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土地适宜性评价课件.ppt
30页第七章第七章 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授课时数:授课时数:6课时课时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1 1、土地适宜性、土地适宜性、土地适宜性、土地适宜性 指指指指土土土土地地地地对对对对某某某某种种种种用用用用途途途途的的的的适适适适宜宜宜宜性性性性及及及及适适适适宜宜宜宜程程程程度度度度应应应应注注注注意意意意的的的的是是是是,,,,适适适适宜宜宜宜用用用用途途途途的的的的选选选选择择择择必必必必须须须须选选选选择择择择建建建建立立立立在在在在土土土土地地地地良良良良性性性性循循循循环环环环的的的的基基基基础础础础上上上上,,,,不应造成环境退化和生态恶化不应造成环境退化和生态恶化不应造成环境退化和生态恶化不应造成环境退化和生态恶化 2 2、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 指针对特定的利用方式是否适宜,若适宜对其适宜程指针对特定的利用方式是否适宜,若适宜对其适宜程指针对特定的利用方式是否适宜,若适宜对其适宜程指针对特定的利用方式是否适宜,若适宜对其适宜程度作出等级评定。
针对某一用途的适宜程度可分为适宜与度作出等级评定针对某一用途的适宜程度可分为适宜与度作出等级评定针对某一用途的适宜程度可分为适宜与度作出等级评定针对某一用途的适宜程度可分为适宜与不适宜,适宜又分为最适宜、一般适宜、临界适宜三类不适宜,适宜又分为最适宜、一般适宜、临界适宜三类不适宜,适宜又分为最适宜、一般适宜、临界适宜三类不适宜,适宜又分为最适宜、一般适宜、临界适宜三类二、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二、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二、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二、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61976年公布的年公布的年公布的年公布的《《《《土地评价纲要土地评价纲要土地评价纲要土地评价纲要》》》》,是,是,是,是各类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指南,其评价系统的建立及评价过程各类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指南,其评价系统的建立及评价过程各类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指南,其评价系统的建立及评价过程各类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指南,其评价系统的建立及评价过程及方法可供实际使用参考及方法可供实际使用参考及方法可供实际使用参考及方法可供实际使用参考。
1 1、、、、《《《《纲要纲要纲要纲要》》》》的评价等级系统的评价等级系统的评价等级系统的评价等级系统 分四个等级:适宜纲;适宜类;适宜亚类;适宜单元分四个等级:适宜纲;适宜类;适宜亚类;适宜单元分四个等级:适宜纲;适宜类;适宜亚类;适宜单元分四个等级:适宜纲;适宜类;适宜亚类;适宜单元 1 1)土地适宜纲)土地适宜纲)土地适宜纲)土地适宜纲 反反反反映映映映土土土土地地地地适适适适宜宜宜宜性性性性种种种种类类类类,,,,表表表表示示示示土土土土地地地地对对对对所所所所考考考考虑虑虑虑的的的的特特特特定定定定利利利利用用用用方方方方式评价为适宜或不适宜式评价为适宜或不适宜式评价为适宜或不适宜式评价为适宜或不适宜 适适适适宜宜宜宜纲纲纲纲((((S S))))::::指指指指土土土土地地地地按按按按所所所所考考考考虑虑虑虑的的的的用用用用途途途途能能能能持持持持久久久久利利利利用用用用,,,,预预预预期产生的效益值得进行投资,对土地不会产生破坏的危险。
期产生的效益值得进行投资,对土地不会产生破坏的危险期产生的效益值得进行投资,对土地不会产生破坏的危险期产生的效益值得进行投资,对土地不会产生破坏的危险 不适宜纲(不适宜纲(不适宜纲(不适宜纲(N N):指不能按所考虑的用途能持久利用指不能按所考虑的用途能持久利用指不能按所考虑的用途能持久利用指不能按所考虑的用途能持久利用 2 2)土地适宜类)土地适宜类)土地适宜类)土地适宜类 反映土地针对某种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反映土地针对某种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反映土地针对某种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反映土地针对某种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 一般分为一般分为一般分为一般分为三类:非常适宜、中等适宜、勉强适宜三类:非常适宜、中等适宜、勉强适宜三类:非常适宜、中等适宜、勉强适宜三类:非常适宜、中等适宜、勉强适宜 非非非非常常常常适适适适宜宜宜宜(((( S S S S1 1 1 1))))::::土土土土地地地地利利利利用用用用几几几几乎乎乎乎不不不不受受受受限限限限制制制制,,,,不不不不会降低生产力或效益,不需增加额外的投资费用。
