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作战前沿伤员医疗救护技术与装备发展.doc
4页美军作战前沿伤员医疗救护技术与装备最新发展【关键词】 美国海军;医疗救护技术;医疗救护装备[关键词] 美国海军;医疗救护技术;医疗救护装备近年来,美军(主要是美海军)在伤员医疗救护技术与装备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本文就野战伤员医疗卡、个人信息载体、电子伤票、作战伤员医疗信息系统、战场伤员医疗 跟踪系统、多技术自动阅读卡、战术医疗协调系统、智能型担架、便携式电子输液器、前沿 医疗阶梯伤员医疗救护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简要介绍1野战伤员医疗卡美国防部于上世纪80年代初颁发了统一的《野战伤员医疗卡》(field medical card, FMC),明确规定了野战伤员医学信息的记载内容和方法1990年,美海军保健研究中心对野 战伤员医疗卡进行修改,主要改进的地方有:①增加了人体正面和背面解剖学草图,并在图 旁列出了常见的野战伤种类;②卡片的背面专为战场医疗急救站设计;③卡片釆用上等材料 印制,不易撕裂;④卡片采用表格形式,以打“丁”形式记录治疗情况、给药次数等新版卡片就卡片本身的材质情况、卡片内容的有效性、卡片使用的方便程度等方面,进 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普遍反映,表太长,夜间填表不方便,有时字迹难以辨认,书写工具有 时难以寻找等。
为此,美军于1993年开始研制新颖电子伤票(MEDTAG),供1级医疗阶梯医务 人员使用2作战伤员医疗信息系统由于作战条件、伤病员情况及自然条件(如下雨)等影响,大多数伤病员往往不佩戴野战 伤员医疗卡(FMC)进入第2级医疗阶梯因此,美海军保健研究中心于1986年开始研制一 种战场伤员医疗救护信息系统(combat casualty care medical infonnation system, CCC/MIS),供第2级医疗阶梯对伤病员的情况,包括基本伤病情况、入出院时间、治疗经过 及结果进行详细记录该系统为计算机伤病员资料记录系统,采用伤病员袖口的条形码登录汁算机但是,由 于釆用条形码登录册工作人员操作,且需用某种程序进行识别,加之计算机日期常常出错, 为此 美海军保健研究中心于1988年对CCC/MIS进行了改进,改为采用无线电频率标签系统 (radio frequency tag system)替代条形码,这样无需工作人员帮助即可对伤病员进行自动 跟踪,而且通过手术室的显示器可向外科军医提示该伤病员的情况该系统可节约4〜6人 的行政管理工作,并提高了战伤救护水平3电子伤票电子伤票(MEDTAG)是一种记录伤病员受伤和治疗信息的手持式小型装置,可供战场医 务人员记录野战伤员的受伤和治疗情况,见图1。
图1电子伤票(略)个人身份牌(当吋名为“dog tag”)的历史可追朔至第1次世界大战,作战士兵上前线 前佩戴1个由Ni-Cu合金制成的椭圆形身份牌,上刻有姓名、职务、出生年月、服役时间、 血型、破伤风疫苗接种记录、右手食指指纹等信息MEDTAG的菜单操作项内容广泛,涉及各种损伤、疾病、治疗及其他在战场可能遇到的有 关医学信息该系统使用简便的双键式菜单,驱动数据采集技术,与原先使用的纸笔记录法 相比费时少,可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其性能包括:具有读写能力,液晶显示,向用户提供菜 单选择项,并采用双键录入数据;有1个便于记载日期和时间的钟;电源使用单个9V碱电池; 抗震和防环境污染使用时,只要插入1个多技术自动阅读卡或智能卡后即可启动该装置, 查看装入机内的个人身份资料、伤病员过敏药物、伤病情况及治疗情况等只要录入当前H 期和吋间,即可自动记录下伤病员受伤和治疗的吋间MEDTAG也可计算“格拉斯哥昏迷分级 法”和“修订的创伤记分法”,伤病员的受伤、治疗及身体状况均用双键数据录入法进行记录 或修改,其自动屏幕翻页功能还便于查看原先己记录的医疗信息该电子伤票经过1994年和1996年3次改进,日趋完善。
