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完整版)900字.docx
13页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完整版)900字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3、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4、影响:温度分布、大气运动二、热力环流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2、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4、过程:5、海陆热力环流: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原因:白天陆地比海洋升温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6、三种常见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2、地转偏向力: 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可以减小风速4、风向:高压→ 低压5、风力(风速):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2.2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全球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P37)高压带:干燥少雨信风带:干燥少雨气压带风带低压带:湿润多雨西风带:湿润多雨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冷高压,热低压)2、气压中心(北半球):3、季风: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亚是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渐偏成西南风)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南亚是东北季风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各个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天气特征 (1)、各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低纬信风带——干燥少雨;中纬西风带——湿润多雨;极地东风带——干冷少雨2)、各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湿热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干热少雨;副极地低气压带——温湿多雨;极地高气压带——冷干少雨第二篇: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1500字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3、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4、影响:温度分布、大气运动二、热力环流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2、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4、过程:5、海陆热力环流: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原因:白天陆地比海洋升温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6、三种常见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2、地转偏向力: 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可以减小风速4、风向:高压→ 低压5、风力(风速):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12.2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全球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P37)高压带:干燥少雨信风带:干燥少雨气压带风带低压带:湿润多雨西风带:湿润多雨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冷高压,热低压)2、气压中心(北半球):3、季风: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亚是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渐偏成西南风)。
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南亚是东北季风2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各个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天气特征 (1)、各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低纬信风带——干燥少雨;中纬西风带——湿润多雨;极地东风带——干冷少雨2)、各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湿热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干热少雨;副极地低气压带——温湿多雨;极地高气压带——冷干少雨32.3常见天气系统一、锋与天气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1、高压脊: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低压槽: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2、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在北半球是逆时针辐合,在南半球是顺时针辐合;垂直方向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在北半球是顺时针辐散,在南半球是逆时针辐散;垂直方向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42.4全球气候变化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概念:气候变化—长时间大气状态变化一种反应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分类: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代气候变化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1860年—升高0.6℃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上升。
2. 影响农业生产——低纬地区作物减产、高纬地区作物增产3. 影响水循环——蒸发增强、径流减少、灾害增加,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4. 影响人体健康——热带疾病向高纬度蔓延等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3、适应气候变化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5+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