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峰市优势分析1131120吴博宇.doc
12页赤峰市优势分析作者:吴博宇 级地理科学班 131120摘要:区位是人类活动占有的场合.不同的场合并不是同样地满足人类所从事某项活动的规定,即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区位条件.一种地区的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运送市场、气候、土壤等构成这一地区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也是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赤峰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当区的区位条件.赤峰区位优势表目前哪些方面呢?核心词:区位,赤峰市,都市发展1.1赤峰市的相对区位优势 1.11地理位置 赤峰市地处自治区东部,地理坐标北纬41°17′10″~45°24′15″,东经116°21′07″~120°58′52″东、东南与通辽市和辽宁省朝阳市相连,西南与河北省承德地区接壤,西、北与锡林郭勒盟毗邻四至极点:东点阿鲁科尔沁旗绍根苏木的朝伦巴特尔房身;西点克什克腾旗达尔罕乌拉苏木的少布查干;南点宁城县山头乡的哈巴气村南山;北点阿鲁科尔沁旗呼热吐古鲁班诺尔的辉特扎哈诺尔北岸东西最宽375公里,南北最长457.5公里,总面积90275平方公里市政府驻赤峰市新城区东邻辽沈,南近京津塘,西北靠锡林郭勒大草原,交通四通八达1.12地形地貌 赤峰地处大兴安岭南段和燕山北麓山地,分布在西拉木伦河南北与老哈河流域广大地区,呈三面环山,西高东低,多山多丘陵的地貌特性。
山地约占赤峰市总面积的42%;丘陵约占24%;高平原约占9%;平原约占25%大体分为四个地形区:北部山地丘陵区;南部山地丘陵区;西部高平原区;东部平原区,海拔高300-米重要山脉有大兴安岭南段,努鲁儿虎和七老图三条山脉1.13气候特性 赤峰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短促炎热、雨水集中,秋季短促、气温下降快、霜冻来临早大部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2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0~24℃之间年降水量的地理分布受地形影响十分明显,不同地区差别很大,有300-500毫米不等大部地区年日照时数为2700~3100小时每当5~9月天空无云时,日照时数可长达12~14小时,日照百分率多数地区为65~70%1.14水文资源重要水系有乌尔吉沐沦河水系;西拉木伦河水系;教来河水系;老哈河水系;内陆河水系,地上水年平均径流量为32.67亿立方米1.15矿产资源赤峰是国家发改委从全国118个资源型都市中拟定的60个典型的资源型都市之一.赤峰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和阴山两大成矿带.矿产资源丰富,自治区已提出打造“大兴安岭南麓金属矿产品综合开发运用工业基地”的战略.核心区就是赤峰及周边地区.核心产业就是有色金属和贵金属采选、冶炼及深加工.除铝在通辽外,其他项目都在赤峰市。
已发现各类矿产70余种,矿产地千余处,金属矿重要有铁、铬、锰、铜、铅、锌、钴、钨、锡、钼、金、铌等;贵重金属矿重要涉及金矿、银矿和铂、钯矿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黄金产地,合计探明储量占全自治区原生金矿储量的80%以上非金属矿重要有萤石、水晶石、冰洲石、硫、沸石、石灰石、大理石、硅石、玄武岩、珍珠岩、膨润土、鸡血石以及煤炭、资源赤峰市是国家重要的黄金产地和能源及有色金属基地,巴林奇石作为艺术瑰宝蜚声海内外1.16交通优势 赤峰地处东北、华北地区结合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距北京、沈阳等中心都市400公里左右,距出海口锦州港近来处仅130公里,也是内蒙古距出海口岸近来的地区境内已建成4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和11条国省干线公路,12个旗县区中有11个通高级别公路赤峰公路通车总里程2.3万公里,铁路运营总里程1100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铁路、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开通了多条航班航线,初步形成了立体便捷的交通网络1.17农牧业资源优势:赤峰是农牧业大市,该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其中草原面积9060万亩,林地面积4005万亩,耕地1650万亩.赤峰农牧业资源是其一大优势.赤峰人均占有耕地,草牧场,森林等资源总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依托丰富的农牧业资源,赤峰市确立以“肉,乳,菜,草”为四大主导产业.农牧业具有了正常年景生产50亿斤粮食,饲养1200万头只牲口的综合生产能力。
