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在COPD伴高黏滞血症患者的应用及护理临床医学论文.doc
2页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在COPD伴高黏滞血症患者的应用及护理_临床医学论文 作者:游水秀 汤晖 梁利群 【关键词】 血液稀释 等容血液稀释又称血液置换疗法,即在放血的同时输液,要求放血和输液的量完全一致这种稀释方法不仅有效地降低了血液黏度,同时避免了容量增加可能引起的不利影响血液稀释后,红细胞比容只需轻度降低,血液黏度就可显著下降,其另一重要因素是血液稀释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下降,降低了红细胞的聚集性,这种变化对血流状态的改善、血流量的增加,尤其是微循环障碍恢复是十分有利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红细胞聚集性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或弹性差,血管壁硬化毛糙均可使血液黏滞度增高,有以“浓、黏、聚、凝”为特征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此特征是导致COPD患者呼吸衰竭形成和恶化的重要因素 [1] 临床上患者伴有高黏滞血症的表现,常紫绀明显,自觉头晕、头痛、心悸乏力等我科在控制感染,氧气疗法,维持营养,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 治疗 的同时加以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护理方面的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3~2004年共对12例COPD高黏滞症患者进行等容血液稀释,男9例,女3例,年龄56~69岁,平均62岁。
所有病例的HCT>0.50,RBC>6×10 12 /L,Hb>170g/L,符合高黏滞血症诊断 [2] 每次抽出血液200~400ml,同时输入等量的低分子右旋糖酐每2~3d1次,疗程5~7d,直至RBC<6×10 12 /L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均为消失或减轻 表1 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变化略 2 方法 2.1 材料选择 BRAUN公司生产16号30cm Diacan导管穿刺针,无菌引流瓶,输液器,心电监护仪,压脉带、无菌治疗巾无菌纱布、无菌手套各一,0.9%生理盐水1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低分子肝素1250u/支 2.2 治疗方法 (1)治疗前向患者解释治疗的目的和方法,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2)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并做记录帮助患者吸氧(鼻导管2~3L/min,面罩6~8L/min)3)用100ml生理盐水稀释肝素(浓度为0.1%),用注射器从导管尾端注入肝素液使导管内充满液体后封住尾端待用4)暂停原有输液,按常规输液法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控制滴速20滴/min左右5)选择粗直的手臂静脉,常规消毒后手臂下垫无菌治疗巾,再于穿刺处重新消毒,戴无菌手套持穿刺针穿刺,见回血后停针并固定。
放开导管尾端活塞,快速将导管尾端放入引流瓶内,放低引流瓶,可见血液迅速顺管流出加快低分子右旋糖酐输入速度可达40~60滴/min左右6)观察并记录患者颜面、呼吸、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当血液流速减慢或已放出约400ml时,松开压脉带,拔出穿刺针,用无菌棉签压迫穿刺点约5min,确保不出血后松开,再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后用无菌纱布包扎7)低分子右旋糖酐输至与放出血液量相等时停止,开通原有输液通道继续输入心电监护约1~2h,患者无头晕、心慌等不适,所测生命体征稳定时停止嘱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患者是否同意此项 治疗 方案并积极配合与治疗和护理能否顺利进行息息相关治疗前应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消除其紧张心理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讲明治疗的重要性,说明操作的过程,指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怎样配合3.2 操作注意事项 (1)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多与患者交流,尽量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让其身心松弛,便于护士静脉穿刺,使血液置换通畅2)注意保护患者,尽量避免患者看见穿刺针及导管,特别是血液引流出来后,防止患者晕针、晕血而致治疗失败或引流量不够3)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穿刺应迅速准确,避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尽量减轻患者痛苦引流时间约5~10min血液引流速度过快,可放松压脉带以减缓流速,防止因快速失血而引起头晕、心慌等不适时间过长患者不易耐受,易使导管堵塞,达不到预期的疗效4)穿刺针导管内预先注入肝素稀释液,使导管内壁充分吸收水分达到饱和以避免血液黏附导管壁而使管腔堵塞同时肝素的抗凝作用可使血液引流通畅不致凝结,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3.3 疗效观察 等容血液稀释治疗后,通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倾听患者自述症状,监测血氧饱和度以及实验室血液监测结果的反馈,来判断疗效 参考 文献 1 陈国华,赵国文.容血液稀释疗法治疗COPD并高黏滞血症84例疗效观察.四川医学,2004,25(5):568.2 于润红,谭林泉.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的新观念. 中国 实用内 科学 杂志,1996,16(8):449-4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