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一对一访谈例子范本.docx

27页
  • 卖家[上传人]:1824****985
  • 文档编号:278307321
  • 上传时间:2022-04-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15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对一访谈例子 一对一访谈例子 一对一访谈技巧——《深度访谈》学习总结中国人的人际交往观中 国是一个主要由熟人理论构成的社会,遵循着“内外有别”的基本原则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用“差序格局”来描述中国人 之间的关系模式:任何事物,都可以依着与自己的亲疏熟生而产生 判断与感情上的差异,基本上,对于同一件事,人们越是接近与熟识,所发生切身感受的反应就越强烈乃至接近自我的反应,而越是 陌生与疏远的人群,人们则越可能采用冷漠甚至谐谑的旁观态度 语言的传达心理及传播专家们公认,在人们所表述的语言中,大多 数不是通过语言进行的, 70%~95%(对于具体程度存在不同的研究成果)的意义是通过表情(expression)、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辅助的可见资料(visual aids)等来表达的 与陌生人对话的技巧粘连的发问:人们不好意思不回答由自己的话 引起的疑问因此针对对话对象的语言而提出的进一步的问题可以 使得双方能够进行持续的对话 在初次聊天中深度交流的另一个措施,是提出一两个有冲击力的问题,这样可以丰富交流的内容。

      例如与一个机关干部交流,如果你 说他的气质很有端庄感,并问他是否学习过形象礼仪课程,他很有 可能在感到舒服的同时,对这种课程的内容发生交流的兴趣 关联信息与相似性:相似包括同乡、校友、同一专业领域,关联包 括朋友的朋友、共同的爱好、去过同样的地方、面貌与某些熟人的 相似处、有兴趣的共同话题等等关联与相似可以明显缩短与陌生 人对话中双方的心理距离,产生“世界真小”的感觉,这是在对话与 揣摩过程中最需要注意把握的捷径 深访的目的深访时要注意使用探询(探测)题,而不用是非题真 正的深访当中,我们需要的是故事“story”和场景“context”因为 深访的目的不仅仅是要知道别人的判断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得到 他们的判断依据,他们根据什么来得出这样的判断 真正有价值的是得到这个判断的依据!(平时可以怎么练习)逐字 逐句地细细琢磨一个访谈记录,找到那些你可以跟进深挖而在访谈 中被你忽视的地方,这正是可以帮助你得到好的数据并且最大程度 地获得信息的机所有的说法都要有定义通常保险的方法就是对有 点抽象或者很重要的词语继续追问,而眼熟的就不用定义。

      比如说, 这个人看上去特别cool,cool 这个词就可以问(是冷漠?时尚?帅气?聪明?能干?);而说一个人盛气凌人,虽然很熟悉,但是如 果和奢侈品有些关联,我们就必须要搞清楚什么是盛气凌人(说不 定是褒义呢) 所有的判断都要有例子例如说,**店的服务糟透了,那么请问糟透 了这种说法有什么具体的例子吗?所有的事情都有原因我们不能 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揣摩对方所说的话,而必须通过询问原因来知道 来龙去脉 将不同事物联系起来理解如果消费者在前面访谈中说某某产品很 重要,但后面又说买来没有用我们可以通过联系的方式来询问, 得到的结果是虽然自己本来觉得没有用,但是因为大家都觉得有用,所以才消费这样的被动消费就是通过联系问出来的 访问前的准备在安排访谈之前,强烈建议仔细的浏览,果断地删减 没有意义的问题可以试着挑战自己,精简扼要地回答问题,如果 对方不能在舒适自然的心情下诚实地回答问题,一定是提问的方式 有不恰当的地方当删减工作完成后,接着应该进行一个试访访 问前精心的准备可以保证提出的问题都是“好问题。

      启动对话的策 略用鼓励的方式激发受访者贡献信息:人们都有帮助他人的动机, 受访者通常乐于把自己日常工作、生活圈内的一些知识以一种新的 方式贡献出来 例如,当我们面对这个陌生人的时候,下面这样一些提问形式,都 有可能得到受访者积极的回应 “关于北京,您作为一个本地人,在向一个外地人介绍的时候,有哪 几样东西是特别值得一说的?” “您是一个销售的好手,如果我是您 的徒弟,你认为最先要让我了了解的要点是什访问员的态度访问者 应该以一种自信、轻松的姿势进入对受访者的访问,在访问过程中 自信到足以和受访者对话这是在整个访问中表现出心理平行性的 重要因素 在访问过程中,访问员可以就一些具体的问题和事项表示自谦,以 示对受访者的尊敬和期望但不应过度自谦,或者夸张地推崇受访 者的个人地位如果我们对一个受访者说这样的话,就不太妥当:“您是企业家,见识很多,可能我问的问题很幼稚,请您多多包涵您说的肯定是对的,我也不是说您说的不对,我只是想再 问您一下......” “我们是工作不久的人,经验不是很多,提出的问题也许不在点上,您可以多指教我们。

