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北京十一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附解析).pdf

21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77902905
  • 上传时间:2024-08-2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01M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北京H■一实验中学高一( 上) 期末化 学考生须知1 . 本试卷共8 页,共两部分,28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 . 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3 . 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 . 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 .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016 Na23 C135.5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2题,每题2分,共 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随着神州十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6 名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实现在轨交接空间站中有一套完善的再生式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可实现舱内氧气和水的循环利用,保障航天员长时间在轨驻留的需求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长征二号F 遥十五火箭点火发射B .冷凝回收舱内的水蒸气C .利用循环水电解制氧气D .还原去除舱内的二氧化碳2 .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 Fe(O H ) 3胶体 B. KC1 溶液 C.蔗糖溶液D.N aO H 溶液3 .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乙醇 B. FeC.HNO3D.K O H 溶液4 .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中,不小碰的是A. H2so4属于酸C. NO属于氧化物5 . 下列关于过氧化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化学式为Na2O2 B .白色固体B. KOH属于碱D .石灰水属于纯净物C .能与H2O反应D. 能与CO2反应6 . 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用铁制容器盛装的是A .盐酸 B .硫酸铜溶液C. 氯化铁溶液D. 浓硫酸 7. 下列转化需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实现的是A . C u — > C u S O4C . S O 3 f H 2 s o 48 .下列行为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A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C .点燃氢气前,先进行验纯操作9 .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犯得的是B . Fe , O , — > Fe C l3D. NH3^(NH4)2SO4B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D.熄灭少量燃着的金属钠,用干燥沙土覆盖A .用Fe C l3溶液刻蚀电路板上的铜箔:2 Fe " + C u = C u2 + + 2 Fe2 +B .蔗糖中加入浓硫酸,产生大量气体:C + 2 Hz S。

      /浓)= = C 0 2 T + 2 S T + 2 H2C .次氯酸见光分解:光照2 H C 1 O ^ 2 H C 1 + O2D.钠放置在空气中表面会变暗:2 N a + O2= N a2O21 0 .下列说法中,不氐砸的是A . 1 mo l C l2 质量是 7 1 gB . 1 mo l N&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 . 0 2 x 1 ( ) 2 3C .常温常压下,2 2 . 4 L C H』 的物质的量为1 mo lD. 1 L 1 mo l L- 1 N a 2 sO 4 溶液中含有 2 mo l N a+1 1 .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备干燥的C l Z并研究其性质其中,a为湿润的淀粉K I试纸,b、c分别为湿润和干燥的红纸条,d为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用上述装置制备C U ,所选反应物和收集方法正确的是选项ABCD反应物浓盐酸和M nO 2浓盐酸和M n 稀盐酸和M n O2浓盐酸和高镭酸钾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A. AB. BC.CD. D12 . 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备干燥的Cl2并研究其性质其中,a 为湿润的淀粉K I试纸,b、c 分别为湿润和干燥的红纸条,d 为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为达成实验目的,甲、乙、丙中所用试剂不走砸的是A .甲中为饱和食盐水B .甲中为浓硫酸C .乙中为浓硫酸D .丙中为N aO H 溶液13 . 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备干燥的Cl?并研究其性质其中,a 为湿润的淀粉KT试纸,b、c 分别为湿润和干燥的红纸条,d 为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下列关于实验现象及Cl?性质的说法中,不氐砸的是A.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 变蓝 B .b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C .b 褪色而c 不褪色,说明Cl?能与水反应 D .d 先变红,一段时间后褪色1 4 .营养液是无土栽培的核心和关键,某营养液中含4 种离子( 忽略微量离子) ,对离子浓度的要求如下表所不0离子种类 K? NH: NO- PO: 浓度( m o l O—0.030.030.01该营养液中K+的4物质的量浓度为A. 0.01 mol LJ1 B. 0.02 mol L71 C. 0.03 mol U1 D. 0.04 mol L-115.营养液是无土栽培的核心和关键,某营养液中含4种离子( 忽略微量离子) ,对离子浓度的要求如下表所Zjs o离子种类K+NH;NO;PO:浓度(mol-L?i)—0.030 030.01用下列物质配成1L满足上述离子浓度要求的营养液,其他离子对植物的影响可忽略,符合要求的一组是A. 0.01 mol KNO3 和 0.01 mol Na3PO4B. 0.03 mol KC1 和 0.01 mol ( N H j PO4C. 0.01 mol KNO3、0.03 mol NH4cl 和 0.01 mol Na3P0」D. 0.03 mol KC1、0.03 mol NH4NO3 和 0.01 mol Na3PO416 .氮循环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其中无机氮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

