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专业遴选自评报告.doc

48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36945069
  • 上传时间:2023-10-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5.52KB
  • / 4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自查自评报告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二零零六年十一月目录 第一部分 自评自查报告 3一、专业概况 3二、专业建设情况 41、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 41.1 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 41.2 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51.3 人才培养模式 62、教学基本条件 102.1 师资队伍结构 102.2 主讲教师队伍情况 112.3 师资队伍建设 122.4 实践教学条件 132.5 教学经费投入 142.6 教材与图书资料 143、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 153.1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153.2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163. 3 实践教学 183.4 教研教改成果 193. 5 产学研结合 203.6 教学管理 214、人才培养质量 224. 1 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224.2 职业能力与素质 224.3 学生满意度 234.4 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声誉 235.专业创新项目 256、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 28第二部分 分项自评表 29第三部分  自评结果汇总表 48第一部分 自评自查报告一、专业概况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电器产品质量检测方向)(以下简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我院2003年申办的,当年获省教育厅批准招生。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共364人,毕业生一届近三年来,尤其是学院把本专业规划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以来,本专业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得到快速而健康的发展2005年,针对企业人才需求的背景,成立教改课题组,进行了长达一年的专业教学综合改革,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岗位技能的定位、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的重构、主干课程教材建设等进行了全面改革目前,在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持续深入的专业教育与教学的改革、规范而完备的实训(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等诸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现有专业课教师共12人,专业主讲教师7人,教师中正高1人,副高4人,研究生6人双师型教师10人 现有校内实训室六个:电子创新实训室、电子考证实训室、强制认证实训室、信号测量与分析实训室、应用电子实训室、计算机控制实训室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六个: 真明丽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鹤山银雨灯饰有限公司、广州华南智信微系统有限公司、广州市德山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市瑞恒科技有限公司、南海利事达电器有限公司、广州智联达电子通信网络工程有限公司 近三年本专业教师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刊物共发表论文22篇。

      编写公开出版专业教材5部:编写院内使用教材(讲义)23部建设院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各1门:“电子技术”(赵动庆等教师)——2004年院级精品课“数字电子技术”(徐丽香等教师)——2006年省级精品课列为“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两部:“电器产品强制认证基础”(佘少华等老师)“模拟电子技术”(徐丽香等老师)主持省级科研课题一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四项徐丽香、万家富、李建波等老师指导学生在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中勇夺两个全国二等奖,我院是广东省高职院校中唯一获全国奖的学院、成为全国高职院校中唯一获得两个全国二等奖的院校二、专业建设情况1、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1.1 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通过对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些大、中型电子企业的广泛调研,掌握了电子电器质量检测职业岗位(群)的存在,及该专业岗位人才的专业、学历、需求量等方面的情况,确定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定位是:坚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省内电子企业的发展现状相结合,培养电子企业质量检测工作需要的高素质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专业发展目标:在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的基础上,经过3~5年的建设,通过改革与发展,把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省级示范性专业,成为省内本专业实用性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为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发展和电子类企业质量检验、检测队伍的发展壮大作出新的贡献。

      本专业坚持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办学思路1) 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教材建设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按照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以适应电子电器质量检测工作需要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实用技能为中心,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主导,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以优化教学效果为核心,以促进学生能力提高为宗旨,改革教学方法2) 加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我们一方面从电子类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具有工程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践课教师另一方面,通过选派一些教师参加电子行业职业资格的考试取得“高级技师(技师)”职业资格、到企业锻炼和参加行业协会的培训,以达到具备“双师素质”的目的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基本建成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结构优化、适应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需要的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3) 牢固树立产学合作教育的理念,建立健全的产学结合教育工作机制充分认识“产学结合,校企互动”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人才培养紧密贴近生产一线的重要途径。

      从专业岗位(群)的调研到岗位技能的剖析,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到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到每一门课教学内容的取舍,都坚定不移地和企业电子产品质量检测岗位的需求紧密结合,和企业用人部门紧密联系成立以校外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等,建立了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4) 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实验(训)室、实训基地的建设从实践教学的需求出发,兼顾本专业的发展,制定合理的专业实验(训)室的建设规划并全面落实,千方百计的进行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了一批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1.2 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学院制定有总体专业发展规划2004年,确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根据学院的总体发展规划,我们制定了本专业的建设规划,确定了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在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的基础上,经过3-5年的建设,成为省级示范性专业远期目标成为国家级示范专业根据专业建设总体目标,确定了本专业建设的内容是:不断深入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富有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一批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验(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开发和选用本专业适用的、有着鲜明专业特色的教材和实践教学指导书。

