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讲周易与古代历史ppt课件.ppt
48页第四講《周易》與古代歷史——古代社會生活的鏡像《周易》卦爻辭中的歷史故事•顧頡剛•《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燕京學報》,1929王亥喪牛羊•《山海經·大荒東經》:王亥託於有易,河伯僕牛易人殺王亥,取僕牛•《竹書紀年》:殷王王亥賓於有易……有易之君綿臣殺而放之王亥喪牛羊•《大壯·六五》:喪羊於易,無悔《象》:喪羊於易,位不當也•《旅·上九》:喪牛於易《象》:喪牛於易,終莫之聞也王亥喪牛羊•《旅·六二》:旅其次,懷其資,得童僕行旅中賃居客舍,帶着錢財,買到了童僕•《旅·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僕,貞厲行旅中居住的客舍被焚燒了,喪失了奴僕王亥喪牛羊•《旅·九四》:旅於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在行旅中居住的地方得到了錢財但我心裏不暢快•《旅·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於易,凶像鳥的窩被燒掉一樣,行旅者先是開懷大笑,後來又號咷大哭,在有易地方喪失了牛群震用伐鬼方,有商成大國•《未濟·九四》: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震用伐鬼方,有商成大國•《竹書紀年》:殷侯子亥,賓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綿臣殺而放之故殷上甲微假師于河伯以伐有易,滅之,遂殺其君綿臣高宗伐鬼方•《既濟·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小人勿用高宗伐鬼方•《史記·殷本紀》:帝武丁即位,思復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於冢宰,以觀國風武丁夜夢得聖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羣臣百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築於傅險見於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與之語,果聖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帝乙歸妹•《泰·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帝乙出嫁小女兒,有福,大吉•《歸妹·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帝乙出嫁小女兒,公主的打扮不如陪嫁的小丫頭好帝乙歸妹•《詩·大雅·大明》: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于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康侯用錫馬蕃庶•《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周易》與古代社會生活•郭沫若《周易時代的社會生活》:《周易》的卦辭、爻辭除強半是極抽象,極簡單的觀念文字之外,大抵是一些現實社會的生活這些生活在當時一定是現存着的所以如果把這些表示現實生活的文句分門別類地劃分出他們的主從出來,我們可以得到當時的一個社會生活的狀況和一切精神生産的模型社會階級、階層•天子、大君•王、公、侯、王臣大人、帥•君子、武人、史、巫•邑人、行人、旅人、小人•幽人、刑人、臣妾、童僕社會階級、階層•《否·六二》:包承。
小人吉,大人否•《觀·初六》: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剝·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遯·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大壯·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革·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祭祀•《益·六二》:王用享於帝•《隨·上六》:王用亨於西山•《升·六四》:王用亨於岐山戰爭•《師·初六》:師出以律•《師·六五》: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謙·六五》:利用侵伐•《謙·上六》:利用行師,征邑國司法刑獄•《蒙·初六》:發蒙利用刑人•《訟·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履·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隨·上六》:拘繋之,乃從維之司法刑獄•《噬嗑·初九》:屨校滅趾腳鐐)•《噬嗑·上九》:何校滅耳木枷)•《睽·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剠額,割鼻)•《困·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說砍足)畜牧業·牛•《無妄·六三》:或繋之牛•《大畜·六四》:童牛之牿•《旅·上九》:喪牛於易畜牧業·馬•《睽·初九》:喪馬勿逐•《中孚·六四》:月幾望,馬匹亡•《晉》:康侯用錫馬蕃庶畜牧業·羊•《大壯·九三》:羝羊觸藩•《大壯·六五》:喪羊於易•《夬·九四》:牽羊悔亡•《歸妹·上六》:士刲羊畜牧業·豕•《大畜·六五》:豶豕之牙•《睽·上九》:見豕負凃•《姤·初六》:羸豕孚蹢躅田獵•《明夷·九三》:明夷於南狩,得其大首。
