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docx
4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感谢教科研伴我一路同行德清县钟管中心学校 王月红冬去春来21年回顾自己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初中生到幼儿教师(小学代课教师),再成长为一名称职的小学语文教师所走过的道路,我不无感慨,是教科研伴随着我越过一道道坎坷;引领我体验一次次成功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小志者成小事、大志者成大事、无志者难成事1984年春天,怀着美好的向往和从小的志向我成了一名幼儿教师带着初为人师的神圣、喜悦和热情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以后的几年里我边教幼儿园边在小学代一些音乐、历史课一晃十年过去了1994年我离开幼儿园,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教师,并开始教语文可是小学的课堂教学跟幼儿园的差很大,又因为自己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完全凭着对语文的喜爱和初中及中师函授时打下的一点微薄基础走进课堂,所以毫无章法,随意性很大,自己喜欢的文章就滔滔不绝,不喜欢的就一带而过。
记得我的第一次公开课是在1995年上半年,内容是《东郭先生和狼》当时教导主任对我的评价是:课文内容挖掘不深,整个教学过程是浮在面上的满堂灌那时我陷入了一团困惑之中,我迷茫,沮丧……但迷茫之余,沮丧之后,怀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挚爱我反而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做一名理想中的好老师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虚心向身边的每一位教师学习,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种教学杂志记得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的确,读书能够“开心明目”,而且“利于行”我就这样边学习边运用于实践并把在教学中感悟到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1996年2月,我撰写的论文——《历史——德育的好教材》获得了县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初次成功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从此我开始一边教学,一边研究,平时注重积累,搜集一些有关的文献资料,积累一些教学中成功的案例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慢慢地,我觉得我的课堂越来越生动,“教书育人”的氛围越来越和谐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1999年,我参加了县骨干教师培训班,聆听了许多专家的报告,很多见解都是颇具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提升理念、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明白了基层教师的低起点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
于是我开始积极地投入教科研工作在校长的指导下,在德清县教科所原所长嵇瑞芳等老师的启发下,我开始了第一个课题—《朗读教学中情感共鸣的研究》语文课上,我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多读,爱读,读出情感,读出兴趣,恰如叶圣陶所说“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在琅琅书声中,学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在琅琅书声中,学生产生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那时候,很多老师都说,在我的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孩子们的读书声正是这美妙的读书声,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陆燕同学的演讲获得了德清县一等奖、湖州市二等奖;正是这美妙的读书声,同样让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我的课荣获了全镇课堂教学评比第一名!2000学年第一学期末,我被评为学校的“教学能手”,这成了一个转折点我感到自己是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当时,县教研室赵水囡、刘礼逊两位老师听了我的课后说:“老师的普通话说得好,课上得好;学生书读得感人,学得实在2000年9月,我的第一个课题——《朗读教学中情感共鸣的研究》获得了德清县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这对我的激励作用是非常大的从此,我对教科研工作的热情更加高涨。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在不断的摸索中,我对语文教育的实质有了更深的理解:语文是一种感动,是心灵与心灵碰撞后产生的火花;语文是一种创造,是生命与生命对话后绽放的花蕾为了让语文课堂更具生命活力,2000到2002年间我主持并参与了两个课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语文活动课》、《创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准备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积极把“快乐语文”、“活动语文”引入课堂;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自读自问自悟的能力与此同时,我勤于探索,笔耕不辍《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心理特征与教育对策研究》、《谈作文情趣教学》、《谈良好班风的建设》、《浅谈语文学科中如何渗透德育》等论文相继获县教育学会论文一等奖、二等奖和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论文评选二等奖在这段日子里,我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每每就在别人休息的时候、散步的时候、闲暇聊天的时候,我在静心搞科研坚持每天挤出一些时间用于教学研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因为我知道,这憔悴的只是我的身体、我的面容,靓丽的却是我的精神、我的事业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002年,我主持的课题《小学开放式作文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再次在德清县立项。
当时研究的背景是:作文教学要求过高,学生举步维艰;指导过细,千题一试、千人一面;积累太少,内容贫乏;脱离生活,空洞单调于是,我们就小学开放式作文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作文教学的目标开放,内容开放,过程开放,方法开放,体裁开放,评价开放在开放的作文空间里,孩子们尽情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宽松氛围中写出了充满童趣的儿童诗,写出了图文并茂的小品,写出了一批能令我们这些成年人也动容的好文章我所撰写的《小学开放式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一文参加了湖师院本科函授毕业论文的答辩,得到了指导老师的高度评价2003年,本课题获得了德清县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而此时我的课堂教学更趋成熟与和谐2002年7月,我被评为德清县第四届小学教学中坚;2003年12月,我加入了湖州市小语会我们这个课题组的五名成员,我和其中两名被评为德清县敬业爱岗先进教师,一名荣获县优质课评比二等奖,一名获湖州市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是课题培养了我们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为我们的成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后来,我又主持参与了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立足发展 建设多元化的绿色教育格局》、《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农村小学课外阅读与语言积累的研究》等等。
在研究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知识在丰富,科研能力在加强;我真切地体会到自己在教科研中成长着、提升着《说真话 表真情 抒真感——还作文教学一个“真”》、《多媒体运用让语文课堂如此精彩》、《情到深处自然浓》、《给孩子们一个开放式的作文空间》、《鞋子风波》等多篇论文和案例在县、市级获奖2004年,我撰写的《快乐集邮》获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小语会主办的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2005年上半年,我的一篇《给孩子们一个真实的语文课堂》在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另外,我与同课题组的其他两位老师在2005年首届“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了一、二等奖 如今,我已身兼数职——学校少先队总员、副教导,教科室副主任等在繁重的教学和管理之余我依然分管教科研工作,依然和我的同仁孜孜不倦地进行课题研究—市重点课题《充分挖掘乡土资源 有效开发校本课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一直坚信这样一个信念:没有研究的教育是僵化的、刻板的教育;没有研究的教师是盲目的、缺乏智慧的教师只有研究才能赋予教育以生命;只有研究才能赋予教师以生命!当别人沉浸在梦乡里的时候,我伴一盏孤灯,铺一摞稿纸,让思想之舟在科海里遨游。
蓦然回首,自己从幼儿教师到优秀的小学教师,我感慨着自己走来的教科研之路: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有消沉的时候、有失败的时候、有过不被人理解而陷入迷惘、孤独的时候,有公开课上砸了泪流满面的时候;有搞课题累垮了拖不动身子的时候;但这一切,从没令我后悔过我不悔,我不悔,我不悔……“衣带渐宽终不悔”,此时此刻,心中反倒满是充实和欢畅—— “感谢教科研伴我一路同行” 2005年7月19日 【提示语:本文作者从一名代课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和学校中层干部,函授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固然要紧,但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科研,则显得更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