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题及答案.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79125304
  • 上传时间:2022-04-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56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下面是烟花美文网我共享的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题及答案,接待阅读参考!  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一、课内诗歌鉴赏 (一)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每一联都紧扣"望'字,但角度不同,是分别指出 2.这首诗歌写出了泰山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3.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壮志?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二)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题中的"望'字统领了那几句诗? 2.首联描绘了什么情景?有什么作用?"破'"深'两字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3.结合诗句内容,谈谈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 4.开展想象,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呈现的画面,并透露诗句蕴含喊的情感 (三)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头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这首诗从内容上看属于什么诗?最能概括是个中心事情的句子是? 2.本诗题目是"石壕吏',但对诗起抉择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 3.诗中老妪的"致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还是差役逼迫出来的?请据此开展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对话的场景语言、动作、神态等) 4.本诗中写夜色有什么作用? (四)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缺乏惜,但使愿无违! 1.用干脆生动的语言描述以下诗句所呈现的画面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2.如何理解"衣沾缺乏惜,但使愿无违'中"愿'的含义 (五)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自选角度,赏析以下诗句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概括说明 (六)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土水,万里送行舟 1.诗句中点明启程地、目的地的语句是? 2.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境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诗句是? 3.反衬江水宁静,呈现江岸开阔,天空高远,弥漫浪漫主义色调的诗句是?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 5.结果一句运用什么修辞,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登岳阳楼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开展合理联想想想,描绘颔联诗人的神态、心理 2.请谈谈对本诗颈联的理解 3.尾联读来含蓄蕴藉,悲凉沉郁,请任选角度举行赏析。

      二、课外诗歌鉴赏 (一)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芒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从写法上看,这首诗有什么特点?透露什么道理 2.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的画面 (二)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徙倚欲何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发挥你的想象,用现代汉语发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的景象 3.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隐士,表达这一内容的诗句是? (三)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任意角度赏析"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2.用干脆语言描绘"木叶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描绘"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所呈现的画面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中的"蒸'和"撼'两个动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分析尾联的表达技巧,并说说它含蓄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4.本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的前两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慨? 2、品读全诗,开展联想与想象,描绘颈联所呈现的画面 3、尾联情、景交融试想象烟波江上日暮之景,体会其中融入的乡愁之情 4、在马致远的《秋思》中与"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意境好像的 两句诗是? 5、诗中最能概括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根基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六)《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开展联想与想象,描绘首联所呈现的画面,并赏析"横'与"绕'两字的妙处 2、颈联是情景交融的佳句,请结合送别的情景,阐释该联的句意 3、诗人骑马与友人送别请简要分析本诗以"萧萧班马鸣'收笔的妙处 (七)《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本诗一反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为秋天谱写出一曲欢畅、明丽的赞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具有怎样的情怀? 2、写出含有"秋'字的诗句 (八)《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改'、"迷'用得好,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 2、开展联想与想象,描绘颈联所呈现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描绘上片所呈现的画面 2、理解"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意思 3、文中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本诗表现诗人情况的词语是,表现诗人情怀的词语是 2、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略作赏析 3、梁启超对本诗曾有这样的评价:"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竟不平'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做着什么样的品格? 答案: 课内诗歌鉴赏 (一)望岳 1、首联是从远处望整座泰山,颔联那么是近望泰山,颈联写细望所见,尾联那么是由望岳而产生的登顶而望的意愿 2、这首诗主要写了泰山地域广阔(齐鲁青未了)风景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这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秘秀丽和雄伟高大的形象"钟'"割'用拟人手法突出大自然的有情和泰山高大雄伟的"奇险',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喜欢 4、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人生哲理: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险,奋力攀登,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告成喜悦。

      (二)春望 1、统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国都沦陷 城池残缺随山河仍旧 可乱草遍地 林木苍苍 这两句诗用春草的繁茂反衬城中的萧条景象 突出战乱的危害 表达了诗人忧时伤国之情,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仿佛令人目睹国家的残缺,一个"深'字,草木丛生人迹罕至,令人满目凄然寄情于物,春城败象似在眼前,悲叹似在身边 3、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让人流泪,花也犹如在流泪;虽然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哀伤,听了鸟鸣令人心惊,鸟貌似也在心惊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表达因战乱伤时忧国思家的感情 4、略 (三)石壕吏 1、叙事诗 有吏夜捉人 2、详写老妇人,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役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形象的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可怜 是被差役逼迫出来的符合题意,应用对话描写及神态动作描写即可 4、陪衬兵荒马乱,家破人亡的凄凉气氛 (四)归园田居1、(1)清早,诗人就下了豆田,除掉杂草晚上,明月升起来了,诗人肩扛着锄头回家了2)狭窄的田间小路边,草木丛生夜间草木上的露水,打湿了诗人的衣服 2、"愿'指诗人隐居躬耕,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

      (五)使至塞上 1、可从描绘诗句的意境、炼字、修辞等角度品析,言之成理即可例:(1)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被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2)"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和暖又苍茫的感觉不仅切实的描绘了塞外雄奇宏伟的景象,也高明融入诗人孤寂的心绪 2、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护'等词语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六)渡荆门送别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例一: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田野的延迟,逐渐消散,一泻千里的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平原 ,表示了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例二: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间位置逐步变化,写出空间感和滚动感"入'字渲染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表示诗人广阔胸襟 例三:品技巧:借景抒情,抒发初出荆门的喜悦冲动,形象表现诗人开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