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1-2022学年高一选科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pdf
17页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2022-2022 学年高一选科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1212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4 4 分分,共共 48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项符合题意)1.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诗词、俗语中涉及了化学反应的是()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答案】C【解析】【详解】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误;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只是水变成雪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误;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有燃烧现象,是可燃物和氧气发生发光放热剧烈的氧化反应,是化学变化,故C 正确;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误;答案选 C2.空气中的氧分子在阳光紫外线、闪电等外界因素作用下,会生成氧负离子(O2-)O2-的摩尔质量为()A.33gB.33gmolA.33gB.33gmol-1C.32gD.32gmol1C.32gD.32gmol-1-1【答案】D【解析】【详解】O2 比 O2 多一个电子,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故O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所以 O2 的摩尔质量为 32g/mol,答案为 D。
3.常温下,下列分散系中最稳定的是()A.泥水 B.豆浆 C.氢氧化铁胶体 D.氯化钠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分散质离子直径小于 1nm 的分散系是溶液,最稳定,分散质离子直径介于 1nm-100nm 的分散系是胶体,属于介稳体系,分散质离子直径大于 100nm 的分散系是浊液,不稳定,据此分析详解】A.泥水属于浊液,最不稳定,A 项错误;B.豆浆属于胶体,属于介稳体系,B 项错误;C.氢氧化铁胶体属于介稳体系,C 项错误;D.氯化钠溶液,稳定性最强,A 项正确;答案选 D4.下列关于 1molL-1NaCl 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含有 1molNaClB.1L 该溶液中含有 58.5gNaClC.该溶液可由 1molNaCl 溶于 1L 水配制而成D.D.从从 100mL100mL 该溶液中取出该溶液中取出 10mL10mL 以后以后,取出溶液的浓度为取出溶液的浓度为 0.1molL0.1molL-1-1【答案】B【解析】【详解】A.溶液体积未知,则不能确定溶质的物质的量,故A 错误;B.m(NaCl)=1L 某 1mol/L 某 58.5g/mol=58.5g,故 B 正确;C.1molNaCl 溶于 1L 水,溶液的体积不等于 1L,故 C 错误;D.从 100mL 该溶液中取出 10mL 以后,剩余溶液的浓度仍为 1molL-1,故 D 错误;答案选 B。
5.在标准状况下,3.4gNH3 的()A.分子数约为 6.02 某 1023B.物质的量为 0.1molC.体积约为 4.48LD.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0.2mol【答案】C【解析】【详解】A.3.4gNH3 的物质的量为=0.2mol,NH3 的分子数应为0.2mol 某 6.02 某 1023=1.204 某 1023,故 A 错误;B.3.4gNH3 的物质的量为=0.2mol 故 B 错误;C.3.4gNH3 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标况下的体积 0.2 某22.4L/mol=4.48L,故 C 正确;D.一个氨气分子中含有三个氢原子,粒子数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氨气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氨气物质的量的三倍,即为3 某=3 某0.2mol=0.6mol,故 D 错误;答案选 C6.下列生活中的常见操作或现象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家用天然气的燃烧为炒菜提供热量B.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水洗后常出现红棕色锈迹C.洗涤剂清洗油污D.饭菜久置后变质腐败【答案】C【解析】【分析】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铁生锈的过程中 Fe 从 0 价升高到+3 价,最终生成氧化铁;C.洗涤剂具有亲水基和憎水基,憎水基具有亲油性,可以将互不相溶的油污和水结合;D.食物的腐败变质产生了新物质;【详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中有化合价的升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项错误;B.铁生锈的过程中 Fe 从 0 价升高到+3 价,最终生成氧化铁,有化合价的升降,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 项错误;C.洗涤剂具有亲水基和憎水基,憎水基具有亲油性,可以将互不相溶的油污和水结合起来,进而起到清洗油污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 项正确;D.食物的腐败变质产生了新物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项错误;答案选 C。
7.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 4.5g 固体氯化钠 B.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C.用温度计代替玻璃棒搅拌溶液 D.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食盐水【答案】C【解析】【详解】A.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感量为 0.1g,则用托盘天平称取 4.5g 固体,故 A 正确;B.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故B 正确;C.温度计只能测定温度,不能代替玻璃棒搅拌溶液,故C 错误;D.蒸发皿可用于蒸发溶剂,故可以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食盐水,故D正确;答案选 C8.某溶液中,只含有下表中所示的四种离子(忽略水的电离),则 b 可能为()A.2aB.3aC.4aD.5a【答案】B【解析】【详解】溶液中各离子满足电荷守恒即 c(K+)+2c(Mg2+)=c(Cl-)+2c(SO42-)则 3a+2a 某 2=a+2b,b=3a,答案选 B9.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8gH2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10NAB.0.5molL-1 硫酸中含有的 H+数目为 NAC.1molCO 与 0.5molO2 反应后的原子数为 3NAD.H2O2 分解生成 1molO2 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答案】B【解析】【详解】A.18g 水的物质的量为 1mol,含有 10mol 质子,含有的质子数为 10NA,故 A 正确;B.