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俄罗斯能否重现苏联的辉煌.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57134170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俄罗斯能否重现苏联的辉煌作者:刘会清 2002-5-29 18:30:55士柏咨询网1991年12月25日,当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0多年的印有镰刀和斧头图案的苏联国旗徐徐降落之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这个日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他标志着两极格局从此结束;另一方面,也给人们留下了了一个悬念:那就是俄罗斯能否取代苏联,重新成为一个新的超级大国,实现复兴,如果我们不带同情或惋惜的情绪,而是以一种理性的思维来面对这个假设,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命题本身就带有偷换概念的痕迹,其实俄罗斯就是俄罗斯,它过去不能取代、现在不不能取代、将来也不能取代苏联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是雅尔塔体系的产物,然而事过境迁,当今世界的局势与战后初期的世界局势已经大相径庭,俄罗斯要想取代苏联,重新成为一个新的超级大国,实现复兴,设想这种局面出现是不现实的我们确实应该怀念苏联,因为,在战争史上,它抵御住了希特勒等强敌的入侵在世界文明史上,苏联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它的文学、艺术、体育成就令其他民族相形见绌,在国际共运史上,1917年,在这块辽阔无垠的土地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面貌,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然而,70多年后这个国家又分崩离析,使多少人扼腕叹息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白这样的一个事实:苏联的辉煌已经是昨日黄花,它已经光荣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它的功绩我们绝对不会忘记,但是,我们也绝对不能以简单的数学逻辑来推理,得出这样的结论:俄罗斯就是苏联,它应该担负起复兴苏联的使命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呢?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一假设提出的原因:1、对俄罗斯人民抱有深深的同情俄罗斯独立后十年多来,国内政治和社会持续动荡、经济濒于崩溃、改革陷于困境、人民精疲力竭面对日益衰微的国势,普京总统坦言,俄罗斯正“面临沦为世界二流,抑或者是三流国家的危险”,为此,凡是抱有这种狭隘同情心的人们,必然会对夕日强大的苏联怀有深深的眷恋2、偷换概念在许多人的记忆中,苏联是超级大国,那么俄罗斯也就应该是超级大国,只不过是忽略了“双头鹰”与“镰刀和斧头”是否对等这一问题甚至也有人根本就忽略了这样一个铁的事实:俄罗斯与苏联是两个概念3、忽略了俄罗斯的综合国力远远没有办法与苏联相提并论这样一个事实尽管,我们知道俄罗斯分得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但是与强大的苏联相比,则是不可同日而语4、没有明确世界局势的变化:苏联的建立实现了历代沙皇没有实现的迷梦,这得益于雅尔塔体系;但是,当今的世界,民族国家的概念正在淡化,以地缘政治为契机的区域集团的整合正在逐渐展开,所以在这样的国际局势下,仍然以“冷战思维”来思考问题,多少显得有些不和适宜。

      5、问题的关键是,俄罗斯复兴的目的是什么?他实现重建超级大国的途径又是什么?难道是“沙文主义扩张的复兴”,还是“为了重新构建和平的复兴”?如果是前者,我们宁愿俄罗斯衰落下去,如果是后者,缔造持久和平的愿望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与俄罗斯的复兴关系不大那我们为什么津津乐道与此呢?实际上是观念上的问题,我们头脑中已经习惯了“超级大国主宰世界命运”的概念,这是“冷战思维”在做怪其次,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我们说,俄罗斯从低谷走向经济复兴(注意是经济而不是政治)是迟早的事,但是这种复兴绝对不是苏联强大的翻版,俄罗斯不会成为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原因如下:一、俄罗斯能否重新成为超级大国,重振雄风呢?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国内外普遍认为俄罗斯的复兴指日可待但是英国《卫报》尖酸地指出,偌大一个俄罗斯(人口1亿4000多万,面积1700万平方公里),目前国民生产总值甚至还不及比利时(人口只有1000万、面积3.3万平方公里),如何能在国际舞台上实际发挥大国作用?况且我们要明确这样一个命题,俄罗斯的夕日雄风是什么?难道是彼得大帝式还是叶卡特林娜二世式的复兴那么,俄罗斯复兴的阻力到底有哪些?(1)美国因素。

