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顶机构设计课件.ppt
26页斜顶机构设计斜顶机构设计斜顶机构设计课 程 内 容1.斜顶机构的运用场合 2.斜顶的组成 3.斜顶各部位设计4.斜顶的特别设计 斜顶机构设计1、斜顶机构的运用场合 斜顶机构一般是用来成型产品内部或外部倒勾,且无法用动模侧滑块直接成型的情况成型产品内部或外部倒勾时,优先考虑采用滑块,是因为滑块抽芯时,产品处于固定状态,产品不会产生变形、移动等不确定状态 斜顶机构设计2、斜顶的组成 1斜顶本体 2斜顶导向杆 3斜顶上下耐磨板 4斜顶座 斜顶机构设计3、斜顶各部位设计3.1斜顶本体 •3.1.1斜顶本体的形式: •整体式 (如图1) •分体式 (如图3)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分体式斜顶结构,易加工易维修,加工成本低导向杆采用圆杆,与斜顶块头部用螺纹销钉骑缝连接,防止销钉脱落,与滑动块连接头部削扁,用螺钉连接,要求螺钉能够从模具后面拆卸,底板和推板铣通孔,方便模具维修保养分体式结构设计时,斜顶本体的背面斜度大于斜顶导向杆的度数1~2度,防止斜顶本体背面与型芯产生磨擦,同时斜顶的两侧面要求设计配作斜度,一般情况下,斜度为3度 斜顶机构设计斜顶机构设计3、斜顶各部位设计3.1.2斜顶的抽芯距离及斜度计算 •抽芯距离: S =侧向凹凸尺寸 + (3~5)mm安全距离 •斜度: tanα= S / H (H:顶出行程) •α要取整,且一般 3°≦α≦ 15°(特殊情况α可以加大) 斜顶机构设计3、斜顶各部位设计•3.1.3斜顶的基本设计•当斜顶的宽度在取值方面不受产品的形状限制时,可以如图A中一样宽度方向取值,否则,当受产品形状限制时,则如B中宽度应取保证在产品的公差范围内,这样处理以便于线割加工处理.。
(如图4) 另外,在斜顶成型的产品成型面应尽量减小,即尽量减小斜顶成型面,增大成型面的脱模角,以防止斜顶脱模后退时,拉弯成型面斜顶机构设计3、斜顶各部位设计斜顶机构设计3、斜顶各部位设计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斜顶本体与导向杆之间设计台阶止退面,承受注塑压力,避免注塑压力引起导向杆和推板变形,确保产品尺寸稳定和模具使用寿命止退面宽度3~5mm,与导向杆连接处增加工艺R角,防止应力开裂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台阶止退面可以是一个面、两个面、三个面或四个面,同时两侧或背面要设计配合角度,一般为3度斜顶机构设计3、斜顶各部位设计3.1.4斜顶干涉斜顶后退行程与筋干涉(如图6) 斜顶机构设计3、斜顶各部位设计斜顶后退与产品形状干涉(如图7) 斜顶机构设计3、斜顶各部位设计两只斜顶对面时,底部干涉采用半截式斜顶本体(如图8)或斜顶加宽,建议采用斜顶加宽方案 斜顶机构设计斜顶机构设计3、斜顶各部位设计斜顶背面相对顶出干涉(如图9)布置斜顶附近的顶杆要尤其注意斜顶之间的运动干涉(如图10)布置相靠近的两根斜顶时,一定要做运动的干涉检查,以提前发现状况 斜顶机构设计3、斜顶各部位设计3.1.5斜顶机构型芯固定板部分让位孔 •斜顶穿过型芯固定板,所以在型芯固定板部分需有让位孔, 孔径大小及位置应保证斜顶能顺利通过,若在实际设计时, 让位圆孔有干涉其它组件时,可以考虑让位长圆形孔,位置尽量取整。
也可以钻斜孔让位或铣台阶椭圆孔让位 斜顶机构设计3、斜顶各部位设计•3.2斜顶导向板 •斜顶导向板的作用是支撑斜顶,防止运动变形及加长斜顶的导向长度 •斜顶导向板参照标准设计 •一般情况下,斜顶要设计两段导向,第一段靠近成形端,第二段在B板底部,第一段导向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设计为镶套或整体结构,第二段导向大多数情况下设计镶套结构 斜顶机构设计3、斜顶各部位设计•3.3斜顶底座连接部分形式参照标准设计 •斜顶底座连接部分中的滑动块与顶杆固定板之间设计配合间隙,配合间隙为双面1mm 斜顶机构设计3、斜顶各部位设计•3.4有斜顶结构的模具,顶出空间尽可能控制在180MM以内,斜顶的度数尽可能控制在15度以内,斜顶的导向杆截面积尽可能大,确保斜顶导向杆运动过程中不会弯曲变形 •当斜顶距离大于120mm,斜顶运动角度大于10度,适用于500吨以上设备的模具,斜顶底座连接部分中的滑动块优先采用可旋转的结构,确保斜顶导向杆运动过程中不会弯曲变形 斜顶机构设计4、斜顶的特别设计 •4.1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斜顶的顶出行程太小,而又必须较大的顶出后退量时,我们应如何保险地增大斜顶斜度呢?如图14.在斜顶座上追加一个辅助的导向块,以增强斜顶顶出时的稳定性.此机构设计时,请注意钳工要便于装配 。
斜顶机构设计4、斜顶的特别设计 •增加两端固定的导向杆设计,保护斜顶导向杆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变形折断 斜顶机构设计4、斜顶的特别设计 •4.2若斜顶成型机构中,有局部的小型芯或其它需要特别大的后退量时,可以采取斜顶内跑滑块机构如图15,此类机构设计时,可能是局部细节的作业比较多,且斜顶有一定的强度影响一般 是不十分建议设计者过分将机构零件做得特别小巧但若能保障在运动和寿命方面无问题时,可以考虑斜顶机构设计4、斜顶的特别设计 •4.3斜顶上成型部分对斜顶的包紧力比较大,斜顶抽芯运动过程中,产品会跟随斜顶运动,造成产品变形或抽芯不能完成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产品结构和模具结构,设计阻挡机构,解决产品跟随斜顶运动 斜顶机构设计4、斜顶的特别设计 •4.3.1利用斜顶背面度数差,让弹顶型芯复位顶出开始时,斜顶杆沿着斜面开始抽芯,弹顶型芯由于背面直面的作用保持在原始位置,顶住塑件保持不动当弹顶型芯脱离背面直面时,塑件已离开斜顶一段距离,对斜顶不再有包紧力,斜顶可以顺利完成抽芯动作设计是一定要注意,d2>d1,否则斜顶复位时,弹顶型芯与型芯干涉 斜顶机构设计4、斜顶的特别设计 •4.3.2弹顶型芯运动范围没有超出型芯高度,复位时依靠滑块撞击复位。
斜顶机构设计4、斜顶的特别设计 •4.3.3弹顶型芯复位时依靠斜顶与凸模的分型面撞击复位 弹顶型芯在完成阻挡功能后需要施加压力定位,保持在斜顶的后续动作中位置不变弹顶型芯在起始位置及最终位置需要钢性定位,同时要求a>=0,5mm,h1>=3mm(h1与弹顶型芯的总高度有关,高度越高,要求h1尺寸越大,保证弹顶型芯滑动顺畅) 斜顶机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