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闻学导论修订版课件教学ppt作者 李良荣第4节-世界各国的新闻传媒属性所有制等.ppt

34页
  • 卖家[上传人]:w****i
  • 文档编号:92418006
  • 上传时间:2019-07-0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77K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节—世界各国的新闻传媒 (共性、所有制、双重属性等),本节提要 一、新闻传媒的共性 二、新闻传媒的所有制 三、新闻传媒的双重属性 四、新闻传媒的类别 五、世界各国的新闻业(略) 视频1:BBC50年/NHK“激流中国”节目片段,一、新闻传媒的共性,1、定义 (1)新闻传媒是真实地、及时地反映世界变动的大众传播工具 (2)新闻传媒是以采集和公开向社会提供新闻为主的传播机构,2、特征,(1)新闻传播为主 (2)专门化活动 (3)开放性: 公共平台 (4)影响力: 非强制性,来自于舆论,图为新浪网新闻中心,二、新闻传媒的所有制,世界各国存在三种形式 ——私有制 ——公有制 ——国有制,1、私有制:市场导向 权力:董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 内容:新闻为主,重视受众需要 目的:赢利是基本方针,兼顾社会责任 收入:广告,发行 立场:多数都有财团的支撑,如洛克菲勒等,因此 不同程度地代表财团的利益 关系:与政府相对独立,对政府有一定监督力度 代表:美国的多数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个案:美国《纽约时报》,《纽约时报》属于的苏兹贝格家族,相似的还有属于格雷厄姆家族的《华盛顿邮报》和钱德勒家族的《洛杉矶时报》。

      《纽约时报》小史,——1851年9月18日 ,雷蒙德(Henry Raymond)创办的《纽约每日时报》(New York Daily Times)第一期问世雷蒙德去世后,《纽约时报》开始走下坡路到1896年,欠下30万美元的债务,发行量跌至9000份 —— 1896年,奥克斯(Adloph S.Ochs)战战兢兢来到JP·摩根面前,渴望金融巨子借他5万美元收购《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奥克斯在100年前就提出了自己的媒介隽语:刊印一切适于刊印的新闻(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 ) ——在美国的精英媒介中,《纽约时报》号称是“政治精英的内部刊物”,国务院、国会、各国大使馆和社会团体都依赖它来建立普遍性的参考框架被西方人誉为是“权力机构的圣经”和“档案记录报”(newspaper of record) ——2003年5月11日,美国《纽约时报》在其头版刊登一篇题为“辞职的时报记者留下的一长串欺骗行为”的文章,揭露该报记者杰森·布莱尔在过去7个月里杜撰了36篇新闻报道 ——现任纽约时报公司主席、纽约时报出版人小阿瑟·苏兹伯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Jr)说:“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可以创造未来。

      第一代:阿道夫·奥克斯(Adloph S.Ochs,1895—1935) 第二代:阿瑟·海斯·苏兹贝格(Arthur Hays Sulzberger,1935—1961) 第三代:奥维尔·德雷福斯(Orvil E.Dryfoos,1961—1963) 第四代:阿瑟·奥克斯·苏兹贝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1963—1992) 第五代:小阿瑟·奥克斯·苏兹伯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Jr,1992—),附录:《纽约时报》百年发行人,图为现任出版人亚瑟,2、公有制:公众导向 权力:管理委员会 内容:严肃新闻多,重视教化功能 目的:为公众利益服务 收入:视听费、一般不播广告 立场:公众 关系:半官方机构,与政府名义独立,重大问题与 政府保持一致,偏向政府 代表:英国广播公司、日本放送协会、德国的电台 和电视台,个案:英国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是英国最大的半官方性质的电视广播制作播出机构. ——它的理事会为最高决策、管理机构,决定英国广播公司的一切重大问题,直接向议会负责。