      美国曾明确提出,其战略目标是确保在全球的领导地位,避免出现挑战其地位的国家或国家集团,而美国认为最有可能成为其对手的是俄罗斯和中国,于是,美国不遗余力地阻扰这两个国家的崛起美国力主将北约扩大到俄罗斯的西部边境,并准备将波罗的海国家、乌克兰等国作为第二批接纳对象美国还将势力渗透到素有俄国“软腹部”之称的中亚地区,近年来多次与这些国家进行军事合作甚至军事演习为分享里海丰富的能源,美国还以“经援”为诱饵,拉拢独联体内的一些国家,使独联体内以俄为中心的集体安全条约开始动摇事实上,冷战后俄美两国围绕北约东扩、前南地区问题、间谍等问题龊龌不断尽管目前两国因打击恐怖主义而找到共同话题,但一旦这个话题淡化,两国关系再度出现倒退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2)经济仍面临严峻困难,能否顺利恢复经济尚存变数如资金短缺,引进外资困难,债务沉重,资金外流严重;经济结构调整不易,结构内部原本盘根错节,整体改革难以下手,结构改革任重道远在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并未得到彻底改变信息技术等新兴工业增长缓慢,传统工业仍占主要地位,政府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依赖出口石油天然气作为创汇的手段显然,能否探索出一条经济持续、稳健上升的道路是国家复兴的关键。

      3)人口逐年减少普京总统在2000年的国情咨文中宣称,俄罗斯人口数量的下降使俄面临民族衰落的问题据俄国家统计委员会2001年1月4日公布,从1992年开始,俄罗斯人口不断减少,到2016年俄罗斯人口将从目前的1.449亿减少到1.344亿这样,在1992-2016年的时间里,俄罗斯人口将减少1400万,即10%有劳动能力的年龄段的人口在2006年以前将有所增加,之后开始减少西方人口学家预测,15年后俄人口总数将减少到1.35亿,到2050年,将减少到8000万此外,某些传染病在俄罗斯又死灰复燃,肺结核病流行,艾滋病蔓延,患精神病的人数也在增加4)车臣问题还很棘手车臣战争虽然结束了,但留下了许多“后遗症”两次车臣战争使国家损失上千亿美元,付出上万人伤亡的代价为了恢复车臣的社会经济秩序,俄政府在车臣保持一支上万人的常备部队,还制订为期3年恢复车臣经济的计划政府在车臣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必然给俄经济增加负担而且,据俄军方估计,目前在北高加索地去仍约有5000多名武装分子,在车臣还有100余名野战指挥员逍遥法外,那里的非法武装残余势力拒绝缴械可见,车臣问题仍将是一个隐患5)寡头问题仍将是影响俄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普京虽然打击了寡头势力,但出于政治经济考虑,对寡头又留有余地普京深知,如果对寡头采取查抄、剥夺的政策,势必会引起西方对俄的不信任,导致停止对俄的投资和援助况且,业已成型的金融工业集团都是强强联合的结果,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从规模和效益来说,都能代表俄参与国际竞争,在恢复国家经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能充分利用其巨大的能量,普京采取措施适度规范、监控其经营活动但是,谁能保证寡头问题不会再起呢?因此,能否顺利解决与寡头的关系是摆在普京面前难度较大的任务6)地方离心倾向加剧俄罗斯是一个由89个联邦主体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境内有数十个民族自治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央控制能力减弱,地方离心倾向日益加剧地方离心倾向,在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表现为民族分离主义;在俄罗斯人为主体民族的联邦主体,则表现为地方分立主义90年代初,受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独立大潮的影响,俄地方分立、民族分离主义势力开始膨胀当俄境内共和国要求主权时,境内其他联邦主体也要求拥有与民族共和国相同的地位,有的甚至擅自升为共和国地方分立主义并非完全主张脱离联邦中央,其主要目的是要在政治上争取联邦主体的平等地位,在经济上扩大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权,追求地方利益。

