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光侯镇规划文本.doc
32页第一章总则2第二章发展目标与战略4第三章镇域发展规划6第一节村镇体系规划6第二节产业发展规划6第三节镇村体系规划7第四节空间管制规划11第五节旅游发展规划12第六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12第四章驻地总体规划13第一节驻地用地布局规划13第二节绿地系统规划15第三节道路交通规划15第四节市政设施规划15第五章园区总体规划17第一节园区用地布局规划17第二节园区绿地系统规划17第三节园区道路交通规划17第四节园区市政设施规划18第五节寿光滨海工业园规划19第六章城镇风貌规划19第一节城镇风貌规划结构19第二节分片区风貌控制引导19第七章环保环卫工程规划20第一节生态保护规划20第二节环保工程规划21第一节环卫工程规划22第八章防灾系统工程规划22第二节防洪规划22第三节抗震工程22第四节消防工程规划23第五节人防工程规划23第九章近期建设与规划控制24第一节近期建设规划24第二节规划控制24第十章附则26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为促进寿光市侯镇建设有序、健康发展,并为城镇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镇规划标准》、山东省、潍坊市及寿光市相关法规条例,结合侯镇实际情况,特编制本规划。
第2条适用范围本规划是指导寿光侯镇建设的法定文件和进行建设管理的依据,镇域范围内的一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第3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2012年);《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明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建规【2012】95号);《关于改进和完善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鲁发(2015)7号国家、山东省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与标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007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上报搞)《潍坊滨海新区总体规划(2014-2020年)》《寿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20年);《寿光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寿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侯镇已编制各类规划寿光市、侯镇领导对侯镇镇发展的思路及现状基础资料。
第4条规划原则1.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原则(强调两个层次的一体化)2,坚持集约发展,历史问题重点解决3.坚持科学发展,城乡统筹原则4,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5,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原则6,坚持宏观控制,分期实施原则第5条规划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本次规划期限确定为:近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2050年左右;第6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侯镇镇域范围(包含寿光滨海工业园飞地)规划区范围:侯镇镇域范围(包含若光滨海工业园飞地)、面积约229平方公里第7条规划编制重点(1)梳理:梳理历史遗留问题及现状发展瓶颈,予以重点解决;(2)产业:分析侯镇现状传统产业、未来的主导产业、区域职能及特色塑造;(3)定位:在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城镇定位和发展目标,制定城镇发展策略;(4)规模:坚持集约发展,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合理论证城镇规模;(5)布局:合理布局园区及驻地工地布局,增强互动,构筑合体的镇村空间形态;(6)特色:历史文化得到良好保护利用,传统文化充分发扬,生态环境良好维护,形成富有特色生态景观;(7)实施:制定和完善城市规划实施的策略,强化城市规划的法定地位,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公共政策性。
有线电视普及率100%100%集中供热普及率75%100%燃气普及率80%100%第二章发展目标与战略第8条发展总目标把侯镇建设成为全国百强镇、潍坊市乃至山东半岛地区经济产业发达、功能设施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小城市、寿光市社会经济发展次中心之一第9条目标体系表1.目标体系一■览表指标分类指标名称发展目标(2020年)发展目标(2030年)地方财政收入13亿元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万元12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万元7.0力兀农民人均纯收入3.0万元6.0力兀恩格尔系数33%<30%社会和谐总人口19万人4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o<6%o城镇化水平68.50%88.00%城镇人口失业率<4%<4%城乡居民社会基本保障覆盖率100%100%基尼系数<0.3<0.3生态环境林木覆盖率40%50%SO2年日平均浓度<0.02mg/m3<0.015mg/m3TSP年日平均浓度<0.05mg/m<0.04mg/m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100%100%污水集中处理率85%9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40分贝<40分贝城乡建设城镇人口13万人37万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35平方米基础设施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标准130升/日150升/日机(包括移动)百人拥有数90部100部第10条总体战略在整体发展环境放缓的背景下,在历史问题及发展瓶颈的限制下,侯镇如何实现从商贸型小城镇到现代化小城市的转变,是本次规划的核心与首要问题。
