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美术写作.doc
10页美术论文写作第一章 写作基础文章的四种表达方式一、叙述叙述:叙说事物,陈述事理要点:直奔主题,总揽要旨; 波澜起伏,曲折有致二、描写描写:绘形、绘声、绘色景物描写:突出“情绪”特征 风景画赏析重点:情绪肖像描写:突出“性格”特征 肖像画赏析要点:性格心理描写:常与动作行为结合 绘画、雕塑、典型动作剪影及含义三、说明说明:介绍事物或事理要点:顺序清楚,语言通俗四、议论议论,即说理立论:正面阐述自己主张驳论:批驳他人主张,同时提出自己主张议论文三要素论点:含论题(总看法)与分论点(支持总看法的几个方面)论据:事实论据应注重典型性 理论论据注意权威性 应重视理论论据的运用 论证:即分析论据与论点间的内在联系 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附于事实论据后的精辟分析 二是体现为一个推理过程立论文的结构第一部分: 总述,完成三项任务 1、引入:要求简洁巧妙,为下文提出论题服务 2、论题(总看法)简明准确 3、分论点:支持论题的必不可少的几个方面其关系有:并列式、递进式和综合式。
第二部分:论述 1、方式:一是逐一论述分论点; 二是综合为几个方面论述 2、要求:论据充分且侧重点明确;分析精辟第三部分:结论1、要求:转换角度,升华主题 (不是论题的简单重复) 2、“升华”的方式多样: 由个别到一般,即由一件作品的分析体现某种规律;由艺术造诣评论到艺术思想揭示;由一定范围内的比较总结出相应程度的提高;由具体事物的结论引发出普遍性的启发与思考说理方法1、归纳法:由“个别”到“一般” 通过对同类具体事物的分析,得出此类事物的普遍规律,而非“现象之和”2、演绎法:由“一般”到“个别” 通过对公认的理论、原理、公理的推演,证明所要论证的事物是正确的 其推理格式为“三段论” 须注意概念准确,判断周严3、因果法: 利用因果关系说理,以因证果或以果证因或因果互证关注要点是“前提条件”,起决定作用的是原因与结果的“条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是充要条件 4、类比法: 甲事物各环节及结果已知,将未知结果的乙事物各环节与之相比,从而得出乙事物的结论 美术论文的类型美术论文属艺术批评,即对艺术理论、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如艺术思潮、风格流派、表现技法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其文章类型有: 1、札记(日记式):随记所感 作用:积累素材,启迪思维 2、艺术形式分析: “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必要时可对某一作品侧重艺术形式分析 艺术形式分析的内容:风格要素,即技法;构图原理;材料和技术3、思想内容分析:艺术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感情的表现,没有思想内容的作品只能是某种技巧的延续,无法达到在艺术上有所开拓的目的通过艺术形式分析,开掘作品思想内容,是美术论文的重要任务 按照作品实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背景分析 一是时代背景,艺术反映生活,艺术品均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离不开联系时代背景 二是创作背景,包括作者的思想立场、感情历程因为作品首先寄寓着作者的情感和认识精神分析 潜意识;人性领域观念形态分析 人类对自身及客观世界的总看法,呈现出“多元”状态艺术家用自己的创作,表达着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赏析此类作品,其核心是价值观 从理论上评述,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哲学、宗教、美学、民俗等诸方面的理论是符合实际而又通行的理论系统。
多元化分析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多民族、多文化二是多构成美术论文的选题与标题选题原则:1需要性: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美术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2创新性:创新是学术论文的核心,是学术价值之所在要点:熟悉科研历史与现状;注重发展趋势3科学性:要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论文的科学性4可行性:要点:量力而行;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标题:即“题目”作用:展现主题,启发思考方式:直接展示中心论点; 以提问式突出主题; 展现论述范围 材料的搜集与运用1材料类型:一类为直接材料,即个人的研究成果、创作实践、社会调查中取得的材料 另一类为间接材料,即查阅的信息资料2搜集方法: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利用笔记、卡片、社会调查等多种方法3材料运用:紧扣主题,多方论证第二章 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指美术行业的一般性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1、题材:作品中可辨认的对象或所表达的想法对象”—具象题材(山水、人物、花鸟等)“想法”—抽象题材,通常以“形变”方式表达,也有借用某些“具象”,表达某种想法作用:承载主题 画什么?(题材)怎么画?(风格)为什么画?(主题)2、标题:即“题目”实质:在特定条件下对描写对象的理解与认识作用:展现内容,启发认识3、再现的艺术:以可辨认的形式表现可视世界中被感觉的或被描绘的东西。
被感觉”—被认知,被感知,即掌握本质特征被描绘”—以“形”传“神”类“现实主义”:写境4、抽象的艺术:提炼出、概括出某个形象的本质特征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抓其本质—这是一个“认识”过程概括”:含义有二:一是指“提炼”的结果—明确而独到的“认识”;二是指“艺术表现”的方式:以简括之形,传深邃之意方法:形变 抽象:通过对某一特征的“艺术夸张”反映其本质特征 标准:是否表现了某事物的本质特征 类“浪漫主义”:造境5、线条:点运动的轨迹 类型:直线;曲线 作用:产生图案;表达情绪;引导视线;表现节奏6、色彩:色调 强度类型:冷与暖表意:(习惯用法)如 黑-庄重 红-热烈 紫-梦幻 白-纯洁 活用:形色配合 象征、联想:水墨表雪景7、明暗度:色彩的变化程度 作用:表层次—空间关系 表光线—光的直射、折射、反射“气韵” 表基调—画面情绪 表对比—正反、主次、强弱 表节奏—张弛、疏密8、肌理:能表达事物质感的纹理。
两类:实际的—触觉感知 暗示的—视觉感知 方法:笔触;涂绘;粘贴;暗示9、形状与实体:印象派理论 形状:画家笔下的图形(用线条、色彩等在画面上凸现的区域) 实体:自然界的客观事物 关系:“形状”是“实体”的艺术概括10、空间:包括二维(平面)性和三维(立体)性方法:“透视”包括:线透视:观察点、消失点—体现平面空间空气透视:降低强度、减少细节、模糊轮廓等体现视觉距离感—表现立体空间透视缩短:透视原理形成被描绘物的局部形变 正方形—等腰梯形交搭法:用“延长线”原理审查空间关系是否合理水平与垂直散点透视:多个观察点、消失点(不同角度观察结果的组合),增大画面容量,增强艺术表现力清明上河图)11、构图原理:“构图”属“设计”范畴 “设计”:如何选用、安排元素(形式要素)使作品富于秩序感,从而愉悦审美感 “构图”亦然:几何形状原理:含两部分:画面:三角构图、圆形、梯形等物体:球形、柱形、锥形等开合原理:“开”,即开阔“合”,即完整,构图完整:形完整而意无限平衡原理:即对称与均衡对称:轴、中心、辐射对称均衡:重心稳定12、节奏:形式要素的交替变化和重复出现作用:形成对比:张弛、疏密、缓急等引导视线:突出重点部位 按照透视方向,增强归属感(统一性) 再现事物本质特征,体现解剖结构2。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