      亚硝酸盐是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关于亚硝酸钠( NaNCQ性质的推测中,不令理的是资料:HNO2为弱酸,N(工 在碱性条件下能稳定存在A. NaNO2具有氧化性B. NaN2具有还原性C. NaNO?能与H2sO,反应D. NaNO?能与NaOH反应17 .氮循环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其中无机氮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 卜 列关于海洋无机氮循环的说法中,不思卿的是A .过程2中,可能需要2参与反应B .过程3中,发生均为还原反应C .过程4中,生成I m o l NH :至少转移8 m o i电子D .过程5中,反应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均降低1 8 .粗食盐水中常含有少量C a ? +、M g2\ SO :,实验室提纯粗食盐水制取食盐的流程如下粗食盐水i.加入过量I — »NaOH溶液过滤ii•加入过量T沉淀2BaCh溶液 1------过滤iii.加入过量rTJ-r-i X 溶液L-»|W3)①加盐酸调pH值②蒸发结晶NaCl固体L-4WH[-4^3]滤 液1中,不可熊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 . Na+ B . C PC . M g2 +D . SO ; "1 9 . 粗食盐水中常含有少量C a 2 +、M g2\ S O] ,实验室提纯粗食盐水制取食盐的流程如下。

      粗食盐水i.加入过量NaOH溶液~ 过 滤iii加入过量T沉淀2BaCh溶液 1------过滤iii.加入过量X溶液~a S -T沉淀3|- 4 ^ 3 )①加盐酸调pH值②蒸发结晶NaCl固体下列关于粗食盐水提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过 程i i的目的是除去SO jB .过程i和i i的顺序可互换C .过程i i i中加入的试剂X为Na 2 c3D .沉淀3的成分是B a C C ) 32 0 .粗食盐水中常含有少量C a 2 +、M g2\ SO :,实验室提纯粗食盐水制取食盐的流程如下 粗食盐水i.加入过量NaOH溶液T沉淀1ii•加 入 过 量 : 汛 谅 少过滤U滤液1BaCh溶液1---------iii.加入过量沉淀3|过滤L | 滤液2X溶液过滤L ( 滤液3]①加盐酸调pH值②蒸发结晶NaCl固体整个提纯过程中,未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 .蒸发皿 B .玻璃棒 C .漏斗 D .烧瓶2 1 .用如图装置( 搅拌装置略) 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呈“ 亮一 灭 - 亮 ” 的是ABCD试剂a盐酸硫酸C11SO4溶液蔗糖溶液试剂bN aO H 溶液Na2cO3溶液Ba( OH) 2溶液蒸储水A.A B. B C. C D. D2 2 .下列“ 实验结论” 与“ 实验操作及现象” 相符的一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将 SO?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色很快褪去SO2具有漂白性B向某溶液中加入N aO H 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溶液一定含有Fe?+C向某溶液中滴加B aC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SO。

      D将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co ?A. AB. BD. DC.C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6题,共56分23.补齐物质与其用途连线,并回答问题用途物质A .去除某些有机溶剂中的水分一- - - - - - - - - a . N aB .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b . N a2CO3C.厨房中的食用碱c Fe , O4D.打印机墨粉中的磁性成分d . N a Cl O(1)上图连线(2)上述N a Cl O的用途,利 用 了 它 的 ( 填 “ 物理” 或" 化学” )性质3) N a可以去除某些有机溶剂中的水分,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o24 .我国科学家用CO2人工合成淀粉时,第一步需要将CO?转化为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定条件C O2 + 3H2 ——, 工 CH 30 H + H2OO(1)做 还 原 剂 的 物 质 是 ,碳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 填 “ 升高” 或" 降低” )2)反应中每生成I m ol CH j OH ,消耗CO2的物质的量是 m ol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molo25 .实验小组同学需要配制5 0 0 m L 0 . 4 m ol - L J 'N a Cl溶液。

