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爱莲说译文.doc
4页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在于它的高低,有仙人居留便会出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于深浅,有蛟龙潜藏就会显得神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均为指示代词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惟:同介词“以”,起强调原因的作用德馨(xin):意指品行高洁馨:能散布到远方的香气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往来谈笑的都是博学之士,浅薄无识之徒不会到此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可以随心抚弄素琴,可以潜心阅读佛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指奏乐的声音乱耳:使听力紊乱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没有嘈杂的音乐使听力紊乱,没有繁忙的公务使身体劳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间陋室如同南阳诸葛庐,又如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正如孔子所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蕃:多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濯:洗涤;清涟: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古今异义:(亭亭净植)植:古义:立今义:种植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焉:助词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应当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古今异义:(宜乎众矣)宜:古义:当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今义:合适,应当2015?荷泽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益:增加B.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C. 每履之,足苦踬焉履:踩D. 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语:告诉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 丹之爱,宜乎.众矣C. 命童子取土平之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8.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9. 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10. 《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生活态度;《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2015?内蒙古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3题[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三]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大[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7.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与“母子相视而笑”中的“相”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C•儿童相见不相识D.相形见绌与“马之千里者”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居庙堂之高B.C.孔子云:何陋之有D.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⑴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⑶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道歉时人莫之许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⑵苔痕上阶绿台阶⑷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10. 请写出你学过的初中文言文中与“相委而去”中的“委”意思相同的一个句子来。
11.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1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丝竹”与“案牍”各指什么?A. 丝竹:奏乐的声音(1分)案牍:官府的公文(1分)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陈太丘与元方的父亲是好朋友,他们相约到遥远的地方去;结果陈太丘不守约迟到了,元方的父亲就离去这件事怨陈太丘B.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写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期间文章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表现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C.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说院子里满地都是澄澈的水,仔细一看,原来真是水,而且水里面藻、荇交错,相映成趣D. 《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最后一句话是说,孔子认为:刘禹锡的房子一点也不简陋,因为刘禹锡道德品质高尚1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分)(2分)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⑵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