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伤骨科APN排班模式探讨.docx
5页创伤骨科APN排班模式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的排班模式及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2010年12月开始改传统排班方式为APN排班模式,调整人力搭配,调整工作职责、流程结果护理人员减少了交接班次数,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提升了护士工作能力,改善护士工作满意度结论APN排班模式相较于传统排班模式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关键词】APN模式排班护理质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护士的工作范畴相应扩大,但随之而来的护理人员编制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1],为能更加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我科于2010年12月开始对传统的排班模式进行改革,实行APN分组连续排班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我院为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骨科分为创伤骨科和脊柱关节外科,创伤骨科急诊病人居多,设床位60张,在岗护士21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3人,护士14人1.2方法1.2.1传统排班模式分为白班(8:00-12:0015:00-18:00)、整班(8:00-15:00)、副班(8:00-12:0016:00-19:00)、上夜(19:00-2:00)、下夜(2:00-8:00),除白班外,其他班均为一人值班,每人上2-3天白班,然后副班、整班、下夜、上夜、休息2天,人员以循环式搭配。
1.2.2APN排班模式采取APN周期性排班模式实行三班倒轮换[2],24小时分为三个班次(A班8:00-16:00,P班16:00-24:00,N班24:00-8:00),均衡不同时段人力分布,重新调整护士岗位、工作职责和流程,增加了中午、晚上薄弱时段人力,因实际在岗人力资源不足,目前除N班外,其余班次至少有两名护士按层级搭配一起值班,拟逐步达到每个时段至少有两名护士值班,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病人满意度,提升护士工作能力1.3观察指标从2010.12至2011.6每月护理质量检查、病人满意度调查、护士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观察并与去年同期实行传统排班模式相比较2.结果传统排班和APN排班的护理质量检查、病人满意度调查、护士满意度对比情况3.讨论3.1实现连续性护理,提升了护理质量传统的排班模式每日需要交接班5次(8:00、12:00、15:00、19:00以及凌晨2:00)实行APN排班后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护士班次由原来的5个班次变成3个班次,减少了交接班次,避免因频繁交接班而引起护理缺陷[3],减少了交班时间和拖班现象,提升了护理质量护士可将工作合理安排在8小时内完成并顺利交接;12:00-15:00,18:00-次日8:00等原本工作人员偏少的时间段增加人力,提供人员保障,体现了对患者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地治疗与护理。
每位责任护士连续在班时间长,对所管患者病情掌握到位,能更好的落实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健康教育3.2提高了病人满意度APN排班模式增加了中午与夜间的薄弱时段人力配置,使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无论是人力还是技术的需求都得到较好的满足,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如制定康复计划、病情咨询、用药知识,饮食运动等指导容易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3.3提升了护士工作能力,改善护士工作满意度传统排班模式中班次较多、人力分散,没有形成技术阶梯,不能体现高年资护士价值,年轻护士独立工作难以适应工作强度传统排班模式下,高峰时段的工作量较大,护士数量相对短缺,甚至受到多次交接班的影响,造成很多身心压力中午、夜间值班人员少,造成护士压力大,出现潜在性的不安和紧张[4],从而影响工作质量及护士身心健康APN排班是阶梯式的层次管理,有利于阶梯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保证了薄弱环节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力资源充分使用,起到老带新,传、帮、带作用随时发现、解决低年资护士工作过程中的问题;高年资护士在进行护理查房、健康教育、落实带教任务等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了工作热情和成就感,她们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护理技术,应变能力强,为低年资护士创造了更加安全、规范和轻松的工作环境,确保了护理质量。
年轻护士独立上班时的精神压力减轻,为年轻护士的专业成长提供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同时高年资护士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得到提高实施APN排班后,护理工作得以连续进行,单位时间内人力增加,工作负荷减轻,减少受到交接班的干扰和影响,拖班现象得到了缓解,上班时间集中了,休息时间也相应集中;P与N班间交接班时间较传统排班模式提前,减轻了夜班对护士生物钟的影响双人夜班能很好应付大量的护理工作,及时处理急诊患者,对重症患者观察护理到位,减轻了夜班工作压力护士休息时间集中,便于平衡家庭生活和工作的关系,更有时间完成护士的继续教育,突显出对护士的人文关怀,明显改善了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参考文献[1]冯银桥,卢海涛.护理排班模式改革探讨[J].南方护理学报,2002,9(4):85.[2]曹晶,谢瑶洁,李玉乐等.护理管理者对实施护士分层使用的态度及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08,8(6):3-5.[3]张萍.ICU护理人员排班与人力资源利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1):78.[4]柳炎珍,黄春晖,文芬芝.儿科病房二线护士不同值班方式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7,14(11):40-41.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