      方法如下:(1)需要称取N a Cl的质量为 g o(2)为完成实验,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和(3)在转移溶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4)配制过程中,下 列 操 作 会 导 致 所 配 溶 液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偏 小 的 是 ( 填字母) A.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烘干B.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C.摇匀后,发现溶液的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几滴蒸僧水26.某小组用如下装置制备并探究S0?的性质③蘸有k和淀粉溶液的棉花②蘸有Na2s溶液的棉花①湿润的蓝色石荒试纸( 1)制备SO?时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若所用硫酸的浓度较低,反应时观察不到气泡产生,可能的原因是( 2)能体现SO?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的实验现象是 o( 3)②中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生成,说明SO?具有( 填“ 氧化” 或“ 还原” ) 性 4)③中观察到蓝色褪去,SO?发 生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5)蘸有NaOH溶 液 的 棉 花 的 作 用 是 27.高铁酸钾( L F e O q ,其中Fe元素为+6价) 是新型绿色水处理剂,其制备方法如下图所示( 部分步骤已略去) 。

      已知:在碱性溶液中的溶解度:K2FeO4 < Na2FeO4足量浓NaOH溶液过程ICl2 Fe(NO3)3 KOH难溶性杂质( 1)过程I的目的是制备N aC lO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2)过程II为碱性条件下制备高铁酸钠( Na?FeO4 ) ①补全过程II中发生反应 离子方程式:口 Fe3+ + □ ClO +n=□ FeO: + n+ □ H ,0 _ •②除NazFeO』 外,过 程H中还可能生成一种含铁元素的难溶性杂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3)过程III中,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4)过程I〜in中,需 要 进 行 过 滤 操 作 的 是 ( 填序号) ( 5 ) K2F e O4可将氨氮废水中的N H :转化为N ,除去从价态角度分析,K2F e O4能处理氨氮废水的原因是«2 8 .某补铁剂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 F e S O j ,说明书中建议“ 本品与维生素C同服” 小组同学为探究其原理,用放置7天的F e s4溶液( pH〉4 )进行下列实验资料• :维生素C( C 6 H又称抗坏血酸,易溶于水,其溶液呈酸性I. 检验铁元素的价态1 K S C N「 溶液D实验序号试管中的试剂实验操作及现象i2 m L放置后的F e S O a溶液滴加5滴K S C N溶液后,溶液变为浅红色i i2 m L放置后的F e S O a溶液,0 . 1 g维生素C维生素C溶解,溶液p H <3,滴加5滴K S C N溶液后,溶液仍呈无色( 1 )i中观察到,说明溶液中存在F e3 +=将F e S O4氧 化 的 物 质 是 。

      2 )①小组同学推测,i i中溶液仍为无色是因为维生素C与F e 3 +发生了反应补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 6 H + □ F e " = □ + C 6 H 66 +口1 1 -②甲同学认为,可以取i i中溶液加入酸性K M n C ) 4溶液验证反应产物乙同学认为该方法不可行,理由是( 3 )丙同学认为i i中检验方案不严谨,应考虑p H对反应的影响,依据是H .探究p H对i i中反应的影响小组同学补充了如下实验,继续探究p H对i i中反应的影响实验序号试剂实验操作及现象i i ir— K S C N厂溶液2 m L放置后的F e S ( ) 4溶液昌1用几滴硫酸调p H < 3滴加5滴K S C N溶液后,溶液变为浅红色,浅红色比i中加深( 4 )判断下列关于实验结论的说法是否正确( 填"对' ' 或"错") ①p H对F e3 +与S C N-的显色反应有影响②加维生素C后p H <3 ,导致i i中未末检测出F e " ( 5)反思实验i〜iii,下 列 说 法 合 理 的 是 ( 填序号) a.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和酸性b.同服维生素C可减缓补铁剂中FeSO4被氧化c.使用KSCN检验Fe3+时,宜先将溶液酸化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2题,每题2 分,共 44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I . 【 答案】B【 解析】【 详解】A . 火箭点火发射时燃料燃烧,属于化学变化,A 不选;B . 冷凝水蒸气得到液态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选;C . 电解水制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 不选;D . 用氢气还原去除舱内的二氧化碳生成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 不选;故 选 : Bo2 .【 答案】A【 解析】【 详解】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KC1溶液、蔗糖溶液、NaOH溶液均属于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Fe(OH) 3胶体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答案为A3 .【 答案】C【 解析】【 详解】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 . 乙晦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 A 不符合;B. 铁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故 B 不符合;C. HNCh的水溶液可以导电,HNCh是电解质,故 C 符合;D. KOH溶液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 D 不符合;故选C4 . 【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硫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故 A 正确;B .氢氧化钾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 B 正确;C. 一氧化氮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故 C 正确;D .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 D 错误;故选D。

