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分类.doc
4页薄薄膜膜分分类类PVA 涂涂布布高高阻阻隔隔薄薄膜膜PVA 涂布高阻隔薄膜是将添加了纳米无机物的PVA 涂布于聚乙烯薄膜后经印刷、复合而成,在不大幅度提高成本的前提下,解决了目前三层聚乙烯共挤包装薄膜阻隔性能差的技术瓶颈 2008 年,沧州金龙塑料有限公司科研人员经过3 年的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终于率先在国内将拥有国家专利的产品,PVA 涂布高阻隔牛奶膜全面推向了市场两年来,国内一些乳制品加工企业在无菌包装上用的奶膜由于采用了该公司生产的高阻隔薄膜,阻氧率小于2cm3/(m2·24h·0.1MPa)其阻隔性能不仅明显优于 EVOH 五层共挤薄膜,而且包装成本也大幅度下降,这不仅能确保被包装物对无菌包装所有的质量要求,而且大幅度降低了食品加工企业无菌包装的成本,解决了目前三层聚乙烯共挤包装薄膜阻隔性能差的技术瓶颈,可用于包装饮料、果汁、牛奶、酱油醋等 双双向向拉拉伸伸聚聚丙丙烯烯薄薄膜膜(( 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是由聚丙烯颗粒经共挤形成片材后,再经纵横两个方向的拉伸而制得的由于拉伸分子定向,所以这种薄膜的物理稳定性、机械强度、气密性较好,透明度和光泽度较高,坚韧耐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印刷薄膜,一般使用厚度为20~40 μ m ,应用最广泛的为 20 μ m 。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主要缺点是热封性差,所以一般用做复合薄膜的外层薄膜,如与聚乙烯薄膜复合后防潮性、透明性、强度、挺度和印刷性均较理想,适用于盛装干燥食品由于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表面为非极性,结晶度高,表面自由能低,因此,其印刷性能较差,对油墨和胶黏剂的附着力差,在印刷和复合前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低低密密度度聚聚乙乙烯烯薄薄膜膜(( LDPE) 低密度聚乙烯薄膜一般采用吹塑和流延两种工艺制成流延聚乙烯薄膜的厚度均匀,但由于价格较高,目前很少使用吹塑聚乙烯薄膜是由吹塑级PE 颗粒经吹塑机吹制而成的,成本较低,所以应用最为广泛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是一种半透明、有光泽、质地较柔软的薄膜,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热封性、耐水性和防潮性,耐冷冻,可水煮其主要缺点是对氧气的阻隔性较差,常用于复合软包装材料的内层薄膜,而且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一种塑料包装薄膜,约占塑料包装薄膜耗用量的40%以上 由于聚乙烯分子中不含极性基团,且结晶度高,表面自由能低,因此,该薄膜的印刷性能较差,对油墨和胶黏剂的附着力差,所以在印刷和复合前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聚聚酯酯薄薄膜膜((PET))聚酯薄膜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采用挤出法制成厚片,再经双向拉伸制成的薄膜材料。
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有光泽的薄膜,机械性能优良,刚性、硬度及韧性高,耐穿刺,耐摩擦,耐高温和低温,耐化学药品性、耐油性、气密性和保香性良好,是常用的阻透性复合薄膜基材之一但聚酯薄膜的价格较高,一般厚度为12mm,常用做蒸煮包装的外层材料,印刷性较好 尼尼龙龙薄薄膜膜((PA))尼龙薄膜是一种非常坚韧的薄膜,透明性好,并具有良好的光泽,抗张强度、拉伸强度较高,还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耐寒性、耐油性和耐有机溶剂性,耐磨性、耐穿刺性优良,且比较柔软,阻氧性优良,但对水蒸气的阻隔性较差,吸潮、透湿性较大,热封性较差,适于包装硬性物品,例如油腻性食品、肉制品、油炸食品、真空包装食品、蒸煮食品等 流流延延聚聚丙丙烯烯薄薄膜膜(( CPP))流延聚丙烯薄膜是采用流延工艺生产的聚丙烯薄膜,又可分为普通CPP 和蒸煮级 CPP 两种,透明度极好,厚度均匀,且纵横向的性能均匀,一般用做复合薄膜的内层材料普通 CPP 薄膜的厚度一般在 25~50μm 之间,与 OPP 复合后透明度较好,表面光亮,手感坚挺,一般的礼品包装袋都采用此种材料这种薄膜还具有良好的热封性蒸煮级 CPP 薄膜的厚度一般在 60~80 μ m 之间,能耐 121℃、30 min 的高温蒸煮,耐油性、气密性较好,且热封强度较高,一般的肉类包装内层均采用蒸煮级的 CPP 薄膜。
镀镀铝铝薄薄膜膜目前应用最多的镀铝薄膜主要有聚酯镀铝膜(VMPET)和 CPP 镀铝膜(VMCPP)镀铝膜既有塑料薄膜的特性,又具有金属的特性薄膜表面镀铝的作用是遮光、防紫外线照射,既延长了内容物的保质期,又提高了薄膜的亮度,从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铝箔,也具有价廉、美观及较好的阻隔性能,因此,镀铝膜在复合包装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主要应用于饼干等干燥、膨化食品包装以及一些医药、化妆品的外包装上 塑塑料料包包装装薄薄膜膜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这些产品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塑塑料料薄薄膜膜的的行行业业发发展展情情况况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各行各业对塑料薄膜的市场需求不断上升 2005 年全年全国全部塑料薄膜生产和供应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达到79,910,504 千元,比上年增长 29%,累计企业单位数 1223 个,全年累计产品销售收入 77,417,653 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5.89%,累计利润总额达到 2,384,871 千元。
