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料]船舶消防培训手册.doc
38页消防培训手册 根据SOLAS公约2000年修正案第2章15条要求,每条船上都应根据本船的灭火、防火设备和器材种类、性质、布置情况,制定出对船员的培训手册,其目的是通过对船上人员的培训和演习指导,使每个船员都能熟知有关消防知识,具备灭火技能,一旦发生火灾即可用掌握的消防知识和技能及时将火灾消灭,确保船舶和人员的安全同时还要求该培训手册应:1、放在每一船员餐厅和文娱室或每一船员住室2、用船舶工作语言写成3、用易于理解的术语写成,可能是配以图解,可以用声像的形式替代手册SOLAS公约要求对制定出的培训手册应详细解释以下内容:A、有关烟气的危害、电气危险、易燃液体和船上类似的常见危险的一般防火安全实践和预防手段;B、关于灭火行为和灭火程序的一般性应知,包括火灾及使用手动报警按纽程序;C、船舶各种警报的含义;D、灭火系统和灭火设备的操作和使用;E、防火门的操作和使用;F、挡火闸和挡烟闸的操作和使用;G、脱险通道系统和设备第一部分(A)第一节,烟气的危害 船舶上材料燃烧时生成的烟和气体,尤其气体将成为一种有害因素,它们对人员的行动和安全避难是一大祸害,最终将导致人员死亡几乎所有的燃烧生成物都对人体有害,而评价有害气体必须视其发生量的多少和毒性的危害程度来综合考虑,有些毒性气体虽然含量甚微,但也会对人有致命的危险。
燃烧生成物通常为: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氯化氢(HCI)、氨(NH3)、氯气(CI2)、碳酸氯(COCI2)、氰化氢(HCN)等,其中以一氧化碳CO、氰化氢HCN、氯化氢HCI危害最大,一氧化碳CO与氰化氢HCN是窒息性气体的代表,氯化氢HCI是刺激性气体的代表燃烧所生成的气体取决于材料及燃烧条件(加热的温度及氧气的供给等),同一材料由于燃烧条件不同,甚至生成气体的成分和量往往差别很大不同的材料,其燃烧的生成物并不同,大致如下:1、塑料燃烧生成的气体,塑料系材料,以聚氯乙烯(PVC)材料燃烧时产生氯气CI2、氯化氢HCI、碳酸氯 COCI2、和氯化氢HCI ,而HCI氯化氢构成主要危险,HCI气体是PVC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主要有害气体2、木质材料(包括:木材、胶合板、纸张)它们在燃烧时产生有害气体主要为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为主要的毒性气体;3、聚丙烯靖、聚酰氨、聚氨脂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CO和氰化氢HCN;4、橡胶、羊毛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2以及碳化氢、二氧化硫、硫化氢5、聚苯乙烯、酚醛树脂和其他材料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性主要是一氧化碳CO,尿素、三聚氰胺各树脂燃烧时主要产生氰化氢HCN有害气体。
除了以无机质为主的防火材料燃烧时不产生或基本不产生有害气体外,其他材料如木质材料、塑料材料等均产生有害气体在船舶大多数火灾中,人员死亡事故大部分并不是被烧死,而是由于易燃气体或缺氧窒息而死所以掌握有害烟气的产生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旦船舶发生火灾船员清楚是什么材料在燃烧,会产生什么有害气体,无论是在探火、灭火、逃生过程中均能做好自我保护预防有害烟气措施:1、 当船舶发生火灾后(封闭处所),探火人员进入封闭处所必须要穿戴好消防员个人装备进入火场探火或灭火;2、 船舶开敞处所发生火灾,灭火人员要处于火场上风处灭火,避免烟气顺风而下对处于下风处灭火人员的伤害3、 封闭处所失火,值班人员从机舱逃生时,要戴好“紧急逃生呼吸装置”4、 封闭处所火灾扑灭后,有关人员在测试封闭处所内有害气体含量时,要穿戴好消防员个人装备5、 当船舶装有能够释放出有害气体谷物、生铁等货物时,人员进入货舱前必须先经船长同意,人员进入前进行通风,并有人进行保护第二节、电气危险及预防措施电气火是由电器、电料等漏电而引起的火,或者由于普通火、油类火引起的火灾延烧而引起电气火,这种火在施救时有触电的危险,故在施救时,应先切断电源,在末切断电源前禁用水灭火系统或泡沫灭火设备或器材灭火,避免造成人员触电身亡。