在第2次改进中,主要釆用新 设计,使駛件具有更好的抗震能力,减轻环境因素干扰;设内置电源,并可调节屏幕亮度; 具有状况显示功能、预设62种伤病名称、72处解剖部位、48种治疗方法、14种病情,便于 开展伤情等级评估此外,MEDTAG可与多技术自动阅读卡(MARC)兼容,提高了 MEDTAG的 准确性,增加了容量第3次改进增加了语咅输入程序,尽管输入速度比键盘输入或双键输入分别降低4. 7%和 & 4%,但医务人员可更好地腾岀眼和手从事现场抢救4多技术自动阅读卡多技术自动阅读卡(multi-technology automated reader card, MARC)是由国防部指挥、 控制、通讯和情报(即C3I)办公室于1994年提议而研制的一种单兵智能卡,可记录现场医疗 和护理资料,动员和准备过程,个人携带的各种物品、个人责职、饮食保障和设备检修等资 料,见图2o 1997年,美军又对该卡进行技术改进,研制了可计算MARC存贮容量的芯片,用 户可对各级医疗阶梯所要存贮的数据大小进行计算,并可使用目前任何存贮技术来贮存医学 信息图2多技术自动阅读卡(略)5个人信息载体个人信息载体(personal information carrier, PIC)主要用来存贮数据,传递医学信息, 包括X光、核磁共振、心电图,记录病史资料,并在前线对伤病员的各种医学信息进行有效、 及时、准确的记录和处理,以便实施有效的医疗救护。
图3个人信息载体(略)PIC类似于电子伤票体积小,携带方便,采用电子原理存贮士兵的各种医学资料一旦 与某一数据实时连接,PIC即可通过战地看护兵携带的手提电脑阅读或输入伤员的各种医学 资料各种医学资料既可存贮在PTC上,又可存贮在计算机伤病员记录系统(CPR)数据库内,也 可通过无线局域网、无线电频率等把各种医学资料保存在中央数据库服务器上P1C与CPR 相互兼容,容量为8〜128 M,具有抗震、低能耗、一闪存贮功能此外,其主要界面为PC卡 端口适配器,与任何个人计算机内存卡(PCMCIA)兼容,并可通过标進外部并列器或USB更新 资料只要计算机中有个人计算机内存卡II型槽便可存贮任何类型的文献6战场伤员医疗跟踪系统1994年,美海军保健研究中心所研究的伤病员跟踪系统(MEDTAB和MEDTRAK),供第2级 医疗阶梯外科手术连的医务人员记录从野战外科急救站后送來的伤员的救护情况及短期的住 院情况oMEDTAB(医疗表)和MEDTRAK(医学跟踪)是在CCC/MIS和MEDTAG基础上研制的2个计 算机软件,主要用于记载伤病员的信息,跟踪伤病员动向等依靠这2个软件,野战卫勤指 挥人员可以及时掌握伤病信息,如病员流向、待床数、手术室储备、血库储量等。
7美海军的战术医疗协调系统据报道,美海军第3舰队医院正在野战现场试验市航空航天医学研究所研制的战术医疗 协调系统(the tactical medical coordination system, TacMcd CS)O 该系统是一种无线 通信网络,可用来捕捉和显示伤病员实吋信息,内置全球定位系统美海军研制TacMed CS 系统原先是用來在巷战中搜寻受伤的海军陆战队员并记录伤员救治情况的,后來,经适当改 造后,科研人员将它做成了供医务人员在伤病员通过舰队医院这一级医疗阶梯时跟踪伤病员 的治疗及流向的战术医疗协调系统医务人员可从中获取许多有用的信息,如伤员姓名、部 队番号、身份证号、过敏药物、血型、伤情、伤类及治疗情况等有关伤病员的新的信息可 随吋写入系统中,这样,当伤病员继续后送治疗时,它可随之一起后送每次伤员接受新的 治疗时,医务人员可使用一种称作Minec的书写装置将最新信息输入其中TacMed CS样机包括3个组件:①可戴在手腕上的塑料质腕带(wearable plastic tag), 其嵌入式电子芯片可贮存单兵的医学信息,容量可达1.024 M;②1只如手学大小的显示屏, 可读写电子芯片内的数据;③1只微型中央服务器,内装有1个数据库和1张可显示战区位 置的数字地图。