全行业人均销售率为 488,266.94 元 2006 年上半年全国全部塑料薄膜生产和供应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达到43,959,811 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7.31%,累计企业单位数 1299 个,累计产品销售收入 44,040,148 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2.11%,累计利润总额达到 1,213,127 千元全行业的人均销售率为889,069.85 元总体来看,全国塑料薄膜生产和供应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 中国塑料薄膜的产量约占 塑料制品总产量的 20%,是塑料制品中产量增长较快的类别之一从中国塑料薄膜(厚度为0.06mm~0.26mm)的应用领域看,用量最大、品种最多、应用最广的是包装工业,其消费约占2/3,其次是农业约占 30%,再有就是功能膜,如微孔膜、屏蔽膜、 土工膜等理论上几乎所有合成树脂都可能成膜,但是具有经济意义、成为商品、用量最大的是聚氯乙烯(PVC)、聚乙烯( PE)、聚丙烯( 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聚苯乙烯( PS)、乙烯/乙酸乙烯(EVA)、聚酰胺( PA)等树脂若在树脂基体中添加适宜的塑料助剂,就可以制备出所需的各种功能性薄膜塑料薄膜工业上的生产方法有压延法和挤出法,其中挤出法又分为挤出吹膜、挤出流延、挤出拉伸(又称二次成型)等,目前挤出法应用最广泛,尤其是对于聚烯烃薄膜的加工,而压延法主要用于一些聚氯乙烯薄膜的生产。
中国塑料薄膜行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据悉,中国塑料薄膜的需求量每年将以 9%以上的速度增长而且随着各种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不断地涌现,将促使中国的塑料薄膜朝着品种多样化、专用化以及具备多功能的复合膜方向发展 塑塑料料薄薄膜膜的的表表面面性性能能及及其其处处理理塑料薄膜在包装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塑料薄膜可用于食品包装、电器产品包装、日用品包装、服装包装等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塑料薄膜都要进行彩色印刷,而作为食品包装还要进行多层复合或真空镀铝等工艺操作因此,要求塑料薄膜表面自由能要高、湿张力要大,以有利于印刷油墨、粘合剂或镀铝层与塑料薄膜的牢固粘合;在塑料薄膜生产卷取和高速包装过程中,则要求薄膜表面有一定的摩擦性能防止薄膜粘连或打滑;在用于电器、电子产品等包装时,则要求薄膜具有一定的防静电性能等等 塑料薄膜的表面张力 塑料薄膜的表面张力取决于塑料薄膜表面自由能大小,而薄膜表面能又取决于薄膜材料本身的分子结构多数塑料薄膜如聚烯烃薄膜(LDPE、HDPE、LLDPE、PP)属非极性聚合物,其表面自由能小,表面湿张力较低,一般为30 达因/厘米左右理论上讲,若物体的表面张力低于33 达因/厘米,普通的油墨或粘合剂就无法附着牢固,因此必须对其表面处理。
聚酯类 (PET、PBT、PEN、PETG)是属于极性高分子,其表面自由能较高,表面湿张力在40 达因/厘米以上但是对于高速彩色印刷或为增加真空镀铝层与 BOPET 薄膜表面之间的结合力,也还需要对BOPET 薄膜进行表面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其表面湿张力 塑料薄膜表面处理的方法有: 电晕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机械打毛法、涂层法等,其中最常采用的是电晕处理法 电晕处理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金属电极与电晕处理辊(一般为耐高温、耐臭 氧、高绝缘的硅橡胶辊 )之间施加高频、高压电源,使之产生放电,于是使空气电离并 形成大量臭氧同时,高能量电火花冲击薄膜表面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使塑料薄膜 表面产生活化、表面能增加通过电晕处理可使聚烯烃薄膜的湿张力提高到38 达因 /厘米;可使聚酯薄膜的表面湿张力达到52-56 达因/厘米以上电晕处理塑料薄膜表 面湿张力的大小与施加于电极上的电压高低、电极与电晕处理辊之间的距离等因素有关 当然,电晕处理应当适度,并非电晕处理强度越高越好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塑料薄膜与 电晕处理辊之间应避免夹入空气,否则有可能使薄膜的反面也被电晕处理了反面电晕 造成的后果是: 1 有可能产生油墨印刷的反粘现象; 2 在镀铝时会发生镀铝层转移, 在涂胶时会发生涂胶层转移。
防止薄膜反面电晕的主要措施是要调节好电晕处理辊前的 橡胶压紧辊的压力,压紧辊两端压力既要一致且压力大小又要合适另外,电晕辊和压 紧辊必须进行严格的动静平衡试验,径向跳动要求小于0.05 毫米,目的是保证塑料 薄膜平整地进入电晕辊、防止夹入空气,从而避免发生反面电晕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