1.16工业优势 依托赤峰地区充沛的有色金和煤铁等工业资源赤峰市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赤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肉、乳、菜、草为主的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和以矿业、能源、医药、食品为主的工业经济体系到,赤峰建成为国内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联接东北和华北地区的能源供应基地、国内重要的有色金属原料及精深加工基地1.18旅游资源优势: 赤峰地处大兴安岭,七老图山脉与蒙古高原交汇处.具有复杂的地形地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造就了赤峰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全市优良级旅游资源总量列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位.阿斯哈图石林,第四季冰川遗迹冰臼群是世界地质奇观,有美丽贡格尔草原,黄岗林海,达里湖是百鸟的乐园等.人文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赤峰是出名的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文物古迹遍及全市.堪称全国之最有“华夏第一村”(兴隆洼文化),“中华第一龙” (红山文化),草原第一都(辽上京,辽中京遗迹)等等.赤峰已荣获中国优秀旅游都市.2.1行政区划及人口构成截止6月为止,赤峰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7个旗及一种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即红山区、松山区(涉及新城区)、元宝山区;宁城县、林西县;巴林右旗、喀喇沁旗、巴林左旗、敖汉旗、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和赤峰红山经济开发区。
总人口460万,赤峰市共有30个民族,汉族人口346.95万人,占赤峰人口的多数;蒙古族人口83.77万人回族人口超过2万,满族人口超过10万,其外尚有朝鲜族、达斡尔族等民族3.1都市基本设施建设3.11、完善都市道路支撑体系3.12、完善供水支撑体系 解决中心城区水源局限性、老城区管网老化、新城区高区配水能力不够等问题3.13、完善供热支撑体系 积极推动新热源建设,启动投资30亿元的中电投2×30万KW热电机组建设项目,积极支持京能煤矸石2×30万KW热电机组扩建项目,解决后来的城区供热问题3.14、完善燃气支撑体系 整合既有管道燃气市场,组建新的燃气公司,全面推广管道燃气3.15、完善排水支撑体系 对城区排水进行专项规划和改造,中心城区污水厂三期扩建工程和中水回用工程争取年前投入使用年末,全市都市污水解决率要达到70%,中心城区要达到80%以上3.16.加快市区绿化、美化、亮化工作,提高都市品位3.17.加大交通,教育和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彻底解决城区拥堵问题和上学难看病贵问题4.1环境生态建设问题及解决措施4.11赤峰市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现状 赤峰市的生态环境问题重要表目前“一高一低”。
一高指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草原退化都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数;一低是指植被少、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表目前:旱灾严重,水资源贫乏;沙地扩大,水土流失严重;草地退化,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4.12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因素赤峰市沙多风大是导致草地风蚀沙化,草地退化的重要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作用共同加快了草地沙化的速度4.13解决措施 节省用水,合理运用水资源;推广保护性耕地,保护生态环境;推广节水农业,缓和环境缺水矛盾;坚持因地制宜, 实行区域化生产;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侵占耕地,加强基本农田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监督;加强草地建设,避免草地退化、沙化5.1将来城乡规划5.12 城乡空间布局构造为“一轴两带,主副三心”一轴”指沿赤大高速、赤大白铁路、叶赤线以及赤凌迅速客运铁路专线等交通干线形成的市域城乡发展主轴;“两带”中“一带”指北部沿集通线和省际大通道形成的北部城乡发展带,另“一带”指南部沿京通线形成南部城乡发展带主副三心”涉及一种市域中心—赤峰市中心都市(中心城区、元宝山城区和平庄城区),两个市域副中心—北部大板镇和南部天义镇,形成市域一主两副协同驱动的城乡空间格局 5.13城乡级别规模构造 规划区形成“一核、一带、两城、多点”的城乡空间构造。
