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docx
10页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 篇一:2022-2022年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品完整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是遵照教育部2022年12月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编写的于2022年4月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现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对本册教材作如下说明: 一、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101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用乘法口诀求商;求几个一样加数的简洁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洁实际问题 图形与几何: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同等四边形的初步相识;线段的初步相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视察物体 综合与实践:好玩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 二、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地计算101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联系详细情境,初步相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究、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娴熟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四那么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视察、操作、思索和沟通,初步相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相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在视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态有时是不同的 〔二〕数学思索方面 1.在相识乘、除法的含义,编制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以及计算101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1以内数的相识,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开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实力 2.在相识图形、测量长度经及视察物体等活动中,感受简洁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适应视图之间的联系,开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解决简洁的乘、除法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选择适宜的长度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 进展简洁的、有条理的思索,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思索过程,开展初步的推理实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 在都是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数的计算、图形等学问和方法,从现实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开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经验从现实情境中收集和整理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借助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依据要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宜的确定条件,积累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适宜的测量工具、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积累一些测量长度的经历,初步建立长度观念 3.在拼图形、测量长度,以及视察物体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一些简洁的图形变换的方法,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沟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并在沟通中加深体验,提升相识 〔四〕情感看法方面 1.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参加编制乘法口诀、视察和发觉简洁平面图形的特征、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等活动,获得一些学习胜利的体验,感受乘法口诀的工整与简洁美,造就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初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在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单位实际问题,测量或估计物体长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活动过程的探究性和数学结论确实定性 3.在老师的鼓舞和协助下,主动克制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逐步养成细心计算、自觉检验、发觉错误刚好改正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娴熟正确地进展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感知线段、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根本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乘法口诀的编制以及利用乘法口诀进展表内乘除法的计算 四、课时支配:全册共支配了53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还支配了4课时的期末复习,全学期大约有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各单元的详细课时支配如下: 101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6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相识3课时 好玩的七巧板 1课时 表内乘法〔一〕13课时 表内除法〔一〕9课时 厘米和米4课时 我们身体上的“尺” 1课时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14课时 视察物体2课时 期末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101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第一课时: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 教学三维目标: 1、使学生驾驭笔算连加、连减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1以内的连加、连减算式。
2、通过情境造就学生学问的应用实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打算: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8+9+5 7+3+6 19-6-7 17-9-5 2、用竖式计算 19+27 90-25 二、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你说的真好,瞧,小挚友们正在折纸船竞赛,小红折了19只,小紫折了27只,小兰折了26只 依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 这有个问题要我们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这怎么算呢? 28+34+23 2、探究新知 三个数字连加,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谁来说一说,你准备怎么算? 依据学生的答复板书,并指导笔算书写格式 比拟两种方法,你发觉了什么?你喜爱用哪种方法计算?用你喜爱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90-25-28= 假如要笔算,怎样计算?让我们来试一试 三、稳固练习 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答复,集体评议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连加、连减运算的计算依次,是按从左向右的依次进展计算的连续竖式比两步竖式更简便还要留意数位要对齐,还要看清运算符号,以及进位加法的进位以及退位减法的退位问题 五、布置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 课后反思: 篇二:2022~2022年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试卷3小学生数学报(全套)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试卷3 〔小学生数学报〕 特殊说明:本试卷为最新苏教版教材〔2022~2022年〕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8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运用 2. 其次单元运用 3. 第三单元运用 4. 第四单元运用 5. 第五单元运用 6. 第六单元运用 7. 第七单元运用 8. 第八单元运用 1 2 3 4 篇三:2022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打算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学打算 刘 龙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共有46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根本学问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必须的了解。
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有:101以内加、减法笔算,平行四边形的初步相识,表内乘法和除法,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从不同的角度视察物体,以及实践活动课好玩的七巧板和我们身上的“尺”等本册试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历与体验、表达学问的形成过程、鼓舞算法多样化、变更学生的学习方式,表达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本册教材共支配了8个单元,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综合与实践”三个局部 三、教学目标 1、驾驭101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展计算初步驾驭101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初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娴熟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1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 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相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相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会用三角板判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分辨从不同的位置视察到的简洁物体的形态;初步相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洁的轴对称图形;初步相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历,过去怎样提,此时此刻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但凡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当依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展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敬重学生,注意学法渗透在学习中,老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究、沟通和练习 3、要留意造就学生的数学概括实力和逻辑思维实力要重视学生获得学问的思维过程 4、要注意造就学生的计算实力和解容许用题的实力,还诮鼓舞学生动用所学的学问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洁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好,造就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留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留意教学的开放性,造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实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索过程,老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舞学生多角度思索问题。
7、要细心设计教案,注意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开心,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意造就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索、克制困难的精神 五、教学进度表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