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数学(理科)复习计划(岳彩乐).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09821831
  • 上传时间:2024-03-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数学(理科)内容总结第一阶段  基本知识梳理(共62个学时)本阶段复习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带领同窗们重温高一、高二所学课程,以高考规定为指引对旧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使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纵向联系,化零为整,注重章节知识之间的穿插应用达到知识系统化,力求突破基本与中档题目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2学时)1.本章基本内容    1.集合的含义2.集合间的关系3.集合的运算4.命题(四种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或、且、非)5.量词    2.本章重难点 重点:集合之间的涉及、相等关系,集合之间的并、交、补运算,必要条件、充足条件与充要条件,四种命题的关系,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对具有一种量词的命题进行否认      难点:集合关系的鉴别,集合关系和运算的综合问题,命题关系的鉴别,如何对具有一种量词的命题进行否认 3.教学建议     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常用逻辑用语是数学语言的构成部分,是描述、判断、推理的工具,本部分内容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奠基石,它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在高考复习阶段,注重引导学生将本部分内容与其他章节联系起来,用集合和逻辑用语做为工具来研究高中数学的其他内容。

      课堂课后练习也需要精选与其他章节联系较强的题目第二章 函数(8学时)1.本章基本内容1.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与相应法则2.函数的表达法:列表法、图表法与解析法3.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及其鉴别措施4.指数与指数函数5.对数与对数函数6.幂函数7.函数与方程     2.本章重难点       重点:函数的概念、构成要素,函数的三种表达法,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含义和鉴别;有理指数幂的含义和运算,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和应用;对数的含义和运算,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和应用,零点定理     难点:某些较复杂的函数的值域和单调区间的拟定,抽象函数的奇偶性的鉴别,运用函数图像与性质解决数列、方程、不等式、解析几何等其他有关问题   3.教学建议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函数思想几乎渗入到中学数学的各个角落,它与其他知识互相渗入、互相融合,教学中必须先夯实学生的基本,使学生精确透彻理解函数的含义、单调性和奇偶性的含义,纯熟掌握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像和特性,在此基本上通过某些函数与数列、方程、不等式、解析几何的综合习题,引导学生把握函数思想和措施技巧 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2学时)   1.本章基本内容1.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导数的运算2.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2.本章重难点      重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常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常用导数运算公式,运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极值问题  3.教学建议   本部分内容是高中数学的升华,是连接高等数学的桥梁。

      教学中借助实际背景协助学生理解导数的含义,在此基本上规定学生纯熟记住常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常用导数运算公式,引导学生把握导数与函数极值、最值、单调性的联系,从而故意识的运用导数研究函数以上问题  第四章 三角函数(6学时)    1.本章基本内容1.任意角和弧度制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4.三角函数的和差倍角公式5.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6.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7.三角函数的应用8.解三角形    2.本章重难点  重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三角恒等变换公式,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在周期内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值与x轴交点、与y轴交点等),的物理意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内容和应用   难点:三角等式的证明,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灵活运用3.教学建议     本部分内容在实际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高考注重考察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减少了对三角变换的考察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充足运用图像的直观性得出函数的性质,同步也要运用函数的性质描述函数的图像;虽然三角变换减少了规定,但是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三角变换(诱导公式及和、差、倍角公式);本章试题以选择、填空、解答题的形式浮现,复习中要注重选择、填空题的某些特殊解题措施,如:数形结合法、代入检查法、特殊值法、待定系数法、排除法等;此外需要加强三角函数与不等式、平面向量、正弦、余弦定理的结合,解决较简朴的综合题。

      第五章 平面向量(3学时)1.本章基本内容1.向量的概念与线性运算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与向量的坐标运算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4.平面向量的应用2.本章重难点重点: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与坐标运算,平面向量的数量积难点:平面向量与函数、三角、数列、解析几何、平面几何的综合问题3.教学建议向量具有数和形的双重特点,使得向量成为数形结合的桥梁,是中学数学知识的一种交汇点教学中应突出向量的工具作用,使学生可以纯熟掌握平面向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以及坐标形式下的线性运算,可以运用向量解决与函数、三角、圆锥曲线、数列、平面几何的综合问题第六章  数列(5学时)1.本章基本内容1.数列的概念与表达2.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3.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4.数列求和5.数列的应用2.本章重难点重点:数列通项公式,等差、等比数列的含义、通项公式、前n和公式;非等差等比数列求通项求和难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性质的应用,一般数列通项及前n项和的公式的求法,数列是特殊的函数的理解3.教学建议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在平常生活中,大量的实际问题(如教育贷款、购房贷款、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人口增长等)都与数列有紧密的关系。

