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一语文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带袖套的孙犁先生.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少吃****肉
  • 文档编号:358538723
  • 上传时间:2023-08-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8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带袖套的孙犁先生  ①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  ②一九七九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③一九七九年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④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

      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  ⑤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  ⑥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

        ⑦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⑧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  ⑨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  (摘自《从梦想出发》,原文略有改动)  1."我"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时的情形如何?三次相见,他分别给了"我"什么印象?(6分)  2.作者借助"套袖"想要表达什么?(2分)  3.第①段作者为什么用"妄想""大言不惭"这两个词?(4分)  4.第③段画线句优美的原因是什么?(4分)  5第⑨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4分)  6.徐光耀老师为什么先让"我"读孙犁而非他的作品?并谈谈你的感悟。

      4分)  答案见下一页  参考答案  1.第一次见孙犁,他正在捡豆粒,他给了"我"一种亲切感第二次见孙犁,他正和保姆准备糊窗缝"我"看到了他的朴实,虽年老仍洋溢着活力与激情第三次见孙犁他大约是在写作"我"看到了他的平易近人、质朴热情  2.借助"套袖",表现了孙犁先生亲切热情、质朴勤俭、激情活力、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等人格魅力  3.少时,"我"自视才高,便敢有当做家的梦想现在看来,自觉有些狂妄,故称"妄想";那时,"我"自以为读了几篇文章,就懂了孙犁现在忆起,真是少年轻狂,故称"大言不惭"  4."看见""站起""亮""微笑"等动词的运用,生动逼真地让孙犁的质朴热情跃然纸上;人物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口语化的风格,自然真切地让孙犁的亲切朴实呼之欲出  5.劳动是让人尊重的行为,一个人对待劳动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德行戴套袖的大作家孙犁,捡豆粒、糊窗缝、珍惜衣服和纸张,都是他尊重劳动的体现,也是他质朴美丽人生的写照  6.徐光耀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我"从孙犁及他的作品那里谙熟"为文先为人"之大道其实,不仅"为文",为任何事,亦应如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