会降低生产力或效益,不需增加额外的投资费用会降低生产力或效益,不需增加额外的投资费用会降低生产力或效益,不需增加额外的投资费用 中中中中等等等等适适适适宜宜宜宜((((S S S S2 2 2 2))))::::土土土土地地地地利利利利用用用用有有有有限限限限制制制制,,,,降降降降低低低低生生生生产产产产力力力力或效益,或增加额外投资费用,仍可获利或效益,或增加额外投资费用,仍可获利或效益,或增加额外投资费用,仍可获利或效益,或增加额外投资费用,仍可获利 勉勉勉勉强强强强适适适适宜宜宜宜(((( S S S S3 3 3 3))))::::土土土土地地地地利利利利用用用用有有有有严严严严重重重重限限限限制制制制,,,,降降降降低低低低生生生生产产产产力力力力或或或或效效效效益益益益,,,,或或或或增增增增加加加加大大大大量量量量额额额额外外外外投投投投资资资资费费费费用用用用,,,,只只只只能能能能勉勉勉勉强强强强获获获获利 当当当当前前前前不不不不适适适适宜宜宜宜((((N N1 1))))::::土土土土地地地地利利利利用用用用当当当当前前前前有有有有限限限限制制制制,,,,但但但但终终终终究究究究可以克服。
可以克服可以克服可以克服 永久不适宜(永久不适宜(永久不适宜(永久不适宜(N N2 2):一般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利用一般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利用一般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利用一般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利用 3 3)土地适宜亚类)土地适宜亚类)土地适宜亚类)土地适宜亚类 反反反反映映映映土土土土地地地地适适适适宜宜宜宜类类类类内内内内限限限限制制制制性性性性种种种种类类类类或或或或所所所所需需需需要要要要的的的的改改改改良良良良措措措措施施施施的的的的差差差差别别别别亚亚亚亚类类类类的的的的设设设设置置置置应应应应遵遵遵遵循循循循两两两两条条条条原原原原则则则则::::一一一一是是是是亚亚亚亚类类类类数数数数目目目目应应应应足足足足以以以以区区区区别别别别同同同同一一一一级级级级土土土土地地地地的的的的差差差差别别别别;;;;二二二二是是是是对对对对任任任任何何何何一一一一个个个个亚亚亚亚类类类类应应应应采采采采用用用用尽尽尽尽可可可可能少的限制因素,找出主要矛盾,选择主要限制因素能少的限制因素,找出主要矛盾,选择主要限制因素。
能少的限制因素,找出主要矛盾,选择主要限制因素能少的限制因素,找出主要矛盾,选择主要限制因素 4 4)土地适宜单元)土地适宜单元)土地适宜单元)土地适宜单元 它它它它是是是是亚亚亚亚类类类类的的的的进进进进一一一一步步步步细细细细分分分分,,,,每每每每一一一一适适适适宜宜宜宜亚亚亚亚类类类类内内内内所所所所有有有有的的的的单单单单元元元元具具具具有有有有同同同同样样样样程程程程度度度度的的的的适适适适宜宜宜宜性性性性和和和和相相相相似似似似的的的的限限限限制制制制性性性性因因因因素素素素,,,,单单单单元元元元与与与与单单单单元元元元之之之之间间间间的的的的生生生生产产产产特特特特点点点点或或或或经经经经营营营营条条条条件件件件((((利利利利用用用用类类类类型型型型、、、、作作作作物物物物轮轮轮轮作作作作制制制制、、、、管管管管理理理理水水水水平平平平))))只只只只在在在在细细细细节节节节上上上上有有有有差差差差别别别别适适适适宜宜宜宜性性性性单单单单元元元元的的的的实实实实质质质质就就就就是是是是一一一一个个个个基本评价对象、一个制图图班。
基本评价对象、一个制图图班基本评价对象、一个制图图班基本评价对象、一个制图图班 2 2、、、、《《《《纲要纲要纲要纲要》》》》的评价类别的评价类别的评价类别的评价类别 目前适宜性评价:指土地未经过重大改良的现状下,目前适宜性评价:指土地未经过重大改良的现状下,目前适宜性评价:指土地未经过重大改良的现状下,目前适宜性评价:指土地未经过重大改良的现状下,对所要求特定利用方式的适宜性评价对所要求特定利用方式的适宜性评价对所要求特定利用方式的适宜性评价对所要求特定利用方式的适宜性评价 潜在适宜性评价:指土地经过重大改良之后,对所要潜在适宜性评价:指土地经过重大改良之后,对所要潜在适宜性评价:指土地经过重大改良之后,对所要潜在适宜性评价:指土地经过重大改良之后,对所要求特定利用方式的适宜性评价求特定利用方式的适宜性评价求特定利用方式的适宜性评价求特定利用方式的适宜性评价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步骤与方法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步骤与方法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步骤与方法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步骤与方法 1 1、规划评价、规划评价、规划评价、规划评价 1 1)明确评价目标)明确评价目标)明确评价目标)明确评价目标 明确是多目标适宜性评价,还是单目标适宜性评价,明确是多目标适宜性评价,还是单目标适宜性评价,明确是多目标适宜性评价,还是单目标适宜性评价,明确是多目标适宜性评价,还是单目标适宜性评价,对土地利用类别作大致规定。
