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史诗观后感3200字.docx
12页人类进化史诗观后感3200字 突变观后感《人类进化史诗--突变》观后令人震撼,震撼于人类从猿到人的漫长而艰辛的500万年东非大裂谷的形成促使生存环境的巨变给古猿中的一支带来了灾难,他们被迫走上地面远途迁徙,而正是这种本能的召唤促使这支灵长类逐渐的走向文明,征服自然,超越自我,远远地超出了他的近亲同类约6500万年前,一颗宽度约16公里的大型陨石撞击到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造成巨大灾难,当时地球上包括恐龙在内的三分之二的动物物种消亡灭绝,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原始哺乳类动物逃过劫难经过漫长岁月存活下来,之后进化约5000多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呈辐射状演化,从低等灵长类动物原猴类中又分化出高等灵长类动物(即猿猴类,如猕猴、金丝猴、狒狒与猿)南方古猿被称为“正在形成中的人”古类人猿最早出现在非洲东部南部,由原始猿类逐渐进化而来,分化为低等类人猿(如长臂猿),高等类人猿(如猩猩),古猿等.约1200万年前,地壳运动使非洲东部的大地上形成 大裂谷大裂谷的形成把非洲分为东方和西方两个独立的动物系统,大裂谷这个阻隔成为人和猿分道扬镳的关键,裂谷之西依然是茂密湿润的树丛,猿类为适应改变不大的环境,它们不需作出太大的改变来协调, 就注定了它们迄今仍处在猿类的阶段,如大猩猩等。
大裂谷以东由于地壳变动,降雨量渐次减少,林地消失出现了草原,大部分与现今猿类共祖的祖先族群因而灭绝,其中一小部分惯于攀爬的猿类适应了新环境,学习在地上活动在开阔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了独特演化模式,避开了灭绝的危机大约500万-800万年前,有些类似黑猩猩的猿类物种在雨林周围与稀树大草原连接地带成功建立了奠基者群体,并成功地进化成南方古猿南方古猿为了适应新环境,不得不开始双足行走,但是它们基本保持着树栖的习惯,南方古猿没有改变它们祖先的多数性状,比如个头较小,明显的性别二形性(雄性平均比雌性大50%),不大的脑,长臂和短腿南方古猿很大程度上是草食动物,它的门牙比人类的门牙要大得多,而且臼齿也很大最初的人类在人类学中被称为“完全形成的人”我国古人类学者把这一进程分作猿人和智人两大阶段,每段再分为早晚两个时期 250万年前,热带非洲的气候尅是恶化,冰期从北半球袭来随着气候越来越干旱,稀树大草原开始逐渐变为灌木大草原,大多数南方古猿消失有两个例外,一种情况是,某些地区稀树大草原保留下来,那里的南方古猿得以生存下去,比如南方古猿能人种和两种粗壮种更重要的一种情况是某些南方古猿群体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一些成功的防卫机制而生存下来,对于这些防卫机制人们只能去猜测,可能会扔石头,或者使用有木头和其他植物材料制成的原始武器,有可能露宿野外篝火旁。
事实上正是这些南方古猿的后裔生存下来并繁荣起来,最终进化成人属,从树上栖息双足行走转变为陆地生活并双足行走能人 约150万到250万年前,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进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东岸出现, 能人意即能制造工具的人,是最早的人属动物能人化石发现后不久,人们认识到在这个名下描述的人类标本形式各异,不应该归为一个物种,并将脑量较大的标本分出来,称为硕壮人随着发现的标本数量增加,解释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能人这一名称专指小的标本旧石器时代开始,后经过数十万年的演进, 能人最终为被新品种的人类:直立人所取代而消亡.能人与后代直立人曾共存过一段时间直立人约20万到200万年前,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直立人能使用更精致的工具,叫做阿舍利文化有证据表明直立人在非洲出现的时间和硕壮人出现的时间差不多非洲直立人种系中最早的代表是壮人,它最像是直立人的亚种,正是这个非洲群体大概在190万年前至170万年前之间的某个时间从非洲扩散到亚洲约100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在非洲发现的距今最近的直立人化石(大约100万年前)已经表现出向着智人发展的趋势。
早期智人 约3万到25万年前,旧石器中期起源于非洲,后向欧亚非各低中纬度区扩张(除了美洲),这是人类第2次走出非洲大荔人、马坝人、丁村人、许家窑人、尼安德特人都属于早期智人)直立人走出非洲后,约60万年前在欧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于约30万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中近东就欧洲和近东而言,几乎可以肯定是从直立人的西部群体中产生出了尼安德特人,但是东亚、南亚和非洲的直立人的情况还不是很清楚从大约25万年前至3万年前是尼安德特人繁荣的时期,尼安德特人制造出更为高级的工具,叫做莫斯特文化独立演化成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后来遭遇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彼此共存过一段时间随着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的到来,使早期智人(包括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和独立演化成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在生存竞争中失败之后约6万年前,随着冰河期的到来,生存环境愈发困难,终于在约3万年前,所有早期智人被淘汰灭绝晚期智人 约1万到5万年,也就是所谓现代人的祖先既属于晚期智人大约10万年前,一大群智人占据了尼安德特人分布的领域,一般认为这群智人来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产生于大约15万年前至20万年前。
智人显然起源于非洲的直立人群体入侵西欧的智人叫做克罗马农人,他们的文化很发达,在拉斯考克斯岩洞和肖威岩洞里留下了著名的绘画智人(克罗马农人)出现后,他们的工具明显更加高级,叫做奥瑞纳文化非洲直立人与亚洲直立人大概分离了150万年,就是这期间,非洲直立人获得了智人的特征在6500万年前的古新世时期,灵长类开始出现灵长类又经过几千万年的演化,分化为猿与猴随着气候的变化和环境的变迁,东非的古猿从树上下到地上,适应了新的环境,在500万年前后演化成能人(能直立行走,能使用和制造工具),再演变到直立人、早期智人等阶段,大约10万年前进化成晚期智人,现在地球上生活的人类属于晚期智人,或称为解剖学上的现代人人类的进化史无疑是 物种进化的一部分 无疑也是地球演化的一部分 又是整个宇宙历史的一部分 所有这一切 确定是一部非常令人激动的史诗 这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历史从无序到有序的历史 从一个无机的死气沉沉的开始 发展成为有机的 生机勃勃的世界 并最终导致了思维的产生 这有助于让我们了解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 人类在地球上 在太阳系 银 河系 人 以及宇宙中的地位很渺小 但是作为思维的载体 人类是自然界中最光辉灿烂的存在 。