      (访问能进行的前提是访问员与 受访者的心理地位具有一定的平行性访问员的神态目光稳定、 平视受访者,并保持脸部表情的轻松和微笑平视的目光给与受访 者一种柔和压力、一种稳定的专注感和对于其回答的诚恳的期待 通过表扬、肯定、鼓励的方式让受访者更愿意提供信息例如“您这 个观察很有新意”“您的话让我有很大启发”“我想其他人可以从您的 经验中学习到很多 如果访问者对受访者的情况、境遇表现出真诚 的关心与切身的感受,就大多能获得受访者的积极回应,这在孩子 与老人群体中表现尤其明显 信息披露策略:向被访者提供适当的信息或指导,建立双方的信赖 与亲切感但以不影响受访者的观点为前提 明确认可策略:不要让受访者感到我们站在判定、揭露、批评或反 对他的立场上,而是站在肯定他乐于与我们合作并提供信息的角度上 在访问过程中,无论受访者所谈论的话题是否完全符合访谈的内容,只要是受访者在很积极地表达,访问员就需要通过下面几种方式来 表达对受访者谈话的赞许:不时用笔记录谈话的关键词;用表情或 肢体语言来传达赞同或疑问(不时微笑点头,迷惑的表情等,见偏 题时的聚焦策略:对于过于散漫和健谈的受访者,或者一些具有舆 论领袖倾向的专业人员和专家,谈话很可能会偏离预设的轨道。

      这 时需要访问者有技巧地强调访问的核心问题而又不伤害受访者的积 极性通常的说法是:“你说的这点真的很有趣,那么关于***又是怎 样呢?”“我知道这方面你也是很有经验的,但你不妨跟我再多说一 些关于***的事情 积极倾听与消极倾听消极倾听指很安静、专注、不打断对话的话语;而积极的倾听则用一些赞同的语气词(哦、噢、真有意思、这样啊?真的?)作为反应,并适时不断地做一些记录记住,即使用录音机、录音笔,访问者也应不时地记录一些谈话要点,这不仅有助于对方直观地觉得你对他的意见重视,也有助于你 把对方陈述中一些需要在下一步递进追问的问题点记录在案 用递进的方式进行询问深访的核心大部分都来源于我们对受访者回 答的递进追问其每一个问题都来源于他的前一个答复在这种情 况下,通常受访者说的一句话里面有好几个问题需要我们来继续追问,这就需要访问员随时准备一个本子记下疑问这些不断记下的 笔记就形成一个现成的提纲 一些主要的提问策略和方式扩展策略:那是怎么开始的?导致了怎 样的结果?后来发生了什么?你能继续描述后面的情况吗?细节挖 掘策略:你能更详细地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吗?角色确认策略:当 时还有谁在场?他们做了些什么?他们做的这些事对你有什么影响?内心透视策略:当你看到孩子的时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当你 看到孩子这样反应的时候,你感觉怎么样?你还记得当时说了什么?你说完之后有什么感觉?解读模糊信息策略:(针对受访者的语气、语调、身体语言等)你摇头想说明什么呢?当时哪方面的情况让你 刚才长叹了一口气?可以告诉我为什么说到这里就感到难以继续说 下去吗?走出困难策略:(针对敏感、尴尬的问题,除了首先在一 般问题上建立与受访者的信任之外,尽量使用测探技术)让我们设 想这样一种情况下......一般人会怎么做?这种情况你会遇到吗?你的反应方式和其他人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吗?化解访谈僵局深访过 程汇可能出现的僵局包括:到了限定时间问题却没有问完针对冷漠 的受访者,尽量询问比较详细的问题,在心理上不要受其冷漠态度 的影响,必要时使用在其他访问中的一些结果作为参照内容,追询 受访者的意见。

      针对简单回答者,注意在其回答中发掘问题,而不要简单地转移到 其他问题上大多数人会感到自己负有为自己的回答解释清楚的道 义责任 当受访者挑战访问必要性时,可以强调许多决策者从这些意见中受 到了启发,所谓“难者没有,有着不难受访者长期拥有经验才觉 得必要性不强,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受访者的意见就很有价值 当受访者坚持只提供有限的信息,访问者同意就此展开回答,在其 叙述进程中巧妙地以追问而引入其他问题 对于设定时限的访问者,访问时注意可灵活调整一下访问的问题, 辅助问题适当减少,把核心问题提前到了预定的时限,主动提醒 对方能否延长一点时间,如得到否定的回答再追问是否可以进行二 次访问 深访的灵活性深访本身并不是死板的过程本来有六个点进行挖掘,但被访者当下特别强调某个点,我们就可以只选一个或是先挖掘这 个点 访问过程中的一些规则讲究深度,以使获得的信息能使访问者足以 判断整个事件场景的来龙去脉及根由,如同全心投入地看完一个电 影以后对电影情节达到的整体认识 访问过程中的话题转移应尽量使用相关情节与信息实现自然平滑地 过渡到不同的问题节点上,而不是刻意另起一题的方式。

      这一点 比较难)在触及受访者不舒服、伤心、尴尬、生气的情节时,要保 持高度的敏感,必要时回到一些相对轻松的问题上,在适当时机再 回到那些敏感的话题上 频起话头:未在受访者前面的回答中追问相关问题的节点,导致未 能形成递进采访的格局,不断新起话头,频频出现短促的对话,导 致访问只是“点到为止”犯过的问题,注意!)自我确认:对受 访者反应的一些判断、情绪化意见、概念未加追问,而是使用了认 同式的回应,从而中断或终结了追寻路线,自阻深入的努力犯 过的问题,注意!)无关话题:在访问过程中,为一些无关话题使 用追问(如在头发修复需求的访谈追问发型的问题),浪费了较多 时间犯过的问题,注意!)忽略过程:对于一个时间、行为、 故事的具体过程细节、关键行为、考虑、互动情节缺乏细致的追问、探询,从而显得过于简单化与主观判断化 简单提问:简单提问就是询问与确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