电气火在没切断电源前的扑救应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或用干沙土灭火第三节、易燃液体管理和防护散货船基本上不承运易燃液体货物,但由于在工作上需要用些易燃液体如(油漆、涂料稀释剂、燃油)这些易燃液体应集中保管,远离火源船舶在燃油舱的透气孔口处设有防火网,防止外来火种进入透气孔内引起爆炸事故经常维护防火网,使其不损坏第四节、船上类似的常见危险的一般防火安全实践和预防手段为了保障船舶安全运营,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平时积极做好防火防爆工作,加强船员消防训练,使全船人员特别是主管船员熟知船舶火灾的成因,消防设备的熟练使用及扑救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火灾的发生或减少火灾的损失1、火灾形成条件:可燃物质、氧气(或空气)、热源,这三者俗称为燃烧的三要素他们好比三个连接的环,只要三要素同时存在并达到一定条件,燃烧才能发生反之,如果缺少其中任一条件,燃烧就不能发生一切消防灭火或预防火灾的发生,就是使三要素中的某一要素不存在,防火通常是管理好可燃物质和火种,而灭火主要是中断燃烧时所需要的氧气或降温冷却2、船舶火灾易发区域机舱机舱是船舶的心脏,它既有大量可燃物质(燃油)又有火源,因而是发生火灾频率较高的部位。
引起机舱火灾的原因包括:(1)可燃性液体从有缺陷和破损的连接处渗漏出来;(2)有油渗入隔热材料中;(3)热表面,比如废气管、机器离油管路太近而引起过热等;(4)防护罩破损;(5)电气焊、切割等特殊作业;(6)受热自燃,比如油滴到热表面上生活区生活区的特点是人员集中,火源多且不易控制,是船舶防火的重要区域生活区火灾的起因有以下几种:(1)可燃、易燃物品较多,没能严格管理;(2)吸烟后没能将烟头熄灭,烟头、烟灰到处乱丢,躺在床上吸烟火星落在床上;(3)纺织品离热源如灯、暖气等太近;(4)电路系统故障或短路,比如使用不符合电器,或是不懂用电知识,而乱接电线;(5)使用的非自动关闭电水壶,并无人看管水烧干,私设电炉或封闭电炉使用后没有拔掉电源厨房厨房也是容易发生火灾区域,尤其是由于燃油(目前船舶使用燃油灶的极少),可燃气体和电器等使用管理不当引起的火灾经常发生引起厨房火灾的原因包括:(1)可燃性液体或油脂的过热;(2)油锅过热;(3)电设备和电路的故障;(4)排油烟管路,油烟罩里积油过多,烹调时遇明火报房、蓄电池房报房电气设备复杂较多,蓄电池容易放出易燃气体,一旦发生火灾危害较大火灾的起因大致有以下几种:(1)短路或电路的过载;(2)电路绝缘不好;(3)接头松动或破损;(4)在蓄电池间,由于通风不好而使化学反映过程中产生的氢气积聚在房间内,并在遇明火后被点燃。
货舱货舱火灾主要是由于货物引起的,因此正确认识装载货物的性质并进行适当的保管是防止这类火灾的重要措施(指对散装货船)引起货舱火灾的原因包括:(1)容易发热和自然的货物,比如煤炭、鱼粉、种子饼、硫磺;(2)货物遇水产生的气体容易燃爆炸的货物,比如硅铁物料间船舶物料间往往存有可燃物质且人员不经常到达,一旦发生火灾不易被人发现,危险性也较大物料间内存有危险特性的物品如:(1)油漆、清漆、稀释剂;(2)润滑油;(3)清洗剂、棉纱和石蜡等;(4)机动救生艇和紧急机器的燃油;(5)氧气和乙炔的钢瓶;(6)求生信号等3、火源的预防与管理:火源管理是防止船舶火灾极为重要的措施船上的火源很多,常见的有烟头、火柴及打火机、热工工作、炉灶、锅炉、柴油机、未绝热的主辅机排气管、烟囱火星、电器设备的短路及过载、非防爆电机的火花、装载时的外来火种、货物自然起火、危险品遇水反映起火、粉尘爆炸、静电火花等吸烟管理:(1)末灭的烟头是引起火灾的重要原因,烟头必须熄灭后放入烟缸,不得随意乱仍,烟缸内要放入水,船员起居室内的垃圾桶应是铁制的并放入适量水 (2)在船上所有危险地方,一概禁止吸烟,在所有禁止吸烟的地方,均须在明显处张贴“禁止吸烟”告示。
