发现化疗药物、血液制品、高渗性 溶液都是引起PICC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长期的应用抗生素、化疗 药物、激素等会造成静脉炎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给予热敷、肝素钠 软膏外敷,防」I: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对于患者输注这些药品时鼓励患 者多饮水,必要时经静脉补液,防止血液高凝状态,及时发现,及时 处理1. 2. 5正确的冲管和封管 采用脉冲式冲管:选用>10 mL注射器, 采用推一下停一下的冲洗方法我们采用肝素稀释液脉冲式正压封管1. 2.6遵医嘱给予机械性预防和药物性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后会 造成严重的后果,早期预防就显得十分重要护理人员早起指导患者 进行功能锻炼对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高血脂、高血糖、肿瘤等患 者实施药物干预措施:小剂量肝素、低分子肝素钠及中成药等,降低 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使用药物预防时及时检查患者凝血功能,随时 调整药物剂量,避免造成出血等不良后果2结果本组126例PICC置管患者在PICC后第2、第4、第7、第14、 第21和第28 d及之后做超声1次/月,直到拔管,发生静脉血栓3 例,2例肿瘤患者,1例肿瘤患者第10 d发现上肢静脉肿胀疼痛,另 1例患者30 d B超发现无任何症状,1例呼吸衰竭患者19 d B超发现,无任何症状,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 38%O3结论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O因其避免了外周静脉的反复穿刺、留置时间长、安 全性能较高的特点,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随之而来的并发症 也频频发生,尤其是微血栓的形成,给患者 造成很大经济和身体负 担,所以预防PICC置管术后微血栓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PICC相关血栓是指PICC置管后,由于穿刺或导管直接损伤血管 内膜以及患者自身状态等多种因素作用使PICC所在血管内壁及导管 附壁形成血凝块的过程静脉血栓形成后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 分患者出现患肢疼痛、肿胀等临床上对于上肢静脉血雪的形成重视 程度不抵下肢静脉血栓多,但上肢静脉血栓也会导致感染、肺栓塞及 血栓后综合症等应该引起重视我们通过对126例PICC置管患者严格掌握适应症、加强宣教、 改变常规的血管选择,提高穿刺成功率,指导患者掌握疾病的基本知 识和正确的活动办法等,降低了 PICC导管上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证明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降低PICC导管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 要作用参考文献:[1] Dubois J, Rypens F, Garel L, etal. Incidenc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Related to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al Cathet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 CMAJ, 2007, 177 (10): 1185-1190.[2] 袁玲,李蓉梅,吕佳.PICC置管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相 关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7, 22 (10): 945-948.编辑/张燕分享文档,传播知识,赠人以花,手自留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