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民俗大盘点一.docx
20页春节民俗大盘点一 篇一:春节民俗文化 春节习俗中的中国传统观念和文化 学号: 学院: 引言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它超越其它众多民俗节日号称“百节之首",恰恰说明春节对中国人而言,意义非凡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而且极具特色,进入腊月,年味渐浓,吃过腊八粥,家家开始忙年,贴对联、办年货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买东西;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打黄酒;三十,吃扁食??本文意在讨论部分春节习俗,和从中反应的中国传统观念和文化 关键词:春节,习俗,传统文化 第一章 春节介绍 1.1介绍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佳节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 或二十四日 小年 节起,大家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 沐浴 、准备年节器具等等全部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专题,即“辞旧迎新”大家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大家借春节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而元日过后会有很多娱乐活动:耍狮子,扭秧歌,舞龙灯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所以,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佳节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 1.2历史 据记载,春节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有关其起源有很多说法,而最为普遍接收的是,公元前2021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率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今后,大家就把这一天看成岁首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以后叫春节 中国历史上每个时代过春节的时间不一样,知道汉武帝命公孙卿和司马迁 造“太阳历”,要求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岁之首,今后一直采取夏历纪年,长达2080年,知道清朝末年名称也多个多样,魏晋南北朝时成为“元辰”,唐宋元明称“元旦”、“新正”,清代则一直叫“元旦”我们现在的春节是在1949年9月27号,第一届在政协会议上,将阴历和阳历分开,阴历正月初一正式改为“春节” 第二章 春节习俗 1.1守岁、吃团圆饭 守岁是在九年的最终一天,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来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有关守岁的也有很多的传说。
在这天家人要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一堂,准备多种美食,而且通常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全家人吃过年夜饭,一起娱乐,共相同待零点的到来,为家人祈福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1.2祭灶、放鞭炮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全部设有“灶王爷”神位,大家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敬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是因为传说在大年三十灶王爷会带着一家人应得的祸福吉凶和其它诸神来到人间,以后诸神回天庭,只有灶王爷留在人间 在除夕夜,家家会放爆竹,相传是为了吓走“年”兽,同时也驱逐多种鬼怪,请求新年平安 1.3拜年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含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新年的初一,男大家全部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明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法多个多样,有的是同族长率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多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拜年要选择适宜的时间,要既不失礼貌也不影响主人休息或接待其它客人亲友相聚,一定要说吉利话礼品选择要合适,不失礼数 1.4年画,贴福字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个,是中国特有的一个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年画起源于门神,以后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便成为现在的年画年画大全部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春节时,几乎家家从大门到厅房全部贴满了花花绿绿,象征吉祥富贵的年画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和热闹的气氛,因此画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内容有花鸟、胖孩、金鸡、春牛、神话传说和历史小说等,含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由来已久的风俗,贴福字在《梦梁录》中已经有记载有关贴福字也有多种多样的传说,流传最广的是民间用贴福字来躲避姜太公那无耻的老婆“穷神”以后又有贴倒福字的风俗,取谐音“福到了”福字也有很多样式,最受欢迎的是剪纸福字,剪纸福字以福字为专题,融入其它剪纸元素,比如牡丹,鱼,鸟,蝴蝶和蝙蝠等。
