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议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698475
  • 上传时间:2017-08-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议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摘要 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双赢,人们在不断反思探究,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生态自然观应运而生而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必要的哲学依据有了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便肩负起了推动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伟大使命 关键词 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辩证关系 1 生态自然观的内涵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它以生态危机作为确立的现实根源,用生态科学奠定理论基础,主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 (1)生态自然观并不是简单地回到天然自然观,它既是对人工自然观的某种扬弃,又是向天然自然观的某种复归,是这两种自然观的辩证的有机统一体在生态自然中,人融入了自然中,成为了自然的一部分,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2)生态自然观并不是对一般环境科学的重复讨论,而是对生态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从而形成的关于自然观的一种新理论 (3)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自然界就分化为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索也随着自然界的发展而发展,生态自然观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对自然界的一种长期的理性思考的结果。

      2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由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类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的改造程度不同,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自然的改造能力逐步增强,对自然界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生态危机正在逐步加深尤其在近现代,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大机器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反作用于人类社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障碍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生态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经过不断反思、探究与实践,最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3.1 发展性 是指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停止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发展是指各个民族、国家、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环境等诸多要素的全面综合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3.2 公平性 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发展一方面,我们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必须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应当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等的发展机会我们对后代人生存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不能因片面追求发展、过度开发资源、从而剥夺后代人理应享有的发展的机会。

      另一方面,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享受平等的发展权利的待遇,这就要求区域内部和不同区域间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 3.3 持续性 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经济和社会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它不仅要实现当代人自身的发展,而且也要实现未来世代人发展 3.4 共同性 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地球是人类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园,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得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联起手来为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 4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4.1 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自然的征服者改变成自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生态自然观使人们从思想上摒弃了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方式的人是自然的主人,人要征服自然的观点认识到了只有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维护人与自然系统的平衡,才能真正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 4.2 马克思主张把自然当做实践去理解,所谓实践,就是人们能动的作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把自然界当做实践去理解就是,就是把自然界当做人能动的作用和改造的对象。

      相对于人的实践活动而言,自然界是人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人们作用和改造自然,并不是为了显示人类的强大,而是为了人自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同时,人本身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发展方式 5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实践形式 5.1 可持续发展能够克服有限自然资源的困扰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把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限制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内,才能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 5.2 可持续发展能够减轻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这给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根治环境污染,恢复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成了当前我们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5.3 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它包括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而且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显然经济发展的质量的提高就成了我们的关注对象我们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来、依靠科学发展观来推动经济、社会、生态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6 结语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

      它旨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其根本就是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它促进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自身与自然构成的一种相互规定、同构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成为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出发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