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刘辉煌版宏观经济学课后整理答案.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13371057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3.94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二章1. 解释下列概念: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本国领土范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国民生产净值:是指一国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一年内用于销售的一切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减去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资本后余下的部分,也即NNP是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国民收入:是指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个人收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收入的总和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是指在一定经济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应用统计、会计、数学等方法,为测定一个国家(地区、部门)在特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流量)和特定时点上的经济成果(存量)所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其各项总量指标及其组成,是进行经济分析、经济预测和决策研究的重要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种: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和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答: 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主要问题有:总体经济问题,如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和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国民经济总量及各项总量的相互关系如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总就业量或总失业量、全社会消费、投资、储蓄,物价水平、利息率,以及这些变量的增长率和变动率等3. 说明核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并解释为什么这两种方式所得GNP是一致的?答:方法主要有两种:支出法和收入法 支出法: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定时期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时期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之和在统计上,用于购买最终产品的全部支出可分为个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项即GNP=C+I+G+(X-M) 收入法:是通过把所有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收入相加来计算的用收入法核算应包括以下项目:工资、利息和租金;业主收入;公司税前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和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五项加总就得到国民生产总值指标GNP的衡量可用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衡量,它们所得的结果是一致的,我们可从下图理解:(注:为说明GNP统计的不同方法,不妨先假定一个简化的经济社会,不存在政府和外贸部门,也有投资)消费购买最终产品、劳务生产性劳务工资、租金、利润等企 业家 庭宏观经济环形图(注:实线代表货币的流动,虚线代表商品与劳务的流动)在环形图上部,人们支出货币购买最终产品,其花费的货币流量加总即是以支出法计算出的GNP;在环形图的下部,产出成本的流量加总即是以收入法计算出的GNP。

      因此,从理论上说,两种方法衡量的GNP必然相等4. 说明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五个总量的相互关系答:NNP=GNP-折旧 NI=NN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户所支付的利息 PD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支出(补充:GDP=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5.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存在哪些缺陷,如何弥补?答: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核算范围的局限性核算内容的片面性国际间的不可比性弥补:针对第一个缺陷,联合国制定了俩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个是国民账户体系,一个是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针对第二个缺陷,有经济学家提出经济福利尺度,纯经济福利针对第三个缺陷,又提出购买力平价理论6.7.略第十三章1. 解释下列概念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是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之前在西方经济学领域占正统地位的宏观经济理论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在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坚持和论证“萨伊法则“萨伊法则的基本命题是:供给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

      因此,从整个社会来看,社会总需求等于社会总供给是一种常态萨伊法则实际是一种无危机论萨伊之后的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萨伊法则,并提出和完善了”市场自动均衡“学说第一,商品市场的均衡可以由价格机制进行调节第二,总供给量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函数第三,劳动市场的均衡可以由工资机制的调节来实现第四,资本市场的均衡可以有利率调节机制来实现第五,货币只起交换媒介的作用综上所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产品和要素市场都会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达到均衡,同时由于市场机制具有充分弹性,均衡必然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正是在对上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批评的基础上,建立起他自己的理论体系,以此说明宏观经济运行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基础上,只会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这时,为了解决失业,克服萧条,必须引入政府干预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命题是:一个经济社会国民收入的大小和就业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有效需求主要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凯恩斯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以马歇尔为主要代表的市场自动均衡理论进行否定第一,工资不一定是调节就业的有效机制第二,均衡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均衡第三,货币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其积极作用。

      第四,储蓄和投资的动机是不同的,所以利率机制不一定是资本市场达到均衡消费函数:反映消费支出水平与可支配收入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在决定人们消费的众多因素中,除收入之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APC=C/Y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消费的增加量MPC=△C/△Y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APS=S/Y边际储蓄倾向:是指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储蓄的增量MPS=△S/△Y 通货紧缩缺口:低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之间的差额 通货膨胀缺口:高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之间的差额 投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量的比率K=△Y/ △I(=1/1-c)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K=△Y/△G= (1/1-c)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K =△Y/△TR=(c/1-c) 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K =△Y/△T=(-c/1-c) 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税收同时按同一幅度增加或减少时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K=(1/1-c)+(-c/1-c)=1 对外贸易乘数:是用来衡量出口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程度K=△Y/△X=1/1-c+m 2.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答:不能1)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CMPCY∆=∆或ddCMPCY=),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CAPCY=) (2)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一点消费都不增加(即0CMPCY∆==∆),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Y=∆C+∆S,因此, ∆C/∆Y+∆S/∆Y=1,所以, ∆C/∆Y=1−∆S/∆Y只要∆S/∆Y不等于1或0,一般有:0< ∆C/∆Y<1 (3)平均消费倾向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为零时,也必须消费,那么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3. 长期消费曲线与短期消费曲线有什么区别?答: 短期消费曲线是与纵轴相交的曲线,长期消费曲线是经过原点的曲线; 短期消费曲线与45º线相交,长期消费曲线在45º线下方。

      在短期,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曲线是一条上凸的曲线,在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保持稳定,消费曲线是一条直线4.解释乘数的定义、公式及其作用过程答: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注入的变动量的比率由于投资、政府支出、出口等注入的变动是通过引起总需求的变动从而引起其变动的注入的变动量,所以乘数又通常定义为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总需求变动量的比率公式K= ∆Y/∆AD=1/1-c作用具有双重性,总需求增加,可以引起国民收入的倍数增加,同样,总需求的减少,也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倍数减少5. 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宏观经济模型中,国民收入在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条件各是什么?答: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总供给=总需求在四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S+T+M=I+G+X在三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S+T=I+G在二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S=I 6.政府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与消费乘数、投资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有什么不同?答:他们都是乘数原理中的一种重要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投资乘数、消费乘数的计算方法完全一样,计算结果也完全相同,其原因是政府支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都是构成总需求的因素,即总需求=C+I+G+(X-M)。

      因此无论是其中哪一种支出变化,都使总需求发生同样的变化,因而对均衡国民收入所产生的作用也完全相同当其他条件不变,KG=KC=KI=1/1-MPC .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与上述两种乘数不同因为当转移支付或税收变化一个量时,对总需求产生的作用要受到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当政府转移支付变化一个量时,会对消费产生影响,从而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转移支付的量能使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称为转移支付乘数以△TR代表转移支付的增量,KTR代表转移支付系数,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KTR=△Y/△TR=MPC/1-MPC 税收乘数是指政府增加或减少税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税收对消费支出的作用同转移支付对消费支出的作用一样,也受到边际消费货币的影响但是与转移支付不同之处在于,税收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是负方向的以KT表示税收乘数,则在其它条件不变时,KT=△Y/△T=-MPC/1-MPC它刚好与转移支付系数的符号相反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当政府增加支出时属扩张性的政策;而当增加税收时,却是紧缩性的政策因而这两类乘数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或者说是相反的 7. 简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与现代宏观经济模型有何区别?答:1,工资不一定是调节就业的有效机制 2,均衡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均衡 3,货币在经济运行中其积极作用 4,储蓄和投资的动机是不同的,所以利率机制不一定是资本市场达到均衡8. 为什么实行比例所得税的乘数要小于实行定量税的乘数?答:主要是因为:在实行比例所得税情况下,税收为收入的函数,即收入中要有一定比例作为税收上缴政府,这样就减少了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

      在实行定量税情况下,消费函数为C=Co+cYd=Co+c(Y-To)=Co-cTo+cY,而在实行比例所得税情况下,消费函数为:C=Co+cYd=Co+c(Y-(To+tY。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