      5 . 【 答案】B【 解析】【 详解】A . 过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zCh, A 正确; B .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B错误;C .过氧化钠能与HzO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C正确;D .过氧化钠能与C0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D正确;故选B6 .【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盐酸与铁能发生置换反应,会使铁制容器因不断溶解而损坏,A不符合题意;B .硫酸铜溶液与铁能发生置换反应,从而损坏铁制容器,B不符合题意;C .氯化铁溶液与铁能发生化合反应,会损坏铁制容器,C不符合题意;D .浓硫酸能与铁反应并在铁表面形成钝化膜,从而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可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硫酸,D符合题意;故选D7 .【 答案】A【 解析】【 详解】A. C u f CuSC) 4铜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故需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实现,A正确;B . F q O sfF e C h各元素化合没变,表现FeQ,碱性氧化物的性质,B不选;C . SO 3fH 2SO 4各元素化合没变,表现S 酸性氧化物的性质,C不选;D. NH3^ .( NH4)2SO4,各元素化合没变,表现NH,溶于水形成弱碱的性质,D不选;故本题选A。

      8 .【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盖上灯帽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则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故A正确;B .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液体飞溅,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故B错误;C .氢气为易燃气体,达到一定浓度会发生爆炸,则点燃氢气前,先进行验纯操作,故C正确;D .钠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气,氢气为可燃气体,因此钠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可用干燥沙土覆盖,以达到隔绝空气的方法熄灭少量燃着的金属钠,故D正确;答案选B9 .【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利用三价铁离子的氧化性刻蚀电路板上的铜箔:2Fe3++Cu=Cu2+ + 2Fe2+, A不符合题意;B .浓硫酸有脱水性,使蔗糖碳化,浓硫酸与产生的碳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 C + 2 H 2 s o 4 ( 浓) =co2 T + 2 S C ) 2 T+2 H 2 B 不符合题意;光照c.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分解:2 H C 1 O ^ ^ 2 H C 1 + O2T , C不符合题意;D.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4 N a + O2= 2 N a2O , 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 0 . 【 答案】C【 解析】【 详解】A . m ( C /2) = n M - \molx 7 1 g /mol = 7 1 g , A 正确;B . N = n NA= Imolx 6 . 0 2 x 1 02 3 = 6 . 0 2 x 1 02 3, B 正确;C.常温常压下,无法准确利用气体体积公式进行计算,C错误;D . n(Na2soj = cV = , n(Na+) = 2 m o 2 , D 正确;故答案为:C 1 1 .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该实验原理是利用二氧化锌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 因盐酸具有良好挥发性,所得气体中含有C L 、H C 1 、H20,需将气体先通过甲中饱和食盐水中除去H C 1 , 再将气体通入乙中浓硫酸中进行干燥,氯气能与水反应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 C 1 和 H C 1 0 , H C 1 0 具有漂白性,氯气是有毒气体,不能排放至空气中,氯气能与碱反应,因此采用N a O H 溶液收集尾气 详解】该反应装置为固液加热,反应物选二氧化镐与浓盐酸,浓盐酸和高镒酸钾在常温下即可反应,由于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故选A。

      1 2 .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该实验原理是利用二氧化锦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 因盐酸具有良好挥发性,所得气体中含有C L 、H C 1 、H2O,需将气体先通过甲中饱和食盐水中除去H C 1 , 再将气体通入乙中浓硫酸中进行干燥,氯气能与水反应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 C 1 和 H C 1 0 , H C 1 0 具有漂白性,氯气是有毒气体,不能排放至空气中,氯气能与碱反应,因此采用N a O H 溶液收集尾气 详解】A.盐酸具有良好挥发性,所得气体中含有杂质H C I , 需将气体先通过甲中饱和食盐水中除去H C h A正确;B.甲中为饱和食盐水,B错误;C.根据先除杂后干燥原理,将气体通入乙装置内的浓硫酸中进行干燥,C正确;D.氯气是有毒气体,不能排放至空气中,氯气能与碱反应,因此丙中用N a O H 溶液收集尾气,D正确;故选:B o1 3 . 【 答案】B 【 解析】【 分析】 该实验原理是利用二氧化镭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 因盐酸具有良好挥发性,所得气体中含有Cb、HC1、H20 , 需将气体先通过甲中饱和食盐水中除去H C I,再将气体通入乙中浓硫酸中进行干燥,氯气能与水反应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C1和 HC10, HC10具有漂白性,氯气是有毒气体,不能排放至空气中,氯气能与碱反应,因此采用NaOH溶液收集尾气。