对土地利用类别作大致规定对土地利用类别作大致规定对土地利用类别作大致规定 2 2)了解评价区的基本情况)了解评价区的基本情况)了解评价区的基本情况)了解评价区的基本情况 了解研究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有助于判断评了解研究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有助于判断评了解研究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有助于判断评了解研究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有助于判断评价成果的是否具有价值并进行调整价成果的是否具有价值并进行调整价成果的是否具有价值并进行调整价成果的是否具有价值并进行调整 3 3)收集资料)收集资料)收集资料)收集资料 收集相关资料,主要考虑资料的限制性、可靠性收集相关资料,主要考虑资料的限制性、可靠性收集相关资料,主要考虑资料的限制性、可靠性收集相关资料,主要考虑资料的限制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和实用性和实用性和实用性 4 4)制定工作计划)制定工作计划)制定工作计划)制定工作计划 将评价内容和过程细化,估计所需时间,划分工将评价内容和过程细化,估计所需时间,划分工将评价内容和过程细化,估计所需时间,划分工将评价内容和过程细化,估计所需时间,划分工作阶段,初步制定工作计划。
作阶段,初步制定工作计划作阶段,初步制定工作计划作阶段,初步制定工作计划 2 2、明确土地利用的种类和要求、明确土地利用的种类和要求、明确土地利用的种类和要求、明确土地利用的种类和要求 确定土地利用的种类或方式,然后围绕土地利用确定土地利用的种类或方式,然后围绕土地利用确定土地利用的种类或方式,然后围绕土地利用确定土地利用的种类或方式,然后围绕土地利用的方式确定土地利用的要求土地利用的要求包括:的方式确定土地利用的要求土地利用的要求包括:的方式确定土地利用的要求土地利用的要求包括:的方式确定土地利用的要求土地利用的要求包括: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条件要求;土地持续利用的环境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条件要求;土地持续利用的环境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条件要求;土地持续利用的环境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条件要求;土地持续利用的环境要求;土地持续利用的经济要求;土地持续利用的社要求;土地持续利用的经济要求;土地持续利用的社要求;土地持续利用的经济要求;土地持续利用的社要求;土地持续利用的经济要求;土地持续利用的社会要求,包括对经营管理等的要求会要求,包括对经营管理等的要求。
会要求,包括对经营管理等的要求会要求,包括对经营管理等的要求 3 3、调查研究区的土地属性和土地质量、调查研究区的土地属性和土地质量、调查研究区的土地属性和土地质量、调查研究区的土地属性和土地质量 1 1)土地属性与土地质量的区别)土地属性与土地质量的区别)土地属性与土地质量的区别)土地属性与土地质量的区别 土地属性:是土地的可计量和可估量的属性,如坡度、土地属性:是土地的可计量和可估量的属性,如坡度、土地属性:是土地的可计量和可估量的属性,如坡度、土地属性:是土地的可计量和可估量的属性,如坡度、降雨量、土壤有效水含量、植被生物量、土壤质地、土层降雨量、土壤有效水含量、植被生物量、土壤质地、土层降雨量、土壤有效水含量、植被生物量、土壤质地、土层降雨量、土壤有效水含量、植被生物量、土壤质地、土层厚度等 土地质量:指土地的综合属性,是土地各种性质的综土地质量:指土地的综合属性,是土地各种性质的综土地质量:指土地的综合属性,是土地各种性质的综土地质量:指土地的综合属性,是土地各种性质的综合表现。
土地质量不能直接测定,而需要通过某些土地性合表现土地质量不能直接测定,而需要通过某些土地性合表现土地质量不能直接测定,而需要通过某些土地性合表现土地质量不能直接测定,而需要通过某些土地性质的结合加以确定如土壤肥力这项土地质量,可由土壤质的结合加以确定如土壤肥力这项土地质量,可由土壤质的结合加以确定如土壤肥力这项土地质量,可由土壤质的结合加以确定如土壤肥力这项土地质量,可由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有效水分等土壤属性综合反映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有效水分等土壤属性综合反映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有效水分等土壤属性综合反映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有效水分等土壤属性综合反映 2 2)土地质量的选择)土地质量的选择)土地质量的选择)土地质量的选择 选选选选择择择择依依依依据据据据包包包包括括括括::::对对对对所所所所研研研研究究究究的的的的作作作作物物物物或或或或其其其其他他他他土土土土地地地地利利利利用用用用方方方方式式式式有有有有影影影影响响响响;;;;在在在在研研研研究究究究区区区区内内内内出出出出现现现现对对对对土土土土地地地地利利利利用用用用施施施施加加加加不不不不利利利利影影影影响响响响的的的的临临临临界界界界值;可进行计量或估量,即有可行的收集资料的可能。
值;可进行计量或估量,即有可行的收集资料的可能值;可进行计量或估量,即有可行的收集资料的可能值;可进行计量或估量,即有可行的收集资料的可能3 3)土地质量的评定)土地质量的评定)土地质量的评定)土地质量的评定 ((((1 1)选定土地性质)选定土地性质)选定土地性质)选定土地性质 考考考考虑虑虑虑哪哪哪哪些些些些土土土土地地地地性性性性质质质质最最最最真真真真实实实实地地地地反反反反映映映映土土土土地地地地质质质质量量量量,,,,并并并并且且且且可可可可以以以以取得具体资料取得具体资料取得具体资料取得具体资料 ((((2 2)重要性排序)重要性排序)重要性排序)重要性排序 将所选定的土地属性按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将所选定的土地属性按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将所选定的土地属性按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将所选定的土地属性按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 ((((3 3)逐项检查资料是否齐备,还需要调查哪些数据资料逐项检查资料是否齐备,还需要调查哪些数据资料逐项检查资料是否齐备,还需要调查哪些数据资料逐项检查资料是否齐备,还需要调查哪些数据资料。