未提供硫酸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 H+的数目,故 B 错误;C.1molCO 与 0.5molO2 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1mol,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有三个原子,故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原子的数目为3NA,故 C 正确;D.H2O2 分解生成 1molO2 时转移的电子 2mol,故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2NA,故 D 正确;答案选 B。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氧化亚铁与稀盐酸混合:FeO+2HCl=Fe2+2Cl-+H2OB.铜片加入硝酸银溶液中:Cu+2Ag+=2Ag+Cu2+C.盐酸滴在大理石上:2H+CaCO3=Ca2+H2O+CO2D.铝片加入稀硫酸中:2Al+6H+=2Al3+3H2【答案】A【解析】【详解】A.氧化亚铁与稀盐酸混合,盐酸是强酸,属于强电解质,可以拆成离子形式,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O+2H+=Fe2+H2O,故 A 错误;B.铜片加入硝酸银溶液中,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2Ag+Cu2+,故 B 正确;C.盐酸滴在大理石上,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CaCO3=Ca2+H2O+CO2,故 C 正确;D.铝片加入稀硫酸中,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故 D 正确;答案选 A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0.1molL-1H2SO4 溶液:Na+、Ba2+、NO3-、Cl-B.c(H+)=0.1molL-1 的溶液:Mg2+、K+、SO42-、Cl-C.与 Zn 反应放出 H2 的溶液:H+、K+、NO3-、CO32-D.0.1molL-1NaOH 溶液:Ca2+、Na+、SO42-、HCO3-【答案】B【解析】【详解】A.0.1molL-1H2SO4 溶液:Ba2+与 SO42-会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共存,故 A 错误;B.c(H+)=0.1molL-1 的溶液:Mg2+、K+、SO42-、Cl-之间,且该组离子和氢离子之间,都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故B 正确;C.与 Zn 反应放出 H2 的溶液为酸性溶液,CO32-在酸性溶液中会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 C 错误;D.0.1molL-1NaOH 溶液中,HCO3-不能大量共存,会生成碳酸根和水,故 D 错误;答案选 B。
12.将 Na2CO3 和 Na2S 按 12 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 SO2,可制取 Na2S2O3,同时放出 CO2在该反应中()A.A.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个数比为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个数比为 2121B.B.相同条件下相同条件下,每吸收每吸收 1m3SO21m3SO2 就会放出就会放出 2.5m3CO22.5m3CO2C.每 1molNa2S 反应,则生成的 Na2S2O3 为 1.5molD.若有 106gNa2CO3 发生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4mol【答案】C【解析】【分析】工业上将 Na2CO3 和 Na2S 以 1:2 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 SO2,可制取 Na2S2O3,同时放出 CO2,其反应方程式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反应在 Na2S 中 S 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2 价,SO2 中 S 的化合价从+4 价降低到+2 价,据此分析详解】A.由反应方程式中 S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个数比为12,故 A 错误;B.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 中 SO2 与 C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1,相同条件下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的体积之比,每吸收 4m3SO2 就会放出 1m3CO2,故 B 错误;C.反应中 Na2S 和 Na2S2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3,每 1molNa2S 反应,则生成的 Na2S2O3 为 1.5mol,故 C 正确;D.反应方程式为 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反应在 Na2S中 S 元素的化合价从-2 价升高到+2 价,SO2 中 S 的化合价从+4 价降低到+2 价,若有 106gNa2CO3 发生反应,则碳酸钠的物质的量=1mol,根据方程式 1molNa2CO3 反应时转移 8mol 电子,故 D 错误;答案选 C。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4 4 小题小题,共共 5252 分分)13.纯碱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纯碱在水溶液中电离的方程式:_2)纯碱属于“酸”“碱”“盐”中的_3)现有 10.6g 纯碱,其物质的量为_mol,将此固体溶于水配成 200mL 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取出10mL 此溶液加水稀释至 100mL,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稀释后溶液中 Na+的物质的量为_mol4)写出少量 CO2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写出过量 CO2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1).Na2CO3=2Na+CO32-(2).盐(3).0.1(4).0.5(5).0.05(6).0.01(7).CO2+2OH-=CO32-+H2O(8).CO2+OH-=HCO3-【解析】【分析】(1)纯碱是碳酸钠,水溶液中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2)纯碱(碳酸钠)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3)10.6g 纯碱的物质的量为=0.1mol,将此固体溶于水配成 200mL 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由稀释定律可得:0.5mol/L 某10ml=c2 某 100ml,稀释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c2=0.05mol/L,稀释后溶液中的 Na+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