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考点四胶体的性质和应用.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62696911
  • 上传时间:2023-07-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6.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考点四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典例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B.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区分氯化钠溶液和蛋白质溶液C.有色玻璃、淀粉溶液都属于胶体D.PM2.5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因此由PM2.5引起的雾霾一定属于胶体【破题关键】(1)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胶体微粒直径介于悬浊液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之间2)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方法归纳】胶体制备及性质考查热点总结(1)Fe(OH)3胶体制备方法:制备Fe(OH)3胶体时,应向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1~2 mL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不能过量,也不能持续加热,因为过量的FeCl3和加热都会使胶体聚沉2)Fe(OH)3胶体微粒为Fe(OH)3分子的集合体,因此1 mol Fe3+完全水解得到的Fe(OH)3胶体微粒少于1 mol3)丁达尔效应并不是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为1~100 nm,胶体微粒可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除去胶体中混有的溶液,可用渗析方法。

      4)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征,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第2讲 化学常用计量【考纲要求】1.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3.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4.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5.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考查特点】1.客观题:(1)考查“常数”:结合阿伏加德罗常数以物质的组成、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等为载体,考查有关摩尔质量、气体体积、溶液浓度、电子转移数等的简单计算2)考查“计算”:以元素化合物、反应热为载体,考查有关物质的量的综合计算2.主观题:考查“计算”:结合化学实验、化学平衡常数、热化学方程式、电化学等高考热点,考查有关物质的量的综合计算。

      1.牢记两大常数:(1)阿伏加德罗常数:______________2)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_____________2.理解两大规律:(1)质量守恒定律①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_____②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_____2)电荷守恒规律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3.牢记六个基本公式:(1)n= (2)n=(3)n= (4)c(B)=(5)w=m(溶质)/m(溶液)×100%(6)c= (或w= )4.明确溶液配制过程中的“四数据”:(1)记录质量或体积的数据小数点后一般保留一位数字2)选择一定规格的容量瓶,作答时要标明容量瓶规格3)转移溶液时要洗涤烧杯_____次4)定容时液面距刻度线以下1~2 cm处,改用_________滴加蒸馏水5.容易出错的“两组单位”:(1)物质质量的单位为g,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无量纲)2)气体体积的单位为L,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为L·mol-1,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为mol·L-1。

      6.常考的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的“九种物质”:H2O、HF、SO3、Br2、CHCl3、CCl4、己烷、苯、乙醇考点一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典例1】(2015·全国卷Ⅱ)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 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AB.1 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 和 离子数之和为0.1NA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AD.235 g核素 发生裂变反应: ,净产生的中子 )数为10NA【误区提醒】关于NA试题常设的“陷阱”(1)气体摩尔体积的运用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定非标准状况下(如25℃、1.01×105Pa)气体体积,让学生用22.4 L·mol-1进行换算,误入陷阱;考查气体质量时,增加迷惑性信息“常温常压”,让很多学生判断错误2)忽视物质的聚集状态:22.4 L·mol-1适用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命题者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学生,如H2O、CCl4等3)忽视单质的组成:气体单质的组成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外,还有单原子分子(如He、Ne等)、三原子分子(如O3)等。

      4)混淆某些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命题者常用一些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来迷惑学生,如Na2O2与H2O反应、Cl2与NaOH溶液反应、Fe与盐酸反应、1 mol氯气与过量铁反应、电解硫酸铜溶液等5)不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如Na2O2是由Na+和 构成,而不是Na+和O2-;NaCl为离子化合物,只有离子,没有分子;苯中不含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6)忽视电离、水解对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影响: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数目或浓度时常设置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方面的陷阱△催化剂(7)忽视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如2NO2 N2O4、2SO2+O2 2SO3、合成氨反应等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典例2】(2015·娄底一模)配制100 mL 0.1 mol·L-1Na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B.称取1.1 g无水碳酸钠时,砝码与碳酸钠放反,所配溶液浓度偏高C.转移碳酸钠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D.取所配溶液10 mL,所取溶液中Na+浓度为0.2 mol·L-1【方法归纳】溶液配制过程的误差分析方法抓住公式c= ,分析配制过程中是溶质的物质的量n发生变化还是溶液体积V发生变化,根据n或V的变化特点,确定浓度c偏高还是偏低。

      考点三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典例3】(2015·衡水一模)VL浓度为0.5 mol·L-1的盐酸,欲使其浓度增大1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11.2VLB.加入10 mol·L-1的盐酸0.1VL,再稀释至1.5VLC.将溶液加热浓缩到0.5VLD.加入VL 1.5 mol·L-1的盐酸混合均匀【方法归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两个关键(1)正确判断溶液的溶质并求其物质的量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如Na、Na2O、Na2O2 NaOH,SO3 H2SO4等②含结晶水的物质,如CuSO4·5H2O→CuSO4③特殊物质,如NH3溶于水后大部分结合为NH3·H2O,但计算浓度时仍以NH3分子作为溶质2)准确计算溶液的体积①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体积,应根据V= 求算②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后,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溶质物质的量的增加或减少,并注意溶液体积变化和各种守恒关系的应用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考纲要求】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考查特点】1.客观题:(1)考查“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2)考查“电子转移数”:结合阿伏加德罗常数、电化学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3)考查“规律”:氧化性和还原性比较规律2.主观题:(1)考查“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2)考查“计算”:运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3)考查“应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的综合考查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例如,反应MnO2+4HCl(浓) MnCl2+Cl2↑+2H2O(1)该反应中得电子的物质是____,为_____剂,失电子的物质是____,为_____剂;氧化产物为___,还原产物为_____,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2)根据该反应可判断,氧化性:MnO2__Cl2;还原性:HCl__MnCl2填“>”或“<”)(3)若反应中消耗了17.4 g MnO2,则生成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2.正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九个“不一定”:(1)含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有强氧化性,如H3PO4、 ;而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也可能有强氧化性,如氧化性HClO>HClO2> HClO3>HClO4。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如Cl2+H2O HCl+HClO,被氧化和被还原的都是___元素3)得电子难的物质不一定易失电子,如ⅣA族的碳(C)和稀有气体,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4)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如Fe2+→Fe5)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反应物不一定只表现出一种性质,如在MnO2+4HCl(浓) MnCl2+Cl2↑+2H2O中,HCl既表现酸性又表现还原性,每消耗4 mol HCl,只有__mol被氧化作还原剂6)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但二者并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7)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取决于_______________,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如Na、Mg、Al的还原性强弱依次为Na>Mg>Al8)氧化性:氧化剂__氧化产物(填“>”或“<”,下同),还原性:还原剂__还原产物,此方法不适用于歧化反应和电解反应,如Cl2+H2O HCl+HClO,氧化性:Cl2__HClO9)不能依据氧化剂或还原剂自身化合价变化值的大小说明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如由铜与硝酸的反应可知:浓硝酸__稀硝酸(填“>”或“<”)。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2)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3)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化合反应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4)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分解反应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4.牢记高考常考的四种氧化剂、四种还原剂氧化剂: (H+)、 (H+)、ClO-、Fe3+还原剂: (或 )、I-、Fe2+、S2-5.掌握高考常考的“五大”规律:(1)强弱规律2)守恒规律: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_____3)表现性质规律:具有可变化合价的元素,一般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_______;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_______;处于中间价态时_。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