在民间有的将福字做得十分精细,图案有寿星、寿桃、 鲤鱼跃龙门、龙凤呈祥、五谷丰登等春节时,大家会在门上,窗户上贴各式各 样的福字,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第三章 春节中的传统文化和观念 2.1家庭观念 春节,离家外出的人全部要回家团聚过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家庭观念情结的表现,以家庭为关键的亲人团聚,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孝悌之道守岁通常是为了延长父母寿命,请求全家平安,这足以看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家人占有很主要的地位中国人渴望和家人团聚,期望家人平安,将家庭放在了十分主要的地位 同时在中国人的文化中也十分重视孝悌之道孝悌的基础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含有高尚的地位,得到普遍的奉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于孝悌之道更是十分重视《论语》中还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和!”中国春节的守岁活动中更是表现了这种孝悌之道,这也是中国家庭观念的关键 2.2传统鬼神文化 祭灶,反应了大家对于神灵的敬畏在古时候,大家相信有多种神灵存在,因此格外敬畏神灵,期望自己能够平安一生,因此会有“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在民间,通常家庭会供奉多种神灵,按时上供焚香,而这一风俗至今仍广为流传。
比如商人家中依然会供奉财神,新婚夫妇会收到他人送的送子观音而灶君俗称为灶王爷,在民间是最一般,最深入群众的神,它含有这么三种职能:一、民以食为天,灶王爷掌管饮食;二、司职命运;三、监察善恶,因此民间对灶王爷全部是笃信虔诚的而神灵通常是人的精神营造出来的超人对象,或是对于美好未来的一个寄托 这也反应了古时候大家没有能力将生活变得更篇二:全国各地春节民俗大盘点 全国各地春节民俗大盘点 除夕到十五 大习俗 小禁忌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到饱;初四接神,初五隔开,初六挹肥;初七七完,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请子婿,十二查某子返来拜,十三食暗糜配芥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 从古到今,新年习俗流衍改变,里头暗藏了古早人的信仰和风情,和当代人和时并行的脚步不论你做或不做,信和不信,全部一定要先看个明白! 除夕夜 围炉庆团圆 ◆除夕称为过年,意为旧岁至此夜而除,明日即换新岁这日下午会备牲礼祀神祭祖,称为“辞年” ◆除夕夜全家齐聚,围炉吃团圆饭,而且吃得愈晚愈好! ◆吃终年菜 台湾中北部吃芥菜、南部吃菠菜 ,一口吞进嘴里再慢慢咀嚼,以求长命百岁 ◆水饺形似元宝,咬到暗藏铜板的人,还能够好运旺财一整年呢! ◆记得在入夜前洗澡,并把衣服洗晾完成,不能湿过年! ◆庙宇会在除夕夜关上大门,一到午夜十二点,钟声敲响,信徒蜂拥挤进,听说赢得头香的人,在新的一年能取得好运势! ◆吃鱼,年年有余;吃韭菜,长长久久;菜头会有好采头;丸类象征团圆;年糕意味“步步高升”。
◆除夕围炉后,长辈会发送压岁钱给晚辈,请求长命百岁;以后通宵不眠直到天明,称为“守岁” 年初一 开春吉祥 ◆以干支定开正时间,时间一到燃放鞭炮,象征赶走年兽;并在神明前供奉甜汤圆,以示开春 ◆穿新衣新鞋,代表万象更新!还传说穿上红色内衣,整年全部会“鸿运当头” ◆到庙里祈福,同时会注意出门时的方位,朝吉利方向前进,认为可招来好运! ◆为请求年年益寿,神坛上的香烛必需 终日明亮 ◆亲友相互往返拜年,道吉祥恭喜,祝福对方明年顺利、身体健康 ◆开车出门,经过山洞或陆桥时会撒些“四方金”和“土地公金”,能够消灾解危,逢凶化吉 中部和苗栗人至今还有这种习俗 ◆吃瓜子,象征“多子多孙”;糖莲子表示“连生贵子”;糖莲藕寓意“年年全部有” ◆避免吃稀饭,这天若吃稀饭,这一年外出会被雨淋,甚至大雨会将田土冲垮另外,吃稀饭是贫穷的象征,初一吃稀饭,恐怕以后全部得过着穷困生活 ◆部分客家人和闽南人会吃早斋,听说初一吃素代表整年吃素 ◆禁止洒扫和倒垃圾, 会把家里的福气财运扫光光; 若真要动扫帚,记得由外往内扫! ◆尽可能不动刀剪针线,一旦有差错,会招致破败等不吉利的事;也有可能把财路剪断。
◆初一打破碗碟杯盘,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法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 ◆不能睡午觉,男人在这一天睡午觉,她的田畦就会崩坍;女人在这一天午睡,炉灶会塌陷这亦是取古意,劝人不要懒散 ◆忌洗衣,因为水神生日是初一、初二,所以这二日不宜洗衣 ◆不能够躺在床上说恭喜,传说会造成终年卧床! ◆不能打人、骂人和哭泣,以保持好兆头 ◆避免说出“破”、“死”、“病”、“输”、“败”等不吉利的字眼;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沬、说“童言无忌”等方法化解可能的不祥后果 ◆记得要在年前还清债务,假如已欠过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门讨债,不然会倒楣一整年! ◆不宜杀生杀生必见血光,为不祥之兆,会引发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发生 ◆出嫁的女儿初一不能回娘家,听说会让娘家破败 年初二 回门是喜 ◆出嫁女儿偕女婿回娘家的日子,称为“回门”早期还须由娘家弟兄前来迎接,并准备红包分送给小辈 ◆回门时不能空手,且带给娘家的礼品,必需是双数,单数则不吉利 ◆ 做牙 祭拜土地公,早期多以牲礼祭拜,当代逐步改为鲜花水果 年初三 老鼠娶亲 ◆可安睡迟起,因为自除夕到初二全部劳累,这日能够好好调息啰! ◆俗称“赤狗日”,不宜外出或宴客。
◆依据传说,这日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入夜后必需早早熄灯就寝,以让老鼠家族举行婚礼;并在家中各处撒盐和米,称为“老鼠分钱” 年初四 恭迎灶神 ◆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灶王爷关键点查户口,因此家家户户全部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牲醴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年初五 拜财神 发利市 ◆称作“破五”,因为之前的禁忌过了这天便可破除,因此也谓“初五隔开” ◆ 这天垃圾变成了“穷气”,所以要清扫家里,将垃圾送出去,俗称“送穷出门” ◆“五忙日”,严禁动土,不然可能会有灾难发生 ◆这天是五路财神生日,商家在路边摆起供品,焚香拜神,以求“大发利市”,同时正式开张 年初七 安置身心 ◆“人日”,听说若这日天晴,代表会人身安适;若阴雨,则疾病瘟疫生 ◆又称“七煞日”,很多事情全部不宜在这天进行,尤其应避免外出远行 年初九 祝玉皇生日愉快 ◆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大家会在庭院或寺庙的中央准备祭品,焚烧天公金,为玉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