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最新的余光中的传统文化情结.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1588****369
  • 文档编号:357265638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06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年最新的余光中的传统文化情结余光中先生曾在散文《从母亲到外遇》中说道: 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 我对朋友这么说过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魂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还有那上面正走着的、那下面早歇下的,所有龙族还有几千年下来还没有演完的历史,和用了几千年似乎要不够用了的文化 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唤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不然我真会魂飞魄散,被西潮淘空 在这里,余光中以他诗人的激情和诗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袒露了一个海外文化人的耿耿赤子之心和殷殷家国之情,并且在他的诗文中用心良苦地坚守着胸中那一缕饱受 西潮 侵袭的中华传统文化之魂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出生于六朝古都南京,童年时全家迁居重庆,擅长古文的二舅 成了光中的古文先生 家中藏书不少,余光中尤其爱看《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连 草船借箭 那一段的《大雾迷江赋》也读了好几遍那时,同学之间互勉的风气很浓厚巴蜀文风颇盛,民间历来重视旧学,可谓弦歌不辍余光中的四川同学家里常见线装藏书,有的可能还是珍本,不免拿来校中炫耀,乃得陶渊明式的奇书共赏析的快乐。

      也许,正是这种童年时就形成的家学积淀,在余光中的心里打下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烙印即使在他的青年时期,分别在金陵大学、厦门大学、台湾大学外文系接受过西方语言教育,翻译过《梵高传》《老人与海》等多种英文书籍,并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进修过英美诗歌和现代艺术,后又应邀再度旅美,作为教授前往美国中西部及东部的几个大学,巡回讲授中国文学可以说是接受过正规的西方语言文学熏陶,饱受 西潮 的浸润,他也依然不改中国传统文化人的本性,在他的诗文中一如既往地传达出他浓得化不开的中华传统文化情结 余光中诗文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情结主要表现在他的恋土情结、恋家情结、恋旧情结和恋故情结四个方面,可以说,这四个方面集中反映了余光中文学创作的艺术精神,而这种艺术精神,又恰恰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突出体现因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怀旧、恋土、思乡、爱家、敬畏祖宗、崇尚团圆、铭记源本、眷念亲情、相信缘分等永远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积淀如深甚至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价值观念 一 恋土情结,可以说是余光中诗文最鲜明的情感特征 恋土 就是眷念家园乡土,在余光中的诗文中,他所眷念的主要是指生他养他的中国大陆故土二零零二年四月,应邀赴厦门大学参加第五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的余光中在他的报告中曾旗帜鲜明地指出: 离开中国大陆,自然是 离心 , 心 即华人和中文的故土,这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而且更是历史的和文化上的。

      古时候离开中原,也是一种 离心 由于 离心 的缘故,产生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 乡愁文学 和 怀乡文学 ,炎黄子孙不管到了哪里,无论距离 圆心 的行程有多遥远,他的心总是怀念故乡,难忘故土,乡思乡恋乡情乡愁绵延不绝 正因为如此,他在人们非常熟悉的散文《从母亲到外遇》中把 大陆 比作 母亲 : 我对朋友这么说过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魂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 魂牵梦绕的那一片后土,是生他养他的摇篮血地,也是他青少年生活过的故土家园虽然他这一辈子走过很多地方,也在台湾、香港、欧洲、美国等地都生活过,但他最依恋的依然是大陆,正是这一份对故土家园的深深眷恋,使他把大陆放在了 母亲 的至尊位置上,而台湾、香港、欧洲只能屈居 妻子 、 情人 、 外遇 之位,甚至 烧我成灰 ,他也始终坚守这一点,由此可以看出他的恋土情结是多么的根深蒂固!他还在其名作《民歌》中这样倾诉: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鱼也听见/龙也听见 不管到什么地方,他都能听见北方的民歌,都能听见黄河的歌唱,这种对故土大陆的一往情深,对北方中原的痴情守望,确实感人至深 不仅如此,即使到澳洲讲学,身处坎贝拉冰风刺骨的冬天,正像孩儿思念母亲一样,他首先联想到的也是中国大陆的冬天: 中国大陆上一到冬天,太阳便垂垂倾向南方的地平,所以美宅良厦,讲究的是朝南。

