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茨在1935年做了一个实验.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5370750
  • 上传时间:2018-03-1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68.47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茨在1935 年做了一个实验:草丛里有一个鹅巢,鹅妈妈端坐着认真孵蛋鹅蛋眼看着要开裂了,研究者却把鹅妈妈抱开了一会儿,鹅蛋“ 啪啪” 地一声声裂开了,一只只毛茸茸的小鹅依次从蛋壳中钻了出来它们昂着细细的脖子,抖抖身上的茸毛,小眼睛骨溜溜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好像在寻找什么它们寻找什么?是食物,还是鹅妈妈?这时,科学家洛伦茨出现在这群鹅宝宝附近不料,这一群刚钻出壳的小鹅,立刻迈开细细的小腿,跟在了洛伦茨的身后,还一摇一摆地紧跟不舍鹅妈妈从远处赶来,“ 嘎嘎 ” 叫着,召唤自己的鹅宝宝可是,鹅宝宝跟却在科学家的身后正走得欢,对自己的鹅妈妈居然不理不睬洛伦茨走上了一个小土坡上,小鹅们犹豫地停下了脚步洛伦茨在土坡上一挥动双臂,鹅宝宝们立即拍打着翅膀,毫不犹豫地爬上土坡,奔向洛伦茨哦,鹅宝宝把科学家洛伦茨当成了自己的“ 妈妈 ” 洛伦兹在对 “ 小鹅认母行为” 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小鹅在出生的20 个小时内,会把自己第一眼看到的活动物体都当成 “ 母亲 ” ,并且追随不放小鹅第一眼见到的是鹅妈妈,它就跟着鹅妈妈走;而当小鹅见到洛伦兹时,就跟随洛伦兹走,并把他这个大男人当成自己的“ 妈妈 ” 。

      洛伦兹还发现, 如果在出生后的20 小时内不让小鹅接触到任何活动的物体,过了 1~2 天后,无论是鹅妈妈,还是洛伦兹,怎么努力与小鹅亲近,小鹅都不会跟随小鹅的认母行为就丧失了美国人埃克哈德?赫斯制作了一只可移动、能呱呱叫的假野鸭,然后将一群小鸭放在它的周围如果在小鸭刚孵化时就把假鸭子放在它们面前,有半数的小鸭子会跟着假鸭跑小鸭孵化过后13~16 个小时,如果再将其放在假鸭子跟前,则有80%的小鸭子跟在假鸭后面走这种现象将类似本能的东西进一步复杂化了:小鸭子的神经系统肯定能对一些移动的物体做出反应,但只有在成熟过程的某个特定时间点上,它们才最能将特定目标“ 刻印 ” 下来研究发现,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小鹅、小鸭身上,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身上都会发生,洛伦兹把它称之为“ 印刻 ” 现象印刻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一般发生在生命诞生的最初时期,不同的动物, 其时间有所区别人的印刻期最长,一般为 1~ 3 年;狗的印刻期为3~7 周;猫的印刻期为10~15 天;小鹅的印刻期为10~20 小时小鸡 “ 印刻” 的关键期是出生后的10~16 小时小老鼠则在睁开眼睛和会听后的1 周~ 10 天内;如果小老鼠在对母老鼠的印刻形成之前就被人类饲养,它就会十分顺从于人类。

      小猫睁开眼后立刻与老鼠一起生活,成年后即使处在饥饿状态,猫也不会吃老鼠小羊生后10 天内由人抚养的话,它这辈子永远也不能“ 合群 ” ,再也无法进入羊群了今天,这种利用印刻原理让动物互相哺养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家动物园里的母老虎生下小老虎后没有奶水,饲养员便将小老虎放在了刚刚生过孩子的母狗身旁,结果,小老虎真的把母狗当成了自己的妈妈,把小狗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一年多后,小老虎长成大老虎了,但它在母狗面前仍然温顺如初,和狗兄弟们打闹,一点儿也没有老虎的霸道人类在 5000 年前把狼驯服成对自己忠实的狗,也正是利用了“ 印刻 ” 原理狼一出生就被 “ 印刻 ” 了人的形象, 于是,野性的狼就 “ 认人做母 ” ,慢慢成为了狗这些发现的结果使20 世纪 70 年代的一些发展心理学家和儿科医师慢慢相信,出生后的几个小时是母子联结关系最终形成的特定时间点因而,他们规劝母亲们,在孩子刚出生后不要马上抱到医院育婴室里清洗,而应抱着婴儿,让他紧贴着自己后来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证明,在这么做之后,母子的联结的确更为牢固,但得到最大程度联结的并不是婴儿,而是母亲本人其他研究证明,婴儿对母亲的联结(或父亲或其他主要看护人)是在长达4~5 个月的时间内发育而成的,其间充满着数不尽的看护和情感表现。

      这种现象几乎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中,甚至包括人类洛伦兹把这种无需培养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 “ 印刻” 现象印刻是动物一种天生的、本能的、迅速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发生在动物生命中很短的一段时期,它能使动物形成最初的依恋和合群关系在自然环境中,印刻现象对小动物的生存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母鸟是小鸟的保护者,印刻使鸟宝宝紧随母鸟,这会使小鸟的安全得到保证洛伦兹把 “ 印刻 ” 这种特殊生理状态发生期叫做“ 发展关键期 ” 关键期 ” 理论的提出和研究,使洛伦兹荣获诺贝尔奖之后,人们开始对人类的各种行为,包括心理、技能、知识掌握等“ 关键期 ”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人类心理发展 “ 关键期 ” 理论: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弥补1980 年,法国心理学家伊塔试图抚养一个“ 阿韦龙野孩 ” 这个男孩是在法国南部阿韦龙的森林中被发现的,几乎有好几年没有与人接触了伊塔希望通过自己的精心照料和治疗,可以使“ 野孩 ” 变得起来但是,那个像动物一样奔跑和吼叫的男孩,虽然最后能像人一样吃饭走路,却始终未能像正常人一样说话,与人交往。

      印度 “ 狼孩 ” 的事例也如此他们在出生后不久就被狼叼走,七、八年后才回到人类尽管接受了各种教育训练,但 “ 狼孩” 始终无法正确学会人类的语言我国曾对6000 多名幼儿进行过实验研究,也证实了幼儿的心理发展存在着“ 敏感期 ” 或“ 最佳期 ” 在相应的时期,幼儿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一旦错过了这些最佳时期,会对孩子今后的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是2~4 岁; (0—5 岁)学习第二语言优势,注重听觉刺激促进语音、语韵、语感的掌握、语法的熟悉词汇记忆没有年龄限制2 岁之前是训练身体灵活性的最佳时期;3 岁是培养动手能力的最佳时期;3~5 岁是开发音乐能力的最佳时期;* 3 岁是学习自我约束,建立规则意识的关键期;* “ 坚持行为 ” 则为 4~5 岁阶段发展最为迅速;* 5 岁左右是幼儿掌握数概念,学习抽象运算和综合数学能力开始形成的时期;* 5 岁半是抽象逻辑思维萌芽期,是幼儿思维习惯开始形成的时期;* 6 ~8 岁是书面语言发展的最佳期;7~10 岁是发展体育能力的最佳时期,* 6 岁是创造性开始成熟的时期,其观察能力、社会组织能力、阅读 能力和综合知识学习能力开始形成;这时,孩子 的自我控制与坚持性也开始成熟,同时欣赏艺术和美感也开始萌芽;* 9 岁则是儿童初级哲学思维产生的时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