      详解】A. a 中 CL与 K I反应生成L , 碘单质遇淀粉试纸变蓝,A 正确;B. CL不具有漂白性,b 中氯气能与水反应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C1和 HC1O, HC1O具有漂白性,因此湿润的红纸条褪色,B 错误;C. b 为湿润的红纸条,其褪色原理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1O具有漂白性,而 c 为干燥的红纸条其不褪色,两者对比说明C12能与水反应,C 正确;D .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1和 HC1O,盐酸具有酸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HC1O具有漂白性,一段时间后褪色,D 正确;故选:B.14 .【 答案】C【 解析】【 详解】溶液呈电中性,即阴阳离子的总数相等,W c( K+) +0.03mol/L=0.03mol/L+0.01 mol/Lx3, 解得c( K+) =0.03mol/L,故 选 : C15 .【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电荷守恒,c ( K ) + c ( N " ; ) = c ( NO; ) + 3c( P :) ,c ( K + ) = 3 x Q 01根〃 / L + Q.Q3moU L - 0.03机o/ / L = 0.03〃 m/ / L ;【 详解】A . 根据c = 2 , c ( KH ) = 0 .0 1 W /L , c ( N( 9; ) = 0.01m o//L, c ( PC^") = 0.01m o//L , A不符合题意:B. c ( K+) = 0.03m o//L, c ( N //; ) = 0 .0 3/w //L , c ( PO;) = 0.01〃 m //L , B 不符合题意;C. C( K ") = 0.01M〃L, c ( NO; ) = 0 .0 1 w "L , C( P( ^ ) = 0 .0 1 ^ //L , C( N〃 ; ) = 0.03, 〃O〃L , C 不符合题意;D. c ( K+) = O03mo//L, c( NO; ) = 0 .0 3w //L , c ( P 0 ^ ) = 0.( ) lmo〃L, c ( 7VH; ) = O.O3/?w//L, 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 6 .【 答案】D【 解析】【 详解】A . 根据转化图可知NO: 可转化为N2, N 元素化合价降低, NO: 做氧化剂,说明NaNO2具有 氧化性,A正确;B . N a N C ^中N元素为+ 3价,N元素最高价态为+ 5价,因此N a N2具有还原性,B正确;C.已知H N C ) 2为弱酸,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N a N O ?能与H 2 so ,反应生成U N O ? , C正确;D.已知N O :在碱性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则N a N 不能与N a O H反应,D错误;故选:D1 7 .【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图示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A.过程2中,N H ;、N20 , N O ;、N O ;氮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 3、+ 1、+ 3、+ 5 ,氮元素的化合价在不断升高,需要外加氧化剂,故有可能需要氧气参加反应,A正确;B .过程3中,N O ;、N O ;、N ?中氮元素化合价依次为+ 5、+ 3、+ 1 ,化合价依次降低,故均为还原反应,B正确;C.过程4中,N O ]生成N H :化合价由+ 5价变为- 3价,故生成1 m o l NH;至少转移8 m o i电子,C正确;D.过程5中,N H ;转化为N 2氮元素化合价由- 3变为0价,化合价升高,D错误;故本题选D。