      在南半球,冬日却贴着北天冷冷寂寂无声无嗅地旋转,夕阳没处,竟是西北到坎贝拉的第一天,茫然站在澳洲国立大学校园的草地上,暮寒中,看夕阳坠向西北的乱山丛中那方向,不正是中国的大陆,乱山外,不正是崦嵫的神话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无数无数的岛 到了夜里,乡愁就更深了坎贝拉地势高亢,大气清明,正好饱览星空吐气成雾的寒颤中,我仰起脸来读夜竟然全读不懂!不,这张脸我不认得!那些眼睛啊怎么那样陌生而又诡异,闪着全然不解的光芒的好可怕!那些密码奥秘的密码是谁在拍打北斗呢金牛呢天狼呢怎么全躲起来了,我高贵而显赫的朋友啊踏的,是陌生的土地,戴的,是更陌生的天空,莫非我误闯到一颗新的星球上来了(《南半球的冬天》) 在 北天 的 冷冷寂寂 之中,他感受到的是中国大陆朝南房屋的暖和,眺望的是西北方向的大陆中原,寻寻觅觅的是象征家园的北斗星、金牛星、天狼星,于是更感到他国异域的陌生和凄凉,更增添的是深深的乡愁在这段真实细腻的心灵独白中,我们分明可以触摸到作家融血化骨的家国之情因此也难怪他那首脍炙人口的《乡愁》会把这一种刻骨铭心的情感演绎得如此独具一格动人心魄,具有一种穿越时空、超越生死的艺术魅力 对恋土情结最彻底的演绎当数余光中的著名诗作《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头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直到死去,诗人依然!择祖国大陆为自己 坦然睡去 的宽阔大床,希望自己葬在黄河和长江之间,这一淋漓尽致的抒发和表白,让我们从心底深处感受到了余光中对故土家园贯穿生命始终的脉脉深情 二 恋家情结也是余光中传统文化之魂的重要表现在余光中的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非常重视天伦之乐,非常向往温馨恬淡的家庭生活在散文《我的四个假想敌》中,他这样写道: 好多年来,我已经习于和五个女人为伍,浴室里弥漫着香皂和香水气味,沙发上散置皮包和发卷,餐桌上没有人和我争酒,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戏称吾庐为 女生宿舍 ,也已经很久了做了 女生宿舍 的舍监,自然不欢迎陌生的男客,尤其是别有用心的一类 对父亲来说,世界上没有东西比稚龄的女儿更完美的了,唯一的缺点就是会长大,除非你用急冻术把她久藏,不过这恐怕是违法的,而且她的男友迟早会骑了骏马或摩托车来,把她吻醒。

      在这里,当他用幽默调侃的笔调,嬉笑怒骂地诉说四个未来的女婿即将把四个可爱的女儿从他的身边夺走而他却无能为力时,我们分明读出了一种让人怦然心动的深深父爱和对翅膀已经长硬的子女即将离巢飞走的惆怅之情酸楚之感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篇妙趣横生的散文《假如我有九条命》在这篇文章中,他更是大声宣称: 假如我有九条命,就好了 除了七条命分别用于应付日常生活、做朋友、读书、教书、写作、旅行、过日子之外,他特别在第二段就昭示,有两条命是用在对家庭的守护上: 一条命,有心留在台北的老宅,陪伴父亲和岳母父亲年逾九十,右眼失明,左眼不清他原是最外倾好动的人,喜欢与乡亲契阔谈宴,现在却坐困在半昧不明的寂寞世界里,出不得门,只能追忆冥隔了二十七年的亡妻,怀念分散在外地的子媳和孙女岳母也已过了八十,五年前断腿至今,步履不再稳便,却能勉力以蹒跚之身,照顾旁边的朦胧之人她原是我的姨母,家母亡故以来,她便迁来同住,主持失去了主妇之家的琐务,对我的殷殷照拂,情如半母,使我常常感念天无绝人之路,我失去了母亲,神却再补我一个 一条命,用来做丈夫和爸爸世界上大概很少全职的丈夫,男人忙于外务,做这件事不过是兼差女人做妻子,往往却是专职。