((((4 4)编制土地质量评价表或土地质量诊断表编制土地质量评价表或土地质量诊断表编制土地质量评价表或土地质量诊断表编制土地质量评价表或土地质量诊断表 ((((5 5)单项土地质量评价)单项土地质量评价)单项土地质量评价)单项土地质量评价 对每一项土地质量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对每一项土地质量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对每一项土地质量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对每一项土地质量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6 6)土地质量综合评价)土地质量综合评价)土地质量综合评价)土地质量综合评价 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评定总的土地适宜等级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评定总的土地适宜等级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评定总的土地适宜等级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评定总的土地适宜等级 4 4、土地利用与土地质量的比较、土地利用与土地质量的比较、土地利用与土地质量的比较、土地利用与土地质量的比较 1 1)要求的匹配)要求的匹配)要求的匹配)要求的匹配 将适宜等级的指标与每一个土地评价单元的具体条件将适宜等级的指标与每一个土地评价单元的具体条件将适宜等级的指标与每一个土地评价单元的具体条件将适宜等级的指标与每一个土地评价单元的具体条件比较,得出土地的适宜等级。
比较,得出土地的适宜等级比较,得出土地的适宜等级比较,得出土地的适宜等级 2 2)实地验证)实地验证)实地验证)实地验证 通过实地调查,对研究区的每个评价单元的适宜性进通过实地调查,对研究区的每个评价单元的适宜性进通过实地调查,对研究区的每个评价单元的适宜性进通过实地调查,对研究区的每个评价单元的适宜性进行抽样检验,验证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行抽样检验,验证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行抽样检验,验证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行抽样检验,验证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5 5、提交评价成果、提交评价成果、提交评价成果、提交评价成果 1 1)表格和图件成果)表格和图件成果)表格和图件成果)表格和图件成果 表格法:土地评价单元图,土地适宜性评价表;表格法:土地评价单元图,土地适宜性评价表;表格法:土地评价单元图,土地适宜性评价表;表格法:土地评价单元图,土地适宜性评价表; 图示法:土地评价单元图,土地适宜性等级图。
图示法:土地评价单元图,土地适宜性等级图图示法:土地评价单元图,土地适宜性等级图图示法:土地评价单元图,土地适宜性等级图 2 2)土地利用类型描述)土地利用类型描述)土地利用类型描述)土地利用类型描述 3 3)评价单元土地利用类型的管理、环境影响说明评价单元土地利用类型的管理、环境影响说明评价单元土地利用类型的管理、环境影响说明评价单元土地利用类型的管理、环境影响说明 4 4)土地利用替代方案的可行性论证等土地利用替代方案的可行性论证等土地利用替代方案的可行性论证等土地利用替代方案的可行性论证等四、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四、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四、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四、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 1 1、综合性土地适宜性评价、综合性土地适宜性评价、综合性土地适宜性评价、综合性土地适宜性评价 以以以以《《《《中国中国中国中国1 1::::100100万土地资源图万土地资源图万土地资源图万土地资源图》》》》为例,其采用为例,其采用为例,其采用为例,其采用5 5级分级分级分级分类系统,自上而下依次是: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类系统,自上而下依次是: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类系统,自上而下依次是: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类系统,自上而下依次是: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以及土地资源单位。