原始人类中的一支 演化成现代人 原始人类中这一支唯一的血脉 变成目前了生活在地球的所有人类很多未知之秘有待我们去探索 我们祖先活动的足迹每天都会缓慢地 从未知的过去浮现出来 他们的名字是图麦人 奥里恩人 阿尼斯人 露西 能人 直立人 尼安德特人 克罗马农人 同时对我们的了解都会多一点 无论人类起源何处我们对它的了解会越来越多 人类进化的史诗仍然在继续一直到今天,人类依然不能清晰发掘人类发展的脚印,但是已经大致勾勒出了人类发展的粗疏旅程几百万年以前,非洲丛林中的古猿拿起了木棒;几十万年以前,山顶洞人在北京房山燃起了熊熊的篝火;几万年前,人类开始进入了石器时代;几千年前,人类在干旱的沙漠边缘建造了宏伟的金字塔苦难使我们的先祖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从蛮荒中走出,一直走到今天,如果说这是一种本能,现代人类却是一种有意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确,现在的我们正越来越充分认识自然,从而科学的指导人类的方向 苦难使地球上这支非凡的生物得到了蜕变和升华,《人类的进化史--突变》告诉我们平淡地接受苦难,改变自己,接受挑战,战胜磨难,享受甘甜人类会依然前进,一往无前!第二篇:马克思课程论文 《人类进化史诗----突变》观后感 3900字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程《人类进化史诗----突变》观后感 人类是如何起源的?考古已经证明,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因此,人类起源研究也就是追溯人这一支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区以及怎样从猿的系统分化出来并如何进化成现代人的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到人类起源理论、过渡阶段、两足直立行走、使用和制造工具方面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阐明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19xx年达尔文又发表了《人类来源及性选择》以大量事实论证了人类并非亘古就存在,也不是“分别创造作用的产物”,论证了人类也是进化的产物,是通过变异、遗传、自然选择从古猿进化来的;并且在当时科学水平所许可的情况下,讨论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一系列问题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1876年他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指出人类从动物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劳动,文章论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的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为寻找食物下到地面活动,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前肢解放出来,并能使用石块或木棒等工具,最后终于发展到用手制造工具与此同时,在体质上包括大脑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恩格斯把生活在树上的古猿称为“攀树的猿群”,把从猿人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称作“正在形成中的人”,而把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称作“完全形成的人”随着化石材料的不断发现,测定年代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对人类起源的知识不断深化。
尽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目前已经可以大致勾划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线索自从那时以来的100多年中,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学的发现提供了大量有关人类进化的实物证据,大大的推进了关于人类起源的认识,也推动了人类起源理论的发展猿类的出现森林古猿森林古猿分化出巨猿、西瓦古猿和拉玛古猿等几个分支拉玛古猿生存年代约为1400----700万年前,最早的化石是19xx年美国学者G.E刘易斯在北印度的西瓦利克山地发现的一块右上颌碎片,它具有若干人类的特征:体形变大,骶骨也变得厚大,骶椎数增多,髋骨变宽,内脏和其他器官也相应的变化了,从而为直立行走创造了条件,下肢更适于直立行走,双手日益灵巧20世纪60年代之后,在肯尼亚的特南堡、匈牙利的鲁道巴尼亚及我国云南禄丰都发现了同类化石南方古猿拉玛古猿之后出现了南方古猿,其生成年代大约为500——150万年之间南方古猿化石最早于19xx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的汤恩发现,为一幼年头骨其后陆续在非洲、亚洲发现十多处南方古猿的体质特征和人类接近,齿弓呈抛物线形,犬齿不突出,无齿隙;拇指可和其他四指对握,能使用天然工具;头枕骨大孔的位置接近颅底中央,骨盆比猿类宽,能直立行走;脑顶叶扩大,可能有原始的语言能力。
19xx年美国学者D.C约翰逊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地区发现一膝关节化石次年发现一具人科动物化石,年代距今约300万年前,全身骨骼保存达40%左右,是一个20岁左右的女性,约翰逊称之为“露西女士”,定名为古猿阿法种,阿法种是最早的南方古猿,约在200----300多万年前分化为两支;一支向人的方向发展;另一支演化为纤细种、粗壮种、和鲍氏种,并于100多万年前灭绝从猿到人的过渡,如果从拉玛古猿算起,则有200----300万年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过渡时期的生物终于学会了制造工具工具的制造是有意识活动的,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特点,它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人类形态的发展能人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结束后,人类的体质形态仍在继续发展从19xx年开始,英国学者M.D利基在坦桑尼亚莱托利的莱托利尔地层发现了人类化石,除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孩的部分骨骼外,还发现一些成人的上下颌碎片及牙齿定年在380----360万年之间19xx年东非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库比佛拉发现了编号为KNM----ER1470号人的骨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