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赵孟頫书法艺术.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3110699
  • 上传时间:2022-05-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0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赵孟頫书法艺术    Summary:赵孟頫是元代伟大的书法家,众体兼善,其书法结体舒展、姿媚遒逸、苍秀兼备,被称为“赵体”,其楷书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被称为“楷书四大家”赵孟頫针对宋代尚意书风的流弊及以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的唐楷新风尚均表示不满,而提出“复古”思想以振兴元代书坛,其书法成就和书学思想对元代及后代书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Key:赵孟頫;书风的形成;书学思想;影响一、赵孟頫生平简介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生于南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卒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十世孙赵孟頫出生于宋朝皇亲贵族,地位显赫,其父赵与訔,宋度宗时为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喜爱诗文书画并有收藏,这为赵孟頫在书画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265年赵与訔去世,这对赵孟頫触动很大,母亲鼓励他好好学习,年记轻轻的赵孟頫才华出众,语出惊人,很多人不惜重金登门求购赵孟頫的文章,使其声名远播1279年南宋灭亡,赵孟頫回老家避难,此时的杭州不仅人物荟萃,而且是当时文人聚集的中心,赵孟頫在此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学识,名声越来越大。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同时又意识到想要建立更为稳固的政权,就必须学习汉文化,笼络汉族士人,所以元世祖就命人“行台江南,且求遗逸”至元二十三年(1286),程鉅夫再次奉命到江南“搜访遗逸”在短暂的隐居之后,赵孟頫走上了入仕异族的道路在“仕元”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遭到排挤至元三年以后,赵孟頫仕途顺利,连连高升,官至一品二、赵孟頫书风形成的成因书法发展到宋代,以苏轼为首的黄庭坚、米芾等人提出“尚意”说,主张“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我书自我意”,通过书法来表情达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赵孟頫开始对宋代尚意书风及其影响下的南宋、金以及元代早期书风表示不满,提出“古意”说来对抗宋代“新意”说,纠正当时的书法风气,让书法回归到魏晋古法中去赵孟頫在书法上众体兼善,《元史》本传中称他“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赵孟頫的书法实践是在其“古意”说的主张下进行的,针对宋人的无视古法,自出新意,他主张学习以二王父子为代表的魏晋书法,让书法回归经典,赵孟頫身体力行,对二王书法尤为用功,赵汸说:“汸往岁游吴兴,登宋雪斋,闻文敏公门下士言,公初学书时,智永《千文》临习背写尽五百纸,《兰亭序》亦然虞集说:“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为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变其形。

      仇远说:“余见子昂临《临河序》,何啻数百本,无一不咄咄逼人由此可见赵孟頫对二王书法用功之深纵观赵孟頫的学书历程,对其书法师承与风格变迁众说纷纭,如解缙在《书学传授谱》中说:“吴兴赵文敏公孟頫,始事张即之,得南宫之传,而天资英迈,积学功深,尽掩前人,超入魏晋,当时翕然师之又如贝琼又说:“吴兴赵文敏公,少学山谷书,后学钟繇,又于古今莫过于二王,遂极力攻之清代顾复则认为:“赵文敏初学李北海书,伯几柯之,令其从右军入手,遂临摹《淳化阁帖》,自此大进赵孟頫的书法风格随着师承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赵文敏的书法发展历程历程来说,其书风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四十岁前后,以宋高宗赵匡胤和智永的书风为主,杜甫诗《秋兴四首》是赵孟頫存世最早的作品,与宋高宗书法相似赵孟頫在题宋高宗所书《孝经》时说:“孟頫丱角习书,至于圣翰,沉潜展玩,留心多矣自己承认了初学书即以宋高宗为法,而宋高宗取法二王,所以赵孟頫的取法尚未脱离二王一脉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有《草书千字文》、《题王献之保姆贴帖》,从其作品来看结体以平正为主,用笔不甚精,笔画肥厚,在局部的处理上亦欠妥第二阶段是在四十岁到六十岁前后,这个时期赵公潜心研究二王书法,是其书法的重要转折期,赵体书风初步形成。

      这一时期的作品如《洛神赋》、《前后赤壁赋》、《吴兴赋》、《纨扇赋》、《玄都坛歌》,这些作品风格比较统一,点画呼应顾盼,笔法精致,结体端严,体势修长柔媚其作品《兰亭十三跋》历来评价极高,用笔力求刚健挺拔,结体端严精谨而更加修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第三阶段是六十岁以后,在最后生命历程中,赵文敏稍变古法,参以李北海的笔法和柳公权的结体,赵体书风走向成熟,笔力深沉扎实,笔势雄健放纵,如《与山巨源绝交书》此卷前段还是比较拘谨,笔笔认真,谨慎处之,中段行笔速度加快而不失苍劲,跌宕起伏,变化丰富,全篇楷、行、草兼杂,其中又杂以章草之捺画,浑然一体文征仲说:“妙绝可爱,赵书传世颇多,此其第一帖也其他作品还有《帝师胆巴碑》、《酒德颂》、《光福寺塔铭》……《帝师胆巴碑》是赵孟頫晚年的大楷作品,为了加强大字的遒劲挺拔吸收力李北海的沉雄刚健特点,并且还吸收了柳公权的结体,行笔遒劲而不失流利,承结自然,结体上匀称舒适,风姿绰约,此碑被称赵公书碑第一三、赵孟頫书法对后代的影響赵孟頫在元代官居一品位高权重,又是“复古”的先驱,书法成就极高,胡汲仲曾说:“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赵体书风笼罩在元代书坛,追随者甚多,如虞集、柯久思、康里巎巎。

      到了明代学习赵体书风的首推董其昌,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吾于书似可直接赵文敏,第少生耳而子昂之熟,又不如吾有秀润之气董其昌作书时时与赵文敏比较,由此可见董其昌对赵孟頫研究之深清代乾隆皇帝特别喜欢赵公书法,并且身体力行,赵孟頫书法在当时风靡整个朝野,此外还有成亲王永瑆书法直接取法赵孟頫,其书法秀润妍美Reference:[1]黄惇.中国书法全集·赵孟頫卷[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2]崔尔平.明清书论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3]杨镇方.碑帖叙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