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docx
7页以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刘若莹 卢雨佳 张钎【摘 要】 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具体方法论;在此背景下,四川省青神县以特色椪柑产业为发展要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突破传统农业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是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农业休闲旅游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本文以特色椪柑产业为核心,分析青神县特色产业发展现行发展困境,为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一定意见关键词】 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 县域经济 椪柑一、前言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而产业发展重在特色特色产业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内涵、产品市场优势等,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结合特色产业有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特色化、高效化发展二、青神縣椪柑产业发展状况(一)青神县地理位置及区位优势青神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平均气温在17摄氏度左右,年总降雨量1100毫米,比较适合农作物生长,具备椪柑生长的优势区位条件。
岷江穿城而过,灌溉条件优良位于“成都一小时经济圈”,交通条件优越,成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眉青快速通道建成通车拥有“天府新区、乐山双遗”的黄金分割点和高铁高速区位优势承载眉山市“千载诗书城”文化底蕴青神县白果乡与县城隔江相望,属城郊乡镇,域内岷江水岸线12公里,坐拥复兴、官厅2座中型水库,渠系配套设施52公里,水资源丰富乡辖行政村15个,经济小组90个,7640户,22416人,现有家庭农场51家,专业合作社20个二)青神县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青神椪柑于70年代初开始种植,至今已发展了30多年, 1999年10月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椪柑之乡”青神县白果乡幅员面积78.7平方公里,椪柑面积37200亩自1983年引种椪柑以来,通过争取项目支持、集中产业规划、技术指导帮扶等方式,有效的促进了椪柑产业的发展以种植春见、爱媛38、沃柑、二月红、不知火等优质品种为主,年产量1.8万吨,年产值1.5亿元,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164元近年来,白果乡提出了“椪柑之乡、绿色村落、最美白果”的品牌构想,经过不断的努力,白果乡椪柑产业已初具规模,椪柑品牌打造初见成效,椪柑种植户实现了增收。
对于白果品牌建设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但“椪柑之乡、绿色村落、最美白果”目前尚未名声在外,更未做到有口皆碑椪柑品质参差不齐,整体竞争力不强;价格下滑明显以及果农种植效益下降等三、乡村振兴视阈下青神县椪柑特色产业发展现实困境(一)农产品竞争力不足目前白果乡大部分椪柑种植户仍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种植,资金不足导致规模难以扩大白果乡整体椪柑产量也难以提高由于分散种植经营,且农户大多为当地居民,受到知识水平等的限制仍以最原始的种植方式为主,果品质量有待提高椪柑果小、味酸、籽多、着色不均、品种老化等问题仍然存在区域公众品牌存在着品牌拥有者与产品经营者分离的问题,产品经营者缺乏对品牌的维护意识并且区域公众品牌与众多经营者共同使用,缺乏统一的产品标准,果品质量参差不齐,现有的品牌价值也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品牌未给果品带来高的附加值,起到的宣传推广作用也有限二)财政投入相对较低由于产业发展过程对于资金的需求非常大,不管在农业生产设备的采购方面,亦或者是水利设施建设方面,都需要投入很多资本青神县整体GDP水平处于眉山市中低端水平,县区经济实力较为薄弱,而椪柑产业作为一个特色农产业,其政府投入资金远远不足以支撑产业稳步发展。
白果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由于当地种植户较为分散,仅靠一条椪柑观光线相连,交通方式较为单一,没有形成集中连片的种植园区初步开始实行农业化肥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三)销售渠道单一,精加工深加工落后、体验式农业特色旅游较少目前白果乡椪柑的销售渠道主要为承包商大型购入和零售两种虽然目前政府也正在促进电子商务模式,试图用网络销售的方式扩大销售渠道,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仍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网络销售方式还并未在种植户中流行起来,绝大部分还是通过传统销售渠道进行果品销售大部分种植户均为散户,以自家农田进行小规模种植因为种植资金等的限制导致散户种植面积普遍偏小,无法支撑大型收购导致收购价格较低目前白果乡椪柑销售模式基本处于初加工模式,绝大部分农户直接出售成品椪柑且没有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的意识,当果品因各种原因未达到零售或批发条件时绝大部分农户都会选择直接放弃这部分果品,任由其腐烂在果园中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农户仅仅依靠种植椪柑进行基本的生活,缺乏资金支持也没有额外的资金进行所谓的深加工精加工等后续产业链生产随着政府农旅集合的宣传不断深入,有部分农户开始结合自家房屋住地打造椪柑产业和旅游业结合的农家乐模式,通过椪柑采摘体验和特色椪柑宴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到白果乡体验农旅生活。