      1 8 .【 答案】C【 解析】【 分析】第i步中,向粗食盐水中加入过量N a O H溶液,以除去M g 2 + ,过滤所得沉淀1是M g ( O H )2:第i i步中,向滤液1中加入过量B a C b溶液,以除去S O :,过滤所得沉淀2是B a S 0 4 ;第i i i步中,向滤液2中加入N a 2 C O 3溶液,以除去C a 2 +和B a 2 + ,过滤所得沉淀3是C a C C h、B a C O3;再向滤液3中加入盐酸调p H值,除去0 H- 和C O :;再经过蒸发结晶,获得N a C l固体 详解】由分析可知,第i步中,向粗食盐水中加入过量N a O H溶液,以除去M g 2 + ,过滤所得沉淀1是M g ( O H )2,则滤液1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M g 2 + ,故选C1 9 .【 答案】D【 解析】【 分析】粗盐水中加N a O H , M g ?+ 生成M g ( 0 H ) 2沉淀,向滤液口中加B a C L ,生成B a S C U沉淀,向滤液2中加碳酸钠,既能除掉C a 2 + ,生成C a C 0 3 ,也能除掉过量的B a C L ,生成B a C O ?沉淀,最后向滤液3中加盐酸,除掉过量的N a 2 c C h及过量的N a O H ,最后经过蒸发,盐酸挥发,生成N a C l晶体,根据以上分析答题;【 详解】A.根据分析,过程i i的目的是除掉硫酸根,生成硫酸钢沉淀,A正确;B.根据分析,只要过程i i i中的碳酸钠在氯化钢后面加入即可,氢氧化钠和氯化钢的顺序可以互换,B正确; C.根据分析,i i i 中加入碳酸钠,c正确;D.根据分析,沉淀3 为碳酸钙、碳酸领,D错误;故答案为:D o2 0 . 【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实验流程可知,粗盐溶解后,按顺序加入试剂除去杂质,可以加入过量N a O H 除去M g 2 + , 发生反应 M g 2 + + 2 O H = M g ( O H ) 2 1 ,加入过量 B a C L 除去 S O j ,发生反应 S O :+ B a 2 + = B a S C ) 4 j , , 加入过量 N a 2 c O 3除去C a 2 + 及多余的B a 2 + , 发生反应C a 2 + + C O j = C a C O3b B a2 ++ C O ; - = B a C O3i ,碳酸钠必须加在氯化领之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钢可以颠倒加入的顺序,过滤,分离出沉淀,滤液中含N a C l 、N a O H 、N a 2 c O 3 , 加盐酸调 节 p H , 发生反应H + + O H = H 2 。

      C O f + 2 H - H2O + C O2? , 得到的溶液含Na C l , 蒸发结晶分离出Na C l ,以此来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过滤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蒸发结晶需要蒸发皿,因此不需要使用的实验仪器是烧瓶,故选:D2 1 . 【 答案】C【 解析】【 分析】溶液导电性强弱与离子浓度成正比,实验时灯泡能出现由' 亮- 灭- 亮’ ,说明在滴加溶液过程中导致离子浓度减小,最终为0,再继续滴加溶液,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详解】A . N a O H 为强电解质,盐酸滴入N a O H 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反应时溶质为N aCh溶液导电性不为0 , 不会出现灯熄灭现象,故 A错误;B.硫酸与Na 2 c O 3 反应生成硫酸钠和二氧化碳和水,恰好反应时溶质为Na 2 so 4 , 还有较大的离子浓度,溶液导电性不为0,不会出现灯熄灭现象,故 B错误;C . B a ( O H ) 2 为强电解质其溶液能导电因此灯为亮,C u S O , 与 B a ( O H ) 2 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锹沉淀,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几乎为0 , 灯光熄灭,继续滴加C u S 。

      溶液灯变亮,则灯光出现, 亮- 灭-亮' 现象,故 C正确;D.蒸储水不能使灯光变量,蔗糖为非电解质,其溶液不能导电,向蒸镯水中滴加蔗糖溶液,灯光一直保持熄灭状态,故 D错误;故选:C 2 2 . 【 答案】B【 解析】【 详解】A.高镒酸钾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不是漂白性,故 A错误;B.溶液中含有F e2 + 离子,加入N a O H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不稳定,具有还原性,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现象是生成的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故 B正确; C.溶液中若含有A g + 或 C O;、S O :,滴加B a C l 2 溶液,也会生成白色沉淀,故 C错误;D.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使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不一定是C O 2 ,故 D错误;故选:B o第二部分本部分共6题,共56分2 3 . 【 答案】( 1 ) B - d 、C - b、D - c( 2 ) 化学 ( 3 ) 2 Na + 2 H 2 O = 2 Na O H + H 2 T【 解析】【 小 问 1 详解】钠能与水反应而不能与有机溶剂反应,可用N a 来去除某些有机溶剂中的水分,8 4 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 C l O , 厨房食用碱为纯碱,其成分为Na 2 c C h , F e3 ( ) 4 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粉,可用作打印机墨粉中的磁性成分,故连线如下:B - d、C - b、D - c, 故答案为:B - d、C - b、D - c;【 小问2详解】由于N a C l O 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用于杀菌消毒,即 8 4消毒液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故答案为:化学;【 小问3详解】钠能与水反应而不能与有机溶剂反应,可用N a 来去除某些有机溶剂中的水分,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 N a+ 2 H 2 O =2 N aO H + H 2 T,故答案为:2 N a+ 2 H 2 O =2 N aO H + H 2 f 。