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以及土地资源单位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以及土地资源单位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以及土地资源单位 1 1)土地潜力区)土地潜力区)土地潜力区)土地潜力区 土土土土地地地地潜潜潜潜力力力力区区区区是是是是一一一一个个个个区区区区划划划划单单单单位位位位,,,,为为为为系系系系统统统统中中中中的的的的“ “0”0”级级级级单单单单位位位位其其其其划划划划分分分分依依依依据据据据是是是是水水水水热热热热条条条条件件件件,,,,反反反反映映映映了了了了区区区区域域域域之之之之间间间间生生生生产产产产力力力力的的的的对对对对比比比比同同同同一一一一潜潜潜潜力力力力区区区区具具具具有有有有大大大大体体体体相相相相同同同同的的的的土土土土地地地地生生生生产产产产能能能能力力力力,,,,包包包包括括括括适适适适宜宜宜宜的的的的农农农农作作作作物物物物、、、、牧牧牧牧草草草草、、、、林林林林木木木木的的的的种种种种类类类类、、、、组组组组成成成成、、、、熟熟熟熟制制制制和和和和产产产产量量量量,,,,以以以以及及及及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和主要措施。
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和主要措施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和主要措施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和主要措施 根根根根据据据据活活活活动动动动积积积积温温温温、、、、年年年年降降降降水水水水量量量量和和和和干干干干燥燥燥燥度度度度,,,,全全全全国国国国共共共共划划划划分分分分为为为为9 9个个个个土土土土地地地地潜潜潜潜力力力力区区区区::::华华华华南南南南区区区区、、、、四四四四川川川川盆盆盆盆地地地地- -长长长长江江江江中中中中下下下下游游游游区区区区、、、、云云云云贵贵贵贵高高高高原原原原区区区区、、、、华华华华北北北北- -辽辽辽辽南南南南区区区区、、、、黄黄黄黄土土土土高高高高原原原原区区区区、、、、东东东东北北北北区区区区、、、、内内内内蒙蒙蒙蒙古古古古半半半半干旱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干旱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干旱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干旱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 2 2)土地适宜类)土地适宜类)土地适宜类)土地适宜类 土土土土地地地地适适适适宜宜宜宜类类类类是是是是在在在在土土土土地地地地潜潜潜潜力力力力区区区区范范范范围围围围内内内内,,,,根根根根据据据据土土土土地地地地对对对对农农农农林林林林牧牧牧牧生生生生产产产产的的的的适适适适宜宜宜宜性性性性划划划划分分分分的的的的土土土土地地地地类类类类别别别别。
根根根根据据据据主主主主宜宜宜宜性性性性与与与与多多多多宜宜宜宜性性性性相相相相结结结结合合合合,,,,共共共共划划划划分分分分8 8个个个个土土土土地地地地适适适适宜宜宜宜类类类类::::宜宜宜宜农农农农耕耕耕耕地地地地类类类类;;;;宜宜宜宜农农农农宜宜宜宜林林林林宜宜宜宜牧牧牧牧土土土土地地地地类类类类、、、、宜宜宜宜农农农农宜宜宜宜林林林林土土土土地地地地类类类类、、、、宜宜宜宜农农农农宜宜宜宜牧牧牧牧土土土土地地地地类类类类、、、、宜宜宜宜林林林林宜宜宜宜牧牧牧牧土地类、宜林土地类、宜牧土地类、不宜农林牧土地类土地类、宜林土地类、宜牧土地类、不宜农林牧土地类土地类、宜林土地类、宜牧土地类、不宜农林牧土地类土地类、宜林土地类、宜牧土地类、不宜农林牧土地类 3 3)土地质量等)土地质量等)土地质量等)土地质量等 土土土土地地地地质质质质量量量量等等等等是是是是在在在在土土土土地地地地适适适适宜宜宜宜类类类类范范范范围围围围内内内内,,,,反反反反映映映映土土土土地地地地的的的的适适适适宜宜宜宜程程程程度度度度和和和和生生生生产产产产潜潜潜潜力力力力的的的的高高高高低低低低。
按按按按农农农农、、、、林林林林、、、、牧牧牧牧各各各各分分分分三三三三个个个个等等等等级级级级,,,,即即即即::::宜宜宜宜农农农农一一一一、、、、二二二二、、、、三三三三等等等等地地地地;;;;宜宜宜宜林林林林一一一一、、、、二二二二、、、、三三三三等等等等地地地地;;;;宜宜宜宜牧牧牧牧一一一一、、、、二二二二、、、、三三三三等等等等地地地地三三三三个个个个等等等等级级级级分分分分别别别别用用用用1 1、、、、2 2、、、、3 3表表表表示示示示,,,,不不不不宜宜宜宜农农农农、、、、林林林林、、、、牧牧牧牧用用用用0 0表示 4 4)土地限制型)土地限制型)土地限制型)土地限制型 是是是是在在在在土土土土地地地地质质质质量量量量等等等等的的的的范范范范围围围围内内内内,,,,按按按按限限限限制制制制因因因因素素素素种种种种类类类类及及及及其其其其强强强强度度度度划划划划分分分分土土土土地地地地限限限限制制制制型型型型划划划划分分分分为为为为::::无无限限制制((O));;水水文文和和排排水水条条件件限限制制((W));;土土壤壤盐盐碱碱化化限限制制((S));;土土壤壤有有效效土土层层厚厚度度限限制制((L));;土土壤壤质质地地限限制制((M));;基基岩岩裸裸露露限限制制((b));;地地形形坡坡度度限限制制((p));;土土壤壤侵侵蚀蚀限限制制((e));;水水分分限限制制((r);温度限制();温度限制(t)。