但这种体验式的农业特色旅游仍处在摸索阶段,规模并不大,数量也较少四)地区相对弱势条件青神县的区域定位不够明显,地区发展水平不高,存在产业常态不够鲜活、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产业发展状况不够合理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实地考察分析从技术方面来看,传统椪柑产业种植模式较为固定,且由于技术的不足导致种植规模较小且呈现出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椪柑产量也远远不够,椪柑种植技术难以突破从人才角度来看,青神县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位于四川中东部地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难以吸引有关农业人才回乡就业同样导致椪柑种植技术停留在原始阶段,大大降低产量,不利于产业发展四、乡村振兴下青神县椪柑特色产业发展现实困境破解路径(一)坚持质量把关,提升椪柑品质椪柑的品质保障是一切的基础,椪柑本身是消费者购买的核心要素,只有能够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新鲜、优质、营养、安全的椪柑产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赖白果椪柑这块招牌要叫得更响亮,就必须坚持不断提升品质提升品质,需要从选种阶段开始,不断培育、引进迎合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同时又适合白果气候土壤的品种是保障椪柑品质的基本条件近年来耙耙柑行情大好,不外乎就是品种新、口感甜、方便剥,正是迎合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椪柑种植应该向专业化发展,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枝条定位、疏花疏果等环节,果农都应该得到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支持从选种到成熟采摘的整过流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改变原有粗放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椪柑品质,增加椪柑产出二)注重宣传推广,提升品牌价值宣传推广有利于扩大白果椪柑的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价值,影响销售网络,联系客户群体,从而达到销售业绩的提升通过举办"椪柑节"以及青神县和白果乡政府的宣传推广,初步形成"白果椪柑"这一区域品牌培养一个特定的组织,塑造一个特定的商业品牌培育特定的组织对椪柑生产环节进行技术指导,按照明确的质量标准对椪柑品质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对以特定品牌销售的果品实施严格的筛选标准,对品牌进行统一的维护和推广三)倡导绿色生态,输出环保健康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使用节水灌溉系统等生态健康的种植方式,不仅能获取消费者的青睐,更重要的是能保护我们耕种的土地,致力于减少农药使用、促进农药科学使用的"統防统治"工作已在白果全面开展,以后消费者食用白果椪柑也将更加的放心应该为不满足零售标准的椪柑产品(如外表不够美观、体积太小或太大)寻找市场,使得这些水果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被加工成产品,确保没有任何可用的东西被浪费掉。
努力确保在椪柑生产全产业链过程使用不对生态环境带来损害以及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四)延长产业链,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有意识、有规模的进行种植户培训,提高其知识水平,为种植户科学系统的介绍产品深加工等有关知识,培养深加工意识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产品深加工评估,结合当地现状因地制宜发展椪柑产业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户收入青神县岷东大道、复兴水库扩容、岷江二桥、虎渡溪航电四个都涉及白果对白果乡来说是难得发展机遇,白果之于眉山、之于成都将不再闭塞,区位优势的增大将极大促进白果乡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加速白果农旅融合,有利于白果蚕桑等本土文化的发扬,意味着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更有盼头白果乡必须站在在项目建设的"风口",借势让白果经济腾飞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