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朦胧诗赏析导学案.docx
4页必修二《中国现代朦胧诗赏析》导学案——以《双桅船》为例【学习导航】1. 掌握鉴赏诗歌的三个步骤:诵读、意象、知人论世2. 了解朦胧诗派的特点和代表诗人、诗作3. 了解朦胧诗的时代背景,把握诗人的创作意图,感受诗人的情怀能力提升】1 .谈谈你对诗歌《双桅船》中的主要意象:岸、船、风暴、灯的内涵的理解2 .对于诗歌主题的争议?爱情说,友情说,亲情说,理想说,奉献说,爱国说等等,你 有什么样的个性化理解?3 .结合朦胧诗派几位代表诗人的作品,谈谈时代给诗人带来怎样的影响4 .理解不同诗人的不同的人生取向,学习朦胧诗人的爱国情怀自主学习】1.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作者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厦门人,祖籍泉州 1969年“上山下乡”,在农村开始写诗20岁回城,做过临时工,干过宣传、统计、炉前工、讲解员,泥水匠 1975年,舒婷正式调到织布厂当工人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莺尾花》、《始祖鸟》, 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 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资料链接】朦胧派:1980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 以舒婷、顾城、北岛、江河、杨炼、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群青年诗人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 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朦胧诗派”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 别关注北岛:1949年 生于北京1966年,因文革中断高中学业,是北京四中著名校友 1969-1980年,北京第六建筑公司工人,其中混凝土工五年,铁匠六年 1970年,开始写作代表诗作:《回答》顾城,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12岁时辍学养猪文革”前即开始写诗 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 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并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后辞职隐居激流岛 1992年重访欧美并创作代表作品《一代人》食指:1948年:出生于山东朝城, 1968年:创作黄金年,代表作《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1969年:与2 1名北京知青落户杏花村插队 1971年:在济宁入伍,创作大量反映部队生活的诗 1973年:2月退伍,抑郁寡欢,北医三院确诊其为精神分裂1975年:病愈,与李雅兰(李立三之女)结婚,七年后离异 1976年:“文革”结束,创作《写在朋友结婚的时候》,又名《有这样的婚礼》, 1978年:再次焕发诗人创造力,并首次使用笔名食指,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 1990年:进入北京第三福利院每天擦楼道,洗餐具,保持最低的生活费,抽低价的烟梁小斌:安徽合肥人,1954年生,朦胧诗代表诗人他前后曾从事过车间操作工、绿化工、 电台编辑、杂志编辑、计划生育宣传干部、广告公司策划等多种职业 1972年开始诗歌创作,他的诗《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被列为新时期朦胧诗代表诗作素材挖掘】1 .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最早始于魏晋六朝,是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的魏晋六朝,既是一个干戈纷扰,政治紊乱 的时代,走马灯似的王朝更迭和杀夺,人命危浅、朝不得夕的恐怖和悲哀,使得许多具有觉 醒意识的诗人,包括公卿身份的诗人,为了全身远祸,不得不离开动荡的政治,藏身匿迹于 山泉林木之间,于是,他们苦闷的精神和悲愤的感情,便在这足以娱情解忧的青山绿水间觅 得了可以寄托和安放的处所。
代表诗人:陶渊明、谢灵运、谢眺2 .宫廷诗、花间词花间词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发生的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的统治遭到了重创;中唐以 后政治的腐朽、社会的颓败,更令广大文士屈志难伸,背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面对着衰乱 的时世,于是,消遣性、柔弱性、日常琐细化的软性文学应运而生代表诗人:温庭筠,韦 庄【佳作欣赏】顾城《一代人》赏析一代人 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本诗只有两句,但是却在当代诗歌史上具有相当重的份量,以其高度的历史概括性和辩 证思维的哲理之光而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烈的艺术力量 诗中出现的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黑夜、眼睛、光明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这首诗歌具有了引起人 们广泛关注、深思的魅力每个人都能明白诗中意象的意思,每个人都有进入诗歌的权利 然而,那新奇的组合,看似相悖的转折,却蕴含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合理性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中“黑夜”象征动乱的年代,“黑色的眼睛”是既指实,又 指虚我们“龙的传人”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这是实指黑色又有阴暗、低沉、哀 伤的情绪色彩,这又有虚指的意义存在文革十年,在一代人心中,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心中, 投下了沉重的阴影,留下了累累创伤,造成阴郁、苦闷和哀伤。
有人说这一代是沉沦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沉沦也罢,迷惘也罢,是谁造成的呢?诗人明确地指 出是“黑夜”,这就很准确地指出了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就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扭曲 青年灵魂的邪恶力量尽管黑夜给青年一代带来了灾难,使他们沉沦和迷惘,但就是在最黑 暗的时时候,他们仍未失掉对光明的向往换一个角度看,黑色的眼睛也凝聚着批判精神, 它以黑对黑,对黑夜的庞大淫威报以深沉的否定相对色彩缤纷的光明世界来说,黑色是一 个终极,它与光明构成了对立然而物极必反,从黑夜中叛逆出来的黑色眼睛,对于光明的 接受力是绝对超过任何色彩的眼睛的,也就是说:由特定的黑色时代中走来的“一代人”, 他们伟大的觉醒是其他“无缘”于“黑夜”的人们所难以企及的他们不但是沉沦和迷惘的 一代,更是奋起的一代,觉醒的一代!诗人的这种认识和概括闪动着辩证思维的光彩我 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却在这一片黑暗中显示出了一个亮点,这个亮点虽然也是黑色的,但是 这却是黑得发亮的眼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它形象地展示了人类追求光明的本性是多么顽强, 即使是在最黑暗的环境中生成, 即使被最恶毒地摧残,人类追求光明的本性也不会磨灭 :短的两句诗,概括出了一代人的心理历程,表达出对黑暗政治的否定、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