限制因素分级(标准)限制因素分级(标准)评价等级(指数)评价等级(指数)限制因素限制因素分级指标分级指标代号代号农业评价农业评价林业评价林业评价牧业评价牧业评价土土 壤壤 侵侵 蚀蚀e e((侵侵蚀蚀沟沟占占 土土 地地 面面积的积的% %))无无e e0 01 11 11 1<10<10e e1 12 21 11 111—3011—30e e2 23 32 2或或1 12 2或或1 131—5031—50e e3 3不不3 33 3或不或不>50>50e e4 4不不3 3不不地地 形形 坡坡 度度P(P(度度) )<3<3P P0 01 11 11 14—74—7P P1 11 1或或2 21 11 18—158—15P P2 22 2或或3 31 11 116—2516—25P P3 3不或不或3 32 2或或1 12 2>25>25P P4 4不不2 2或或3 33 3或不或不限制因素分级表(一)限制因素分级表(一)限制因素分级(标准)限制因素分级(标准)评价等级(指数)评价等级(指数)限制因素限制因素分级指标分级指标代号代号农业评价农业评价林业评价林业评价牧业评价牧业评价基岩裸露基岩裸露b b(( 裸裸 岩岩 占占土土 地地 面面 积积的的% %))偶有裸岩偶有裸岩b b0 01 11 11 1<20<20b b1 11 1或或2 21 11 121—5021—50b b2 22 2或或3 31 11 151—7051—70b b3 3不或不或3 32 2或或1 12 2>70>70b b4 4不不2 2或或3 33 3或不或不土壤质地土壤质地m壤土壤土m m0 01 1————粘土、砂壤土粘土、砂壤土m m1 12 2————重粘土、砂土重粘土、砂土m m2 23 3————砾质、砂质砾质、砂质m m3 3不不3 32 2或或3 3限制因素分级表(二)限制因素分级表(二)限制因素分级(标准)限制因素分级(标准)评价等级(指数)评价等级(指数)限制因素限制因素分级指标分级指标代号代号农业评价农业评价林业评价林业评价牧业评价牧业评价有效土层有效土层l l(cm)(cm)>70>70l l0 01 11 1——69—5069—50l l1 11 1或或2 21 1——49—2049—20l l2 23 3或或2 21 1或或2 2——19—1019—10l l3 3不不2 2或或3 3——<10<10l l4 4不不3 3——土壤盐碱化土壤盐碱化s s无无s s0 01 11 11 1盐碱化盐碱化s s1 12 22 22 2盐土盐土s s2 23 33 33 3水分条件水分条件r r有水源保证有水源保证r r1 1————水源保证差水源保证差r r2 2————无水源保证无水源保证r r3 3————限制因素分级表(三)限制因素分级表(三)限制因素分级(标准)限制因素分级(标准)评价等级(指数)评价等级(指数)限制因素限制因素分级指标分级指标代号代号农业评价农业评价林业评价林业评价牧业评价牧业评价水文与排水水文与排水条件条件w无积水、排水条件无积水、排水条件好好w0111偶尔积水或淹没,偶尔积水或淹没,排水条件较好排水条件较好w1222季节性积水或淹没,季节性积水或淹没,排水条件较差排水条件较差w23或不或不33长期积水或淹没,长期积水或淹没,排水条件差排水条件差w3不不不不不不温度条件温度条件t亚热带作物生长正亚热带作物生长正常常t01——亚热带作物生长受亚热带作物生长受一定限制一定限制t12——亚热带作物生长受亚热带作物生长受严重限制严重限制t23——亚热带作物不能生亚热带作物不能生长长t3不不——限制因素分级表(四)限制因素分级表(四) 5 5)土地资源单位)土地资源单位)土地资源单位)土地资源单位 即即即即土土土土地地地地资资资资源源源源类类类类型型型型,,,,它它它它是是是是土土土土地地地地质质质质量量量量评评评评价价价价的的的的对对对对象象象象,,,,由由由由地地地地貌貌貌貌、、、、土土土土壤壤壤壤、、、、植植植植被被被被与与与与利利利利用用用用类类类类型型型型组组组组成成成成。
其其其其中中中中地地地地貌貌貌貌按按按按形形形形态态态态划划划划分分分分为为为为::::平平平平地地地地、、、、台台台台地地地地、、、、丘丘丘丘陵陵陵陵、、、、山山山山地地地地、、、、谷谷谷谷地地地地和和和和沙沙沙沙地地地地六六六六大大大大类类类类;;;;土土土土壤壤壤壤按按按按19781978年年年年中中中中国国国国土土土土壤壤壤壤学学学学会会会会拟拟拟拟定定定定的的的的土土土土壤壤壤壤分分分分类类类类系系系系统统统统((((后后后后经经经经19881988、、、、19941994等等等等多多多多次次次次变变变变动动动动)))),,,,定定定定至至至至土土土土类类类类、、、、亚亚亚亚类类类类为为为为主主主主;;;;植植植植被被被被以以以以亚亚亚亚型型型型、、、、群群群群系系系系为为为为主主主主;;;;利利利利用用用用类类类类型型型型以以以以利利利利用用用用现现现现状状状状类类类类型型型型二二二二级级级级地地地地类类类类为为为为主主主主土土土土地地地地资资资资源源源源单单单单位位位位用用用用1 1、、、、2 2、、、、3……3……表表表表示示示示,,,,放放放放在在在在土土土土地地地地质质质质量量量量等等等等的的的的右右右右下下下下角角角角,,,,按按按按图图图图幅自行顺序编号。
幅自行顺序编号幅自行顺序编号幅自行顺序编号 2 2、单项性土地适宜性评价、单项性土地适宜性评价、单项性土地适宜性评价、单项性土地适宜性评价 以海南岛橡胶地评价为例,其基本步骤如下:以海南岛橡胶地评价为例,其基本步骤如下:以海南岛橡胶地评价为例,其基本步骤如下:以海南岛橡胶地评价为例,其基本步骤如下: 1 1)明确橡胶生长所需的生态条件)明确橡胶生长所需的生态条件)明确橡胶生长所需的生态条件)明确橡胶生长所需的生态条件 宜胶地的标准有:见宜胶地的标准有:见宜胶地的标准有:见宜胶地的标准有:见P201P201 2 2)划分宜橡胶地的类型)划分宜橡胶地的类型)划分宜橡胶地的类型)划分宜橡胶地的类型 首先按风、寒、旱的限制程度,将全岛的宜胶地划分为首先按风、寒、旱的限制程度,将全岛的宜胶地划分为首先按风、寒、旱的限制程度,将全岛的宜胶地划分为首先按风、寒、旱的限制程度,将全岛的宜胶地划分为3 3大区,大区,大区,大区,1515个类型。