      —— BBC是世界上第一家公共广播机构,确立了一系列公共广播的基本原则目前,它也是世界上最有实力的国际广播电视机构之一 ——英国广播公司是非盈利性机构,不播出广告,经费来源于政府征收的广播电视接收机执照费为主,每年由议会拨给而商业广播电视公司则是盈利性机构,经费主要来源于广告收入买电视和看BBC,在英国买电视,购买电视机的同时,电视的商品条码和收看人的地址会自动的被销售部门邮寄到英国电视执照收费部门, 因此电视抱回家去不久,便会收到催促购买者付电视执照费用的信函 英国的规定是每个英国的电视用户每年要缴纳112英镑的电视收看许可费,也可以月付20磅, 这笔收入用作它的经营费用然而112磅的费用仅仅包涵英国电视的5个基本频道的收看权, 因此如果不另外支付昂贵的有线电视使用费, 每户仅仅可以看到5个频道,即: bbc1台、bbc2台、itv台(独立电视第3频道)、第4频道、第五频道,总计86.6%的收视率,其余为有线和卫星电视)英国还有独立的电视监管部门, 这些部门会对住宅区,校园等居民聚集地进行例行或者突击检查具体是用一台检索电视信号的搜索车,一旦发现那个用户有电视信号,便可以定位抽查用户。

      如果检查时用户无法出示执照,则要处以至少500磅的巨额罚款为了逃避这比额外的支出,外国留学生大多选择购买二手电视,然后购置天线偷着看,一旦发现检查人员便立即将电视藏入衣柜 ——来源:英国媒体产业化现状 文/冷凇 非亚,视频:NHK“激流中国”,3、国有制:国家导向,权力:国家政府 内容:严肃新闻、宣传 目的:宣传政府政策 收入:国家资助 立场:国家政府 代表: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体,个案:前苏联《真理报》,前苏联共产党中央的机关报,70年代其发行量达1300万份,90年代后多次停刊,1996年发行量为21万份 经费来自国家财政拨款,充足宽裕,其报价低廉,最初为2戈比,最贵上浮到4戈比,绝大部分由党员和机关订阅,最低年收入也有一1亿2千45万卢布,利润全部上交苏共 《真理报》全年出报,版面严肃,刊登大幅文章,报头印有列宁勋章和十月革命勋章,表明报纸在不同时期所获取的殊荣,题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铿锵有声《真理报》大事记,——1912年5月5日,阐述布尔什维克革命主张的政治性日报《真理报》在圣彼得堡问世 —— 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王朝《真理报》作为中央机关报复刊后,成为准备和实行十月革命的舆论阵地。