      2 4 . 【 答案】( 1 ) a. H2 口. 降低( 2 ) □ . I m o l □ . 6【 解析】【 小问1 详解】该反应中H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的物质是H 2 , 碳元素的化合价从+ 4价降低至- 2 价;【 小问2详解】反应中每生成1 m o l C H , O H ,消耗C O 2 的物质的量是I m o l ,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6 m o l 2 5 . 【 答案】( 1 ) 1 1 . 7( 2 ) 50 0 m L 容量瓶( 3 ) 引流 ( 4) B C【 解析】【 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 小 问 1 详解】需要称取 N aC l 的质量为 m =c- V, A / =0 . 4m o l / L x 0 . 5L x 58 . 5g / m o l =1 1 . 7 g ;【 小问2详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玻璃仪器有烧 杯、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和500mL容量瓶,所以缺少的玻璃仪器:500mL容量瓶;【 小问3详解】在转移溶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小问4详解】A .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烘干,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溶液体积也不变,则浓度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 .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会导致溶质损失,则浓度偏小,故B符合题意;C .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的,再补加蒸储水至刻度线,则溶液体积偏多,浓度偏小,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C。

      2 6 .【 答案】( 1) □. Na2SO3 + H2SO4— Na2SO4 + SO2 T +H2O □. 二氧化硫在水中溶解度较大(2) 口中试纸变红 ( 3 )氧化(4) I2 + SO2 + 2H2O = 4H+ + 2F + SO广( 5 )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 解析】【 分析】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制取二氧化硫后,用口中湿润的石蕊试纸检验二氧化硫溶于水后的酸碱性,用□检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用口检测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最后用氢氧化钠除去多余的二氧化硫,以此分析作答;【 小问1详解】根据分析,制备二氧化硫,Na2SO3 + H2SO4= N a2SO4 + SO2 T +H2O ;二氧化硫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如果硫酸浓度低,使得生成的二氧化硫溶于溶剂中;故答案为:N gSQ +凡54—N /S Q + SO? T +H2O ;二氧化硫在水中溶解度较大;【 小问2详解】根据分析,口中蓝色石蕊溶于变红;故答案为:口中试纸变红;【 小问3详解】根据分析,□中发生反应,5so2+2N4S + 2H2O = 3Si+4N a〃S q ,体现二氧化硫氧化性;故答案为:氧化;小问4详解】根据分析 L 中发生,L + 5O2+2H2O = 2HI + H2SO4 ;故答案为:I2 + SO2 + 2H2O = 4H+ + 2 r + SO; -;【 小问5详解】根据分析,氢氧化钠吸收剩余的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吸收剩余的二氧化硫。

