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考前冲刺:2022年高考历史命题角度预测.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91427465
  • 上传时间:2022-05-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6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考前冲刺:2022年高考历史命题角度预测 2022年高考历史命题角度预测 辽宁本溪高中芦恩丹 1.《2022年高考试大纲的说明·历史》(教育部考试中心)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增) 2.《2022年高考历史试题评析》(教育部考试中心) 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引导考生塑造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高校选拔具有家国情怀的学生 其中特别强调,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考生对祖国的认同;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考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增强对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持唯物主义史观,增强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同,并将其作为指导思想,认识历史、认识世界。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强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又特别拟定了“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模块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2—经济与社会生活、模块3—文化交流与传播实践证明,2022-2022年的许多高考试题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要求高度吻合 一、中国古代史: 1.先秦时期:(24题命题范围) (1)夏商周: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世界观从重神到重人(从巫到礼);文化特征(统一与多元、重教化、雅俗并存);政权特征(家国同构、天下观与夷夏观、重视德政);经济方面(农业的起源、工商食官);公元前841年,周召共和是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特别关注:甲骨文在中国文化上的历史地位 a.中国最早的较成熟的文字,主要记载商王的活动(生产生活、祭祀、战争等) b.发现较晚(19世纪末),可释读的仅2000余字,刻于龟甲兽骨,出土于殷墟 c.距今三千余年,与楔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距今5000余年)、古埃及象 形文字(距今5000多年)、古希腊的象形文字(距今4000年)共同记载了人类文明(2)春秋战国:突出社会转型的作用 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关系变化(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个体农耕产生);经济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动决定上层建筑变动(宗法分封制瓦解,中央集权郡县制产生);血缘贵族政治瓦解,官僚政治产生(以郡县制为代表)。

      经济上:土地私有出现,小农经济兴起;赋税制度产生(初税亩、相地衰征);商品 2022年高考历史命题角度预测 辽宁本溪高中芦恩丹 1.《2022年高考试大纲的说明·历史》(教育部考试中心)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增) 2.《2022年高考历史试题评析》(教育部考试中心) 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引导考生塑造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高校选拔具有家国情怀的学生 其中特别强调,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考生对祖国的认同;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考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增强对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持唯物主义史观,增强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同,并将其作为指导思想,认识历史、认识世界。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强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又特别拟定了“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模块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2—经济与社会生活、模块3—文化交流与传播实践证明,2022-2022年的许多高考试题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要求高度吻合 一、中国古代史: 1.先秦时期:(24题命题范围) (1)夏商周: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世界观从重神到重人(从巫到礼);文化特征(统一与多元、重教化、雅俗并存);政权特征(家国同构、天下观与夷夏观、重视德政);经济方面(农业的起源、工商食官);公元前841年,周召共和是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特别关注:甲骨文在中国文化上的历史地位 a.中国最早的较成熟的文字,主要记载商王的活动(生产生活、祭祀、战争等) b.发现较晚(19世纪末),可释读的仅2000余字,刻于龟甲兽骨,出土于殷墟 c.距今三千余年,与楔形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距今5000余年)、古埃及象 形文字(距今5000多年)、古希腊的象形文字(距今4000年)共同记载了人类文明(2)春秋战国:突出社会转型的作用 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关系变化(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个体农耕产生);经济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动决定上层建筑变动(宗法分封制瓦解,中央集权郡县制产生);血缘贵族政治瓦解,官僚政治产生(以郡县制为代表)。

      经济上:土地私有出现,小农经济兴起;赋税制度产生(初税亩、相地衰征);商品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