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航空航天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docx
3页搭建航空航天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方案到2025年,航空航天制造、创新、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航空航天产业实现倍增式发展、产业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全国航空航天产业新高地、民营经济融航发展先行省一、 发展环境航空方面,波音、空客等整机制造商将围绕各自产业链需求,稳步推进关联环节在中国的产业化进程国产商用飞机ARJ21已交付使用,C919即将迎来首架交付,CR929加速研制,围绕中国商飞及其供应商的扩产、试飞、研发、维修、交付服务等需求激增新一轮科技革命、国防现代化、现代物流等行业发展、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将加速无人机、通用航空等应用模式变革,促进消费市场发展,航空产业将迎来万亿级市场规模航天方面,全球正处于卫星密集发射前期,预计未来10年地球近地轨道将部署近6万颗卫星,商业发射需求快速增长,国内航天领域加速向民口开放,将形成“大央企引领、多民企组团”的产业发展格局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和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星座组网成功,地信测绘、导航定位、应急救援、行业应用等领域细分市场将呈现新一轮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25年我国卫星应用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从我省看,良好的交通区位、强劲的民营经济、灵活的市场机制等,是浙江快速融入国际国内航空航天产业链,优先承接波音、空客、中国商飞等航空龙头企业及航空航天央企落地布局的重要条件。
但同时也应看到,航空航天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特征,民营企业参与发展风险较高逆全球化”趋势、高技术封锁以及国际合作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加大我国低空空域开放不足的客观约束仍然突出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我省航空航天产业赶超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要深刻认识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聚焦、聚力,坚定信念,谋划长远二、 主要目标到2025年,航空航天制造、创新、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航空航天产业实现倍增式发展、产业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全国航空航天产业新高地、民营经济融航发展先行省重点领域制造能力显著增强新争取3~5个航空航天标志性制造业项目落地,新培育10家以上初步融入大飞机制造供应商体系的民营企业,“民参军”企业20家,新增2家航空航天上市公司,火箭总装制造、大飞机关联制造、无人机核心制造、数字化装配等制造能力迈向新的高度关键环节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战略合作持续深化,合作共建、集聚培育20家以上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航天发动机、飞机大部件、北斗芯片、航空航天新材料等研发能力迈向新的高度场景应用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航空运营服务网、空天数字服务网更加健全,集中力量打造10家左右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航空航天应用服务企业。
通航应用、无人机应用、北斗应用等场景进一步拓展丰富,有力支撑生活消费、应急救援和相关行业发展到2035年,我省全面融入国家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格局,跻身全国航空航天制造强省之列,“浙江造”航空航天产品和应用具有全球影响力,成功打造创新型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三、 搭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搭建航空航天创新创业、检验检测、试验测试等公共平台,推进北航航空可靠性实验室、蓝箭航天可靠性试验中心、超高精度惯性/星光自主导航系统成果验证平台、无人机计量检验检测中心等建设,支持一批省级航空航天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鼓励企业参与无人机、通用航空、卫星、商用火箭等行业标准制定资料来源:《浙江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