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说教材稿.doc
6页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说教材稿 学校: 年级:六年级 姓名: 2015年9月各位评委:大家好!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下面我分新课标对本年级本学科的基本要求、教材编写意图和体例、教材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教材处理建议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课程标准要求(一)学科定位及基本特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二)学科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使学生: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本册内容标准及要求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综合应用与实践四大领域,具体到本册教材的内容要求是: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二、教材编写意图和体例(一)、教材编排意图及特点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 改进分数乘、除法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2. 改进百分数的编排,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3. 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4. 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5.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二)、教学内容结构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领域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倒数等分数乘法计算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学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方法,把整数乘法与分数加法结合起来,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同时掌握计算方法;第二个层次学习分数乘分数,通过操作去理解意义,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通过这两个层次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法则第三个层次是学习混合运算的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顺序与运算定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达到熟能生巧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倒数的意义教学,教师让学生明白: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里抓住关键词让学生来理解,倒数的求法,就是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倒数的意义与倒数的求法为分数除法的计算打下基础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计算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比和比的基本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本册教材第二单元中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
我们可以分三段来理解,第一段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意义,第二段引导学生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既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第三段学习分数混合运算,有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合,增加了中括号的运用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比的意义及性质,主要通过除法和分数性质的迁移来理解和掌握的第五单元:百分数百分数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百分数的意义,读写法、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读法与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写法与分数不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百分数的计算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计算●“空间与图形”领域第一单元:位置位置主要包括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及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这一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但要注意让学生明白行与列的含义,竖排叫列,横排叫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从下往上,这样才能正确用数对表示或通过数对确定位置。
第四单元:圆圆的主要内容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圆的认识,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各位部分名称及特征,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会用圆规画圆圆的周长,主要让学生了解圆周率的有关知识,探索圆的周长的公式及圆周长的计算圆的面积主要让学生用转化的思想来推到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及熟练运用公式计算,环形面积的计算,有两种方法,要结合乘法分配率,引导学生发现两种算法是一直的●“统计与概率”领域第六单元:统计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解决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百分率、纳税、利息等●“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数学广角为我们呈现的是“鸡兔同笼”的问题,“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这部分内容,主要采用假设的方法及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表达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不同思路和方法分数乘除法、圆、百分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三、教材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本教材采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同时混编的方式,即每一册教材中同时安排了四个领域的内容。
在小学段串联知识的逻辑线索主要有以下几条:(一)、坚持数学课程的三维整体目标二)、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作为课程与数学的重点之一三)、把解决问题置于数学课程的核心地位四)、要把促进创新和落实基础知识统一起来四、教材处理建议我主要从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教学设计1、教学准备与设计方面我要注意:(1)、教学目标的拟订须建立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要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要善于把课时目标合理地分解为环节目标2)、研读课时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熟做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涵的知识点,关注例题与习题的匹配与关联,分清习题的层次在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知识的形成线索和学生学习的认知线索,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修改、调换、删减等方法完善教材资源3)、科学的学情分析是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学情分析包括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习惯与能力,生活经验和学习环境等要素对任教班级的整体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适时进行分层教学4)、问题的设计要关注思考性和挑战性,有利于课堂生成,有利于展现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同时要预设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充分估计学生可能碰到的困难,思考应如何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预设教学指导策略2、教学组织与实施方面我们要注意:(1)、课堂调节要注意动静搭配,数学学习要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教师可适当通过师生对话,安排同桌合作,或前后四人小组合作,要选择合适的问题和时机一节课合作学习的次数不宜过多2)、教师的教学用语和数学语言要精练、规范,要适时进行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提炼与总结,关注学生的数学表达,逐步让学生养成有根有据的说理习惯3)、要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合理调控或调整教学目标及进程要善于筛选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尤其重视典型错误资源的捕捉与利用4)、要重视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要简易、有效,发挥作用二)教学评价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2、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是结合具体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来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察: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延伸教材资源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然而,教材毕竟带有普遍性,它不可能兼顾所有的地区、学校及学生因此,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增减、调整、置换,使教材发挥更大的效用2、运用生活资源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运用生活中真实、生动的素材,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积极的情感3、捕捉意外资源教学过程是课程内容开发和创生的过程来自不同层次的思维、不同生活经验的感悟,是课堂教学的再生资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意外信息,并巧妙地加以转化和有效运用,使其成为新的教学资源哪怕是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也可以让错误成为教学资源4、拓展学科资源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素质这样,不仅加强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而且拓展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