热工管理:(1)船上任何部位动火,必须经船长审批2)监督员彻底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动火3)在进行切割或焊接工作前,必须先视察铁板后面情形,以决定是否可进行完工时,再次查看有无因进行热工工作而造成的危险4)在进行焊接工作时,必须根据施工区域燃烧物的特点准备相应的灭火机、水桶,以便随时取用5)在末清理工作现场及四周的可燃物品之前,切勿进行热工工作6)切勿在末进行清除可燃气体并测爆合格的油舱柜内进行热工工作7)在港口动火,须经港口当局同意后,才能进行热工工作8)油舱柜内进行热工工作时,必须先将所有侵油锈皮用水淋湿及铲除后,才能进行热工 工作炉灶管理:(1)船舶在使用油灶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因油灶油头漏油,生火前又未充分通风而发生点火引爆的事故2)在使用炉灶时厨房值班人员必须严守岗位,炉灶熄灭或切断电源后才准离开岗位3)炉灶上方的集油罩及通风道,应定期消除油污,以防油炸食品时的高温而引燃锅炉管理:(1)锅炉的热燃油管路应注意防滴防漏,因热燃油泄露后极易点燃2)锅炉油头漏油或雾化不良是造成炉膛积油及点火引爆的主要原因,为防止这类事故,除需要经常检查和维修油头雾化片外,,在营运过程中应先通风一段时间后再点火,熄灭时要先关油头控制阀后再关风机,以防炉膛积油气而爆炸。
柴油机管理:柴油机由于滑油系统故障(如轴承断油)而使曲柄箱内滑油点燃引爆1)在营运中注意滑油仪表及报警装置,巡回检查时查看滑油透气管口出来的油气情况2)柴油机扫气箱因易积聚滑油,易发生火警,应经常放泄积油并调整汽缸油至合适剂量主辅机排气管管理:(1)主辅机排气管及过热蒸汽管应仔细包扎好绝热层,防止溢油或漏油至排气管上引燃起火电器设备管理:(1)严格禁止使用不完善的电气工具、电线、电插头、插座、电水壶、电炉等2)切勿将衣服杂物放在电炉上方或接近电炉或灯泡避免产生过热现象而引起火警3)电线和货灯线不能侵于积水之中,也不能置于其他可能使电线遭受割破或磨损的地方,破损电线往往造成火灾货灯暂时不用时应收妥保存4)修船中所增设的临时电线,应确保其有足够负荷能力并应随时检查,确保安全所设临时线路应尽量减少,应禁止修船工人擅自移动船上的电气设备5)一但发现电气设备或电线不妥,应立即报告,及时采取措施6)全部电路必须装配容量适当的保险丝,以防过载7)任何电气用具应通过插头插入电源插座,不准将电气用具的导线直接插入电源8)船上危险地带,不准使用手提电灯(非防爆型灯)9)居住舱室、机舱、锅炉间的电气设备,均不适宜在可燃气体环境中使用。
10)船员严禁私接电线氧气及乙炔气用具管理:(1)在任何情况下,切勿在氧气瓶的阀件或控制杆上涂上润滑油或油脂2)输气橡皮软管应注意保护,防止损坏卷曲3)禁止无遮盖火焰靠近氧气瓶或乙炔筒4)切勿将载有或曾载有氧气或任何压缩可燃气体之储气瓶放置或装置于距离任何热源不足5米的地方5)所有氧气或乙炔气瓶,除装置或放置于船上有充分通风设备而无气体积聚危险之处所外,一概不准移至舱面甲板以下的地方6)在进行修理工作的船舶上,不得装置乙炔发生器7)氧气或任何可燃气体之供应软管,必须构造坚固并保持完好,并须与用具稳固连接,所有接口必须紧密牢固,以保安全8)每天使用氧气或乙炔用具完毕后,气瓶的控制阀必须关紧,与气瓶连接的可移动软管必须拆离9)载有氧气或压缩可燃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