      近三年来,本专业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师资队伍建设成效:通过引进、培养、激励措施,形成一支能满足教学需要、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本专业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占42%,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50%,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占83%——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成效:目前,已经建成实验(训)室六间——电子创新实训室、电子考证实训室、强制认证实训室、信号测量与分析实训室、应用电子实训室、计算机控制实训室建成实训基地六个,真明丽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鹤山银雨灯饰有限公司、广州华南智信微系统有限公司、广州市德山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市瑞恒科技有限公司、南海利事达电器有限公司、广州智联达电子通信网络工程有限公司这些实践教学条件完全能够满足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课程体系建设成效:在专业教学综合改革课题的研究中,通过调研、改革、研究与实践,经过几次修订,建立了一套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就业岗位能力要求、结构合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成效:制定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教学计划;编写了教学计划中专业平台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大纲;编写了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四门主干课程的教材,其中两本已列入国家“十一五”高职高专教材出版规划;专业教师开展了一些教育教学的院级课题研究,发表了一批有价值的论文;改革创新了一些促进教学的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产学研结合成效:成立了以校外专家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对专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建设出谋划策和把关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为企业技术攻关做出贡献,取得七项专利;为企业人员开展培训教学;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教科研方面的成效:编写教材(讲义)23部;正式出版教材5部;主讲教师发表论文22篇;建成院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专业教师获院级教学成果奖2个——人才培养质量成效:学生的思想品德、职业能力、专业知识达到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06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8%1.3 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全面推进技能素质教育,初步形成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突出电子电器质量检测专业特色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是:1)深入调研,确定与岗位群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组成教改小组以课题立项的形式对本专业作了广泛的调研主要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 ① 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职业岗位群体存在? ② 该职业是否适合高职类的大专毕业生?③ 该职业岗位群的发展前景如何?根据调研结果,确定了岗位群的存在,找到了本专业的特征:一般的检测专业注重培养的是学生对设备的“故障个体”的检测能力,而本专业培养对象的岗位能力主要是对电子电器产品“群体”质量的判断能力。

      最终确定了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政治思想坚定、具有扎实的电子电器质量检测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优良的工作作风;适应在电子类企业产品质量检验岗位或质量管理岗位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2)按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统一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取得关于电子电器质量检测岗位(群)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通过对岗位(群)能力需求分析,定义了专业的核心能力为:正确理解、正确执行标准的能力围绕核心能力将岗位能力分解成四个模块,如图1所示同时,针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对课程做大跨度的整合,构建了以“电子测量与传感器”、“质量管理与认证”、“质量检验基础”、“电器产品强制认证”四门图1. 岗位能力结构主干课程为核心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体系,并参照国家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和国家最新标准制定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3)紧跟行业发展,改革课程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多门主干课程进行了重组或整合,取消了《微机原理》课程,将《微机原理》的部分必备知识融合到《单片机应用》中;将《电子测量》和《测量仪器与传感器》整合为《电子测量与传感器》;将《电子电器原理与维修》课程改为《电视机原理》与《数字视听设备》;对单片机应用课程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对其原理部分作了删减,而对系统设计部分作了增加;对VB程序设计课程强调界面设计应用,让学生能用VB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一些简单的应用应用程序,不牵涉底层的设计;同时跟踪新技术、新工艺,增加了新的内容,随着国家3C认证的推出,《电器安全检测》课程增加了3C认证和国际认证的内容,改为《电器产品强制认证》;《质量管理与ISO9000》课程改为《质量管理与认证》,根据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增加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内容。

      并且随着岗位对技术的要求的提高,学生的考证也做了相应的改变,在03级的教学计划中建议学生考取电工上岗证或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中级证,而在05级的教学计划中建议学生考取ISO9000内审员证或国家质量工程师初级资格证书 4)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保障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适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