•《解·九二》:田獲三狐•《解·上六》: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獲之•《旅·六五》:射雉,一矢亡農業•《無妄·六二》:不耕,獲;不菑,畲商旅貿易•《旅·六二》:旅其次,懷其資,得童僕《周易》與歷史的關係•《易》中有史:《周易》中包含着一些歷史記敍,並且反映了古代社會生活現象•以史說《易》:《周易》本身就是記載某一時期的歷史著作,類同于《史記》、《漢書》遠古史說•《易經》是伏羲時代的歷史•明 王陽明《王文成全書》卷一:愛曰:“先儒論六經,以《春秋》為史史專記事,恐與五經事體終或稍異先生曰:“以事言謂之史,以道言謂之經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經,五經亦史《易》是包犧氏之史,《書》是堯舜以下史,《禮》、《樂》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謂異?”遠古史說•章太炎《歷史之重要》:《周易》歷史之結晶,今所稱“社會學”是也乾坤代表天地,《序卦》云: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故乾、坤之後,繼之以屯屯者,草昧之時也即鹿無虞”,漁獵之徵也匪寇婚媾”,掠奪婚姻之徵也進而至蒙,如人之童蒙,漸有開明之象矣商周史說•《周易》是商周的歷史記載•《易傳·繫辭》: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當文王與紂王之事耶?商周史說•晉 干寳*《乾·初九》:潛龍勿用此文王在羑里之爻,雖有聖德未被時用,故曰“勿用”。
《乾·九二》:見龍在田此文王免於羑里之日,故曰利見大人商周史說*《乾·九三》:君子終日乾乾此蓋文王反國,大釐其政之日《乾·九四》:或躍在淵此武王舉兵孟津,觀釁而退之爻商周史說•沈竹礽《〈周易〉餘說》:大傳曰:《易》之興也,其當文王與紂之事耶?是故其事危危莫危見虎,九卦處憂患,故以履爲首此以紂為虎人,即文王自謂也故初九,素履往無咎,似微子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似伯夷商周史說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於大君,似文王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紂之不善,去之易易耳必強效眇之能視,跛之能履,而囚于羑里如虎咥人之象,乃文王以服事殷,冀紂之遷善改過,德之盛也否則武人為大君,以兵去之而已矣此文王之所不為也商周史說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似箕子九五,夬履,貞厲,似比干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施者,似文王之歸岐商周史說•胡朴安《周易古史觀》:《易》上經為草昧時代至殷末之史 下經為周初文、武、成時代之史明夷卦:文王蒙難之事益卦:損己益人,文王得民心之事革卦:周革殷命之事鼎卦:周革殷命之後,正位之事商周史說•黃凡《〈周易〉——商周之交史事錄》:《周易》的占筮紀錄,許多是商周之交重大的歷史事件需卦:伐邘國的紀錄師卦及同人卦:伐崇侯虎的紀錄泰卦及否卦:周人因飢荒而遷都豐城的紀錄豫卦:周文王病崩的紀錄商周史說《周易》以筮占紀錄的形式,記載了商周時代重要轉折時期的歷史,它的系統化和連續性的逐期紀錄,是流傳至今最重要,最真實的資料。
它為我們理順商周之交許多歷史問題提供了最權威的依據作爲第一部編年日記體的歷史紀錄,《周易》的史學意義和價值將得到新的充分的肯定,其隱晦的歷史内容將得到不斷的發掘和借鑑奴婢史說•黎子耀《〈周易〉導讀》:《易經》是一部披着宗教外衣而掩蓋其革命内容的偉大著作……《易經》是一部殷周奴婢起義史……《易經》的内容以奴婢爲主体,旁行而不流,象徵奴婢起義失敗進入潛伏時期……立場是站在革命方面的奴婢史說《易經》是以奴婢的反抗爲主題的,爻位不能不反映出主奴的對立合理的劃分應是:初為奴婢,二為平民,三爲士,四為卿、大夫,五為國王,六為翻身的奴婢奴婢史說《易經》以古代奴婢的反抗爲主題忌諱明言奴婢,所以使用隱語人間以男女為奴婢,猶如天上以日月為奴婢,川流不息,服役不休日月象徵弓矢因此乾坤象徵天地日月,又可象徵奴婢弓矢奴婢史說•乾卦至師卦:歷史的起源•比卦至蠱卦:奴婢制度的產生•臨卦至復卦:買賣奴婢•無妄至恆卦:豢養奴婢•遯卦至明夷:奴婢反商聯周•家人至益卦:殷周之際奴婢勢力之消長•夬卦至艮卦:周人獲得殷商奴婢革命果實•歸妹至未濟:奴婢的反周鬥爭厲王史說•宋祚胤:《周易》不是一部占筮的書,而是為被流放在外的周厲王出謀劃策,以圖重新復興西周王朝的著作。
中行史說•徐世大:中行明遭遇的自敘傳,目的在於把自己苦難告訴晉國人,以求援救《易傳》的歷史進化觀•《易傳·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易傳·繫辭》: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易傳》的歷史進化觀•《易傳·繫辭》:生生之謂易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窮則變,變則通日新之,謂盛德•《革·彖辭》:天地革而日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下期預告《周易》與古代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