      ——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鼎盛时期开始,作为苏联共产党的惟一机关报全盛时期拥有日销量1100多万份 —— 1991年8月苏联解体,叶利钦勒令《真理报》停刊,直至同年9月该报作为独立报纸获准复出4、世界新闻传媒三大运行体制,美国:私有制为主的完全商业化运作 西欧: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 中国: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化运作 ——新闻传媒全部国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新闻传媒承担党和政府的宣传任务 ——新闻传媒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运作,三、新闻传媒的双重属性,1、公共性 2、商业性 新闻传媒是文化产业,生产具有精神意涵 的文化产品,1、公共性 新闻传媒是社会公器,提供公共空间 新闻传媒全民共享:信息资源、传播效力 代表舆论、促进公共利益、承担社会责任 新闻传媒生产不能完全等同于物质产品生产,应 避免少数人经由新闻传媒损害公众利益谋取私利,2、商业性 新闻传媒遵循市场规则运作 ——积极方面: 重视受众、竞争保证产品质量 ——消极方面: 利润至上,内容平庸、低俗 (视频:nakednews、摸乳节目、下跪新闻等) 屈从大财团(广告商、投资者) 忽视公众整体利益和弱势群体利益,3、双重属性的平衡 —原则:互为前提 过度追求商业性,损害公共性,背离市场 忽视市场需求,脱离受众,丧失影响力 —措施: 国家特殊政策、传媒专业追求 法律道德约束、公众舆论支持,,,4、中国新闻传媒的性质-P107 —基本特点:“两个轮子一起转” 事业性单位:体制保证党和国家领导 企业化管理:经营、管理按市场规则运作 —其他特点: * 由党来领导,服务人民 * 承担喉舌功能(宣传) * 新闻事业以党报为核心,多品种共存 * 新闻传媒属国有资产,全民所有,四、新闻传媒的类别,以报纸为例 1、报纸内容分 ——综合性报纸:包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专业性报纸:突出社会生活某个方面 综合适量,专业宜多,2、以报纸层次分 ——严肃的高级报纸(质报): 内容严肃、硬新闻多、公信力高、重视公共事务报道、读者层次高 ——大众化的通俗报纸(量报): 软新闻多、煽情报道多、重视娱乐、消遣功能,读者量大层次不一,3、以报纸方针分 ——政治性报纸: 追求政治目的,以宣传为主 ——商业性报纸: 追求利润,以新闻为主 ——政治性的企业报: 经济独立,追求一定的政治目的,具有较强的专业精神,4、以发行范围分 ——全球性报纸: 全球发行,有全球影响力 ——全国性报纸: 全国发行,有全国吸引力 ——地方性报纸: 地方发行,5、以发行时间分 ——日报:每天发行一次 ——周报:每周发行一次 ——早报:早上7:00左右 ——午报:中午 ——晚报:晚上,,,插曲1:意大利女记者斯格雷纳: 我是记者,与性别无关,美国有线电视公司(CNN)一名男记者曾对斯格雷纳的工作发出这样的感慨:当战场上的男记者们忙于追逐总统和将军时,女记者们却能将视角伸向普通人的内心世界。

      女记者用女性的眼光来看世界而她们的眼光,又回馈给世界一种细腻 斯格雷纳工作的《宣言报》的编辑们也这样评价他们的这位冲在最前线的同事:“由于她的努力工作,我们才可以透过由少数当权者所控制的信息壁垒,了解到许多战争冲突的真相由于她的努力工作,我们才可以知道阿拉伯世界的社会现状,知道他们对于自由及公正的渴望由于她的努力工作,我们才可以和中东国家建立直接的联系,共同努力来帮助他们反抗所有的压迫图上:2004年4月8日,三名日本人在伊拉克遭到自称为“战士旅”的组织的绑架上图为《朝日新闻》摄影记者32岁的郡山总一郎的护照;右图为在伊拉克遭武装组织绑架后获释的日本摄影记者郡山总一郎和自由撰稿人今井纪明4月30日下午召开了获释后的首个记者招待会,详细讲述了他们被绑架的经历插曲2:两位战地摄影记者的三句话,—— “我只是手受伤,没什么大碍你是摄影记者,你的工作就是拍照,就算我死了也顾不上了 (一天,著名战地摄影记者Q.Sakamaki他的“徒弟”郡山总一郎在加沙遇上大规模巴人示威,以军开枪镇压,五死多伤,Q的手臂也中了弹,血流如注正当郡山想放下相机送Q到医院时,他说了这段话 —— “有钱是好,但我是摄影记者,不是教授。

      (传媒经常来预约采访,许多记者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大学都争着请郡山去演讲,讲伊拉克人质问题,像个教授一样天天都不得安宁,虽然讲述绑架经历收入颇丰,两个小时就能挣500美元,最高纪录是一天3000美元,但他一点也不喜欢这种生活 ——“在我四岁时,沉迷赌博的父亲为避债离家出走,二十多年音讯全无我不能让孩子没有父亲将来如果妻子生了小孩,我可能为照顾孩子而不再摄影,回去当个货车司机 (郡山爱小孩,他很希望能和新太太生小孩,并准备为小孩放弃摄影记者的事业 来源: 《与曾遭绑架的日本记者同行》 《外滩画报》2004年10月9日,插曲3:战地摄影师尼尔.奎度,利比里亚突发事件类 (2004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组照一等奖) 作者:No?l Quidu 咖玛图片社法国总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