      女人填表,可以自称 主妇 (housewife),却从未见过男人自称 主夫 (house husband)一个人有好太太,必定是天意,这样的神思应该细加体会,切勿视为当然我觉得自己做丈夫比做爸爸要称职一点,原因正是有个好太太做母亲的既然那么能干而又负责,做父亲的也就乐得 垂拱而治 了所以我家实行的是总理制,我只是合照上那位俨然的元首四个女儿天各一方,负责通信、打的是母亲,做父亲的总是在忙别的事情,只在心底默默怀念着她们 做人子、做人父、做人夫做到了这一份上,不能不让人想起了传统文化中 里仁 、 孝悌 、 治家 这些耳熟能详的字眼;而对家的全心呵护到了须用两条命去投入的程度,甚至舍不得让女儿离家出嫁,即使女儿已经 天各一方 ,还总在 心底默默怀念着她们 ,则更让人对余光中这种传统如昔的恋家情结有了更深的体悟 除此之外,余光中还非常向往温馨恬淡的家庭生活他希望女儿能守在身边, 我能够想象,人生的两大寂寞,一是退休之日,一是最小的孩子终于也结婚之后宋淇有一天对我说: 真羡慕你的女儿全在身边! 真的吗至少目前我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可羡之处也许真要等到最小的季珊也跟着假想敌度蜜月去了,才会和我存并坐在空空的长沙发上,翻阅她们小时相簿,追忆从前,六人一车长途壮游的盛况,或是晚餐桌上,热气蒸腾,大家共享的灿烂灯光。

      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的 (《我的四个假想敌》)为了让外孙能叫他 外公 ,他甚至拒绝 臂毛如猿 的外国女婿, 现在当然不再是 严夷夏之防 的时代,但是一任单纯的家庭扩充成一个小型的联合国,也大可不必问的人又笑了问我可曾听说混血儿的聪明超乎常人我说: 听过,但是我不希罕抱一个天才的 混血孙 我不要一个天才儿童叫我Grandpa,我要他叫我外公 (《我的四个假想敌》)为了维护这种平静恬淡的家庭生活,他还希望用传统的书信与外界联系, 把铃关在门外 ,因为 ,真是现代生活的催魂铃线的天网恢恢,无远弗届,只要一线袅袅相牵,株连所及,我们不但遭人催魂,更往往催人之魂,彼此相催,殆无已时古典诗人常爱夸杜鹃的鸣声与猿啼之类,说得能催人老于今猿鸟去人日远,倒是格凛凛不绝于耳的铃声,把现代人给催老了 绝望之余,不禁悠然怀古,想没有的时代,这世界多么单纯,家庭生活又多么安静,至少房门一关,外面的世界就闯不进来了,哪像现代人的家里,肘边永远伏着这么一枚不定时的炸弹那时候,要通消息,写信便是比起来,书信的好处太多了首先,写信阅信都安安静静,不像那么吵人其次,书信有耐性和长性,收到时不必即拆即读,以后也可以随时展阅,从容观赏,不像那样即呼即应,一问一答,咄咄逼人而来。

      不要给我一声铃,给我一封信吧 (《催魂铃》)写信与打,本来就象征传统与现代的较量,尽管在这种较量中,提倡写信的一方似乎总有一种 螳臂当车 的无奈,但余光中那种呼唤书信回归的执著,那种维护家庭生活宁静的煞费苦心,却巧妙地透露出了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情结 三 余光中还在其诗文中传达出一种深重的恋旧情结和怀旧情绪对少年往事的念想,对传统的生活方式的留连,对旧友故交的追寻,对民俗风物的眷恋,常常成为余光中散文表现的主要内容在《焚鹤人》中,他借一个爸爸和小女儿们放风筝的故事,用与他的其他散文的调侃风格不同的抒情笔调叙写了一段缠绵悱恻的少年往事: 可是他的兴奋,是记忆,而不是展望记忆里,有许多云,许多风,许多风筝在风中升起至渺至茫,逝去的风中逝去那些鸟的游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