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下全册讲义精讲.doc
65页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知识概要:1. 化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研究什么的?化学是一门主要研究物质的 性质、组成 及 变化规律的学科2. 化学的作用:(1)生产化肥和农药(农业); (2)合成药物(医药业); (3)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交通和建筑业); (4)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知识拓展:化学科学的发展在极大地推动者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塑料是人类重要的发明,塑料袋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却也给环境带来了“白色污染”的危害,所以有人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扬长避短 3. 绿色化学:这里的“绿色”并非指颜色,而是指对环境友好、无污染的生活理念例题精讲:【例题1】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以下不属于化学贡献的是( ) A.合成抗生素 B.生产水泥 C.克隆技术 D.生产合金材料 答案:C 解析:化学在医药、建筑等领域都有极为广泛的应用,而克隆技术属于生物的范畴例题2】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1)环境保护(2)能源开发利用(3)新材料研制(4)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 A.只有(1)(2)(3) B.只有(2)(3)(4)C.只有(1)(2)(4) D.(1)(2)(3)(4)答案:D解析:环境污染主要是化学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和烟尘造成的,而对污染物的治理需依赖相关化学知识;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可缓解能源危机;研制新材料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化学还可指导对生命过程奥秘的探索。
例题3】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下述不符合此主题的是( ) A.提倡“低碳生活” B,开发绿色能源 C.使用难降解的塑料制品 D.分类回收垃圾 答案:C解析:使用难降解塑料会对水源、土壤造成污染,不符合世界环境日主题例题4】通过化学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不少化学知识,下面某同学关于化学的一些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 D.化学为保护环境发挥重要作用答案:B解析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一定危害例题5】“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这说明科学的发展既能造福人类,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多问题下列问题不属于这类情况的是( ) A.汽车与空气污染 B.造船与伏季秀渔 C.塑料与白色污染 D.防腐剂与食品安全答案:B解析:其余三项都表现了双刃剑的特征伏季休渔是拒绝过度捕捞,维持生态平衡的意思,与双刃剑无关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知识概要: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概念 例子关键字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水结冰 酒精挥发 瓷碗碎了 电熨斗通电产生热三态变化、碎了、短了、打磨雕琢等化学变化(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酒精燃烧 苹果烂了 粮食发酵 铁生锈 煤气爆炸腐烂变质、燃烧、化学爆炸、生锈、发酵等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 能量 的变化 特征:发光 放热 放出气体 产生沉淀 颜色变化(反例:小灯泡通电发热 无色氧气变成淡蓝色的液氧 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以小气泡形式放出)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分依据在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2.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子:色 、态、 味、 两点(熔点、沸点)、两度(硬度、密度)、四个性(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溶解性)等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子:可燃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毒性等思考1】蜡烛燃烧这个过程是什么变化?答案及解析:既包含物理变化又包含化学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所以说是化学变化,在燃烧的过程中,蜡烛变短了,所以也包含物理变化思考2】酒精燃烧、酒精能燃烧哪个是化学变化、哪个是化学性质?答案及解析:酒精燃烧,这是一个过程、一种状态,所以是化学变化;而酒精能燃烧,是酒精这种物质的一种性质、能力,所以是化学性质。
3.描述实验现象:主要是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得到实验的现象注意:描实验述现象时不可说出生成物的名称)4. 性质决定用途: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人们利用其创造对人类有意义的物质例题精讲:【例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 B.食品变质 C.水分蒸发 D.酒精燃烧 答案:C 解析:其余三种都有新物质生成,“熔化 凝固 汽化 液化 升华 凝华”这六种物质变化现象都是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例题2】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火上浇油 B.百炼成钢 C.玉不琢不成器 D死灰复燃.答案:C解析:此题易误选B百炼成钢”的过程中除去了过量的碳,这是利用了碳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火上浇油和死灰复燃也都是体现物质的可燃性;玉不琢不成器的含义是玉器需经打磨才能改变其形状,成为人们所喜爱的形状,这是一个物理过程例题3】阅读下列短文,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四个概念填空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属 ),把块状的硫研碎(属 ),取少量放入燃烧匙内,将燃烧匙加热,硫熔化成淡黄色液体(属 ),继续加热,硫在空气中燃烧(属 ),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属 ),说明硫具有可燃性(属 )。
答案:物理性质、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例题4】(2010,汕头)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铝做导线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 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答案:D解析:ABC三个选项分别利用的是导电性、硬度和吸附性,这些都是物质的物理性质,而D项利用的是氮气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的稳定性,这是化学性质例题5】(2010,烟台)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 .蜡炬成灰 D.木已成舟答案:C解析:蜡烛燃烧,典型的化学变化花香四溢是扩散过程,物理变化;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物理变化;木已成舟,是把木头通过一些制作过程变成船,形状改变,是物理变化例题6】根据物质的什么具体性质可鉴别下列各组物质?(1)厨房里的糖和食盐 ;(2)白酒和食醋 ;(3)面粉和洗衣粉 ;(4)铜丝和铁丝 。
答案及解析:(1)味道 (2)气味 (3)溶解性 (4)颜色第三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知识概要: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1)常用仪器的分类: 可直接加热的: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反应容器{能间接加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 称固体的质量:托盘天平 计量仪器{量液体、气体的体积:量筒 一般加热:酒精灯 热源仪器{高温加热:酒精喷灯仪器的使用块状或较小颗粒:镊子 取用仪器{粉末或小颗粒:药匙 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夹持仪器:试管夹、坩埚钳、铁架台(铁圈、铁夹) 分离仪器:漏斗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水槽、玻璃棒等 (2)常用仪器的用途及注意事项仪器用途 注意事项试管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1)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2)制取少量气体时的反应容器(3)收集少量气体(1)加热液体,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2)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加热时,应手持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玻璃棒(1)搅拌溶液,加快物质的溶解速率(2)过滤时引流液体(3)蒸发时搅拌液体,防止局部过热而造成液滴飞溅(4)蘸取少量液体(1)搅拌时不可用力过猛,勿碰击器壁,以防止仪器破裂(2)注意随时洗涤,以防污染(3)不可将玻璃棒浸液的一端放在桌面上酒精灯用于加热应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1)用过后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2)滴液时,应竖直悬空于容器上方,不能把滴管伸入容器中(3)吸液后的滴管不可平放或倒置,以免试剂流入胶头,腐蚀胶头 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用完不必洗涤,应立即放回原瓶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烧杯用于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用来配制溶液,也不能盛放较热的液体集气瓶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也可作反应容器集气瓶和广口瓶外形相似,但磨口的部位不同。
集气瓶磨砂在瓶口上侧,广口瓶磨砂在瓶口内侧2.药品的存放方法:固体药品存放在广口瓶中,体液药品存放在细口瓶中3. 药品的取用方法: (1)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的或密度较大的固体药品,首先试管平放或倾斜,用镊子夹取放在试管口,慢慢竖立试管,让药品慢慢滑落粉末状的用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最后将试管直立起来2)液体药品的取用:较多量的液体药品取用:采用倾倒法(标签向手心、两口要紧贴、瓶塞要倒放) 少量液体药品取用:滴加法(胶头滴管的使用) 定量液体药品取用:量筒(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4.物质的加热:(1)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2〉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3〉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2) 给物质加热的方法:〈1〉液体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2〉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3〉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