个类型 3 3)确定评价因素)确定评价因素)确定评价因素)确定评价因素 根据橡胶生长条件和宜胶地类型划分中已考虑的限制性根据橡胶生长条件和宜胶地类型划分中已考虑的限制性根据橡胶生长条件和宜胶地类型划分中已考虑的限制性根据橡胶生长条件和宜胶地类型划分中已考虑的限制性因素,选择热量、辐射、土壤、宜割胶天数、平均产量作为因素,选择热量、辐射、土壤、宜割胶天数、平均产量作为因素,选择热量、辐射、土壤、宜割胶天数、平均产量作为因素,选择热量、辐射、土壤、宜割胶天数、平均产量作为评价因素评价因素评价因素评价因素 4 4)划分适宜性评价的等级)划分适宜性评价的等级)划分适宜性评价的等级)划分适宜性评价的等级 将评价因素分为将评价因素分为将评价因素分为将评价因素分为4 4级,评价分数分别定为级,评价分数分别定为级,评价分数分别定为级,评价分数分别定为5 5、、、、4 4、、、、3 3、、、、2 2分在此基础上将宜胶地划分为在此基础上将宜胶地划分为在此基础上将宜胶地划分为在此基础上将宜胶地划分为3 3个等级,并划分分段。
个等级,并划分分段个等级,并划分分段个等级,并划分分段 5 5)宜胶地的适宜性评价)宜胶地的适宜性评价)宜胶地的适宜性评价)宜胶地的适宜性评价 计算计算计算计算1515个评价单元的总分值,评定宜胶地的适宜等级个评价单元的总分值,评定宜胶地的适宜等级个评价单元的总分值,评定宜胶地的适宜等级个评价单元的总分值,评定宜胶地的适宜等级五、土地适宜性评价实例五、土地适宜性评价实例五、土地适宜性评价实例五、土地适宜性评价实例 1 1、基于、基于、基于、基于GISGIS的华北的华北的华北的华北- -辽南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辽南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辽南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辽南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1 1)基础数据)基础数据)基础数据)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包括两大类基础数据包括两大类基础数据包括两大类基础数据包括两大类( (表表表表2)2),即评价因子基础数据和评,即评价因子基础数据和评,即评价因子基础数据和评,即评价因子基础数据和评价过程辅助数据。
价过程辅助数据价过程辅助数据价过程辅助数据 2 2)土地限制性因素的质量分级)土地限制性因素的质量分级)土地限制性因素的质量分级)土地限制性因素的质量分级 从研究区的自然地理和土地系统特征出发,因地制从研究区的自然地理和土地系统特征出发,因地制从研究区的自然地理和土地系统特征出发,因地制从研究区的自然地理和土地系统特征出发,因地制宜地选定了宜地选定了宜地选定了宜地选定了1010个评价因子,评价因子质量分等定级标准个评价因子,评价因子质量分等定级标准个评价因子,评价因子质量分等定级标准个评价因子,评价因子质量分等定级标准见表见表见表见表3 3 3 3)土地质量等的评价)土地质量等的评价)土地质量等的评价)土地质量等的评价 从各因子与土地质量的作用关系出发,确定各个评从各因子与土地质量的作用关系出发,确定各个评从各因子与土地质量的作用关系出发,确定各个评从各因子与土地质量的作用关系出发,确定各个评价因子不同质量等级对农林牧业的适宜性等级标准(如价因子不同质量等级对农林牧业的适宜性等级标准(如价因子不同质量等级对农林牧业的适宜性等级标准(如价因子不同质量等级对农林牧业的适宜性等级标准(如表表表表4 4),进而在土地限制型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计算每一),进而在土地限制型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计算每一),进而在土地限制型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计算每一),进而在土地限制型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计算每一限制型的农、林、牧业适宜等级,初步得到土地质量等限制型的农、林、牧业适宜等级,初步得到土地质量等限制型的农、林、牧业适宜等级,初步得到土地质量等限制型的农、林、牧业适宜等级,初步得到土地质量等数据。
数据 4 4)土地适宜类的评价)土地适宜类的评价)土地适宜类的评价)土地适宜类的评价 在土地质量等初步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如下原则在土地质量等初步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如下原则在土地质量等初步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如下原则在土地质量等初步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如下原则进行归纳和判定:进行归纳和判定:进行归纳和判定:进行归纳和判定: ((((1 1)主宜性评价与多宜性评价相结合,主导因素与综)主宜性评价与多宜性评价相结合,主导因素与综)主宜性评价与多宜性评价相结合,主导因素与综)主宜性评价与多宜性评价相结合,主导因素与综合分析相结合;合分析相结合;合分析相结合;合分析相结合; ((((2 