      本章是高考的考察重点,选择题、填空题突出小、巧、活的特点,多属基本题和中档题解答题以中档以上的综合题为主,波及函数、方程、不等式、导数,或是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的开放性、摸索性试题等重要内容教学中应贯穿函数和方程、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等重要数学思想,引导学生解题时回归定义、巧用性质,纯熟掌握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法、换元法、反证法、归纳、猜想、证明等基本的数学措施第七章 不等式(4学时)1.本章基本内容1.不等式的性质2.基本不等式3.不等式的解法4.简朴线性规划问题5.不等式的应用2.本章重难点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简朴的线性规划问题,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难点: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与函数、数列、复数、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的综合问题3.教学建议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基本和重要部分,是高等数学的重要工具,是培养推理论证能力的重要内容,它渗入在高中数学的各个部分,与函数、数列、复数、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的关系尤为密切,是历年高考考察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应以基本知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载体,以“基本措施”(解不等式、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措施)为主线,以数学思想为指引,以灵活运用为目的,点面结合,注重交汇,提高能力。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10学时)1.本章基本内容1.直线的斜率与直线的方程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3.圆的方程4.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5.椭圆6.双曲线7.抛物线8.直线与圆锥曲线9.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2.教学重难点重点:直线的方程和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圆的方程,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三种圆锥曲线的方程和性质及其应用难点:直线与圆、圆与圆位置关系鉴别的代数法和几何法,圆的性质、圆锥曲线的性质的应用3.教学建议本章知识涉及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圆锥曲线与方程等三部分内容,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习导数、定积分等知识的基本;其中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是学习圆锥曲线的基本,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核心内容,教学中把握三个层次:一,学生纯熟掌握直线、圆、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二.学生要掌握直线与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等的解题措施,三.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平面向量、初等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导数、数列解决某些综合问题第九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8学时)1.本章基本内容1.空间几何体的概念、表面积和体积2.投影、三视图和直观图3.平面的基本性质和空间直线4.空间中的平行关系5.空间中的垂直关系6.多种位置关系的综合应用7.空间直角坐标系8.空间向量及其运算9.立体几何的向量措施2.本章重难点重点:某些简朴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某些简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平行的鉴定与性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鉴定与性质,空间中垂直关系的鉴定与性质,空间中两点的距离公式,空间向量线性运算和数量积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的向量措施难点:平行、垂直的证明,平行、垂直性质的应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等的求法,方向向量与法向量的拟定和选用。

      3.本章教学建议本章以空间中的几何体为载体,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本上,结识空间中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对大量图形的观测、实验、操作和阐明,理解平行、垂直关系的基本性质以及鉴定措施,能精确的使用空间几何的数学语言表述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体验公理化思想,注意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基本定理,引导学生   掌握向量法拟定空间位置关系和求角度、距离的基本套路第十章  推理与证明(2学时)1.本章基本内容1.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2.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3.数学归纳法2.本章重难点 重点: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含义,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的含义,数学归纳法的环节和应用3.本章教学建议   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思想和意识,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的思想和意识,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可以选择适合的措施进行推理或证明;使学生掌握数学归纳法的一般环节,引导学生在遇到与n有关的问题时可以运用此措施进行证明第十一章 计数原理(6学时)1.本章基本内容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2.排列与组合3.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2.本章重难点重点: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的含义和应用,排列和组合公式,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难点:排列、组合实际问题,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3.教学建议计数问题是数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是解决计数问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也成为基本计数原理,它们为解决诸多实际问题提供了思想和工具。

      二项式定理用于解决二项展开式系数特性的问题,与排列、组合知识有一定关联,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与概率结合,用来解决随机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种发生的概率、互相独立事件同步发生的概率以及独立反复实验等问题,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化思想、整体解决以及列举法、捆绑法、抽空法等数学思想和措施第十二章 概率与记录(4学时)1.本章基本内容1.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2.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二项分布3.随机变量的数学盼望与方差4.抽样措施与总体分布的估计5.回归分析及独立性检查2.本章重难点重点: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的含义与算法,两点分布,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以上三种分布的数学盼望与方差难点:互斥事件、对立事件概率的关系,条件概率的求法3.教学建议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一种数学分支,它从数量上描述不拟定事件发生的也许性数理记录学是研究如何有效的收集和使用数据,它的应用已渗入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