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六首原文及翻译.doc
3页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文解释】 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词语解释】 浣女:洗衣女 王孙:贵族的后裔,这里指隐居的高士 【诗文赏析】 此诗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层次鲜明,因果清晰,且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登高杜甫译文: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丞相的祠堂建在何处?锦官城外的柏树丛中庭院中春草碧绿如翠,茵茵的绿草却无人过问枝叶间黄鹂声声鸣叫美妙的叫声却无人聆听想刘备三顾草庐访诸葛,那诸葛锦囊妙计定乾坤助先主开创西蜀鼎足三,辅刘禅七出祁山尽丹心叹只叹出师未捷身先死,英雄们感慨万古泪沾襟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翻译: 群山围绕着故都(金陵) ,四面群山还在, 长江的潮水拍打着空城,带来丝丝寂寞的心情 秦淮河上东边升起的那轮明月啊,依然是旧时的明月, 漫漫长夜,冷冷的月光从高高低低的城垛照进城来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①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②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③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④[注释 ] ①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为琴类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此说五十弦,取断弦之义无端:无缘无故 ②“庄生”句:《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偶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望帝句:《寰宇记》:“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
”子规:即杜鹃 ③“沧海”句:相传珍珠是由南海鲛人(神话中的人鱼)的眼泪变成蓝田:即蓝田山,在今陕西蓝田县,为有名的产玉之地日暖玉生烟:相传宝玉埋在地下,在阳光下,良玉上空会出现烟云唐代诗人戴叔伦曾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这里化用其意,表示自己青春时代美好愿望已如蓝田烟云,可望而不可即 ④可待:岂待惘然:惆怅的样子这些情感不是今天回忆才有的,在当时就已经感到惆怅、迷惘了赏析这首诗以首句头两字标题,实际是无题诗对于本篇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有“爱情” 、 “悼亡” 、 “音乐”等等从诗意来揣摩,认为是自伤身世的说法还是占主流一联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的追忆,有无限伤感之意第三、四句以庄周和杜宇的典故比喻自己道路坎坷,往事如梦幻一般所遭遇的不幸,无处倾诉,只好如望帝托杜鹃诉说春心,自己托诗篇诉说不幸第五、六句更以怀才见弃,理想破灭的切身感受,来抒发难言的隐痛最后两句慨叹一生遭遇、怅惘失意,心潮难平全诗运用比喻和象征,情意含蓄,感慨深长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评析] 作品同时由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
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他的悲愤也愈是强烈这使他的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 “气吞残虏” 书 愤陆游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差不多?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