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宁波市2021-2021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
7页宁波市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政治试卷温馨提示:1、本卷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2、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在答题卷上填写清楚;3、必须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交卷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60分)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首善”陈光标提出,将自己在北京的一套房子赠与莫言,让他不再为住房操心,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创作更多反映民族优秀文化的作品来据此回答1-3题:1.如果别墅赠与成功,那么,这处别墅A.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用来交换的 C.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D.是商品,因为它有价值 2.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之后几天消费者纷纷去书店购买莫言作品,属于 消费心理A.攀比心理 B.求实心理 C.从众心理 D.求异心理3.虽然书商进购莫言的书不少,不过积压的库存数目也不少,书商决定打折出售可见,商品价格①供求决定价格 ②无论价格怎样波动,也不会背离价值太远 ③供求影响价格 ④随机波动,无规律可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有人把英语单词“购物”(shopping)形象地叫做“血拼”两旦”(圣旦、元旦)期间,甬城各主要商场的促销活动在岁末达到高潮,送赠券、减现金、给折扣等各种促销手段轮番上场,甬城消费者的购物激情被迅速点燃,纷纷卷入购物“血拼”,商场一片闹腾据此回答4—6题4.虽然各种降价噱头十足,但有细心的顾客发现,降价的产品价格和平时的价格相差并没有那么大,因此有顾客认为:“每一件宝贝的品质都是由每一份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宝贝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A.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B.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 C.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D.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5.有的顾客喜欢网购,多数网友选用的是类似于支付宝平台的网上银行支付,也有一些网友选用货到付款的方式支付请问在此过程中,货币执行何种职能A.前者执行支付职能,后者执行流通手段B.前者执行流通手段,后者执行支付职能C.两者都执行支付职能D.两者都执行流通手段6.越来越多的个人在网上开店和网上购物,但是人们对网上交易是否应该缴税有不同的认识。
对此,正确的认识是A.应该纳税,因为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B.应该纳税,因为网上交易行为也是应税行为C.不应该纳税,因为网上交易是一种虚拟交易D.不应该纳税,因为网上交易的纳税人无法确定《中国好声音》是由浙江卫视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9月30日的总决的门票票价从180元到1680元不等,门票总收入达1130万元,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好生意”回答7——8题7.材料中“1130万元”执行的职能与下列选项中货币执行的职能相一致的是 A.付购房定金2万元 B.每月还住房按揭贷款1600元 C.用360元买了一件上衣 D.这件上衣360元可以买到8.伴随着高收视率、高关注度,该档节目的成功被业内人士视为运营管理方面一次成功创新《中国好声音》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启示是A.把握市场需求,抓住机遇 B.依靠管理创新,提升品质C.优化产业布局,整合资源 D.注重企业信誉,树立形象 9.在日常生活中,宁波人喜欢吃带鱼和和大黄鱼,随着近几年大黄鱼养殖技术的突破,市场上大黄鱼供给大幅增加在带鱼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这会使①大黄鱼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②大黄鱼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③带鱼需求量减少,价格上升 ④带鱼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呛蟹是宁波人过年招待客人必须有的一道菜。
随着春节的临近,为应对每年出现的海鲜涨价潮,不少家庭选择元旦前到码头购买一大箱梭子蟹放进冰箱,到了春节的时候再拿来出招待客人春节的时候,梭子蟹会涨价,主要是因为A.养殖梭子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 B.供大于求,形成买方市场C.供不应求,形成卖方市场 D.渔民捕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11.17世纪,法国财政大臣柯尔贝形象地将征税比喻成拔鹅毛:“征税的艺术就像从鹅身上拔毛,既要多拔鹅毛,又要少让鹅叫他的依据是A.税收的强制性 B.税收的无偿性 C.税收的固定性 D.征税要合理12.据统计,2011年宁波市“纳税50强”企业合计纳税539.4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总额的37.3%镇海炼化以191.8亿元位居纳税榜首位,连续三年纳税额超百亿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来源B.纳税50强企业为政府职能的履行提供了物质基础C.纳税50强名单的公布有利于加强企业的纳税意识D.根据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镇海炼化应享有更多的企业权利13.宁波于2012年12月1日起正式实行“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试点改革,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工作的积极意义在于①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②推动生产的专业化,促进社会分工③防止重复征税,体现公平竞争 ④调整优化税收结构,增加财政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4.营业税改成增值税,有利于A.对一个经营额的重复征税 B.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偷漏税C.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D.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15.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过程中,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要求公民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B.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C.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D.实行超额累进税率,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随着轨道交通1号一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快速推进,我市城市交通逐步进入了立体交通时代,杭州至宁波的杭甬客运专线将于今年年底开通,届时,宁波到杭州最快只需26分钟。
据此回答16-17题:16.政府投资超百亿,这属于 财政支出A.经济建设 B.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 C.行政管理和国防 D.社会保障17.杭甬高铁是在国务院和铁道部等有关部门的组织下进行的这表明A.宏观调控在某些领域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D.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8.法国的皮佑说:“社会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给它自己每个成员以必要的福利,保证每个成员能够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这句话对于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启示是A.收入分配中要坚持平均主义 B.国家通过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C.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D.收入分配公平就意味着不能有差距19.浙江省再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稳步提高生产一线工人工资,这表明了政府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通过再次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③认识到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④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0.目前,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改革,将事业单位员工的薪酬收入与个人业绩挂钩。
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是①对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②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③把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与个人收入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④实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离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21.下列对于绩效工资改革的意义认识正确的是①有利于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②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③实行绩效工资改革必然带来工资的增长 ④承认劳动者的劳动差别,激励劳动者努力提高劳动技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论语》中孔子的一个观点:“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据此回答22~23题22.孔子的话中错误之处在于①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 ②违背了效率原则 ③割裂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④把平均主义当成公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3.这一观点的合理之处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益的启示是①高度重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 ②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③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 ④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说: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事业,比让群众幸福更高尚。
我们要用真情对待群众,用真心服务群众,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得百姓的“幸福指数”24.从目前我市经济发展的状况看,要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应该①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②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③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 ④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今年中秋国庆长假,全国实行了小型车辆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政策,带动了自驾游、餐饮、住宿等方面的消费明显增长,全国旅游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4%据此回答25-26题25.国家实行的这一政策①是通过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②是通过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③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④将减少国家的收入,不利于财政作用的发挥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26.如此集中的出行也引起了高速公路拥堵的现象,有声音指出,如果这种政策能更加常态化,矛盾就能得到很好的缓解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国收费公路的规模、收费标准能不断缩减、降低如果要实现这一美好愿望,需要国家财政A. 大幅提高税收收入 B. 大规模扩大赤字,增加经济建设支出C. 充分发挥改善民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D. 充分发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27.12月16日,宁波市江东区徐戎三村一幢六层民房突然倒塌,从上海的“楼倒倒”,成都的“楼歪歪”,到宁波的“楼坍塌”,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告诉我们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固有弊端 ②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③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消除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④应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房地产的监管力度A.①③ B.②④ C.①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