      2 7 .【 答案】( 1 ) C l 2 + 2 0 H - =C |- + C 1 0 + H 2 0( 2 ) □ . 2 F e3 ++ 3 C 1 0 + 1 0 0 H - 2 F e O ^ ' + 3 C 1 + 5H2O □ . F e ( O H )3( 3 ) N a2F e O4 + 2 K O H = K2F e O4 J + 2 N aO H( 4) I h I I I ( 5) K 2 F e O 4中铁元素为+ 6价处于高价态具有氧化性,N H :中氮元素为- 3价处于最低价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氨氮废水中的N H :转化为N?除去【 解析】(分析] 过程I是氯气和Na OH溶液反应制备Na C lO ,过 程I I利用Na C lO氧化F e (NO3)3制得Na2F e O4,铁离子易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则该难溶性杂质物质为F e (OH )3,过程I I I中Na2F e O4与K OH反应生成K z F e Oq固体和Na OH ;【 小 问1详解】过 程1是氯气和Na OH溶液反应制备Na C 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 1 2 + 2 OH -= C 1 + C 1 O-+ H2O;【 小问2详解】①在碱性条件下,利用Na C lO氧化F e (NC h ) 3制得Na z F e C U,铁元素从+ 3价升高至+ 6价,铁元素被氧化,而氯元素被还原,氯元素从+ 1价降低至-1价,缺的产物是Ch由得失电子转移相等,含铁元素物质前配系数2 ,含氯元素物质前配3 ,再根据电荷守恒,反应物缺1 0个O H,最后由原子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2 F e 3+ + 3C lO+ 1 0OH = 2 F e O: + 3C 1 + 5H2O ;②过程I I的溶液呈碱性,铁离子易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则该难溶性杂质物质的化学式为F e (OH )3;【 小问3详解】已知:在碱性溶液中的溶解度:K2F e O4 < Na2F e O4,反应易向更难溶的物质转化,Na z F e C ^与K OH反应生成K ? F e O4固体和Na 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F e O4 + 2 K OH = K2F e O4 ; + 2 Na OH ;【 小问4详解】过程I I分离出溶液和难溶性杂质,过程I I I分离出溶液和K2F e O4固体,则需要进行过滤操作的是I I、I I I ;【 小问5详解】L F e C U中铁元素为+ 6价处于高价态具有氧化性,N H ;中氮元素为-3价处于最低价具有还原性,铁元素化合价由+ 6价降低为+ 3价,氮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K 2 F e O4和N H :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K2F e O4能处理氨氮废水。

      2 8 .【 答案】(1 ) 二溶液变为浅红色 口氧气(2 ) □ C6H8O6 + 2 F e3+= 2 F e2 + + C6H6O6 + 2 H+ □.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 可以使酸性 K Mn O, 溶液褪色(3)加入0.1 g维生素C后,p H发生变化(4) □.对 □.错(5) a b c【 解析】【 分析】本题是一道实验题,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验证了硫酸亚铁在不同p H的情况下,变质的情况,并且最终得到了检验其变质的最好的条件是在酸性条件下来检验效果较好,以此解题 小问1详解】三价铁遇到K S C N溶液后,显示红色,放置后的F e S O4溶液中出现三价则将F e S O4氧化的物质是溶解的氧气,故答案为:溶液变为浅红色;氧气;【 小问2详解】① 维 生 素C有还原性可以被三价铁氧化 C 6H 66 ,三价铁被还原为二价铁,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为:C 6H 86+ 2 F e " = 2 F e " + C 6H( , 2H*;②i i中溶液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被高镒酸钾氧化,而使其褪色,故答案为: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使酸性K M1 1 O4溶液褪色;【 小问3详解】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维生素C溶解,溶液p H <3 ,则应该考虑p H的变化对反应的影响,故答案为:加入0.1 g维生素C后,p H发生变化;【 小问4详解】①由反应i i i可知,滴加5滴K S C N溶液后,浅红色比i中加深,说明p H对F e 3+ 与S C b T的显色反应有影响,故答案为:对;②维生素C有还原性,可以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并且根据实验i i可知,维生素C也是显酸性的,故答案为:错;【 小问5详解】a .根据实验i i可知,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和酸性,a正确;b .根据实验i i可知,维生素C可以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故可减缓补铁剂中F e S O4被氧化,b正确;c.根据实验i i i可知,使用K S C N检验F e 3+ 时 ,溶液酸化,显色更加明显,c正确;故选a b c;附:常用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1 氢 H l ;2 氢 H e 4;3 锂 L i7;4 镀 Be9 ; 5 硼 B 10.8 ; 6 碳 C 1 2; 7 氮 N 1 4; 8 氧O 16 ; 9 氟 F 19 ; 10 M Ne 20; 11. 钠 Na23 ; 12 镁 Mg 24; 13 铝 Al 27 ; 14 硅 Si28 ; 15 磷 P 31 ; 16 硫 S 32 ; 17 氯 Q35.5 ; 18 氤 Ar 40; 19 钾 K 39 ; 20 钙 Ca 4026 铁 Fe 56 ; 29 铜 Cu 64 ; 30 锌 Zn 65; 35M Br80 ; 36 M Kr 84 ; 47 银 Ag 108; 56 领Ba 137; 78 钳 Pt 195; 79 金 Au 197 ; 80 汞Hg 200; 82 铅 Pb 20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