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正是这坚毅的寻找,才 使他们看到掩盖在生活表象之下的、使人难以接受的本质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一代人就被顾城浓缩成一个人,无尽话也被顾城浓缩成两行;并且最抽象最深刻的意见也被诗人顾城用天才之指点化成了最直观的意象 一个痛苦彷徨的青年默默的坚守自己内心的纯真光明,他不寄望世界为他改变什么,只想要他的圣洁心灵永存,这样他就满足了课外拓展】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课后作业】对食指的《热爱生命》这首进行赏析,字数在 400字以上。
《中国画中树的画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画中树的画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西版十四册第六课,属于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我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提炼、增减,形成一课时新授课以大量的树图片欣赏为主线,把树的基本知识包括结构、画法、 作用等一一渗透到教学活动当中通过对树木的了解及用中国画法画树,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国画中树的画法,加深了中国画的认识,在教材的单元教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也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爱护和保护树木, 关注中国画,增强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自豪感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与依据针对学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树的结构、生长规律、中国画中的画法及运用中国画中的技法画出完整的树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之间的观察、分析,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对传统艺术中国画的热爱之情, 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爱护和保护树木、关注中国画,热爱传统艺术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以上目标及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以下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树在中国画中的艺术特色,并学会用中国画技法画树的方法教学难点:树的画法。
二、学情分析现阶段的初中生充满着青春活力, 植树对他们来说也是童年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 能亲手 画一画树,他们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初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及课前预习, 口头表述及动手的能力较强,这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三、教法与学法:说教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教材的学习内容,美术教育审美性、创造性、直观性等原则结合初一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科学性和目标性原则,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审美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让学生体验学习、审美和成功的 乐趣,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欣赏“国画教学”、“国画画树”等片段,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生 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创作欲望,自然地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2、直观演示法(示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的欣赏、分析及教师演示画树,探究书 的结构特点及生长规律,培养学生观察与思维能力3、引导、启发教学法:这个教学法贯穿于整个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参与,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与 习惯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美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初二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 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教师演示具体阐述:一、出谜语:又见村庄。
引出树,说出要讲的新内容国画中树的画法二、教师讲解树的结构:树干、枝梗、树叶三、教师演示国画中树的画法,边画边讲解,引导学生树干:树干讲究顿挫转折,画树干时笔尖朝上,落笔稍斜,中锋行笔,欲左还右,逐 渐用力向下提按,逐渐形成抑扬顿挫的形态枝梗:呈Y字形结构,画枝梗时转动笔杆保证落笔后能中锋行笔,上粗下细树叶:树叶的造型多种多样,我们这里用的是胡椒点 点树叶主要注意组数和大小整体来说,树冠是树叶最浓密的地方, 树的内部可以相对稀疏 同样注意大小和稀疏的安排 所谓密不透风,疏可走马 四、老师小结1、艺术延伸:画树要注意画出树干的嶙峋苍劲, 注意树叶疏密关系树是人类的朋友, 我们要爱护树木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 代表着中国古老的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