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下册教学计划(锦集14篇).docx
39页人教版小学音乐下册教学计划(锦集14篇) 人教版小学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篇1 教材分析 本册音乐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共有八课,分别是《东海渔歌》、《我们的田野》、《民族的节日》、《山乡牧童》、《故乡的桥》、《音乐中的故事》、《民族的舞步》、《八音盒》其中歌曲有《赶海小姑娘》、《小螺号》、《我们的田野》、《田野在召唤》、《快乐的泼水节》、《那达慕之歌》、《牧童》、《在阿维翁大桥上》、《老鼠和大象》、《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铃儿响叮当》让学生接触并了解中国的几首优秀的儿童节歌曲和外国出色的歌曲,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齐唱、合唱等它有助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编创与活动中,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不同类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 (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3)能够区别齐唱和合唱、齐奏和合奏 (4)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 4、音乐风格与流派 (1)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2)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表现 1、演唱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4)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5)每学年能够被唱歌曲4—6首 2、演奏 (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2)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3)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 (4)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 3、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2)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3)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4、识读乐谱 (1)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2)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3)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教学重点 1、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2、进一步加强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音符的认识能力 3、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学生的歌唱习惯,减少喊唱现象 4、能参与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创编活动 教学措施 本学期我将针对四年级各班级学生学习的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强调以音乐为本、注重情感体验,在注重审美体验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自己和学生的关系,提倡民主教学,使学生的心情愉快、想象力丰富,使学生以充满自信的态度迎接每一次的学习 人教版小学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篇2 一、思想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努力把教书育人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优秀品质并通过各种题材歌曲的学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赏,让学生感受美的艺术和高尚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环境意识、心理条件等,努力进取,为中国的明天奋发向上 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 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声方法; 3、初步欣赏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通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5、通过集体舞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通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通 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素质。
本学期,我还加强了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的学习力度,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改革进取,加快教育现代化,使学生能在他们的薄弱环节上加强学习,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素质大大提高 四、主要措施: 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5、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 9、以素质教育为本,不断提高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实于教学,充分发挥音乐课益智、促体、辅德的功能。
五、学生情况分析: 本级段执教班级为五年级一个级的音乐课,我从综合课入手,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在五种课型中,学生比较爱好歌舞唱游课,这种课型使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性高,创新能力自然发挥出来 执教的一个班级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篇3 本学期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实践,使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基本的演唱技巧,能有感情、有表情的进行演唱 本期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如下: 一、教学任务 1、表演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子,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和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 3、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4、读谱知识认唱1、2、3、5、6、等几个音,认识连线、延长记号等,并知道作用。
二、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四、教研课题与教学措施奋斗目标: 以美育人培养兴趣享受音乐 教研课题: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措施: (一)以音乐的美感来陶冶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地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音乐课中渗透适当地思想教育,充分利用音乐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首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具有初步爱祖国的情感在一年级的新歌及欣赏教材中多次出现《国歌》 在教学中,利用插图、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画国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次通过欣赏优秀民族音乐曲目,向学生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进而进行思想教育,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
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从心底涌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另外,向学生介绍音乐家或音乐作品时,可将这些内容编成小故事如“音乐神童莫扎特”、“贝多芬和《欢乐颂》”、“聂耳和小毛头”、“高山流水”等许多小故事,让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听故事地过程中,被音乐家的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吸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希望的种子从创设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审美教育在教音符时值的长短时,可让学生通过自己行走的步伐“呛呛|呛呛”,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和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学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两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闹钟的走动声“嘀嗒嘀嗒”来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为了使简单的节奏练习变得饶有兴趣,选几首儿童熟悉的8小节或6小节的短歌,由学生按练习中的顺序拍手,老师在琴上奏出旋律这样通过以上练习,不仅可以使单纯的节奏练习与旋律结合起来,增加了音乐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能培养儿童随音乐的节奏拍手的能力从形象、直观出发,让孩子得到美的感受和联想 (二)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
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 在音乐课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段琴声都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意思,我力求音乐课有别于其他课,从而吸引学生例如:一节课的开始采用让学生听音乐进课堂的形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感受音乐情绪的能力师生问好采用唱师生问好歌的形式音乐课中常有律动教学,律动时站立和坐下都可以用固定的音乐与之相配合(站立:1355|1-|坐下:1533|1-|)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学生用唱歌方式表扬(123|123|你真棒)这样都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独特魅力,成为学生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