新视野一一聚焦国内先进小城镇发展现状和省内小城镇发展态势,长远谋划侯镇未来发展定位新思路一一将侯镇海洋精细化工园纳入城镇建设用地平衡,建设产城一体、功能板块融合发展的城乡空间框架同时,也扩大城镇规模,向全国百强镇建设迈出坚定的一步新常态一一整合现有用地与资源,以产业转型、新型城镇化及人口市民化为契机,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建设“三化融合”示范区第11条城镇性质以海洋精细化工等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小城市,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第12条城镇职能(1)全国重要的海洋化工产业示范基地;(2)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3)黄河三角洲区域及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经济示范区;(4)潍坊市重要的骨干城镇;(5)寿光市市域经济发展的次中心之一第13条城市规模(1)人口规模现X^2015年底:镇域人口12.79万人,城镇人口6.5万人,其中园区流动人口2万人;预测近期2020年:镇域人口19万人,城镇人口13万人,其中园区流动人口5万人;预测远期2030年:镇域人口42万人,城镇人口37万人,其中园区流动人口20万人2)用地规模现状2015年底:城镇建设用地现状用地2241公顷,其中镇驻地617公顷,侯镇海洋精细化工园区1497公顷,寿光滨海工业园127公顷,人均建设用地344平方米。
规划近期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3011公顷,其中镇驻地823公顷,侯镇海洋精细化工园区1956公顷,寿光滨海工业园232公顷,人均建设用地229平方米规划远期2030年:城镇建设用地4429公顷,其中镇驻地1190公顷,侯镇海洋精细化工园区2926公顷,寿光滨海工业园313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19平方米第一节村镇体系规划第三章镇域发展规划三屋子河沟社区前卜舟后下舟、西柴庄、崔家庄子前卜舟、四黄家庄子、果子园、东柴庄、申明亭、红庙子仇西社区南仇庄西村北仇、黄暄、碱暄、王家辛章村、赵家辛章村、马家南仇庄东村、刘家辛章村官庄社区李家官庄泊头子、黄桥张家东村、斜小泊头、四岐仓、杨官庄、黄桥张家西村、黄桥魏家、黄桥王家、李家、刘家官庄、钟家第14条镇村体系等级规划规划“镇区一中心社区一一般社区”三级村镇体系,其中中心社区和一般社区又包含中心村、基层村表2.社区规划等级规模一览表名称等级职能镇驻地镇区全镇政治、文化、教育、科技服务中心岔河社区中心社区镇域居住、服务次中心,园区综合服务基地五台社区中心社区镇域居住、服务次中心丹北社区一般社区现代农业生产、果树种植、生活服务河沟社区一般社区现代农业生产、生活服务仇西社区一般社区现代农业生产、生活服务官庄社区一般社区畜牧养殖、现代农业生产、生活服务第15条乡村建设引导规划至2030年现状87个村居规划为21个城中村、6个中心村、23个基层村,32个逐步改造型村庄,5个整村拆迁改造型表3.村庄类型规划一览表名称中心村基层村(整治提升型)逐步改造型村庄整村拆迁改造型岔河社区西岔河一村郭家洼西岔河二村、北寨、东岔河、甫刘、许家岭、南宋岭、北宋岭、东南岭一村、东南岭二村、东南岭二村、神树坡、张家围子、丰台岭五台社区草碾台后、王暄、东毕二村、西毕村、李桥、台东、台西、东毕一村、东毕三村、辛庄、佛屋、丹北社区地沟挑沟子、黄家庄子、李家台、东地沟第二节产业发展规划第16条发展目标推进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坚持集约发展,提高产业运行整体效率和建设用地产出效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
第17条发展策略(1)壮大产业集群,促进集聚发展通过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抓住寿光市产业转型升级及企业退城进园有利时机,促进产业进入项目区,实现产业集聚集群发展2)提升创新能力,发展高端产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侯镇产业由制造向创造转变,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应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优化传统产业,不断促进侯镇产业转型升级,成为高端产业集聚区3)突出生态环保,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以低碳、循环和生态为发展目标,积极推进产业的升级转换4)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加快产业链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升级,向产业链条的高附加值区域延伸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物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第18条产业选择(1)第一产业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规划期末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2) 第二产业培植壮大生态木业产业、橡胶新材料及高端轮胎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型材料产业四大产业,对原有的化工产业及钢铁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着力培育新兴制造产业3) 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三大生产性服务业,电子商务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积极发展三大生活性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健康休闲业。
第19条产业总体布局规划形成“一核、三轴、三心、五区、多点”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一核:镇驻地产业综合服务核心,包含商业、商务办公、科技研发及其他综合服务;三轴:沿大沂路产业发展主轴,沿辛沙路和大九路的产业发展次轴;三心:位于岔河和五台的产业综合服务次中心和项目区的园区综合服务中心;五区:以五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