“一核”指中心城区,承当区域中心服务职能; “一带”指东部产业集聚发展带,该产业带涵盖了中心城区的红山物流园区和红山经济开发区、赤峰资源型都市经济转型开发实验区、元宝山工业园区、元宝山露天矿区、美丽河工业物流园区六个园区,还涉及了红庙子镇、元宝山城区、美丽河镇三个配套服务的城乡组团; “两城”指平庄城区和锦山城区,平庄城区是规划区东南部地区具有综合功能的城区;锦山城区为规划区西南部以商贸、旅游、农牧产品加工为特色的城区; “多点”指中心城区周边的多种特色城乡组团,涉及元宝山城区、当铺地、安庆镇、初头朗镇、牛家营子镇、夏家店、风水沟、五家镇等 5.14城乡职能构造赤峰市中心都市是全市的综合性中心,是蒙冀辽三省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具有能源化工、农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商贸物流等多种职能天义镇和大板镇是市域副中心都市,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服务和带动南部和北部地区的发展锦山镇、新惠镇、林西镇、林东镇、乌丹镇、天山镇、经棚镇等七个城关镇,为旗县域中心城乡,基于自身基本和优势发展专业职能34个重点镇中,牛家营子镇、四家子镇等20个镇依托工贸发展,八里罕镇、王爷府镇等9个镇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大庙镇、王府镇等5个镇以交通为重要职能。
39个市域一般镇为镇域提供农牧产品加工和基本生活服务职能5.15生态功能区划赤峰市域划分为西部蒙古高原稀树灌草生态区、北部大兴安岭山地落叶灌丛生态区、东北部平原草甸生态区、东部科尔沁沙地灌丛生态区、东南部低海拔丘陵稀树草原生态区、南部低海拔平原稀树灌草生态区、西南部燕北山地矮林灌丛生态区7个 5.16综合交通规划赤峰将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运送方式协调、便捷的交通网络,强化赤峰市作为蒙东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5.17规划区产业空间构造形成“一区多园”的规划区产业空间布局 “一区”指赤峰经济开发区,下辖红山经济开发区、赤峰资源型都市经济转型开发实验区和安庆工业园区 “多园”指“一区”之外,分布在规划区内的各个城区和城乡的多种专业化产业园区,涉及松山信息科技产业园区、松山商贸物流园区、红山物流园区、陈营子组团产业园区、红山区农畜产品产业加工园区、平庄工业园区、元宝山工业园区、锦山工业园区、当铺地产业园区、美丽河产业园区5.18中心城总体布局 中心城区以向北发展为主,向东、向南发展为辅其中,向北重点发展松山北片区、北洼子片区和桥北片区;向东拓展红山经济开发区;向南重点发展小新地片区、玉龙机场以北地区和农畜产品产业园区。
6.1问题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制约发展的某些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一是经济总量小、构造不合理、产业层次低冶金产业所占比重大、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弱,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慢、奉献率低,服务业和中小公司发展仍显滞后二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局限性拉动作用较强的大项目少,项目质量不高、推动不快,某些项目签约未落地、竣工未达产、投产未达效三是基本设施瓶颈制约严重能源外送通道建设滞后,水资源保障能力不强,环境容量承载压力较大四是城乡化水平低城乡二元构造突出,村庄基本设施滞后,都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逐渐显现,城乡承载、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五是民生领域仍有许多单薄环节房价高、看病贵、就业待遇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养老服务设施局限性等问题仍很突出,城乡居民增收、社会保障、扶贫攻坚、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平安建设等任务仍很繁重六是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有待进一步加快,“四风”问题仍不同限度存在,不作为、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