当伤病员后送至舰队医院时,负责接收伤员的看护兵首先阅读电子腕带内的医疗信息, 记录下他们的伤情和治疗情况,然后视情将伤员送入病房或者手术室,或者特护病房因此, 伤员通过舰队医院吋的整个情况是使用电子腕带进行记录和全程跟踪的当伤病员最后离开 舰队医院时,其全部处置过程和结果全部记录在电子腕带上8美海军的智能型担架智能型担架是一种运送伤病员的新颖平台,相于1间小型的ICU,可置于野战救护车、 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内作后送伤病员用现在,美军已研制出了多种以担架为依托的附加装 置,以此组合成了多种类型的智能型担架主要有以下5种智能型担架:①创伤伤 员生命支持与运送系统(1 i fe support for trauma and transport, LSTAT);②携载式生命 支持系统(portable life support system, PLSS);③机动特护救援设施(mobile intensive care rescue fac订ity, MIRF);④飞行医疗担架(care f 1 ight stretcher bridge, CFSB); ⑤机动特护伤病员搬运装置(mobile intensive care patient handling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MIPHTA)。
图4美军的智能型担架(略)纵观美军研制的各类智能型担架可以看出,它们大多具有以下特点:①具有高级生命支 持功能,即使无专业医务人员在场,也可市普通医务人员或卫生员在现场向危重伤病员提供 生命支持;②整个系统为模块式,不仅担架极易与基座分离,而且其生命支持系统的各个组 件也可十分方便地更换例如,传感器、泵、监测器等均为独立的组件,一旦这些组件受损 或失灵,即可迅速更换新的组件;③适合装载于多种后送车辆、飞机和船只,方便后送并开 展不间断的途中治疗;④与救护车相比,这种智能担架价格低、体积小、机动性强,适用于 在快节奏、高机动的现代战场上救治危重伤员,对减少伤死率和致残率有重要意义9便携式电子输液器该输液器由DARPA委托Power Infuser公司研制,主要用于现场和伤员后送途中连续静 脉输注(包括晶体和胶体溶液的输注),见图5其最大优点是无需将输液袋放置在高于伤员 体心位置以上,釆用输液泵将液体输入体内,伤员可自己控制该输液器及输注速度(0.2〜6 L/h)在输液管的下端采用阻塞传感器,一旦发现输液管内阻力增加,即自动暂停输注并立 即报警,通过阀门可防止输注液返流该输液器釆用6节AAA干电池驱动,电池寿命在最大 流速时(6 L/h)可维持8 h,总重量为330 g,大小为9. 8 cmX7 cmX5 cm。
该输液器可在 现场发生大批伤员和伤员后送途中连续输液图5便携式电子输液器(略)10前沿医疗阶梯伤员医疗救护信息系统在现代战场上,90 %的战伤死亡发生在伤员后送之前,而且50%以上的伤员是因无法控 制大出血而死亡的为减少作战前沿伤员伤残率和死亡率,美国海军研制了便于救护前沿伤 员的医疗信息系统该系统是一种记载和传递伤病员情况及救治经过,并在后送救治过程中市伤病员随身携 带的医疗信息系统具有数据釆集、贮存、增删、修改、传递等功能,可使伤病员在各医疗 阶梯得到连续可靠的治疗,因为建立和保存了伤病员完整、准确的医疗信息,有利于对伤病 员实施及时、正确的治疗,最终使伤病员的生命得以挽救美军十分重视前沿伤员医疗救护 信息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并不断提升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