2)与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相结合,通过农、林、牧分)与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相结合,通过农、林、牧分)与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相结合,通过农、林、牧分)与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相结合,通过农、林、牧分类评价,由低级向高级归并;类评价,由低级向高级归并;类评价,由低级向高级归并;类评价,由低级向高级归并; ((((3 3)稳定的耕地只作农业评价,不稳定的耕地和质量)稳定的耕地只作农业评价,不稳定的耕地和质量)稳定的耕地只作农业评价,不稳定的耕地和质量)稳定的耕地只作农业评价,不稳定的耕地和质量很差的耕地作农林牧评价;很差的耕地作农林牧评价;很差的耕地作农林牧评价;很差的耕地作农林牧评价; ((((4 4)一般平地、岗地的林地只作农林评价,丘陵、山)一般平地、岗地的林地只作农林评价,丘陵、山)一般平地、岗地的林地只作农林评价,丘陵、山)一般平地、岗地的林地只作农林评价,丘陵、山地的林地只作林业评价;地的林地只作林业评价;地的林地只作林业评价;地的林地只作林业评价; ((((5 5)一般平地、岗地、丘陵的草地要作农林牧评价,)一般平地、岗地、丘陵的草地要作农林牧评价,)一般平地、岗地、丘陵的草地要作农林牧评价,)一般平地、岗地、丘陵的草地要作农林牧评价,山地的草地只作林牧评价。
山地的草地只作林牧评价山地的草地只作林牧评价山地的草地只作林牧评价 2 2、某地马铃薯大棚种薯基地适宜性评价、某地马铃薯大棚种薯基地适宜性评价、某地马铃薯大棚种薯基地适宜性评价、某地马铃薯大棚种薯基地适宜性评价 某地需要开展马铃薯大棚种薯基地建设,需对该地某地需要开展马铃薯大棚种薯基地建设,需对该地某地需要开展马铃薯大棚种薯基地建设,需对该地某地需要开展马铃薯大棚种薯基地建设,需对该地5 5种土地类型进行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表、每一个种土地类型进行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表、每一个种土地类型进行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表、每一个种土地类型进行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表、每一个评价因子的权重以及适宜程度的得分已经给出(见表评价因子的权重以及适宜程度的得分已经给出(见表评价因子的权重以及适宜程度的得分已经给出(见表评价因子的权重以及适宜程度的得分已经给出(见表1 1),),),),5 5种土地类型的基本属性也已经列出(见表种土地类型的基本属性也已经列出(见表种土地类型的基本属性也已经列出(见表种土地类型的基本属性也已经列出(见表2 2)。
通过计算)通过计算)通过计算)通过计算和所给出的评价标准,分析该地哪些土地类型适宜薯基地和所给出的评价标准,分析该地哪些土地类型适宜薯基地和所给出的评价标准,分析该地哪些土地类型适宜薯基地和所给出的评价标准,分析该地哪些土地类型适宜薯基地建设,其适宜程度如何?建设,其适宜程度如何?建设,其适宜程度如何?建设,其适宜程度如何?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总得分总得分总得分总得分V V >>>>4.5 4.5 非常适宜(非常适宜(非常适宜(非常适宜(S1S1)))) 4.5—4.0 4.5—4.0 中等适宜(中等适宜(中等适宜(中等适宜(S2S2)))) 4.0—3.5 4.0—3.5 勉强适宜(勉强适宜(勉强适宜(勉强适宜(S3S3)))) <<<<3.5 3.5 不适宜(不适宜(不适宜(不适宜(N N)))) 评价价项目目非常适宜非常适宜((S1))((5分)分)中等适宜中等适宜((S2))((4分)分)勉勉强强适宜适宜((S3))((3分)分)不适宜不适宜((N))((2分)分)气候因素气候因素((0.5))积温(温(℃))((0.4))2600—20002000-17001700—1500﹤1500降水(降水(mm))((0.6))600—400400—300300—200﹤200土壤因素土壤因素((0.3))土壤厚度(土壤厚度(cm))((0.3))﹥8080—5050—20﹤20土壤有机土壤有机质(g/100g)((0.6))﹥1.51.5—1.01.0—0.1﹤0.1土壤土壤质地地((0.1))粘土粘土轻粘土粘土粉沙土粉沙土沙沙砾土土社会社会经济因因素素((0.2))人均人均纯收入(元收入(元/人)人)((0.4))﹥40004000—20002000—1000﹤1000道路通达性道路通达性((0.6))好好一般一般差差极差极差表表1 土地适宜性潜力评价表土地适宜性潜力评价表评价价项目目黄黄绵土坡耕土坡耕地地黑麻土平耕黑麻土平耕地地黄黄绵土平土平滩地地红粘土坡耕粘土坡耕地地黑麻土坡耕黑麻土坡耕地地积温(温(℃))19322450242614341620降水(降水(mm))536382356260374土壤厚度(土壤厚度(cm))46150321546土壤有机土壤有机质(g/100g)1.321.740.580.321.23土壤土壤质地地粉沙土粉沙土粘土粘土沙沙砾土土粉沙土粉沙土轻粘土粘土人均人均纯收入(元收入(元/人)人)27003600290012001800道路通达性道路通达性一般一般好好一般一般差差一般一般表表2 土地评价单元土地属性的调查表土地评价单元土地属性的调查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