      地方公开与中央分庭抗礼30%以上的地方法律与联邦法律相抵触,90%以上的总统令地方政府根本不予执行1996-1997年,地方行政长官由直选产生,进一步推动了俄罗斯联邦的分权过程叶利钦及联邦中央无权解除民选地方行政长官的职务,使地方行政长官无视中央的权威1998年夏秋经济、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地方领导人公开与中央对抗,拒绝在中央提出的稳定工业和金融协定上签字,16个地区的行政长官拒绝接受政府反危机纲领与此同时,俄罗斯民族分离主义势力也有所发展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大大激发了俄联邦境内各“主权”自治共和国要求独立的愿望1990年8月,鞑靼自治共和国首先发表“独立”宣言,1992年举行了关于“国家地位”的全民公决1990年底,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共和国,次年10月,杜达耶夫当选共和国首任总统,开始建立独立的权力机构,与联邦政府的冲突逐步升级,引发了两次车臣战争这两个共和国还拒绝签署“联邦条约”受它们的影响,科米、巴尔科尔托斯坦、楚瓦什等自治共和国也曾宣布独立7)严重的社会问题在俄罗斯政治和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及与之相伴随的经济危机,出现了庞大失业队伍、居民生活水平明显下降,社会两极分化愈益严重。

      两极分化的畸形社会结构不仅损害了多数人的物质利益,而且造成社会心理失衡和社会观念系统的扭曲,观念和信仰的危机不仅造成社会政治的涣散,而且是道德沦丧和行为越轨的心理基础这些因素导致社会生活失控,黑社会乘机迅速膨胀,各种形式的犯罪活动层出不穷由此可见,俄罗斯即使能够实现复兴,也是困难重重,俄罗斯根本就不会成为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二、关于俄罗斯未来走向的几个问题尽管目前俄国力下降,但俄罗斯的大国意识仍然十分强烈,普京政治理念的核心就是实现国家复兴,因而不可能再做西方的“小伙伴”;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俄罗斯人,特别是大多数政治精英对“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和“科济列夫主义”所带来的耻辱与失落仍然记忆犹新,不可能在伤痛未愈之时就重蹈覆辙所以,俄罗斯走向复兴仍然是任重而道远1、俄罗斯未来安全环境:俄罗斯在未来5-10年内将继续处于东部宽松、西部受压、南部吃紧的基本态势2、经济前景我们应当看到俄罗斯经济增长,主要是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走高的结果,俄罗斯的经济基础仍比较脆弱例如,俄罗斯经济结构严重畸形,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与低效,基础设施薄弱重工业中军工企业占有很大比重,要完成军转民需要投资1500亿美元,要花15年时间。

      而且俄罗斯由于没有资金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使许多设备超龄服役、严重老化,影响了正常生产据估计,要巩固俄罗斯经济的回升势头和使经济现代化,需要1000亿美元的投资,但是目前每年投入俄经济的外资只有约5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尚不足1%资金短缺是影响俄经济走向的最大变数此外,俄罗斯外债结构也大有问题,随时都由可能爆发债务危机截至2000年5月,俄罗斯所欠的债务已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包括滚雪球般膨胀的高额利息),其中外债已高达1600亿美元,平均每个俄罗斯人负担1100多美元,其外债规模相当于其GDP的85%左右,是俄联邦全年预算的4-5倍到2010年前,每年大约需偿还180亿美元的债务3、俄罗斯地缘政治环境恶化受苏联解体和北约东扩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环境持续恶化,与前苏联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总的说来,北约东扩是西方大国巩固和扩大冷战成果的重大举措,是美国企图控制欧亚“黑洞”、进而推行称霸世界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国家安全利益造成了巨大损失苏联解体使俄罗斯300多年的扩张所获得的地缘政治成果化为乌有,俄罗斯的出海通道也受到钳制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使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只剩下圣彼得堡、维堡(部分为芬兰使用)和加里宁格勒三个港口。

      在南方的黑海,俄罗斯只剩下了诺沃罗西斯克和图阿普谢两个港口同时,华约解散、从东欧撤军使得俄罗斯在西部丧失了上千公里的战略防御纵深地带北约东扩使俄罗斯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